一种多功能锅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4615发布日期:2019-02-10 23:07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锅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智能锅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锅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多功能锅控制系统中使用两块PCB,一块PCB为电源板,另一块PCB为控制板,电源板与控制板连接,电源板连接变压器、温度保护电路、光耦驱动等,控制板连接指示电路、按键电路等。

使用两块PCB的多功能锅控制系统比较复杂且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锅控制系统。该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多功能锅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控制模块、显示模块、按键模块、阻容压降电源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显示模块、所述按键模块、所述阻容压降电源模块设置在同一块印刷电路板PCB上;

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芯片,所述按键模块包括若干个轻触按键,所述按键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芯片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显示模块包括数码管显示单元和LED指示灯,所述控制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显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阻容压降电源模块包括可控硅,所述阻容压降电源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芯片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阻容压降电源模块的零点检测端与所述控制芯片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阻容压降电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多功能锅的加热丝。

可选的,所述阻容压降电源模块包括第一三极管;

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控制芯片的输出端连接;

双向二极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电源线,所述双向二极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加热丝;

所述电源线的火线和零线之间并联有串联的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公共端为第一零点检测端,所述第一零点检测端与所述控制芯片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电源线的火线和零线之间还并联有第一晶振、第二晶振、稳压二极管,所述第二晶振和稳压二极管之间连接有并联的两个电阻;

所述电源线的火线串联第三二极管,所述电源线的火线和零线之间还并联有第四二极管,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火线之间连接有电阻;

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有电容,所述电容与所述第三二极管不相连的一端连接若干个电阻,构成第二零点检测端,所述第二零点检测端与所述控制芯片的输入端连接。

可选的,所述显示模块还包括四个三极管;

所述控制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数码显示管连接;

所述控制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LED指示灯的正极连接;

所述数码显示管与四个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连接,所述LED指示灯的负极与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

四个所述三极管的基极分别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输出端。

可选的,所述按键模块包括四个所述轻触按键和四个二极管;

每个所述轻触按键与一个所述二极管的负极连接,四个所述二极管的正极连接;

四个所述二极管的正极的公关端为所述按键模块的输出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该多功能锅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模块、显示模块、按键模块、阻容压降电源模块;控制模块、显示模块、按键模块、阻容压降电源模块设置在同一块印刷电路板PCB上;控制模块包括控制芯片,按键模块包括若干个轻触按键,按键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显示模块包括数码管显示单元和LED指示灯,控制芯片的输出端与显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阻容压降电源模块包括可控硅,阻容压降电源模块的输入端与控制芯片的输出端连接,阻容压降电源模块的零点检测端与控制芯片的输入端连接;阻容压降电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多功能锅的加热丝;解决了现有的多功能锅控制系统的硬件复杂、成本高的问题;达到了降低多功能锅控制系统的成本,提高多功能锅控制系统的性能稳定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多功能锅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控制模块的电路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阻容降压电源模块的电路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模块的电路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按键模块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请参考图1,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多功能锅控制系统的框图。如图1所示,该多功能锅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模块110、显示模块140、按键模块130和阻容压降电源模块120。

其中,控制模块110、显示模块140、按键模块130和阻容压降电源模块120设置在同一块PCB板上。

控制模块110包括控制芯片,按键模块130包括若干个轻触按键,按键模块130的输出端与控制芯片的输入端连接。

显示模块140包括数码管显示单元和LED指示灯,控制芯片的输出端与显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阻容压降电源模块120包括可控硅,阻容压降电源模块120的输入端与控制芯片的输出端连接,阻容压降电源模块120的零点检测端与控制芯片的输入端连接。

阻容压降电源模块120的输出端连接多功能锅的加热丝。

通过控制阻容压降电源模块中的可控硅输出,控制加热丝。

通过按键模块130中的轻触按键控制多功能锅的工作模式和工作状态。

显示模块140显示多功能锅的工作模式和工作状态。

以控制芯片为合泰(Holtek)公司的8位单片机HT46R064B为例,图2示出了一种控制模块的电路结构图。

图3示例性地示出了一种阻容压降电源模块的电路示意图,如图3所示:

阻容压降电源模块Q1包括第一三极管。

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与控制芯片的输出端P HEAT连接。

双向二极管TR1的一端连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电源线,双向二极管TR1的另一端连接加热丝ACOUT。

电源线的火线ACN和零线ACL之间并联有串联的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的公共端为第一零点检测端P Zero,第一零点检测端P Zero与控制芯片的输入端连接。

电源线的火线ACN和零线ACL之间还并联有第一晶振E1、第二晶振E2、稳压二极管ZD1,第二晶振E1和稳压二极管Z1之间连接有并联的两个电阻。

电源线的火线ACN串联第三二极管D3,电源线的火线和零线之间还并联有第四二极管D4,第四二极管D4的正极和火线ACN之间连接有电阻。

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有电容,电容与第三二极管不相连的一端连接若干个电阻,构成第二零点检测端P Zero,第二零点检测端P Zero与控制芯片的输入端连接。

图4示例性地示出了一种显示模块的电路示意图,如图4所示:

显示模块还包括四个三极管。

控制芯片的输出端与数码显示管连接。

控制芯片的输出端P led1至P led8与数码显示管IC11连接。

控制芯片的输出端与LED指示灯的正极连接。

控制芯片的输出端P led1与LED指示灯L2、L3、L4的正极连接。

数码显示管与四个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连接,LED指示灯的负极与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

LED指示灯L2的负极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LED指示灯L3的负极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LED指示灯的负极与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

四个三极管的基极分别连接控制芯片的输出端。

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控制芯片的输出端P COM4,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控制芯片的输出端P COM2,三级管Q4的基极连接控制芯片的输出端P COM1。

其中,数码显示管用于显示时间、工作模式、工作状态。

三个LED指示灯用于指示“高/低/保温”三档。

图5示例性地示出了一种按键模块的电路示意图。

按键模块包括四个轻触按键和四个二极管。

每个轻触按键与一个二极管的负极连接,四个二极管的正极连接。

四个二极管的正极的公关端为按键模块的输出端P KEY。

按键模块还包括电容和电阻。

其中,轻触按键K4对应上调功能,轻触按键K1对应下调功能,轻触按键K2对应选择功能,轻触按键K3对应开关机功能。

该多功能锅的工作原理为:用户按下轻触按键K3,多功能锅开机;通过轻触按键K2选择“高/低/保温”中的一个档位,再通过轻触按键K1和K4选择工作时间,无任何操作后,多功能锅的加热丝开始加热即多功能锅进入加热工作状态,此时再按轻触按键K3关机。

控制模块中的控制芯片具有连续工作预定时间后自动关机的保护功能,和5秒掉电记忆功能。

该多功能锅仅使用一块PCB就可实现多功能锅的电源、控制、显示功能,减少安装空间、降低成本;采用阻容降压电源模块,使得电源供电稳定性高;采用显示、可控硅的触发的分段扫描控制,平衡负载,降低控制器的最大驱动电流,以及采用过零点检测实现了同步扫描和可控硅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