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57341发布日期:2019-04-09 21:48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器具,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的锅盖的改进。



背景技术:

目前,电压力锅和电饭煲已成为常备家庭厨房小家电。市场上的电压力锅和电饭煲均有预约和保温功能。夏天,外界温度高,当长时间预约或保温时,米饭、肉汤等食物往往会泡坏变质,使得用户体验差。当前,通常利用抽气、冷冻等方式进行保鲜。具有保鲜功能的电压力锅包括锅体及盖设在锅体上的锅盖,锅盖包括从外至内依次设置的面盖、内衬以及内盖。内衬上设置有抽气装置,当需要抽气保鲜时,抽气装置能够通过密闭的抽气腔抽取锅内的气体。通常,在抽气保鲜之前需要经过加热,加热后的蒸汽可能通过抽气腔进入抽气装置内,导致抽气装置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烹饪器具的抽气装置容易损坏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烹饪腔;抽气装置,抽气装置的吸气口与烹饪腔连通;开关,具有使吸气口与烹饪腔连通的打开状态以及使吸气口与烹饪腔不连通的关闭状态,烹饪器具在非工作状态下,开关处于关闭状态。进一步地,烹饪器具还包括:抽气腔,与烹饪腔之间设有连通通道以使烹饪腔内的气体能够通过抽气腔被抽出,抽气装置的吸气口与抽气腔连通。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烹饪器具包括开关,开关具有使吸气口与烹饪腔连通的打开状态以及使吸气口与烹饪腔不连通的关闭状态,烹饪器具在非工作状态下,开关处于关闭状态。上述结构使得在烹饪器具上压工作之前,烹饪腔内的空气就在开关的作用下不与吸气口连通。当烹饪器具加热上压后,烹饪腔内产生了高温气体,由于开关从非工作状态至加热状态的过程中,开关始终处于关闭状态,因此不会有高温气体进入吸气口内,因此保证了抽气装置的使用寿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烹饪器具的抽气装置的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进一步地,开关为可移动地穿设在连通通道内的浮子,浮子具有使抽气腔与烹饪腔连通的抽气位置以及使抽气腔与烹饪腔不连通的密封位置,浮子处于抽气位置形成开关的打开状态,浮子处于密封位置形成开关的关闭状态,浮子能够在其重力的作用下由密封位置移动至抽气位置。

进一步地,烹饪器具还包括:浮子驱动机构,驱动浮子由抽气位置移动至密封位置。

进一步地,浮子驱动机构上设置有第一磁性件,浮子上设置有第二磁性件,第二磁性件的靠近第一磁性件的磁极与第一磁性件的靠近第二磁性件的磁极相反,或者,浮子上设置有铁磁件,当浮子驱动机构移动至预定位置时,第一磁性件能够吸引第二磁性件或者铁磁件以使浮子由抽气位置移动至密封位置。

进一步地,烹饪器具包括:锅体,用以盛放待烹饪的食物;锅盖,盖设在锅体上,锅盖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面盖、内衬及内盖,锅盖上设置有密封部,密封部与内盖所围成的腔体形成抽气腔,内盖与锅体所围成的腔体形成烹饪腔,连通通道设置在内盖上。

进一步地,浮子驱动机构包括可枢转地设置在内衬上的摆杆,摆杆在水平面上转动,第一磁性件设置在摆杆的端部。

进一步地,摆杆上设置有驱动片,浮子驱动机构还包括设置在驱动片两侧的电磁阀和弹性件,电磁阀的推杆与驱动片接触,弹性件抵接在内衬与驱动片之间。

进一步地,内衬上设置有安装口,密封部包括设置在安装口处的密封罩及设置在安装口和内盖之间的密封圈,密封罩、密封圈及内盖共同形成抽气腔,密封罩上设置有与吸气口连通的通孔。

进一步地,浮子的底端设置有密封件,当浮子位于密封位置时,密封件与内盖的底面抵接配合以封堵浮子与连通通道之间的间隙。

进一步地,浮子上设置有过流通道,当浮子位于抽气位置时,抽气腔与烹饪腔通过过流通道连通,当浮子位于密封位置时,过流通道被连通通道的通道壁封堵。

进一步地,烹饪器具为电压力锅。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的实施例一的局部结构的一个方向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烹饪器具的另一个方向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的烹饪器具的浮子处于密封位置的纵剖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3的烹饪器具的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1的烹饪器具的浮子处于抽气位置的纵剖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5的烹饪器具的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1的烹饪器具的浮子处于密封位置时的内衬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8示出了图1的烹饪器具的浮子处于抽气位置时的内衬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烹饪腔;2、抽气腔;10、抽气装置;11、吸气口;20、浮子;21、第二磁性件;22、过流通道;30、浮子驱动机构;31、第一磁性件;32、驱动片;33、电磁阀;34、弹性件;35、摆杆;40、锅体;52、内衬;521、安装口;53、内盖;531、连通通道;60、密封部;61、密封罩;611、通孔;62、密封圈;70、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8所示,实施例一的烹饪器具,包括:烹饪腔1、抽气装置10以及开关。其中,抽气装置10的吸气口11与烹饪腔1连通。开关具有使吸气口11与烹饪腔1连通的打开状态以及使吸气口11与烹饪腔1不连通的关闭状态,烹饪器具在非工作状态下,开关处于关闭状态。

应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烹饪器具包括开关,开关具有使吸气口11与烹饪腔1连通的打开状态以及使吸气口11与烹饪腔1不连通的关闭状态,烹饪器具在非工作状态下,开关处于关闭状态。上述结构使得在烹饪器具上压工作之前,烹饪腔1内的空气就在开关的作用下不与吸气口11连通。当烹饪器具加热上压后,烹饪腔内产生了高温气体,由于开关从非工作状态至加热状态的过程中,开关始终处于关闭状态,因此不会有高温蒸汽进入吸气口11内,因此保证了抽气装置10的使用寿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烹饪器具的抽气装置的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如图3至图8所示,在实施例一中,烹饪器具还包括:抽气腔2,与烹饪腔1之间设有连通通道531以使烹饪腔1内的气体能够通过抽气腔2被抽出,抽气装置10的吸气口11与抽气腔2连通。

如图3至图8所示,在实施例一中,开关为可移动地穿设在连通通道531内的浮子20,浮子20具有使抽气腔2与烹饪腔1连通的抽气位置以及使抽气腔2与烹饪腔1不连通的密封位置,浮子20处于抽气位置形成开关的打开状态,浮子20处于密封位置形成开关的关闭状态,浮子20能够在其重力的作用下由密封位置移动至抽气位置。上述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如图1至图8所示,在实施例一中,烹饪器具还包括:浮子驱动机构30。浮子驱动机构30驱动浮子20由抽气位置移动至密封位置。上述结构使得用户不必通过手动即可将浮子20移动至密封位置,因此能够使得用户在操作时更加简便,从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如图3至图6所示,在实施例一中,浮子驱动机构30上设置有第一磁性件31,浮子20上设置有第二磁性件21,第二磁性件21的靠近第一磁性件31的磁极与第一磁性件31的靠近第二磁性件21的磁极相反,当浮子驱动机构30移动至预定位置时,第一磁性件31能够吸引第二磁性件21以使浮子20由抽气位置移动至密封位置。具体地,当第一磁性件31靠近第二磁性件21时,具有第二磁性件21的浮子20在磁力的作用下向上移动至密封位置。当第一磁性件31远离第二磁性件21直至第一磁性件31失去对第二磁性件21的吸引力时,浮子20在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动至抽气位置。上述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此外,由于通过磁性件吸附浮子20,因此浮子驱动机构30不必直接与浮子接触,使得密封性更佳。此外,上述结构能够避免增加新的密封结构,因此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如图1至图5所示,在实施例一中,烹饪器具包括:锅体40以及锅盖。其中,锅体40用以盛放待烹饪的食物。锅盖盖设在锅体40上,锅盖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面盖、内衬52及内盖53,锅盖上设置有密封部60,密封部60与内盖53所围成的腔体形成抽气腔2,内盖53与锅体40所围成的腔体形成烹饪腔1,连通通道531设置在内盖53上。上述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如图1至图8所示,在实施例一中,浮子驱动机构30为可枢转地设置在内衬52上的摆杆35,摆杆35在水平面上转动,第一磁性件31设置在摆杆35的端部,当摆杆35的端部向远离浮子20的位置摆动至预定位置时,第一磁性件31与第二磁性件21之间的磁性力不足以克服浮子20的重力。浮子20将在其重力的作用下移动至抽气位置。当需要再次上压工作时,摆杆35的端部能够再次摆动至抽气腔2的正上方时,浮子20上的第一磁性件31将受到磁性力的吸引而向上浮动。上述结构简单,在竖直方向上占用的空间较少因此能够使得锅盖较薄,从而改善了产品的外观。

如图7和图8所示,在实施例一中,摆杆35上设置有驱动片32,浮子驱动机构30还包括设置在驱动片32两侧的电磁阀33和弹性件34,电磁阀33的推杆与驱动片32接触,弹性件34抵接在内衬52与驱动片32之间。具体地,当需要抽气时,电磁阀33的推杆将推动驱动片32。由于驱动片32固定在摆杆35上,因此当推杆推动驱动片32移动时,摆杆35将随之摆动,摆杆35的端部慢慢远离浮子20。随着第一磁性件31与第二磁性件21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第一磁性件31与第二磁性件21之间的磁性力也越来越小,当上述磁性力不足以克服浮子20的重力时,浮子20将在其重力的作用下下落至抽气位置,此时即可将烹饪腔1内的气体通过抽气腔2抽出。当不需要抽气时,推杆不再对驱动片32施加外力,驱动片32在弹性件34的作用下逐渐回位,摆杆35的端部也随驱动片32摆动至抽气腔2的正上方,浮子20在第一磁性件31与第二磁性件21之间的磁性力的作用下浮动至密封位置,以防止烹饪腔1内的气体进入抽气装置10内,最终提高抽气装置10的使用寿命。

如图1至图6所示,在实施例一中,内衬52上设置有安装口521,密封部60包括设置在安装口521处的密封罩61及设置在安装口521和内盖53之间的密封圈62,密封罩61、密封圈62及内盖53共同形成抽气腔2,密封罩61上设置有与吸气口11连通的通孔611。上述密封圈62设置在内衬52与内盖53之间,防止抽气时,空气进入内衬52与内盖53之间的缝隙,避免漏气现象发生,保证抽气效率。

如图3至图6所示,在实施例一中,浮子20的底端设置有密封件70,当浮子20位于密封位置时,密封件70与内盖53的底面抵接配合以封堵浮子20与连通通道531之间的间隙。上述结构能够增加浮子20处于密封位置时的密封性,从而进一步防止烹饪腔1内的蒸汽进入抽气装置10内,进而提高了烹饪器具的抽气装置的使用寿命。

如图3至图6所示,在实施例一中,浮子20上设置有过流通道22,当浮子20位于抽气位置时,抽气腔2与烹饪腔1通过过流通道22连通,当浮子20位于密封位置时,过流通道22被连通通道531的通道壁封堵。上述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在实施例一中,烹饪器具为电压力锅。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浮子20上设置的与第一磁性件31配合的结构的材料。在实施例二中,浮子20上设置有铁磁件,由于铁磁件相对于磁性件的成本较低,因此上述结构能够降低烹饪器具的生产成本。具体地,当浮子驱动机构30移动至预定位置时,铁磁件在第一磁性件31产生的磁场下被磁化,从而与第一磁性件31相互吸引。由于铁磁件可移动地穿设在连通通道531内,因此铁磁件被第一磁性件31吸引而上浮至密封位置。当所述浮子驱动机构30远离铁磁件时,由于铁磁件不处于第一磁性件31产生的磁场内而发生退磁现象,铁磁件与第一磁性件31之间的磁性力减小,当磁性力小于铁磁件的重力时,铁磁件能够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移动至抽气位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