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书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64541发布日期:2019-07-03 03:18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工具书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具书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语文学习过程中经常会用到工具书,如中华字典、词典、近义词典等,这些工具书一般都比较厚,取放很不方便。目前学生一般都是利用书架将工具书竖立摆放在桌面,现有书架一般只包括横板和与横板垂直的竖板,书本放置在两书架之间,由竖板对书本侧部进行支撑,由于工具书较为沉,稍有晃动就可能将书架压歪,从而导致所有书本整体倒塌,由此可见现有书架支撑力不够,不能有效支撑厚重的工具书。另外,工具书长时间放置在桌面,其顶部很容易落上灰尘,污染工具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工具书定位装置,该工具书定位装置便于工具书的定位,并使工具书保持整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左底板和右底板,其结构特点是:所述底板和右底板的相对内侧部设有向其内部延伸的凹槽,凹槽的底壁上设有向上延伸且与左底板和右底板垂直的端部挡板,所述端部挡板的相对内侧面滑动连接有两个间隔且平行设置第一侧挡板和第二侧挡板,所述第一侧挡板与端部挡板之间、第二侧挡板与端部挡板之间均设有锁止装置;所述第一侧挡板的相对内侧部滑动连接有可拆卸的顶紧板;所述左底板和右底板的另一侧部均设有遮挡装置,所述挡板上设有与遮挡装置配合的挂环。

所述端部挡板的相对内表面自上而下间隔设有两个横向设置的滑道,所述第一侧挡板的端部自上而下间隔设置有两个分别与两滑道滑动配合的滑块;第二侧挡板的端部自上而下间隔设置有两个分别与两滑道滑动配合的滑块。

所述锁止装置包括设置在端部挡板顶部且与上部滑道连通的长条孔,所述长条孔内螺接有能与第一侧挡板滑块和第二挡板滑块顶紧配合的顶紧螺栓。

所述顶紧板的端部设有穿过第一侧挡板且外伸的调节杆,第一侧挡板的侧部设有螺孔,调节杆螺接在螺孔内,所述调节杆的外伸段插装有把手。

所述调节杆的外伸端设有卡台,把手的侧部设有与卡台配合的台阶插孔,把手由弹性材料制成。

所述遮挡装置包括设置在左底板和右底板另一侧部的罩体,所述罩体内壁上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上缠绕有遮挡布,所述遮挡布的端部设有与挂环配合的挂钩,所述转轴的一端伸出罩体,转轴的外伸端设有手柄。

所述左底板和右底板的下表面设有吸盘。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根据工具书的厚度将第一侧挡板和第二侧挡板的位置调整好,然后通过旋拧顶紧螺栓即可实现第一侧挡板和第二侧挡板的定位,工具书放置到第一侧挡板和第二侧挡板之间进行定位,工具书的侧面与端部挡板接触,这样就可以使位于端部的工具书三面得到支撑,提高竖立的稳定性。

当摆放尺寸较小的工具书时,旋拧把手使顶紧板相对向内移动,将尺寸较小的工具书顶紧定位。该结构的把手便于拆卸,不需要使用顶紧板时可以将把手拆卸下来,并将调节杆从螺孔内拆卸下来。

转动手柄就可以使转轴转动,从而使遮挡布拉伸或缩卷,当遮挡布拉伸出来时,左侧的挂钩可以与右侧的的挂环配合,实现遮挡布的定位,使遮挡布将书的顶部遮挡,避免灰尘落到书的缝隙中。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的工具书定位装置,包括左底板1和右底板6,左底板1和右底板6的下表面设有吸盘10,吸盘10可以提高左右底板放置的稳固性。底板1和右底板6的相对内侧部设有向其内部延伸的凹槽,本实施例中左右底板上的结构完全相同,左右底板相对设置。凹槽的底壁上设有向上延伸且与左底板1和右底板6垂直的端部挡板2,端部挡板2的相对内侧面滑动连接有两个间隔且平行设置第一侧挡板3和第二侧挡板4,端部挡板2的相对内表面自上而下间隔设有两个横向设置的滑道21,第一侧挡板3的端部自上而下间隔设置有两个分别与两滑道21滑动配合的滑块;第二侧挡板4的端部自上而下间隔设置有两个分别与两滑道21滑动配合的滑块,本实施例中各滑块与滑道21之间的滑动连接结构为现有技术,各滑块与各滑道21配合即可实现第一侧挡板3和第二侧挡板4的水平滑移,从而调整第一侧挡板3和第二侧挡板4之间的距离。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侧挡板3与端部挡板2之间、第二侧挡板4与端部挡板2之间均设有锁止装置,本实施例中锁止装置包括设置在端部挡板2顶部且与上部滑道21连通的长条孔22,长条孔22内螺接有能与第一侧挡板3滑块和第二挡板4滑块顶紧配合的顶紧螺栓。根据工具书的厚度将第一侧挡板3和第二侧挡板4的位置调整好,然后通过旋拧顶紧螺栓即可实现第一侧挡板3和第二侧挡板4的定位。使用时将工具书放置到第一侧挡板3和第二侧挡板4之间进行定位,工具书的侧面与端部挡板2接触,这样就可以使位于端部的工具书三面得到支撑,提高竖立的稳定性。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侧挡板3的相对内侧部滑动连接有可拆卸的顶紧板5,本实施例中顶紧板5的端部设有穿过第一侧挡板3且外伸的调节杆51,第一侧挡板3的侧部设有螺孔,调节杆51螺接在螺孔内,调节杆51的外伸段插装有把手52。本实施例中调节杆51的外伸端设有卡台,把手52的侧部设有与卡台配合的台阶插孔,把手52由弹性材料制成,安装时使卡台与台阶插孔配合,并施力使台阶插孔产生弹性变形,从而使卡台卡装到台阶插孔内,实现把手52的定位。当摆放尺寸较小的工具书时,旋拧把手52使顶紧板5相对向内移动,将尺寸较小的工具书顶紧定位。该结构的把手52便于拆卸,不需要使用顶紧板5时可以将把手52拆卸下来,并将调节杆51从螺孔内拆卸下来。

如图1和图2所示,左底板1和右底板6的另一侧部均设有遮挡装置,挡板2上设有与遮挡装置配合的挂环20。本实施例中遮挡装置包括设置在左底板1和右底板6另一侧部的罩体7,罩体7内壁上转动连接有转轴71,转轴71上缠绕有遮挡布72,遮挡布72的端部设有与挂环20配合的挂钩73,转轴71的一端伸出罩体7,罩体7的侧部设有通孔,转轴71穿过通孔,而且转轴71与通孔之间留有可供转轴71转动的缝隙,转轴71的外伸端设有手柄74,转动手柄74就可以使转轴71转动,从而使遮挡布72拉伸或缩卷,当遮挡布72拉伸出来时,左侧的挂钩73可以与右侧的的挂环20配合,实现遮挡布72的定位,使遮挡布72将书的顶部遮挡,避免灰尘落到书的缝隙中。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形式,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