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移动的登高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31090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方便移动的登高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梯具,特别涉及一种方便移动的登高梯。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生活中人们避免不了会在高处取置货物,尤其是在一些商场、仓库和需操作高空作业的地方,安全方便的登高梯成为你们进行这些高空活动的重要工具,为人们带来了便捷。

中国专利CN106639857公开了一种移动式登高梯,其骨架总成由方形钢管下料而成的纵梁、竖梁、横梁及钢管下料而成的护栏支柱、护栏等组焊而成。在骨架总成上铆接蒙板,铺上地毯,并安装压条。在骨架总成的下平面分别焊接装两件脚轮以及两件万向脚轮。

使用上述移动式登高梯,仅依靠刹车踏板与脚轮之间的摩擦力实现对脚轮的制动,当摩擦力不足时,易出现打滑现象,从而导致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受到影响;登高梯在长时间固定不移动或者工作平台上重量过大的情况下,影响脚轮的使用寿命。同时,该移动式登高梯万向轮上的刹车装置一般都是通过脚踩驱动板,容易发生工作人员忘记锁紧脚轮,导致工作人员上去之后发生晃动,造成工作人员从平台上摔落,给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方便移动的登高梯,实现了若登高梯未固定,启动警示灯;若在工作人员登上登高梯后、登高梯未固定,会通过语音声光报警模块提醒工作人员下来将登高梯固定,从而提高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方便移动的登高梯,包括:

一种方便移动的登高梯,包括:

底架构件,包括底架、固定安装于底架的底面四角处的多个固定座、设于远离底架底面四角并与上述固定座相邻且对应的多个行走装置,所述固定座与地面接触的一侧设有第一压力感应装置;

梯架,倾斜设置并固定安装于底架上表面,包括由靠近底架的一侧向远离底架一侧方向上依次层叠连接设置的多个踏板,且靠近底架的踏板上表面设有第二压力感应装置;

工作平台,固定安装于所述梯架顶部一端,所述工作平台上表面四周设有多组护栏,所述护栏上设有声光报警模块,所述声光报警模块与第一压力感应装置、第二压力感应装置电性连接。

为了使登高梯不仅仅依靠刹车踏板与脚轮之间的摩擦力实现对脚轮的制动,避免了当摩擦力不足时,出现打滑现象,从而危险到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避免了登高梯在长时间固定不移动或者工作平台上重量过大的情况下,影响脚轮的使用寿命,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固定座设为顶高器,所述顶高器分别包括与地面接触的底座、固定设于底座上的第一立柱、套接于第一立柱上的第二立柱、固定设于远离底座的第二立柱一端并固定于底架底面的安装底板,所述第一立柱还设有控制底座升起的升起踏板和底座还原到原高度的还原踏板。通过螺栓连接将其固定在登高梯的底架底部,踩下升起踏板使立柱伸长触地支撑,底座底部防滑装置亦可加强对登高梯的刹车制动作用,如需再移动登高梯,只需轻踩还原踏板,立柱恢复原状,登高梯可以自由移动,能随时固定移动设备,使用时简单方便,用脚踩下升起踏板,就可以升高并固定登高梯,内置弹簧的底座紧贴在地板上,令登高梯稳如泰山,又保护轮子免受长时间的重压而损坏。如果想再移动设备,只需轻轻地踩一下还原踏板,整个顶高器马上恢复原状,无需借助人力令其升起并脱离地面,登高梯又可以自由地移动。

为了使登高梯能够多向自由移动和可以随时固定,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行走装置分别包括设于设有工作平台一侧的底架底面的多个滚轮和设于远离工作平台的底架底面的多个万向滚轮,所述万向滚轮上设有刹车。

为了使工作人员能够达到所需的工作高度,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梯架声光报警模块声光报警模块还包括倾斜设于底架声光报警模块声光报警模块上表面的多根斜支撑梁声光报警模块声光报警模块、设于斜支撑梁声光报警模块声光报警模块上表面并与工作平台声光报警模块声光报警模块的护栏声光报警模块声光报警模块高度对应的扶手声光报警模块声光报警模块,上述踏板声光报警模块声光报警模块设于两根斜支撑梁声光报警模块声光报警模块之间,踏板声光报警模块声光报警模块表面设有防滑装置。

为了使工作人员能够在所需的工作高度工作并保证其人身安全,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工作平台通过立柱固定安装于所述底架上,多组所述护栏其中的任意一组护栏通过连接件与相邻的一组护栏转动连接,并通过可拆卸固定件5将其固定于扶手立柱上。

为了保证在工作平台上工作时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每组护栏分别包括竖直设于平台上表面的多个竖杆、水平固定安装于竖杆中间部位的横杆。

为了,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声光报警模块包括语音报警装置和报警指示灯。

为了使顶高器能够升高和还原,确保支撑架使用寿命长,工作性能良好,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固定座的立柱内还设有控制固定座升高和还原的弹簧。

为了加强对登高梯的刹车制动作用,使固定座在不平整的地面和光滑油污底面安全稳固,,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底座与地面接触的一侧还设有防滑装置。

为了实现登高梯未固定时,启动警示灯;工作人员登上未固定的登高梯时,会通过语音声光报警模块提醒工作人员下来将登高梯固定,提高安全性,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方便移动的登高梯还包括设于斜支撑梁声光报警模块声光报警模块外侧的控制器和供电模块,所述控制器、供电模块与第一压力感应装置、第二压力感应装置声光报警模块声光报警模块和声光报警模块声光报警模块声光报警模块电性连接并控制其工作状态。

为了防止放在工作平台上的工具从工作平台上掉落,误伤地面的行人,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远离梯架的工作平台上表面竖直设有防止工具掉落的踢脚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便移动的登高梯,设置了固定座,使登高梯不仅仅依靠刹车踏板与脚轮之间的摩擦力实现对脚轮的制动,避免了当摩擦力不足时,出现打滑现象,从而危险到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避免了登高梯在长时间固定不移动或者工作平台上重量过大的情况下,影响脚轮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便移动的登高梯,在固定座与地面接触的一面设有第一压力感应器、工作平台上设有声光报警模块,若固定座未与地面接触,第一压力感应器未感受到登高梯的重量时,则第一压力感应器向控制器发出信号,开启警示灯;若固定座与地面接触,则警示灯不工作。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便移动的登高梯,在靠近地面的第一层踏板上设有第二传感器,警示灯开启使,工作人员登上踏板,第二压力感应器感受到人体的重量时,,则第二压力感应器向控制器发出信号,开启语音报警装置,提醒工作人员将登高梯固定,大大提高了移动登高梯的安全性。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便移动的登高梯,工作平台三面设有护栏且一面护栏设为可开闭的门,使工作人员若需要到高处的平台上工作,可以打开门到所需的高处平台上工作;并通过固定件将其固定,防止其意外打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方便移动的登高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方便移动的登高梯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方便移动的登高梯的主视图;

图4为图1中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1:底架;2:梯架;3:工作平台;4:连接件;5:固定件;6:第二压力感应装置;7:声光报警模块;8:踢脚板;1-1:固定座;1-11:底座;1-12:第一立柱;1-13:第二立柱;1-14:安装地板;1-121:升起踏板;1-122:还原踏板;1-2:行走装置;1-21:滚轮;1-22:万向滚轮;2-1:支撑梁;2-2:踏板;2-3:扶手;3-1:立柱;3-2:护栏;3-31:竖杆;3-32:横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方便移动的登高梯,包括:

底架构件,包括底架1、固定安装于底架1的底面四角处的多个固定座1-1、设于远离底架1底面四角并与上述固定座1-1相邻且对应的多个行走装置1-2,所述固定座1-1与地面接触的一侧设有第一压力感应装置;

梯架2,倾斜设置并固定安装于底架1上表面,包括由靠近底架1的一侧向远离底架1一侧方向上依次层叠连接设置的多个踏板2-2,且靠近底架1的踏板2-2上表面设有第二压力感应装置6;

工作平台3,固定安装于所述梯架2顶部一端,所述工作平台3上表面四周设有多组护栏3-2,所述护栏3-2上设有声光报警模块7,所述声光报警模块7与第一压力感应装置、第二压力感应装置6电性连接。

为了使登高梯不仅仅依靠刹车踏板与脚轮之间的摩擦力实现对脚轮的制动,避免了当摩擦力不足时,出现打滑现象,从而危险到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避免了登高梯在长时间固定不移动或者工作平台上重量过大的情况下,影响脚轮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案是,所述固定座1-1设为顶高器,所述顶高器分别包括与地面接触的底座1-11、固定设于底座1-11上的第一立柱1-12、套接于第一立柱1-12上的第二立柱1-13、固定设于远离底座1-11的第二立柱1-13一端并固定于底架1底面的安装底板1-14,所述第一立柱1-12还设有控制底座1-11升起的升起踏板1-121和底座1-11还原到原高度的还原踏板1-122。通过螺栓连接将其固定在登高梯的底架1底部,踩下升起踏板1-121使立柱伸长触地支撑,底座1-11底部防滑装置亦可加强对登高梯的刹车制动作用,如需再移动登高梯,只需轻踩还原踏板1-222,立柱恢复原状,登高梯可以自由移动,能随时固定移动设备,使用时简单方便,用脚踩下升起踏板1-121,就可以升高并固定登高梯,内置弹簧的底座紧贴在地板上,令登高梯稳如泰山,又保护轮子免受长时间的重压而损坏。如果想再移动设备,只需轻轻地踩一下还原踏板1-122,整个顶高器马上恢复原状,无需借助人力令其升起并脱离地面,登高梯又可以自由地移动。

为了使登高梯能够多向自由移动和可以随时固定,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案是,所述行走装置1-2分别包括设于设有工作平台一侧的底架1底面的多个滚轮1-21和设于远离工作平台的底架1底面的多个万向滚轮1-22,所述万向滚轮1-22上设有刹车。

为了使工作人员能够达到所需的工作高度,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案是,所述梯架声光报警模块2声光报警模块还包括倾斜设于底架声光报警模块1声光报警模块上表面的多根斜支撑梁声光报警模块2-1声光报警模块、设于斜支撑梁声光报警模块2-1声光报警模块上表面并与工作平台声光报警模块3声光报警模块的护栏声光报警模块3-2声光报警模块高度对应的扶手声光报警模块2-3声光报警模块,上述踏板声光报警模块2-2声光报警模块设于两根斜支撑梁声光报警模块2-1声光报警模块之间,踏板声光报警模块2-2声光报警模块表面设有防滑装置。

为了使工作人员能够在所需的工作高度工作并保证其人身安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案是,所述工作平台3通过立柱3-1固定安装于所述底架1上,多组所述护栏3-2其中的任意一组护栏3-21通过连接件4与相邻的一组护栏3-22转动连接,并通过可拆卸固定件5将其固定于扶手2-3立柱上。

为了保证在工作平台上工作时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案是,所述每组护栏3-2分别包括竖直设于平台上表面的多个竖杆3-31、水平固定安装于竖杆3-31中间部位的横杆3-32。

为了,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案是,所述声光报警模块包括语音报警装置和报警指示灯。

为了使顶高器能够升高和还原,确保支撑架使用寿命长,工作性能良好,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案是,所述固定座1-1的立柱内还设有控制固定座升高和还原的弹簧。

为了加强对登高梯的刹车制动作用,使固定座在不平整的地面和光滑油污底面安全稳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案是,所述底座1-11与地面接触的一侧还设有防滑装置。

为了实现登高梯未固定时,启动警示灯;工作人员登上未固定的登高梯时,会通过语音声光报警模块提醒工作人员下来将登高梯固定,提高安全性,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案是,所述方便移动的登高梯还包括设于斜支撑梁声光报警模块2-1声光报警模块外侧的控制器和供电模块,所述控制器、供电模块与第一压力感应装置、第二压力感应装置声光报警模块6声光报警模块和声光报警模块声光报警模块7声光报警模块电性连接并控制其工作状态。

为了防止放在工作平台上的工具从工作平台上掉落,误伤地面的行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案是,所述远离梯架2的工作平台3上表面竖直设有防止工具掉落的踢脚板8。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