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开合的压力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04568发布日期:2018-10-09 19:24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开合的压力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烹饪电器,尤其涉及一种方便开合的压力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压力烹饪器具,比如电压力煲或压力锅等,一般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体内设有内胆,所述锅盖与内胆之间设有密封圈,锅盖与内胆之间形成密闭的烹饪腔体。但是现有压力烹饪器具,在使用中会存在以下问题:

1、在烹饪结束开盖时,由于内胆内温度较高,锅盖与内胆形成的烹饪腔体,烹饪腔体内存在一定的余压,使得锅盖在打开时,密封圈难以与内胆分离,密封圈会贴住内胆,将内胆吸起来,造成开盖困难。

2、在热态状态下合盖时,在将锅盖扣到内胆的过程中,由于在热态状态下,密封圈的下唇边会膨胀吸附到内胆边沿,使得锅盖与内胆很快形成密封空间,而此时锅盖并未完成扣合到锅体上,而一旦锅盖与内胆形成了密封空间,由于温度较高,密封空间内压力较高,会对锅盖扣合产生阻力,会使得锅盖难以进一步扣合到锅体上,造成合盖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开合的压力烹饪器具,可方便开合盖。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方便开合的压力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体内设有内胆,所述锅盖与内胆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包括下唇边,所述下唇边与内胆内壁配合,所述下唇边的外侧壁上设有排气缺口,所述排气缺口位于下唇边的下端。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排气缺口为所述下唇边外侧壁的部分区域内凹形成。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下唇边上有排气缺口处的厚度小于无排气缺口处的厚度。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下唇边有排气缺口处的厚度为无排气缺口处的厚度的1/2-9/10。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排气缺口设有多个。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排气缺口沿周向均匀分布。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下唇边有排气缺口处的周向长度之和为下唇边整周长的1/5-4/5。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排气缺口的纵向高度为0.8-3mm。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下唇边的内侧壁上设有环形凸筋。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还包括上唇边,所述上唇边安装在锅盖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圈,在下唇边的外侧壁上设有排气缺口,且排气缺口位于下唇边的下端。在将锅盖扣到内胆的过程中,尤其是在热态合盖过程中,密封圈外侧壁与内胆内壁贴合过程中,由于存在排气缺口,使得初始合盖时,排气缺口可以透气,确保烹饪腔体内外压力平衡,使得内胆内部压力不会上升,减少合盖扣合时的阻力,而在将锅盖进一步扣合到锅体后,由于排气缺口位于下唇边的下端,所以其完全位于烹饪腔体内,使得排气缺口不会再透气,确保密封圈的密封功能。

2、本实用新型的排气缺口为所述下唇边外侧壁的部分区域内凹形成。即在下唇边的外侧壁上,具有非内凹部分,和内凹部分(即排气缺口),在热态合盖过程中,下唇边的外侧壁会与内胆内壁贴合,首先是非内凹部分贴合内胆内壁,在此过程中,内凹部分(即排气缺口)会形成排气通道,使得烹饪腔体内外透气,因此而减少合盖阻力。此种缺口的形成方式简单,成本低廉。

3、本实用新型的所述下唇边上有排气缺口处的厚度小于无排气缺口处的厚度。即有排气缺口处的厚度偏小,可以方便此处形变,确保透气。

4、本实用新型的排气缺口设有多个,可以确保具有足够的透气量,而且所述下唇边有排气缺口处的周向长度之和为下唇边整周长的1/5-4/5。使得透气空间足够大,而且对密封圈强度影响小。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压力烹饪器具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密封圈立体图;

图3为实施例一的密封圈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实施例一的锅盖初始扣合到锅体时的状态图;

图5为实施例一的锅盖完全扣合到锅体时的状态图。

附图标号:

锅体1,锅盖2,内胆3,密封圈4,下唇边41,上唇边42,排气缺口43,环形凸筋4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方便开合的压力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体内设有内胆,所述锅盖与内胆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包括下唇边,所述下唇边与内胆内壁配合,所述下唇边的外侧壁上设有排气缺口,所述排气缺口位于下唇边的下端。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圈,在下唇边的外侧壁上设有排气缺口,且排气缺口位于下唇边的下端。在将锅盖扣到内胆的过程中,尤其是在热态合盖过程中,密封圈外侧壁与内胆内壁贴合过程中,由于存在排气缺口,使得初始合盖时,排气缺口可以透气,确保烹饪腔体内外压力平衡,使得内胆内部压力不会上升,减少合盖扣合时的阻力,而在将锅盖进一步扣合到锅体后,由于排气缺口位于下唇边的下端,所以其完全位于烹饪腔体内,使得排气缺口不会再透气,确保密封圈的密封功能。反之,在开盖过程中,由于设置有排气缺口,可以尽早地使得烹饪腔体内外透气,从而避免内胆被密封圈吸住,跟着锅盖分离锅体,从而可以改善吸胆问题。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压力烹饪器具如图1所示,包括锅体1和锅盖2,所述锅体1内设有内胆3,所述锅盖2与内胆3之间设有密封圈4,锅盖2扣合到锅体1时,密封圈4位于内胆3边沿,锅盖2、内胆3、和密封圈4形成密闭的烹饪空间。较佳的,锅盖2与锅体1铰接。

可参照图2和图3,本实施例的密封圈4包括下唇边41和上唇边42,所述上唇边42安装在锅盖2上。具体来说,通过上唇边42将密封圈4固定在锅盖2上。锅盖2包括位于下方的内盖,内盖可拆卸设置,密封圈4固定在内盖上,因此在拆卸内盖后,可以对内盖及密封圈4进行清洗。而且,本实施例的内盖可浮动地设置在锅盖2上,当内胆与内盖形成的烹饪腔体内压力上升时,内盖会有一定的上浮,具体浮动量可以在3-20毫米。

密封圈4与内胆3的配合示意图可参照图4和图5,图4为锅盖初始扣合到锅体时的状态图,此时锅盖还并未完全扣合到锅体上,此时锅盖刚开始与锅体接触,密封圈4的下唇边42逐渐搭在内胆3的内壁上。在合盖过程中,尤其是在内胆3具有一定温度的热态状态下合盖时,下唇边42会膨胀,所以会出现锅盖并未完全与锅体扣合,密封圈4已经对内胆3形成了密封,内胆3内形成压力空间,造成进一步合盖遇到阻力,造成合盖困难。本实施例在所述下唇边41的外侧壁上设有排气缺口43,所述排气缺口43位于下唇边41的下端。所以在锅盖初始扣合到锅体时,下唇边41的下端位于内胆内壁和锅盖的缝隙之间时,可以通过排气缺口43,保持烹饪腔体内外透气,使得烹饪腔体内外压力平衡,从而避免出现热态合盖困难的问题。

而在进一步将锅盖扣合到锅体时,如图5所示,此时下唇边41的下端已经位于烹饪腔体内部,排气缺口也完全位于烹饪腔体内部,而下唇边41的上部位于内胆内壁和锅盖的缝隙之间,所以密封圈4具有了密封内胆3和锅盖之间缝隙的作用。

反之,在开盖过程中,初始状态为图5锅盖完全扣合到锅体的状态,在锅盖逐渐分离锅体的过程中,会达到图4的状态,此时,排气缺口位于内胆内壁与锅盖之间的缝隙,通过排气缺口实现内外透气,从而避免内胆被密封圈吸住而跟着锅盖分离锅体,从而可以改善吸胆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可参照图2和图3,所述排气缺口43为所述下唇边41外侧壁的部分区域内凹形成。也即以下唇边41的外侧壁表面为基准,部分区域内凹形成所述排气缺口43。即在下唇边的外侧壁上,具有非内凹部分,和内凹部分(即排气缺口),在热态合盖过程中,刚开始是密封圈的下唇边41的下端接触到内胆,而且是下唇边的外侧壁会与内胆内壁贴合,首先是非内凹部分贴合内胆内壁,在此过程中,内凹部分不会与内胆内壁贴合,所以内凹部分形成排气通道,使得烹饪腔体内外透气,因此而减少合盖阻力。此种缺口的形成方式简单,成本低廉,还能够确保透气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排气缺口43设有多个。排气缺口43间隔设置,在下唇边41外侧壁的圆周方向上,间隔内凹形成排气缺口43。具体的,排气缺口43与相邻的非排气缺口处平滑过渡连接,可以减少磨损。内凹应该理解为在下唇边的外表面上,部分区域下沉,而且并未完全穿过下唇边,即排气缺口43具有下底面,该下底面低于下唇边的外表面所在平面。具体的,排气缺口43内凹深度为0.5-1.2毫米。

较佳的,所述排气缺口43沿周向均匀分布,使得密封圈4受力均匀,外观良好。所述下唇边41有排气缺口43处的周向长度之和为下唇边41整周长的1/5-4/5。即在圆周方向上,有1/5-4/5的区域内凹形成排气缺口,当排气缺口的区域小于1/5时,会造成排气不顺畅,当排气缺口的区域大于4/5时,会造成下唇边41的下端强度太弱。较佳的,排气缺口区域占据整周的1/2,也即密封圈的圆周方向上,有一半区域内凹形成排气缺口。

另外,从下唇边的厚度方向来说,所述下唇边41上有排气缺口43处的厚度小于无排气缺口处的厚度。也即排气缺口处的下唇边41会偏薄,而其他无排气缺口处偏厚。因为需要通过排气缺口透气,排气缺口处的下唇边偏薄,可以方便下唇边发生形变,使得下唇边41与内胆3内壁之间的排气通道变大,利于透气。具体的,所述下唇边有排气缺口处的厚度为无排气缺口处的厚度的1/3-9/10。当其小于1/3时,排气缺口处强度太弱,容易损坏,当其大于9/10时,排气通道太小,不利于透气。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气缺口43的纵向高度为0.8-3mm。下唇边41的纵向高度为10-30毫米。也即排气缺口43的纵向高度仅占下唇边41的纵向高度的一小部分,所以只有在初始合盖时,下唇边41的下部位于内胆内壁与锅盖之间的缝隙时,排气缺口43具有透气的作用,而在完全合盖之后,下唇边41的上部(无排气缺口处)位于内胆内壁和锅盖之间的缝隙,所以密封圈4可以具有密封锅盖内内胆缝隙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下唇边41的内侧壁上设有环形凸筋44。因此可以加强密封圈41的强度。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密封圈为一体成型,即设置有密封圈形状的模具型腔,在里面注入硅橡胶形成密封圈,密封圈上排气缺口的形成也是因为模具型腔中具有排气缺口形状,使得最终成型的密封圈具有上述排气缺口。

综上可见,本实施例的排气缺口既具有方便热态合盖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还具有改善吸胆的效果。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排气缺口的具体结构。实施例一的排气缺口为密封圈下唇边部分区域内凹形成,本实施例的排气缺口为密封圈的下唇边部分区域外凸,因此在未外凸部分形成所述排气缺口。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在不冲突的前提下可以相互结合以获得更多的实施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