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窗净化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62360发布日期:2018-06-22 23:47阅读:657来源:国知局
传递窗净化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洁净室辅助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传递窗净化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传递窗作为洁净室的一种辅助设备,主要用于洁净区与洁净区、非洁净区与洁净区之间的小件物品的传递,以减少洁净室的开门次数,最大限度的降低洁净区的污染。传递窗常用于医院等场所,用于非洁净区与洁净区之间的药品、工具传递,现有的传递窗的操作规程如下:1、用0.5%过氧乙酸或5%碘伏液擦拭待传递的物品。2、打开传递窗外侧门,迅速放置待传递物品,用0.5%过氧乙酸喷雾消毒传递窗,关闭传递窗外侧门。3、开启传递窗内的紫外灯,紫外照射待传递物品不少于15分钟。4、通知屏障系统内的实验人员或工作人员,打开传递窗内侧门,取出物品。5、关闭传递窗内侧门。

在物品传递和消毒过程中,会携带或产生一些有害气体,特别是在医院的环境中,空气中有很多带有气味的气体,打开内侧门的一瞬间,有害气体就会很容易就蔓延到洁净室内,造成洁净室内的空气受到污染,因此需要在传递窗内将有害气体消除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递窗净化安装结构,通过在传递窗下部设置有害气体净化结构,将传递窗内的有害气体催化反应掉,保证进入到洁净室内空气的洁净,降低洁净室内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传递窗净化安装结构,包括传递窗和设置在传递窗下部的支撑箱体,所述传递窗底部设有连通至支撑箱体内的进风口,所述支撑箱体靠近非洁净区的侧板下部设有出风口,所述支撑箱体顶部设有风机,所述风机下部支撑箱体的侧板内壁上设有紫外灯以及光催化剂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递窗在传递物品时,其内部会夹带一些污染洁净室内部空气的有害气体,需要将有害气体进行净化,在传递窗底部设置支撑箱体连接的出风口,通过支撑箱体顶部的风机转动,将传递窗内的有害气体吸进支撑箱体内,通过紫外灯照射光催化剂板,光催化剂板上的光催化剂在紫外线的作用下产生活性态的氧,将有害气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然后从出风口排出,完成净化传递窗内空气的目的,避免污染洁净室。

作为优选,所述光催化剂板由两层表面负载有纳米二氧化钛涂层的金属丝网和填充在两层金属丝网之间的负载有纳米二氧化钛的多孔颗粒组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光催化剂板采用两层金属网和多孔颗粒,负载由二氧化钛,提高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延长反应时间,能更好的进行氧化反应,更好的净化空气。

作为优选,所述紫外灯与出风口之间设置有活性炭过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活性炭过滤网可以对传递窗内的颗粒和气味进行吸收,保证排出气体的洁净,同时还能防止出风口处的灰尘进入到传递窗内。

作为优选,所述活性炭过滤网中间设置有向下凸起的曲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活性炭过滤网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能更好的吸收净化空气。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箱体的侧板为净化彩钢板,所述侧板接缝处设置有密封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传递窗内空气中的有害气体通过支撑箱体渗透到洁净室内,使用净化彩钢板做支撑箱体的侧板材料,能起到很好的防尘防菌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传递窗两侧转动设置两个对称的窗门,所述传递窗内设置有控制两个窗门不能同时打开的互锁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互锁装置控制两个窗门不能同时打开,避免非洁净区的空气直接进入到洁净室内,更好的保持洁净室的洁净,不被污染。

作为优选,所述互锁装置包括设置在传递窗顶部垂直于窗门所在侧面的滑槽、滑动设置在滑槽内的滑杆以及铰接在滑杆两端的两个拉杆,所述拉杆的另一端滑动连接在窗门内侧面的上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开一侧窗门时,开门一侧拉杆会向外移动,带动滑杆向开门一侧移动,滑杆将关门一侧的拉杆拉紧,关门一侧的拉杆从内部拉紧关闭的窗门,工作人员不会因为错误操作而将两个窗门同时打开,保证两个窗门始终处于一个打开、一个关闭的状态。

作为优选,所述窗门内侧面的上端设置有横向固定的C形滑槽,所述拉杆的端部设置有卡在C形滑槽内滑动的滑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杆滑动卡在窗门内侧的C形滑槽内,避免拉杆与窗门分离,同时保证窗门能打开更大的角度,传递物品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滑块与C形滑槽靠近窗门转轴的端部之间连接有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开窗门时,滑块会压缩弹簧,利用弹簧的弹力,方便拉杆进行复位,关闭窗门更方便省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箱体顶部的风机转动,将传递窗内的有害气体吸进支撑箱体内,通过紫外灯照射光催化剂板,光催化剂板上的光催化剂在紫外线的作用下产生活性态的氧,将有害气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然后从出风口排出,完成净化传递窗内空气的目的,避免污染洁净室。

2、光催化剂板采用两层金属网和多孔颗粒,负载由二氧化钛,提高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延长反应时间,能更好的进行氧化反应,更好的净化空气。

3、活性炭过滤网可以对传递窗内的颗粒和气味进行吸收,保证排出气体的洁净,同时还能防止出风口处的灰尘进入到传递窗内。

4、通过互锁装置控制两个窗门不能同时打开,打开一侧窗门时,开门一侧拉杆会向外移动,带动滑杆向开门一侧移动,滑杆将关门一侧的拉杆拉紧,关门一侧的拉杆从内部拉紧关闭的窗门,工作人员不会因为错误操作而将两个窗门同时打开,保证两个窗门始终处于一个打开、一个关闭的状态。

5、本实用新型能更好的净化传递窗内的空气,消除有害气体,保持洁净室的干净卫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传递窗与墙体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传递窗下部支撑箱体的内部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光催化剂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传递窗内部互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传递窗单侧窗门打开时互锁装置的状态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传递窗两侧窗门关闭时互锁装置的状态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传递窗上滑槽与滑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传递窗;100、墙体;11、窗门;12、互锁装置;13、滑槽;14、滑杆;15、拉杆;16、C形滑槽;17、滑块;18、弹簧;2、支撑箱体;21、侧板;3、进风口;4、出风口;5、风机;6、紫外灯;7、光催化剂板;71、金属丝网;72、多孔颗粒;8、活性炭过滤网;9、曲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一种传递窗净化安装结构,如附图1所示,包括设置在洁净室和非洁净区之间的墙体100,墙体100与地面之间一段掏空,将传递窗1嵌入在墙体100内,为方便医护人员拿取传递传递窗1内的物品,在传递窗1下部固定连接中空的支撑箱体2,将传递窗1垫高,支撑箱体2的长度和宽度与传递窗1相同,降低在墙体100上开洞的难度。

传递窗1为两侧开门结构,通过安装在传递窗1顶部的互锁装置12控制两个窗门11不能同时打开,以达到洁净室不受污染的目的。传递窗1的底板四周设置有连通到支撑箱体2内的进风口3,支撑箱体2位于非洁净区一侧的侧板21下部开设有出风口4,传递窗1内的有害气体可通过进风口3进入到支撑箱体2中,然后再经过出风口4排放到非洁净区内。为避免有害气体从支撑箱体2处泄漏到洁净室内,支撑箱体2的四面侧板21均采用净化彩钢板支撑,板体连接缝处粘贴密封胶。

如附图2和3所示,支撑箱体2的顶部中央固定有向下吹风的风机5,风机下部是固定在支撑箱体2的四面侧板21上的光催化剂板7,光催化剂板7由两层金属丝网71和填充在两层金属丝网71之间的多孔颗粒72组成,金属丝网71和多孔颗粒72的表面均负载由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板7下部是固定安装在侧板21上的多个紫外灯6,紫外灯6可以为光催化剂板7提供紫外光,使有害气体与光催化剂板7上的活性态氧发生氧化反应。紫外灯6下部是固定安装在侧板21上的活性炭过滤网8,活性炭过滤网8的中间向下凸起形成曲面9,通过曲面9增大活性炭过滤网8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更充分的净化空气。

传递窗1内的空气在风机5的作用下经进风口3进入到支撑箱体2内,在紫外灯6的照射下,空气中的有害气体通过光催化剂板7被催化氧化,变为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然后再经过活性炭过滤网8进行过滤净化,从出风口4排出到非洁净区。当传递窗1和风机5停止使用时,非洁净区的粉尘颗粒会通过出风口4进入到支撑箱体2中,被活性炭过滤网8吸收,粉尘颗粒不会落入到光催化剂板7上,也不会进入到传递窗内,保持传递窗1内的洁净。

如附图4和5所示,两个窗门11对称设置在传递窗1的两个侧面,互锁装置12设置在传递窗1的顶部。互锁装置12包括固定在传递窗1的顶部的滑槽13,滑槽13垂直于两个窗门11关闭时所在的侧面,并且端部抵触在两个侧面上,滑槽13内滑动设置有沿滑槽13长度方向的滑杆14,滑杆14下侧面两端铰接有两个等长的拉杆15,拉杆15另一端铰连在窗门11的内侧面上端。

窗门11的内侧面上端焊接有水平的C形滑槽16,C形滑槽16内滑动设置有滑块17,滑块17与拉杆15的端部铰接在一起,滑块17在C形滑槽16内滑动时,拉杆15会在窗门11上摆动。在滑块17与C形滑槽16靠近窗门11一端之间设置有弹簧18,弹簧18被限制在C形滑槽16,只能做轴向伸缩运动。

如附图5和6所示,此时传递窗处于一侧窗门11开启,另一侧关闭的状态,开启一侧窗门时,窗门11绕轴运动,其拉动拉杆15想开门一侧移动,拉杆15摆动使滑杆14沿滑槽13也向开门一侧滑动,直至顶到传递窗1的侧壁上,此时关门一侧的拉杆15也被拉向开门一侧,开门一侧弹簧18被压缩,本实施例中拉杆15与滑杆14的长度之和等于滑槽13的长度,滑杆14顶到传递窗1的侧壁上时,关门一侧拉杆15恰好被拉到与滑槽13平行的状态,而无法继续运动,关门一侧弹簧18被拉伸,将关门一侧的窗门11从内侧锁死,而不能被打开。

如图7所示,将开门一侧窗门11关闭,使两侧窗门11都处于关闭的状态,开门一侧的拉杆15向传递窗1内摆动,推动滑杆14沿滑槽13向中间移动,关门一侧拉杆15位于窗门11上的一端向窗门11的门轴一侧移动,两个拉杆15恢复到对称的状态,扣上窗门11的门锁,两个窗门11处于锁定状态。

如附图8所示,滑槽13为开口朝下的T形滑槽,滑杆14是与滑槽13配合的T形滑杆,滑杆14的下端从滑槽13的开口伸出,拉杆15铰连在滑杆14的下端面上。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