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炉锅具及电磁炉炊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25833发布日期:2019-01-25 16:56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电磁炉锅具及电磁炉炊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磁炉锅具及电磁炉炊具。



背景技术:

电磁炉是一种常见的用于加热的家用电器。电磁炉在工作时,利用高频交流电通过线圈盘以使放置在电磁炉上的锅具底部产生涡流,从而对电磁炉上设置的锅具进行加热。

目前,专利(CN204554914U)公开了一种智能手机控制无线温度感应自动电磁炉,具体公开(如图1所示):包括电磁炉1、锅体2和手机客户端,锅体2上设置有一个锅盖3,所述的电磁炉1内安装有电磁炉温度控制模块10和电磁炉温度通信模块11,锅盖3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5和锅盖温度通信模块12,锅盖温度通信模块12将温度传感器5采集到的温度数据传输到手机客户端和电磁炉温度通信模块11,电磁炉温度控制模块10根据电磁炉温度通信模块11接收到的信息对电磁炉1进行控制。

然而,上述电磁炉中,当锅体内烹煮易起泡沫的食材时,锅体内产生的泡沫过大时易将锅盖上的排气孔堵塞,造成锅体内的排气受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磁炉锅具及电磁炉炊具,以克服锅体内泡沫溢出,导致排气孔堵塞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炉锅具,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盖上设置有排气孔,所述锅盖上还穿设有采温探头,所述采温探头的检测末端伸入所述锅具内,所述排气孔的位置高于所述采温探头的检测末端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用锅具,包括锅体和锅盖,在锅盖上设置有排气孔,锅盖上还穿设有采温探头,该采温探头的检测末端伸入锅具内,使得排气孔的位置高于采温探头的检测末端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使得液体或泡沫先接触采温探头的检测末端,检测末端检测到的温度高于预设温度时,锅具向电磁炉发送该温度数据,使得电磁炉调节加热功率,使得液体或泡沫回落,从而避免了液体或泡沫继续溢出堵塞排气孔。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锅盖包括金属外圈、设置在所述金属外圈内的环形玻璃以及设置在所述环形玻璃内的金属中板;

所述排气孔设置在所述金属中板上,所述采温探头的一端穿设在所述金属中板上。

金属中板处于锅盖的中间位置,而锅体内相对中间的位置,能够保证位于电磁炉之上,相对中间的位置受热较多,可能处于沸腾的位置,温度相对于其它区域会略高。因此,将采温探头设置在金属中板上,采温探头能够检测锅体内相对中间位置的温度,采集到的温度比较及时和准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采温探头的检测末端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低于所述环形玻璃的外沿,且高于所述金属外圈的底面。

采温探头的检测末端低于环形玻璃的外沿,使得采温探头距离锅体更近,测温更加准确和及时,而采温探头的检测末端高于金属外圈的底面,使得采温探头的检测末端不会暴露在锅盖外部,当锅盖平放在台面上时,采温探头不会接触台面,从而对采温探头起到了保护作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金属中板由内至外向下倾斜,所述环形玻璃由内至外向下倾斜。

由于金属中板位置相对较高,因此可以保证排气孔设置在一个相对较高的位置,避免了溢出物等对排气孔的堵塞。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金属中板上设置有用于穿设所述采温探头的组装孔,所述采温探头穿过所述组装孔,并通过螺母固定。通过螺母的方式来固定采温探头,固定方式简单,易于操作和实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锅盖上还穿设有防溢柱,所述防溢柱的一端设置在所述金属外圈上。

将采温探头的一端穿设在金属中板上,防溢柱的一端设置在金属外圈上,当锅体内的液体溢出到金属中板或采温探头时,防溢柱、金属外圈、锅体、液体、金属中板以及采温探头形成通路,从而可以获知锅体内的液体存在溢出风险,将采温探头设置在金属中板上,防溢接触点不仅仅局限在采温探头上,防溢的接触点扩展到了整个金属中板上,当金属中板的任一位置上有液体接触,则启动防溢功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金属外圈的内缘上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金属中板的外缘上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环形玻璃的外缘卡设在所述第一卡槽中,所述环形玻璃的内缘卡设在所述第二卡槽中。

该方式对环形玻璃不做任何改进,而是对金属外圈和金属中板做出改进,避免玻璃出现裂纹或破碎等问题,克服成品率低的问题;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对环形玻璃施加的力比较均匀,防止了环形玻璃出现应力集中的现象,延长了锅盖的使用寿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卡槽上焊接有向内延伸的金属焊片,所述金属焊片上设置有螺柱孔,所述环形玻璃上设置有与所述螺柱孔连通的防溢孔,所述防溢柱依次穿过所述螺柱孔、所述防溢孔,并通过螺帽固定。

通过在第一卡槽上设置金属焊片,保证了防溢柱可以设置在金属外圈上,同时保证了金属焊片与金属外圈的电性导通,且减少了防溢柱与采温探头之间的间距,从而减小了手柄的尺寸,不仅保证了锅盖的美观性,还节省了材料。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锅盖上设置有手柄,所述采温探头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手柄内,所述防溢柱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手柄内。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手柄内还设置有控制器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采温探头、所述防溢柱和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一种电磁炉炊具,至少包括电磁炉和上述的电磁炉锅具。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炊具,包括电磁炉和锅具,该锅具包括锅体和锅盖,在锅盖上穿设有采温探头,采温探头的检测末端伸入锅具内,排气孔的位置高于采温探头的检测末端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使得液体或泡沫先接触采温探头的检测末端,检测末端检测到的温度高于预设温度时,锅具向电磁炉发送该温度数据,电磁炉调节加热功率,使得液体或泡沫回落,从而避免了液体或泡沫继续溢出堵塞排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实用新型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电磁炉锅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炉锅具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炉锅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炉锅具的锅盖的爆炸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炉锅具的锅盖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锅体;

20-锅盖;

21-金属外圈;

211-第一卡槽;

212-金属焊片;

213-螺柱孔;

22-环形玻璃;

221-防溢孔;

23-金属中板;

231-第二卡槽;

232-组装孔;

233-排气孔;

30-采温探头;

31-螺母;

40-防溢柱;

41-螺帽;

50-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炉锅具的爆炸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炉锅具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炉锅具的锅盖的爆炸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炉锅具的锅盖的剖面示意图。如图2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锅具,包括锅体10和锅盖20,锅盖20上设置有排气孔233,锅盖20上还穿设有采温探头30。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该电磁炉锅具的锅体10的材质为导磁金属,该材质例如可以为不锈钢或铁等具有导磁性能的金属。该锅体10可以放在电磁炉上使用。

当锅体10放置到电磁炉的面板上时,给电磁炉通电,此时会有高频的电流通过线圈盘上的线圈,从而产生无数封闭的磁场力,磁力线切割锅具,在锅具的底面产生无数小涡流,从而对锅具进行加热。

为了控制锅体内食物的温度,防止锅体发生糊锅等现象,在锅盖20上还穿设有采温探头30,且采温探头30的检测末端伸入锅具内。采温探头30用于检测锅体内的温度,并将该温度反馈给电磁炉,电磁炉根据该温度来调整电磁炉的加热功率。可选地,该锅盖上还设置有控制器和无线通信模块(未示出),控制器可以获取采温探头30采集的温度数据,并控制无线通信模块向电磁炉发送该温度数据。

在本申请中,为了防止锅具内的泡沫溢出,排气孔233的位置高于采温探头30的检测末端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即采温探头30的检测末端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低于排气孔233的位置。这样排气孔233与采温探头30的检测末端之间的距离H大于0,锅具内的泡沫上升时首先接触到采温探头30的检测末端,当采温探头30的检测末端检测到的温度高于预设温度(例如99℃或100℃等)时,则将该温度反馈给电磁炉,电磁炉根据该温度来调整电磁炉的加热功率,这样锅具内的泡沫不会继续上升,从而使得泡沫不易将排气孔233进行堵塞,确保了锅具保持正常的排气,不易发生溢锅现象。

可选地,排气孔233与采温探头30的检测末端在竖直方向上的距离H介于8-15mm,例如排气孔233与检测末端31之间的距离H可以为10mm,也可以为15mm。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用锅具,包括锅体和锅盖,在锅盖上设置有排气孔,锅盖上还穿设有采温探头,该采温探头的检测末端伸入锅具内,使得排气孔的位置高于采温探头的检测末端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使得液体或泡沫先接触采温探头的检测末端,检测末端检测到的温度高于预设温度时,锅具向电磁炉发送该温度数据,使得电磁炉调节加热功率,使得液体或泡沫回落,从而避免了液体或泡沫继续溢出堵塞排气孔。

在上述实施例中,锅盖20包括金属外圈21、设置在金属外圈21内的环形玻璃22以及设置在环形玻璃22内的金属中板23。其中,排气孔233设置在金属中板23上,采温探头30的一端穿设在金属中板23上。

该环形玻璃22可以通过卡扣、胶粘、螺钉螺栓等方式与金属外圈21和金属中板23固定连接。对于环形玻璃22、金属外圈21以及金属中板23之间的连接固定方式,本实施例此处不做特别限制。

该环形玻璃22可以为磨砂玻璃,也可以为光滑的玻璃,或者还可以在该环形玻璃22上丝印图案,以增加美观性。

具体地,金属外圈21以及金属中板23可以由金属制成,例如可以采用不锈钢等材料,本实施例对金属外圈21和金属中板23所采用的材质不做特别限制。

由于金属中板23位于锅盖的内圈,即金属中板23处于锅盖的中间位置。而锅体内相对中间的位置,能够保证位于电磁炉之上,相对中间的位置受热较多,可能处于沸腾的位置,温度相对于其它区域会略高。因此,将采温探头30设置在金属中板23上,采温探头30能够检测锅体内相对中间位置的温度,采集到的温度比较及时和准确,从而使得电磁炉可以快速调整加热功率,防止排气孔堵塞。

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金属中板23由内之外向下倾斜,环形玻璃22由内之外向下倾斜。即锅盖20整体上类似为一个穹顶结构。将排气孔233设置在金属中板23上,由于金属中板23设置在中间位置,位置相对较高,因此可以保证排气孔233设置在一个相对较高的位置,避免了溢出物等对排气孔233的堵塞。

进一步地,采温探头30的检测末端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低于环形玻璃22的外沿,且高于金属外圈21的底面。采温探头30的检测末端低于环形玻璃22的外沿,使得采温探头30距离锅体更近,测温更加准确和及时,而采温探头30的检测末端高于金属外圈21的底面,使得采温探头30的检测末端不会暴露在锅盖外部,当锅盖平放在台面上时,采温探头30不会接触台面,从而对采温探头30起到了保护作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锅盖20上还穿设有防溢柱40,该防溢柱40的一端设置在金属外圈21上。由于金属中板23和金属外圈21以及锅体10为金属材质,采温探头30与防溢柱40的材质也选用的为导电的金属。本实施例还可以利用金属的导电性,从而实现防溢功能。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金属是一种具有容易导电、导热等性质的物质。具体地,由于金属的电子倾向脱离,因此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锅体具有防溢功能的原理为:防溢柱40与金属外圈21接触,当锅盖20盖设在锅体10上时,则该金属外圈21又与材质为导磁金属的锅体10接触;另外,采温探头30与金属中板23接触,同时采温探头30与防溢柱40连电,例如将采温探头30和防溢柱40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此时,金属中板23与锅体10之间的电学回路处于断开状态。

在具体使用锅具的过程中,由于锅体10内的液体的成分主要为水,而水具有导电性,当锅体10内的液体通过泡沫的方式溢出到金属中板23或采温探头30上时,金属中板23与锅体10之间的电学回路处于接通状态。此时防溢柱40、金属外圈21、锅体10、液体、金属中板23以及采温探头30形成通路,当该通路形成时,则说明存在溢出风险,可以通过声音报警的方式向用户发送溢出警示信息,还可以向电磁炉发送溢出信号,以使电磁炉调整加热功率。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将采温探头30设置在金属中板23上,防溢接触点不仅仅局限在采温探头30上,防溢的接触点扩展到了整个金属中板23上,当金属中板23的任一位置上有液体接触,则该电学回路处于接通状态,从而很大的一个面都能起到防溢作用,提高了锅具的防溢效果。

同时,在金属中板23与金属外圈21之间设置环形玻璃22,从而保证了金属中板23与金属外圈21之间的电绝缘性。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该环形玻璃22还可以被其它电绝缘性的结构来替代,在考虑成本以及安全卫生,可以选择环形玻璃22。同时用户还能够通过环形玻璃22来观察锅体10内的煮饭状态,而且还增加了锅盖的美观。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用锅具,在锅盖上穿设有采温探头,在锅盖上还穿设有防溢柱,通过对锅盖的改进,使得锅盖包括金属外圈、设置在金属外圈内的环形玻璃以及设置在环形玻璃内的金属中板;将采温探头的一端穿设在金属中板上,防溢柱的一端设置在金属外圈上,当锅体内的液体溢出到金属中板或采温探头时,防溢柱、金属外圈、锅体、液体、金属中板以及采温探头形成通路,从而可以获知锅体内的液体存在溢出风险,提醒用户或电磁炉采取适当措施,从而避免溢出的发生。

下面结合图2至图5,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用锅具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本实施例通过图4对锅盖的安装方式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金属外圈21的内缘上设置有第一卡槽211,金属中板23的外缘上设置有第二卡槽231,环形玻璃22的外缘卡设在第一卡槽211中,环形玻璃22的内缘卡设在第二卡槽231中。

具体地,由于玻璃在加工过程中,会存在应力集中,导致玻璃出现裂纹或破碎等问题,导致成品率低。因此,对于锅盖的安装方式,本实施例对环形玻璃22不做任何改进,而是对金属外圈21和金属中板23做出改进。

在金属外圈21的内缘上设置有第一卡槽211,金属中板23的外缘上设置有第二卡槽231,通过卡设的方式对环形玻璃22进行安装。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来形成第一卡槽211和第二卡槽231,或者通过切割等方式来形成第一卡槽211和第二卡槽231。本实施例对第一卡槽211和第二卡槽231的具体获取方式,不做特别限定。

第一卡槽211和第二卡槽231的槽壁的宽度可以根据环形玻璃的宽度进行确定,即环形玻璃的宽度与槽壁的宽度成正比。槽壁的厚度以能够固定环形玻璃22为准。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的方式,对环形玻璃进行安装,避免了对环形玻璃的加工;进一步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对环形玻璃施加的力比较均匀,防止了环形玻璃出现应力集中的现象,延长了锅盖的使用寿命。

其次,结合图2、图4和图5,对采温探头30与防溢柱40的具体安装方式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采温探头30的一端穿设在金属中板23上,防溢柱40的一端设置在金属外圈21上。可选地,锅盖20上设置有手柄50,采温探头30的另一端设置在手柄50内,防溢柱40的另一端设置在手柄50内。

具体地,用户可通过抓握手柄50来对锅盖20进行操作。该手柄50可以为壳体结构,其内具有容纳空间,可以将采温探头30的另一端设置在手柄50内,防溢柱40的另一端设置在手柄50内。采温探头30以及防溢柱40可以通过卡扣、卡合等方式设置在手柄50内。本实施例对采温探头30以及防溢柱40设置在手柄50内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做特别限定。

如图4所示,金属中板23上设置有用于穿设采温探头30的组装孔232,如图2所示,在采温探头30穿过组装孔232后,通过螺母31固定。在本实施例中,该采温探头30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螺纹,因此可通过螺母31进行固定。本实施例通过螺母的方式来固定采温探头,固定方式简单,易于操作和实现。

如图4所示,第一卡槽211上焊接有向内延伸的金属焊片212,金属焊片212上设置有螺柱孔213,环形玻璃22上设置有与螺柱孔213连通的防溢孔221,防溢柱40依次穿过螺柱孔213、防溢孔221,并通过螺帽41固定。

具体地,该金属焊片212为向内延伸至环形玻璃22的焊片,在该金属焊片212上设置有螺柱孔213。在环形玻璃22安装在第一卡槽211上之后,该金属焊片212位于环形玻璃22的上方。同时,环形玻璃22上设置有与该螺柱孔213连通的防溢孔221。如图2所示,防溢柱40可以依次穿过螺柱孔213、防溢孔221并通过螺帽41固定。

本实施例通过在第一卡槽上设置金属焊片212,保证了防溢柱40可以设置在金属外圈上,同时保证了金属焊片与金属外圈的电性导通,且减少了防溢柱40与采温探头30之间的间距,从而减小了手柄的尺寸,不仅保证了锅盖的美观性,还节省了材料。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磁炉炊具,电磁炉炊具至少包括电磁炉和上述实施例的电磁炉锅具。

电磁炉包括底壳和设置在底壳上的面板。底壳具体为具有上开口的壳体结构,包括底壁以及侧壁,侧壁为底壁的边缘向上延伸形成;底壳的底壁以及侧壁共同围成容纳腔,容纳腔中设置有电路板、线圈盘等。在电磁炉的容纳腔内还设置有风机组件,该风机组件用于对电磁炉内部进行散热,在侧壁上还可以设置对应于散热的进出风口。

底壳具体可以为矩形、梯形或者椭圆形等。底壳外侧的各棱角处均圆滑过渡,以免划伤用户。为了降低电磁炉的生产成本,并降低电磁炉的重量,底壳一般采用塑料制成。当然,底壳所采用的材料并不限于此,例如底壳还可以由金属等制成。

线圈盘包括:线圈及盘体,盘体上设置有绕线槽,线圈可以设置在绕线槽中。线圈盘还可以包括具有聚磁作用的磁条,磁条可以设置在线圈的下方、线圈的内侧和/或线圈的外侧。其中,内侧是指朝向线圈盘的圆心的一侧;外侧是指背离线圈盘的圆心的一侧。

线圈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当线圈为多个时,各线圈可以安装在一个盘体上,或者,各线圈可以分别安装在相应的盘体上。多个线圈具有不同的加热面积,且多个线圈可以同时工作,也可以相互独立工作,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为用户提供相应的加热面积。其中,多个线圈可以相互套设,或者,多个线圈也可以上下叠设。

其中,为了接收锅盖发送的温度数据和溢出数据,电磁炉内设有无线接收模块,无线接收模块与电磁炉内的控制器电性相连,无线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上述实施例中无线发送模块发送的数据,控制器根据无线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数据对电磁炉的加热功率进行调整。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炊具,包括电磁炉和锅具,该锅具包括锅体和锅盖,在锅盖上穿设有采温探头,采温探头的检测末端伸入锅具内,排气孔的位置高于采温探头的检测末端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使得液体或泡沫先接触采温探头的检测末端,检测末端检测到的温度高于预设温度时,锅具向电磁炉发送该温度数据,电磁炉调节加热功率,使得液体或泡沫回落,从而避免了液体或泡沫继续溢出堵塞排气孔。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