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可移动封装体保持器的提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39744发布日期:2019-04-29 14:26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具有可移动封装体保持器的提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借助泡制相应物质来制备芳香饮料的系统的领域,具体地,涉及具有适于在其内部收集封装体的泡制装置的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提出了几种适于借助将加压流与可食用物质的一部分相混合来制备饮料并且常常被包括在饮料制备机器中的泡制装置,所述饮料包括诸如意式浓型(espressotype)咖啡的芳香饮料。

特别地,已知有几种解决因为封装体被引入处于打开位置的所述泡制装置内部直到所述封装体被导向与泡制装置的闭合位置对应的例如采取腔室形式的相应收集设备而带来的封装体支撑问题的解决方案。通常,封装体以活塞状布置移动并且在重力作用下弹出的解决方案似乎表现出更大的结构简单性和操作可靠性。

文献ep2520203a1公开了本发明类型的泡制装置,并且该泡制装置具有被构造为一种夹具并且借助伸缩轴进行操作以便接合封装体边缘部分的封装体的成对或侧向保持元件。

文献ep2910155a1和ep2283755b1公开了包括底座支撑件的泡制装置,该底座支撑件适于支撑被引入泡制装置中的封装体的下侧。在这两种情况下,所述底座支撑件被构造为纵向伸出物,纵向伸出物被设置为具有注入设备的单件。

文献ep2717748b1公开了一种泡制装置,该泡制装置包括底座支撑件,底座支撑件在与打开的泡制装置对应的另一上游位置和与闭合的泡制装置对应的另一下游位置之间的平移移动受两个保持元件限制。特别地,第一保持元件设置在上游,与结构底盘固定连接,而第二保持元件设置在下游,与封装体收集设备固定连接。此外,底座支撑件被设置为具有特定构造的板。

现有技术中已知的解决方案似乎在结构简单性和操作可靠性方面有某些限制,特别指的是朝向收集腔室内部并且从其中出来的处于活塞状大体移动配置的封装体输送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于制备饮料特别地诸如意式浓咖啡的芳香饮料的泡制装置,该泡制装置适于收集可食用物质的一部分,可选地内部设置有相应的封装体支撑件,所述封装体支撑件适于通过容易制造的简单装置提供可靠的底座支撑,并且与容易组装且可靠操作(特别地,涉及将封装体输送到泡制腔室之外并且以大体活塞状移动的配置弹出泡制装置)的简单构造关联。

借助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饮料的系统,根据本发明实现了以上提到的目的。

相关的目的是提供简单且紧凑的使泡制装置可靠致动的力传递设备。

另一个相关目的是提供朝向收集腔室内部的封装体的简单且可靠的输送设备以及简单且可靠的移动传递设备。

附图说明

下文中,应当基于优选的实施方式和附图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

附图以简化的示意图示出:

图1:处于打开位置的根据本发明的泡制装置(1)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2:沿着图1的a-a切割平面截取的泡制装置(1)的视图;

图3:沿着图2的b-b切割平面截取的泡制装置(1)的视图;

图4:包括细节(右手侧)的根据本发明的泡制装置(1)的后视图;

图5:沿着图2的j-j切割平面截取的泡制装置(1)的视图;

图6:处于与移位到打开位置下游的中间位置的注入设备(4)对应的位置处的根据本发明的泡制装置(1)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7:沿着图5的c-c切割平面截取的泡制装置(1)的视图;

图8:沿着图6的d-d切割平面截取的泡制装置(1)的视图;

图9:根据本发明的泡制装置(1)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下方的立体图;

图10:处于打开位置的根据本发明的泡制装置(1)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纵向侧视图,示出了底座支撑件(7)被保持;

图11:处于闭合位置的根据本发明的泡制装置(1)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纵向侧视图,示出了底座支撑件(7)被保持;

图12:处于与向下游移位更远的注入设备(4)对应的闭合位置的根据本发明的泡制装置(1)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13:沿着图12的e-e切割平面截取的泡制装置(1)的视图;

图14:沿着图13的f-f切割平面截取的泡制装置(1)的视图;

图15:处于注入设备(5)的上游返回移动的中间位置的根据本发明的泡制装置(1)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16:沿着图15的g-g切割平面截取的泡制装置(1)的视图;

图17:沿着图16的h-h切割平面截取的泡制装置(1)的视图;

图18:同样处于与向上游移位更远的注入设备(4)对应的打开位置的根据本发明的泡制装置(1)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19:沿着图18的k-k切割平面截取的泡制装置(1)的视图;

图20:沿着图19的l-l切割平面截取的泡制装置(1)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意性展示了根据本发明的泡制装置(1)的第一实施方式。

所述泡制装置(1)具有力传递设备(3),力传递设备(3)适于使得可将围绕第一旋转轴(i)的旋转移动转换成沿着与泡制装置(1)的打开位置对应的上游位置和泡制装置(1)的下游位置之间的纵向路径的平移移动,反之亦然。

所述力传递设备(3)包括第一致动元件(31)和第二致动元件(34),第一致动元件(31)与被设置成固定不动的固定不动轴(32)关联使得可围绕第一旋转轴(i)旋转并且与被设置成可移动的第一连接元件(33)关联使得可围绕第二旋转轴(ii)旋转,第二致动元件(34)借助所述第一连接元件(33)与所述第二旋转轴(ii)关联并且借助第二连接元件(35)与第三移位轴(iii)关联,第二连接元件(35)被设置成与注入设备(4)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二连接元件(35)可沿着设置在结构设备(6)的侧面上的相应支撑件(61)顺着泡制装置(1)的纵向方向从上游移位到下游,反之亦然。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致动元件(31)包括构造为柄部的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旋转轴(i)连接的第二部分和与所述第二旋转轴(ii)连接的第三部分,由此,所述三个部分沿着相互正交的方向延伸。当从侧面看时,所述第一致动元件(31)被设置为大体“u”形的元件,包括第一柄部区域、与所述第一旋转轴(i)的第二连接区域和与所述第二旋转轴(ii)的第三连接区域,由此所述部分沿着正交区域延伸。所述第一元件(31)的这种构造提供了简单有效的致动,使得柄部部分的旋转直接驱动所述泡制装置(1)沿着纵向方向的移位。

根据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致动元件(31)包括第一柄部区域以及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其被设置为当从俯视图看时呈大体“u”形而当从侧面看时呈大体“l”形的元件。

此外,设置在第一旋转轴(i)上的所述固定不动轴(32)沿着所述结构设备(6)的整个交叉延伸部延伸,并且被有利地机械保持在仅仅与所述第一致动元件(31)分别接合的那一侧中。

如图2和图3中可更好地观察到的,泡制装置(1)还包括注入设备(4),注入设备(4)被设置成与所述力传递设备(3)连接,使得可按活塞方式沿着泡制装置(1)的纵向方向在进一步远离的上游位置和与收集设备(5)相邻的下游位置之间移位,反之亦然,收集设备(5)固定不动地布置在下游位置并且适于保持所述封装体(2)。

泡制装置(1)还具有结构设备(6),结构设备(6)为所述力传递设备(3)、所述注入设备(4)和所述收集设备(5)提供支撑。根据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收集设备(5)和所述结构设备(6)被设置为单件。

此外,如图2中可观察到的,所述注入设备(4)的两侧上具有例如被设置为凹槽的封装体侧向支撑件(41),凹槽具有向内取向的开口并且适于保持所述封装体(2)的一部分,例如,保持其边缘状伸出物。此外,如图3中可观察到的,所述注入设备(4)与底座支撑件(7)关联,底座支撑件(7)被设置成使得可沿着设置在所述注入设备(4)的向下取向侧上的接合部分(44)移动。

如在图3中可进一步观察到的,所述底座支撑件(7)适于使得当处于与所述打开位置对应的其最远离的上游位置时,伸出超过所述注入设备(4),由此为所述封装体(2)的向下取向部分提供支撑。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底座支撑件(7)具有第一向上取向表面和第二向下取向表面,第一向上取向表面被构造为例如所述底座支撑件(7)的顶表面上的伸出物,适于在其朝向下游移动的部分时间期间为所述封装体(2)提供支撑,第二向下取向表面被构造为例如所述底座支撑件(7)的顶表面上的伸出物,使得所述底座支撑件(7)可在其朝向上游移动的部分时间期间被注入设备(4)推动。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并且如在图4中可更好观察到的,所述底座支撑件(7)被设置成,使得在紧压下以可移动方式接合在对应的接合元件(64)上,其被构造为例如轨道状连接的伸出物或腔体,并且设置在所述注入设备(4)的向下取向侧上,使得所述底座支撑件(7)可在其朝向下游移动的部分时间期间被注入设备(4)推动。

此外,根据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底座支撑件(7)还具有侧向伸出物(72),侧向伸出物(72)被设置成使得所述底座支撑件(7)在所述注入设备(4)和底座支架(7)朝向下游移动的部分时间期间被所述结构设备(6)的下游保持部分(63)保持。

根据第一发明方面,泡制装置(1)具有底座支撑件(7),底座支撑件(7)被设置为与所述注入设备(4)关联的件,使得可与其联合地移动,并且相对于此,沿着所述注入设备(4)的活塞状移位路径的至少两个部分在与打开位置对应的另一上游位置和与闭合位置对应的另一下游位置之间移动,反之亦然。

实际上,如可在图3和图8中比较的,所述底座支撑件(7)初始地与所述注入设备(4)一起移位,由此为封装体(2)提供支撑,直到到达封装体(2)已至少部分地支撑在收集腔室(51)内部的位置。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朝向下游的移动中,也就是说,在使得泡制装置(1)闭合的移动中,由于与所述注入设备(4)紧压连接,优选地,借助轨道状阳—阴连接或类似物,导致底座支撑件(7)与所述注入设备(4)一起被拉动。

随着闭合移动继续进行,如可在图8和图14中比较的,所述底座支撑件(7)相对于注入设备(4)的更向前移动被保持,使得当所述泡制装置(1)到达闭合位置时,所述封装体(2)被完全引入收集腔室(51)中并且不再被所述底座支撑件(7)支撑(特别地参见图12)。

图9示出了借助侧向伸出物(73)保持底座支撑件(7),侧向伸出物(73)被设置成使得它们被结构设备(6)下游的对应保持部分保持,使得在封装体(2)已被所述收集腔室(51)沿着足够延伸部支撑的所述注入设备(4)朝向下游移动的部分时间期间,导致所述底座支撑件(7)为封装体(2)提供的支撑被撤销。

此外,根据图10中展示的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底座支撑件(7)的第一支撑表面(71)展示了相对于其余延伸部的边缘上的伸出物(特别地,适于使得可与所述封装体(2)的边缘状区域接合的伸出物)的区域,由此改善了底座支撑件(7)的保持。

此外,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底座支撑件(7)沿着与所述泡制装置(1)的打开和闭合移动的方向横向的方向借助固定元件(74)(例如借助螺杆或类似物)以及通过弹性元件(75)(例如螺旋弹簧型)连接于所述接合部分(44),使得与所述接合部分(44)的摩擦连接得以增强,同时还可能沿着竖直平面旋转移动,从而在如图11中展示地到达闭合位置时使第一支撑表面(71)的所述伸出物通过所述注入设备(4)下方。

在图15至图20中展示的泡制装置(1)的打开移动期间,封装体(2)开始借助所述封装体侧向支撑件(41)被拉到收集腔室(51)之外(参见图16),这次封装体(2)没有被所述底座支撑件(7)支撑(参见图17),使得当到达被完全取出的位置(参见图19和图20)时在重力的作用下下降。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发明方面,所述收集腔室(51)适于使得所述封装体侧向支撑件(41)在封装体(2)被完全引入所述收集腔室(51)(特别地参见图13)时保持与封装体(2)的上游区域相应地接合,使得一旦开始泡制装置(1)从相应闭合位置开始的朝向上游的打开移动(特别地参见图15),就可将所述封装体(2)向上游拉到收集腔室(51)之外。

根据所展示的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封装体侧向支撑件(41)和所述收集腔室(51)为此目的适于使得所述封装体侧向支撑件可与封装体(2)一起至少部分地在所述收集腔室(51)内移动直到封装体(2)的最远离的下游位置,从而在泡制装置(1)处于闭合位置时进一步保持与封装体(2)接合。由此,提供了更简单和更可靠的构造,来支撑封装体(2)并且特别地将其取出到收集腔室(51)之外,而不需要所述侧向支撑件(41)相对于注入设备(4)进行某种类型移动。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收集腔室(5)具有不同尺寸的两个连续的腔室段(511,512),由此第一上游腔室段(511)具有不对称的横截面。特别地,所述收集腔室(51)具有含第一上游段(511)和第二下游段(512)的圆柱形或截头圆锥形的不对称大体形式,由此所述第一上游段(511)和所述第二下游段(512)的横截面不同。

根据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并且如在图5中可更好地观察到的,沿着纵向方向上游的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上游腔室段(511)的沿着水平平面的横截面尺寸比沿着竖直平面的大,而在沿着纵向方向的第二延伸部上,所述第一上游腔室段(511)的沿着这两个平面的横截面尺寸相近,使得所述封装体侧向支撑件(41)可在所述第一上游腔室段(511)内移动,直到到达闭合位置。

根据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上游腔室段(511)沿着纵向方向上的延伸部延伸,纵向方向上的延伸部至少近似于(优选地,大于)所述纵向方向上的第二下游腔室段(512)的延伸部。特别地,优选的是,所述第二下游腔室段(512)具有与封装体(2)的下游区域的壁以相邻方式配合(优先地,大体液密地配合在封装体(2)的下游区域中)的形式和尺寸。

里斯本,2017年4月6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