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性自动锁止的双向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9921发布日期:2018-11-07 21:12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梦窗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弹性自动锁止的双向门。



背景技术:

双向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见到的一种可以左右双向开门的门,双向门种类较多,有中分式的、左右对折式的,双开门一般将门板设置在滑轨上,然后用手动或是光电驱动其开门,而且一般会在滑轨的两端设置有门板锁止机构,在门开启之后对门板进行锁止,使得门处于开启的状态,现在的门板锁止机构一般采用碰撞式或是弹性变形式的,这种机构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仅仅噪音比较大,而且往往在使用的过程中会造成门板锁止机构破坏,影响了双向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弹性自动锁止的双向门,它具有使用寿命较长,使用过程中噪音较小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弹性自动锁止的双向门,所述双向门包括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所述双向门还包括移动滑轨和导向护板,所述第一门板的上部安装有第一移动部件,所述第一门板的下部安装第一导向部件,所述第二门板的上部安装有第二移动部件,所述第二门板的下部安装有第二导向部件,所述第一移动部件和第二移动部件上铰接安装有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滚轮和所述第二滚轮置于移动滑轨上,所述滑轨的两端且与第一移动部件和第二移动部件相对应地位置上安装有阻尼部件;

所述阻尼部件包括阻尼座体,所述阻尼座体上设置有弹性伸缩部件,所述弹性伸缩部件的前端铰接有搭钩部件,所述搭钩部件上具有梯形凸块,所述阻尼座体上设置有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前端具有斜向下的竖槽,所述搭钩部件的前部和后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导向柱和第二导向柱,所述第一导向柱和第二导向柱位于所述导向槽中;

所述第一移动部件和第二移动部件设置止动部件,所述止动部件上设置有与梯形凸块相配合的容置缺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一门板位于所述第二门板的内侧,所述第一移动部件的结构第一安装支架,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上具有两块相互平行的板体,所述滚轮铰接安装在滚轮架,所述两块相互平行的板体之间设置有固定杆体,所述第一滚轮铰接安装在第一滚轮架,所述两块相互平行的板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固定杆体,第一固定杆体上螺纹连接设置有第一顶紧螺杆,所述第一顶紧螺杆的前端压靠在第一滚轮架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二移动部件包括第二安装支架,所述第二安装支架上设置有第二滚轮架,所述第二滚轮铰接安装在所述第二滚轮架上,所述第二安装支架上设置有第二固定杆体,所述第二固定杆体上螺纹连接设置有第二顶紧螺杆,所述第二顶紧螺杆的前端压靠在第二滚轮架上,所述第二安装支架安装在折弯板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和第二安装支架上安装有防撞块,所述防撞块为软性橡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和第二安装支架上安装有防脱轨板,所述防脱轨板上设置有U型缺口,所述移动滑轨上设置有凸起的轨道,所述滚轮置于所述凸起的轨道上,所述凸起的轨道位于所述U型缺口中。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一导向部件包括第一安装架体,所述第一安装架体上铰接安装有第一导向滚轮,所述第一导向滚轮的圆周面上设置有第一消音圈,所述导向护板的下表面具有防脱位槽,所述第一导向滚轮位于所述防脱位槽中,所述第一消音圈与所述防脱位槽的两侧内壁相接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二导向部件包括第二安装架体,所述第二安装架体铰接安装有第二导向滚轮,所述第二导向滚轮的圆周面上设置有第二消音圈,所述导向护板的下表面具有防脱位槽,所述第二导向滚轮位于所述防脱位槽中,所述第二消音圈与所述防脱位槽的两侧内壁相接触,所述第二安装架体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安装弯板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二安装架体和安装弯板彼此相接触的部位设置有若干咬合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一安装架体和第二安装架体上设置有凸筋,所述凸筋的前端呈楔形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防脱位槽的两侧内壁上设置有定位凸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阻尼部件采用搭钩部件的方式并且具有一定地弹性阻尼缓冲力,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的碰撞较小,因此可保证本实用新型更加牢固,使用更加可靠稳定具有较长地使用寿命,另外,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的噪音也较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阻尼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阻尼部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移动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移动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移动部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移动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移动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移动部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导向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导向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导向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导向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移动滑轨的主视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向护板的主视图

图中:1、第二门板;2、第一门板;3、移动滑轨;4、导向护板; 5、第二导向部件;6、第一导向部件;7、第一移动部件;8、第二移动部件;9、阻尼部件;31、轨道;41、防脱位槽;42、凸条;51、安装弯板;52、第二导向滚轮;53、第二安装架体;54、消音圈;55、拨杆;56、凸筋;61、第一安装架体;62、第一导向滚轮;63、消音圈;64、凸筋;71、第一安装支架;73、第一滚轮架;74、防脱轨板; 75、第一滚轮;76、防撞块;77、第一顶紧螺杆;78、第一固定杆体; 79、止动部件;710、容置缺口;711、U型缺口;81、折弯板;83、第二安装支架;84、防脱轨板;85、U型缺口;86、止动部件;87、防撞块;88、腰型孔;89、第二滚轮;810、容置缺口;811、第二滚轮架;812、第二固定杆体;813、第二顶紧螺杆;91、阻尼座体;92、伸缩部件;93、搭钩部件;94、梯形凸块;95、导向槽;96、竖槽; 97、第一导向柱;98、套筒;99、第二导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体现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1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弹性自动锁止的双向门的实施例,所述双向门包括第一门板2和第二门板1,所述双向门还包括移动滑轨3和导向护板4,所述第一门板2的上部安装有第一移动部件7,所述第一门板2的下部安装第一导向部件6,所述第二门板1 的上部安装有第二移动部件8,所述第二门板1的下部安装有第二导向部件5,所述第一移动部件7和第二移动部件8上分别铰接安装有第二滚轮89和第一滚轮75,所述滚轮置于移动滑轨3上,所述滑轨 3的两端且与第一移动部件7和第二移动部件8相对应地位置上安装有阻尼部件9;

阻尼部件9包括阻尼座体91,所述阻尼座体91上设置有弹性伸缩部件92,所述弹性伸缩部件92的前端铰接有搭钩部件93,所述搭钩部件93上具有梯形凸块94,所述阻尼座体91上设置有有导向槽 95,所述导向槽95的前端具有斜向下的竖槽96,所述搭钩部件93 的前部和后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导向柱97和第二导向柱99,所述第一导向柱97和第二导向柱99位于所述导向槽95中;具体地说在本实施例中,阻尼座体91上设置有一套筒98,在套筒98中设置有弹簧,弹簧作用力于弹性伸缩部件92,而弹性伸缩部件92为一杆体,该杆体的后端设置在套筒98中。

第一移动部件7和第二移动部件8设置止动部件79、86,所述止动部件79、86上设置有与梯形凸块相配合的容置缺口710、810。

第一门板2位于所述第二门板1的内侧,所述第一移动部件7的结构第一安装支架71,所述第一安装支架71上具有两块相互平行的板体,所述第一滚轮75铰接安装在第一滚轮架73,所述两块相互平行的板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固定杆体78,第一固定杆体78上螺纹连接设置有第一顶紧螺杆77,所述第一顶紧螺杆77的前端压靠在第一滚轮架73上。

第二移动部件8包括第二安装支架83,所述第二安装支架83上设置有第二滚轮架811,所述第二滚轮89铰接安装在所述第二滚轮架811上,所述第二安装支架83上设置有第二固定杆体812,所述第二固定杆体812上螺纹连接设置有第二顶紧螺杆813,所述第二顶紧螺杆813的前端压靠在第二滚轮架811上,所述第二安装支架83 安装在折弯板81上,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折弯板81上开设有一腰型孔88,紧固螺栓穿过腰型孔88螺接在第二安装支架83上,弯板 81的折弯部分固定在门板上,腰型孔88的存在可使得第二安装支架 83地安装位置可调节,也就是说可以调节第二安装支架83与门板之间的距离。

第一安装支架71和第二安装支架83上安装有防撞块76、87,所述防撞块76、87为软性橡胶。

第一安装支架71和第二安装支架83上安装有防脱轨板74、84,所述防脱轨板74、84上设置有U型缺口711、85,所述移动滑轨3 上设置有凸起的轨道,所述第一滚轮75置于所述凸起的轨道31上,所述凸起的轨道31位于所述U型缺口711、85中,U型缺口711、85 主要是为了防止门板在移动过程中摆动过大而脱轨。

在使用的过程中,第二滚轮架811、73由于变形等原因而发生松动,在这个过程中可通过拧紧顶紧螺杆将第二滚轮架811、73顶紧,避免因滚轮架松动而导致在使用过程中滚轮的噪音较大。

第一导向部件6包括第一安装架体61,所述第一安装架体61上铰接安装有第一导向滚轮62,所述第一导向滚轮62的圆周面上设置有消音圈63,所述导向护板4的下表面具有防脱位槽41,所述第一导向滚轮62位于所述防脱位槽41中,所述消音圈63与所述防脱位槽41的两侧内壁相接触,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向滚轮62呈水平状,消音圈63为软性塑胶圈,它可使得门板在移动过程中碰撞减小,大大降低移动过程中门板的噪音。

第二导向部件5包括第二安装架体53,所述第二安装架体53铰接安装有第二导向滚轮52,所述第二导向滚轮52的圆周面上设置有消音圈54,所述导向护板4的下表面具有防脱位槽,所述第二导向滚轮52位于所述防脱位中,所述消音圈54与所述防脱位槽的两侧内壁相接触,所述第二安装架体53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安装弯板51上。

本实施例中,由于门板地高度比较大,因此在移动过程中往往上端地微小震动对整个门板的位置影响就会较大,而第一导向部件6和第二导向部件5可减小震动,使得门板的移动更加稳定

第二安装架体53和安装弯板51彼此相接触的部位设置有若干咬合槽55,咬合槽55为三角形槽,咬合槽55的作用为增大第二安装架体53和安装弯板51的接触面积,防止因为震动而导致紧固件松动而发生位置移动。

第一安装架体61和第二安装架体53上设置有凸筋64、56,所述凸筋64、56的前端呈楔形状。

防脱位槽41的两侧内壁上设置有定位凸条42,凸条42的作用在于限位作用,防止门板向上窜动而使得门板脱离滑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使用的时候,通过手动移开门板,止动部件 79、86与梯形凸块94接触,由于弹性伸缩部件92的存在可起到阻尼缓冲的作用,并且梯形凸块94进入到容置缺口710、810中,此时门板锁止。双开门呈打开状态,在关上门的时候,只需要手动拉动门板,门板在作用力下向前移动,直至第一导向柱91进入到竖槽96中,此时梯形凸块94脱离容置缺口710、810,双开门的门板可以关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