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水杯杯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37397发布日期:2019-03-30 08:25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水杯杯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杯盖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水杯杯盖。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水杯,其极少数的杯盖上设置有吸嘴,在饮水时需要将铰接在杯盖上部的外罩打开,再从吸嘴处饮水,这样的操作比较麻烦,而且在饮水的过程中,铰接的外罩时不时会碰到人们的鼻子,给人们带来不便;同时,这种水杯的吸嘴一般都是与杯盖垂直设置的,在携带时比较容易出现漏水的情况,给使用者带来麻烦;再者,虽然有些水杯杯盖上会设置手提件,但由于其手提件大多数为绳子,在外出携带时,只能手提或者穿在手臂上,并不能锁扣在背包或背带又或者是裤攀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方便饮水和携带的新型水杯杯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新型水杯杯盖,包括盖体和吸嘴,所述盖体顶部设置有一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一出水孔和透气孔,所述出水孔的下端连接有一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连接有一吸管,所述出水孔的上端嵌设有一塞子,所述塞子中部设有一通孔,所述吸嘴一端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吸嘴另一端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吸嘴的进水口端与所述凹槽的槽壁铰接,所述吸嘴的出水口端可内藏或外露于所述凹槽,所述吸嘴的进水口端还设有一堵头,所述吸嘴上还设置有一用以控制吸嘴开合的操作手柄,当所述吸嘴的出水口端内藏于所述凹槽时,所述堵头将所述出水孔封住,当所述吸嘴的出水口端外露于所述凹槽时,所述吸嘴的进水口与所述出水孔连通。

进一步,所述盖体一侧设有一锁扣。

进一步,所述锁扣由锁扣本体和扣合件组成;所述锁扣本体一端与盖体侧壁连接,另一端为扣合端;所述扣合件一端与锁扣本体或盖体铰接,另一端与锁扣本体的扣合端相扣合,并由此形成一封闭环状锁扣;所述扣合件的铰接端还设有一复位弹簧。

进一步,所述锁扣本体的扣合端设有扣槽,所述扣合件的扣合端设有与该扣槽相配合的卡扣。

进一步,所述锁扣本体为一自盖体侧壁向下弯曲形成的弧形柄状体。

进一步,所述吸嘴的出水口端套设有一软质吸嘴套。

进一步,所述堵头呈一半球头状。

进一步,所述塞子为软质硅胶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首先,在需要饮水时,人们可以快速、便捷的通过操作手柄将吸嘴打开,从而进行饮水;喝完水之后,向下按压操作手柄,将吸嘴内藏与所述盖体顶部的凹槽内,整个操作过程既简单又迅捷。

其次,在于杯盖上设置的锁扣,当使用者外出时,可将锁扣扣在背包的背带上,以此来减少水杯对背包的储存空间的占用,为背包腾出更多的储物空间;使用者又或者是可以直接将水杯杯盖上的锁扣扣在裤攀或绑带上,对于使用者外出携带和使用水杯时都是极为的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水杯杯盖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水杯杯盖吸嘴打开后局部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水杯杯盖吸嘴盖合后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新型水杯杯盖,其包括盖体1和吸嘴2,所述盖体1顶部设置有一凹槽3,所述凹槽3内设置有一出水孔4和透气孔5,所述出水孔4的下端连接有一出水管6,所述出水管6上连接有一吸管7,所述出水孔4的上端嵌设有一塞子8,所述塞子8为软质硅胶材料,所述塞子8中部设有一通孔81,所述吸嘴2一端设置有进水口21,所述吸嘴2另一端设置有出水口22。所述吸嘴2的进水口端与所述凹槽3的槽壁铰接,所述吸嘴2的出水口端可内藏或外露于所述凹槽3,所述吸嘴2的出水口端套设有一软质吸嘴套9。所述吸嘴2的进水口端还设有一堵头10,所述堵头10呈一半球头状。所述吸嘴2上还设置有一用以控制吸嘴2开合的操作手柄11,当所述吸嘴2的出水口端内藏于所述凹槽3时,所述堵头10将所述出水孔4封住,此时水杯内的水不会流出来;当所述吸嘴2的出水口端外露于所述凹槽3时,所述吸嘴2的进水口21与所述出水孔4连通,此时人们可以通过吸嘴2进行饮水。

优选的,所述盖体1一侧设有一锁扣12,所述锁扣12由锁扣本体121和扣合件122组成,所述锁扣本体121为一自盖体1侧壁向下弯曲形成的弧形柄状体,因此人们可以手握着锁扣本体。所述锁扣本体121一端与盖体1侧壁连接,另一端为扣合端。所述扣合件122一端与锁扣本体121或盖体1铰接,所述锁扣本体121的扣合端设有扣槽14,所述扣合件122的扣合端设有与该扣槽14相配合的卡扣15,另一端与锁扣本体121的扣合端相扣合,并由此形成一封闭环状锁扣13,所述扣合件122的铰接端还设有一复位弹簧。使用者外出携带水杯时,可以将盖体上的锁扣扣在背包的背带上,减少杯子对背包储存空间的占用;又或者是可以直接将盖体上的锁扣扣在裤攀或绑带上,方便使用者外出携带。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实用新型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