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调节高度的可防鼾互换组合枕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33357发布日期:2018-09-04 21:14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日常生活用枕头,特别是涉及一种因睡姿不同而自动调节高度的可防鼾互换组合枕头。



背景技术:

枕头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每个人都离不了的用品,现今的市场上的枕头可谓琳琅满目,品种繁多,档位有高有低,总体上还是传统枕头占据着市场的主流,虽说高度可调式枕头具备很多优点,使用时可随睡姿改变而自动变化高度,可提高使用者的睡眠质量,但其使用前的调整过程是比较复杂的,都是依靠手动调整,目前还没有使用前可自动调整枕头参数的自动调节高度的枕头。

高度可调式枕头的目的不仅可以创造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有助于缓解和防止颈椎病的发生,让使用者能够得到充分而美好的睡眠,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达成发明人所理想的愿景,这是因为现有高度可调式枕头有一个共性,就是在侧卧与仰卧转换时,头枕和颈枕产生变化的高度相同,无法满足某些人群对仰卧与侧卧转换时,头枕和颈枕产生变化的高度不同要求。

传统枕头因结构简单、透气、吸汗、柔软、舒适的优点,依旧占据着主要市场,但其高度的不可调节却是所有传统枕头的共性,该缺点,导致颈椎病等其他一些相关病症人群不断扩大,严重的危害着使用者的健康。虽然,目前陆续发布了一些关于自动调节高度枕头的专利,然而可自动调节高度的传统型枕头在市场上依旧是一个空白。

打鼾是睡眠中令人烦恼的现象,轻则影响他人休息,重则可诱发多种疾病,之所以出现打鼾现象究其根源,是因为熟睡者的睡姿问题,但凡打鼾者,若入睡后呈侧卧姿则不会出现打鼾,因而制止打鼾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打鼾者在睡眠全程不进入仰卧姿即可。然而有鼾症者睡眠期间,其颈椎同样需要充分休息和保护,同样需要防止颈椎病的发生,因而在防止打鼾的同时有必要调节好睡眠所用枕头,近期的zl02226920.7、200820301444.9、201320620192.7、cn2013000383302.7、201091434y、201520242440、cn205696949u、8201310383302.7所公告的专利都是针对传统枕头缺点的。同时也有不少专门针对打鼾的专利陆续发布,但即有自动调节高度功能又具有防鼾功能,且同时保持传统枕头的优点的枕头,目前仍然是一个缺口。

目前市场上的枕头品种较多,每个品种都有各自的优点,而使用者的喜好各有不同,有人喜欢比较软的,有喜欢比较硬的,有喜欢使用颈枕的,也有不喜欢使用颈枕的,使用前参数的调整有喜欢自动的,有喜欢手动的,现今还没有可在较大范围内满足不同使用者需求的枕头。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的不足,本发明一种自动调节高度的可防鼾互换组合枕头提供了一种有防鼾又有自动调节高度两种功能的组合式枕头,同时该枕头又保留了传统枕头的优点;具有如下特点:其特点之一在于该枕头可随使用者的睡姿不同而自动调节枕头高度,同时该枕头在使用前的调整过程可自动调整也可以手动调整,因而适应任何人,自动调整时仅使用控制旋钮或按键,不考虑其他因素,手动调整时,仅需按照指示高度扣紧尼龙搭扣即可,简单适用。其特点之二在于该枕头的防鼾气囊,具有强制翻身的防鼾作用;其特点之三该枕头保留了传统枕头具有的良好的透气、吸汗、柔软、舒适的优点;其特点之四该枕头具有良好的通用和互换性,可形成不同的组合。

本发明的一种自动调节高度的可防鼾互换组合枕头包含由上枕区9、下枕区11组成的主枕体1、由枕高控制器8和睡姿传感器3组成的枕高控制系统以及防鼾背气囊4三部分组成。主枕体、枕高控制系统、防鼾背气囊,通过电缆6、气管7、快速接口5相连通,实现高度调节的自动控制及防鼾两种功能。

所述的上枕区为隔离10所分隔的主枕体上部分空间,上枕区内有复合头枕、复合颈枕、上枕区多层气囊。

所述的复合头枕——由上至下依次含传统头枕15、防鼾头气囊2、头枕微调气囊12。所述的防鼾头气囊放置在传统头枕之下,也可以放置在传统头枕之上,通过尼龙搭扣连接定位。

所述的复合颈枕——由上至下依次为传统颈枕16、颈枕微调气囊18、颈枕多层气囊19。

所述的传统头枕、传统颈枕枕高1~20cm,其底部和枕侧设置定位及调整尼龙搭扣25、17、61、62,传统头枕、传统颈枕一侧比较空或一侧为敞口,便于枕内传统填料的增减或集中、分散,以较空或敞口部分60折叠后压在枕下,用尼龙搭扣封闭或固定。所述的传统头枕、传统颈枕依靠1~20个柔性环带64连接,环带一端固定在传统头枕上,另一端尼龙搭65扣绕过传统颈枕后,与传统颈枕下端尼龙搭扣连接。

所述的上枕区多层气囊为叠放在复合头枕、复合颈枕之下的多个单层气囊13,所述的单层气囊为单气囊或多气囊,多气囊的气囊个数根据其气囊充气后的高度和枕体的长宽高而定。各单层气囊的层间设置定位尼龙搭扣25,每个单层气囊设置有外罩14;充气后单层气囊中各气囊的高度为同一数值,充气后的高度0.5~10cm,同层的单层气囊充气后高度相同,不同层的单层气囊充气后高度不同或相同,选择对不同层或不同层的组合的单层气囊充放气,可以改变上枕区的高度,结构上单层气囊有单个或两个独立的气路、独立的气嘴33,其中两个独立的气路和气嘴的单层气囊设有头枕部分、颈枕部分,与复合头枕、复合颈枕相对应,有各自独立的气路、独立的气嘴,单个气嘴的单层气囊或同层的两个气嘴联通后的单层气囊,可与侧卧气囊通用和互换。其两个独立的气路、独立的气嘴的单层气囊可沿虚线剪开,完全独立后的头枕部分与颈枕部分,可为上下枕区多层气囊通用和互换,单层气囊有多种气囊排列型式,有横型排列56、纵型排列58、斜型排列54、螺旋型排列52,选用不同排列为一个组合时,其热合线不重合,利于形成稳定的平面。

所述的颈枕多层气囊结构同单层气囊的颈枕部分,选择对不同层或不同层的组合的颈枕多层气囊充放气,可调整颈枕高度。

所述的头枕微调气囊12和颈枕微调气囊组成微调气囊,是针对要求仰卧转换侧卧时产生的头枕和颈枕的变化高度不同而设计的,调整时头枕微调气囊和颈枕微调气囊气路彼此独立,使用时参与调整的微调气囊的气路与下枕区的侧卧气囊的气路相联通,同时充排气;而未参与调整的微调气囊的气路空闲不连接。所述的微调气囊层数为1~12层,单独使用和独立调整头枕微调气囊或颈枕微调气囊时,可调整头枕或颈枕高度。头枕微调气囊其结构同单层气囊的头枕部分,颈枕微调气囊其结构同单层气囊的颈枕部分。

所述的下枕区为隔离所分隔的主枕体下部分空间,由硬质板21、侧卧气囊、侧卧气囊调节器组成。所述的下枕区的侧卧气囊是1~10个连体气囊,每个连体气囊中的气囊数依据气囊直径和主枕体的外形尺寸而定,气囊直径0.5~15cm,连体气囊分为连体的单气囊22和连体的多气囊26,因侧卧气囊的气路相通而形成连体,侧卧气囊的每个单气囊或每个多气囊外套有侧卧气囊调节器,用来自动调整和非自动调整侧卧气囊高度。

所述的自动调整的侧卧气囊套有的调节器为联动调节器23,由多个独立的单调节器39组成,联动调节器的单调节器个数与侧卧气囊的气囊个数相同。每个单调节器的一端由定位尼龙搭扣24固定在硬质板上,另一端穿过硬质板与联动机构27的联动杆31连接,连接方法是让调节器末端的尼龙搭扣41穿过硬质板、绕过联动杆与尼龙搭扣40一一扣紧,呈套住联动杆状态,联动杆一端连接调节器,一端连接带有数字标志的拉带30后与电机输出轴28连接,拉带显示的数值是气囊高度值。高度调整时,在电机29和同一拉带的作用下,其联动机构中联动杆的滑轮在硬质板上的滑槽20内运动,带动联动机构运动,连接杆32与联动杆固定连接,使侧卧气囊的每个单调节器同时等距调整,随着调节器得到放松,各气囊被不断充气而逐渐、同时增高,最终达到使用者的满意高度。

所述的非自动调整的侧卧气囊套连体调节器48或套可穿过硬质板或隔离的连体调节器44,该调节器是多个单体调节器51或47缝合在一起的,连体调节器对应套在侧卧气囊的每个气囊上,且每个单体调节器的两端缝合带有标尺的尼龙搭扣49、50或45、46,以指示调整后气囊的高度,调整时尼龙搭扣穿过或不穿过硬质板或隔离,按所需高度值用尼龙搭扣加以固定。

所述的防鼾背气囊放置在身下,防鼾头气囊和防鼾背气囊组成防鼾气囊。防鼾头气囊放置在复合头枕内的传统头枕下方或上方,放置在复合头枕内的传统头枕上方时防鼾效果更好。防鼾头气囊和防鼾背气囊可单独使用,也可一同使用,一同使用时左侧防鼾头气囊和左侧防鼾背气囊气路相通,右侧防鼾头气囊和右侧防鼾背气囊气路相通,通过气管和快速接口与枕高控制器相连接,防鼾头气囊和防鼾背气囊为单囊式或多囊式,多囊式的气囊数2~8个,内侧气囊偏低,外侧气囊偏高,不论使用者的睡位如何即不论是靠左侧或右侧,都可确保让其翻身呈侧卧姿,保证其使用者在欲呈仰卧姿前得到及时纠正。

所述的硬质板和隔离的形状和作用大体相同,硬质板材质具有一定硬度,其作用是为上下枕区提供定位的平面并为调节器联动机构提供基础。所述的隔离为缝合在主枕体内上下枕区间的纺织物,形状同硬质板,设置与硬质板相同的长孔42、半长孔43,在无硬质板时可替代硬质板,供调节器的尼龙搭扣穿过,为气囊或调节器定位。

所述的睡姿传感器由多个重力或压力传感器38组成,其功能是为枕高控制器提供使用者的睡姿和睡位信号,睡姿为侧卧姿和仰卧姿,睡位为左侧位和右侧位,默认睡姿为侧卧姿,睡位为左侧位。信号经输出电缆至控制电路和单片机,控制电路根据睡姿或睡位信号以及控制旋钮所选择的气囊,通过充排气泵、气管、快速接口和气嘴完成对气囊的充排气。睡姿传感器放在使用者身下,侧卧对睡姿传感器形成的受压面积较小,而仰卧姿对睡姿传感器形成的受压面积较大,因此睡姿传感器在受压面积较小时输出为侧卧姿信号,在受压面积较大时输出为仰卧姿信号,睡位信号由受力点发出,受力点在左侧或在右侧,即发出左侧位或右侧位信号,左侧位和右侧位均有受力信号时,则发出默认睡位。

所述的枕高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枕高控制器由充排气泵、继电器、电磁阀、控制按键或控制旋钮36、电子电路、单片机、显示屏35组成;所述的控制旋钮,安装在控制面板34上,旋钮的下面配有刻度盘37;所述的控制旋钮包括上枕区控制旋钮、颈枕控制旋钮、侧卧气囊控制旋钮、微调气囊控制旋钮、充排气时间控制旋钮;安装调整时充排气泵在控制旋钮控制下,为各气囊充排气以确定各个参数,使用时,充排气泵根据睡姿传感器的控制信号为各气囊充排气。

所述的枕高控制器有枕内和枕外两种安装方式,枕内安装的枕高控制器,其控制旋钮安置在枕侧或安置在手持式有线或无线控制面板上,其面板上的控制旋钮可用控制按键代替;枕外安装的枕高控制器,其控制旋钮安置在枕高控制器操作控制面板上,枕高控制器通过电缆与睡姿传感器相连接,通过气管和快速接口与主枕体相连接。

所述的自动调节高度的可防鼾互换组合枕头的组合和互换性能其特征在于上下枕区互换或上下枕区选择同一种气囊时,复合头枕、复合颈枕保持状态、位置不变,而放入上枕区的气囊需断开头枕气囊和颈枕气囊的气路联系,使之各自独立,放入下枕区的侧卧气囊的气路需联通为一体即可;组合互换时,其防鼾气囊、微调气囊不影响该枕头的使用效果。

自动调节高度的可防鼾互换组合枕头的气囊为薄膜材料,通过热合完成,主枕体外罩、传统头枕、传统颈枕、睡姿传感器外罩和调节器均为纺织制品缝合而成。

附图说明

图1.自动调节高度的可防鼾互换组合枕头分布示意图。

图2.主枕体俯视示意图。

图3.主枕体侧视示意图。

图4.上枕区多层气囊、复合头枕、复合颈枕与下枕区多个连体的单气囊组合示意图。

图5.上枕区多层气囊、复合头枕、复合颈枕与下枕区连体的多气囊组合示意图。

图6.联动调节器联动部件示意图。

图7.联动机构示意图。

图8.上枕区多个单气囊连体头枕和颈枕、下枕区多层气囊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9.上枕区多个多气囊连体头枕和颈枕及颈枕多层气囊、下枕区多层气囊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10.微调气囊或单个气嘴的单层气囊示意图。

图11.控制面板示意图。

图12.睡姿传感器示意图。

图13.联动调节器的单调节器展开示意图。

图14.硬质板示意图。

图15.防鼾气囊横截面示意图。

图16.可穿过硬质板的连体调节器示意图。

图17.可穿过硬质板的单体调节器示意图。

图18.连体调节器示意图。

图19.单体调节器示意图。

图20.螺旋型排列的双气嘴单层气囊俯视示意图。

图21.斜型排列的双气嘴单层气囊俯视示意图。

图22.横型排列的双气嘴单层气囊俯视示意图。

图23.纵型排列的双气嘴单层气囊俯视示意图。

图24.单层气囊剪开后的多层组合俯视示意图。

图25.传统头枕或传统颈枕安装前剖面示意图。

图26.传统头枕、传统颈枕柔性连接剖面示意图

附图中,1主枕体;2防鼾头气囊;3睡姿传感器;4防鼾背气囊;5快速接口;6电缆;7气管;8枕高控制器;9上枕区;10隔离;11下枕区;12头枕微调气囊;13上枕区多层气囊;14外罩;15传统头枕;16传统颈枕;17尼龙搭扣;18颈枕微调气囊;19颈枕多层气囊;20滑槽;21硬质板;22连体的单气囊;23侧卧气囊调节器;24尼龙搭扣;25尼龙搭扣;26连体的多气囊;27联动机构;28电机输出轴;29电机;30拉带;31联动杆和滑轮;32连接杆;33气嘴;34控制面板;35显示屏;36控制按键或控制旋钮;37刻度盘;38重力或压力传感器;39联动调节器的单调节器;40尼龙搭扣;41尼龙搭扣;42长孔;43半长孔;44可穿过硬质板的连体调节器;45尼龙搭扣;46尼龙搭扣;47可穿过硬质板的单体调节器;48连体调节器;49尼龙搭扣;50尼龙搭扣;51单体调节器;52螺旋型头枕部分气囊;53螺旋型颈枕部分气囊;54斜排列型颈枕部分气囊;55斜排列型头枕部分气囊;56横排列头枕部分气囊;57横排列颈枕部分气囊;58纵排列型头枕部分气囊;59纵排列型颈枕部分气囊;60较空或敞口部分;61尼龙搭扣;62尼龙搭扣;63传统枕头调节后增高空间;64环带;65环带尼龙搭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结合图1、图2、图3、图4、图6、图7、图10、图11、图12、图13、图14、图15、图16、图17、图20、图21、图22、图23、图25、图26说明自动调整实例——上枕区复合头枕、复合颈枕、多层气囊,下枕区5个连体的单气囊、联动调节器与防鼾背气囊的组合。

选择防鼾头气囊为三囊式,传统头枕选择高度为2cm,传统颈枕选择高度为5cm,头枕微调气囊、颈枕微调气囊为多囊式,上枕区的的多层气囊为三层,充气后的三层高度高度为1、2、3cm,颈枕为的多层气囊为三层,充气后三层的高度分别为1、2、3cm,通常头枕区高度要求为2~6cm,颈枕区高度为5~9cm。选择其之一或之二或全部多层气囊充气,可满足头枕区高度要求为2~6cm,颈枕区5~9cm其间隔为1cm调整的需求。下枕区侧卧气囊为五个连体的单气囊。

安装时上枕区先放入最下层的上枕区多层气囊,然后依次放入复合头枕的头枕微调气囊、防鼾头气囊、传统头枕;放入复合颈枕的颈枕多层气囊、颈枕微调气囊、传统颈枕。

下枕区首先将联动调节器每个定位尼龙搭扣安放在硬质板的对应位置,将五个连体的单气囊对应放入联动调节器中,然后将调节器的末端尼龙搭扣穿过硬质板,依次连接在联动机构的联动杆上,并一一将联动机构的滚轮导入滑槽中,联动机构的首端连接好拉带以及电机输出轴,将调节器调整至最小值即电机旋转拉紧拉带带动调节器变小至拉带到拉不动位置,然后将5个单气囊的气嘴连通一体,使各单气囊气路联通。

最后连接好上枕区、主枕体外气路,连接枕高控制器、睡姿传感器、防鼾背气囊与主枕体的气管、电缆。

仰卧姿高度调整时,使用者呈仰卧姿枕在主枕体上,选择头枕、颈枕控制旋钮,由低端开始,逐渐增高,当增高至使用者满意的高度即止。

侧卧姿高度调整时,保持仰卧姿调整后状态不变,使用者呈侧卧姿状态,旋转侧卧气囊控制旋钮,该旋钮控制电机带动拉带及联动机构,同时旋转控制充气泵旋钮为侧卧气囊充气,随着电机旋转拉带被放松,气囊逐渐增高直到使用者满意为止。

微调气囊调整时,当使用者在仰卧姿、侧卧姿调整完毕,仍然觉得不满意,可选择头枕或颈枕微调气囊控制旋钮进行调整,微调时,保持上下枕区调整完成的状态,使用者呈侧卧姿,旋转头枕微调或颈枕微调旋钮,直至感觉最舒服状态为止。使用运行时微调气囊与侧卧气囊联通,同时充排气。

运行过程中,如使用者是无鼾症或轻度鼾症者则可以不连接防鼾气囊的气路,防鼾气囊不影响如下操作和正常运行,由于睡姿传感器默认侧卧姿缘故,主枕体呈侧卧姿状态,当使用者由侧卧姿变为仰卧姿时,睡姿传感器发出仰卧姿信号,枕高控制器的排气泵运行,为侧卧气囊排气;当使用者由仰卧姿转变为侧卧姿,睡姿传感器发出侧卧姿信号,枕高控制器的充气泵运行,为侧卧气囊充气;当使用者再次变化睡姿,充排气规律不变。

当鼾症使用者使用时,由仰卧姿转变为侧卧姿,原调整好的主枕体侧卧状态不变,余下需要调整:将侧卧变换成仰卧状态时为侧卧气囊排气改为防鼾气囊充气,仰卧状态变换成侧卧状态时的为侧卧气囊充气改变为防鼾气囊排气即可;其目的就是保障使用者的睡眠全程呈侧卧姿,在使用者欲变为仰卧姿时强制翻身为侧卧姿,以避免出现打鼾现象。在单片机的控制下,可实现左右侧位翻身转换,以减低单一侧侧卧带来的不适。在发生睡姿变换时侧卧气囊不再出现充排气现象,当使用者由侧卧姿欲转换为仰卧姿时,睡姿传感器输出左或右侧位信号,充气泵启动为防鼾头气囊和防鼾背气囊同时充气,使得使用者头部和背部受到气囊的同时作用而强制翻身呈侧卧姿;使用者恢复侧卧姿后,睡姿传感器输出侧卧姿信号,排气泵启动为防鼾头气囊和防鼾背气囊排气,恢复主枕体的侧卧姿状态。

实施例2:结合图2、图3、图5、图10、图11、图12、图14、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23、图25、图26说明手动调整实例——上枕区复合头枕、复合颈枕、多层气囊,下枕区为4个连体单气囊配连体调节器。

上枕区安装:同例1.。下枕区安装:先将4个连体单气囊分别对应安放在连体调节器中,在调节器的尼龙搭扣上,选取半肩宽减去半头宽或半颈宽的值,减去仰卧姿的头、颈枕高度,在调节器上的尼龙搭扣标尺上选取该高度值的位置,并用尼龙搭扣扣紧后,放入下枕区。连接气囊的气路,以及主枕体与枕高控制器的气路、睡姿传感器与枕高控制器的电路。

高度调整上枕区同例1.。下枕区不用调整。

运行:主枕体呈侧卧姿状态,枕高控制器的充气泵为下枕区的连体的单气囊充气,当使用者由侧卧姿变为仰卧姿时,睡姿传感器发出仰卧姿信号,枕高控制器的排气泵运行,为连体的单气囊排气;当使用者由仰卧姿转变为侧卧姿,睡姿传感器发出侧卧姿信号,枕高控制器的充气泵运行,为连体的单气囊充气,循环往复。

实施例3:结合图2、图3、图5、图8、图10、图11、图12、图20、图21、图21、图22、图23、图25、图26说明自动调整的通用实例

上枕区复合头枕、复合颈枕、多层气囊,下枕区选多层气囊。

安装:首先将传统头枕、传统颈枕、微调气囊、上枕区多层气囊、颈枕多层气囊安装同例1.。下枕区要求的6~12cm,选择气囊充气后的各层高度高度为0.5cm可放置24层,优选1、2、3、6cm四层,可满足下枕区要求的6~12cm高度区间内、间隔1cm需求,连接下枕区气囊气路,使之每层的气路相通。然后连接好气囊以外的气路,以及主枕体与枕高控制器、睡姿传感器与枕高控制器的电路。

调整:仰卧姿高度调整同例1.。侧卧姿高度调整:使用者呈侧卧姿调整侧卧高度,侧卧气囊控制旋钮由低向高方向旋转直至满意为止。微调气囊调节同例1。

使用:同例2.。

实施例4:结合图2、图3、图9、图10、图11、图12、图16、图17、图20、图21、图21、图22、图23、图25、图26说明自动+手动调整的互换实例

上枕区选用复合头枕、复合颈枕、5个连体的多气囊配连体调节器作为头枕、颈枕气囊,下枕区选择多层气囊。

安装:选择充气后的各层高度为1、2、3、6cm四层气囊安放在下枕区每层气路独立,上枕区5个连体的多气囊中的4个配连体调节器,作头枕气囊,将另1个多气囊做颈枕气囊配单体调节器,再将头枕微调气囊放在多层气囊之上,将颈枕微调气囊放在颈枕多层气囊之上,最上层放传统头枕和传统颈枕。

调整:上枕区手动调整:先将测量好仰卧时头枕、颈枕需要的高度减去传统头枕、传统颈枕高度,并在连体气囊调节器、单体气囊调节器尼龙搭扣的标尺上找到相应的高度位置值,穿过硬质板后扣紧即可。

下枕区调整同例3.。

微调气囊调整同例1.。

使用:同例2.。

实施例5:结合图2、图3、图5、图8、图10、图11、图1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1、图22、图23、图25、图26说明手动调整的通用实例

上枕区选用传统头枕、传统颈枕、微调气囊,选择4个连体的单气囊配连体调节器作为头枕、颈枕多层气囊,下枕区的侧卧气囊选择4个连体的多气囊配连体调节器组合。

安装:下枕区安装同例2.,仅区别于连体的多气囊与连体的单气囊。上枕区安装:将4个连体的单气囊中的3个放入连体调节器中,在调节器的标尺上选择测量的头枕高度值减去传统头枕高度值的位置,用尼龙搭扣扣紧后放入头枕区,然后将头枕微调气囊、传统头枕放在上面,3个连体的多气囊连接气路相通,再将剩余1个多气囊与单体调节器配合,安装方法在调节器的标尺上选择测量的颈枕高度值减去传统颈枕高度值的位置,用尼龙搭扣扣紧后放入颈枕区,然后将颈枕微调气囊、传统颈枕放在上面,颈枕的多气囊调试气路独立。

调试:扣紧尼龙搭扣后,高度值已经调整完成。调试完成后,上枕区气路联通,微调气囊与下枕区侧卧气囊气路联通。

使用:同例2.。

实施例6:结合图2、图3、图8、图10、图11、图1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1、图22、图23、图25、图26说明手动+自动调整的互换实例

上枕区选用4个连体的单气囊及连体调节器、微调气囊头枕、微调气囊颈枕,传统头枕、传统颈枕,下枕区选择多层气囊做侧卧气囊。

安装:下枕区安装多层气囊同例3.。上枕区安装4个连体的单气囊同例5.,仅区别于连体的多气囊与连体的单气囊。

调试:上枕区同例5.,下枕区同例3.。

使用:同例2.。

实施例7:结合图2、图3、图8、图10、图11、图12、图20、图21、图21、图22、图23、图24、图25、图26说明单层气囊剪开后的自动调整互换实例

选用传统头枕、传统颈枕、多层气囊剪开后的头枕部分、颈枕部分、多层气囊。

安装:将多层气囊放在最下端,然后放置多层气囊剪开后的头枕部分、颈枕部分,最后放传统头枕、传统颈枕。该例中除最下端的多层气囊外,多层气囊剪开后的头枕部分、颈枕部分替代了枕头中的所有气囊部分。

调试:用控制旋钮控制调整参数,方法同例3。

使用:同例3.。

实施例8:结合图2、图3、图10、图11、图12、图20、图21、图21、图22、图23、图24、图25、图26说明单层气囊剪开后的自动调整的通用实例。

选用传统头枕、传统颈枕、多层气囊剪开后的头枕部分、颈枕部分。

安装:放置多层气囊剪开后的头枕部分、颈枕部分后,放置传统头枕、传统颈枕。该例中多层气囊剪开后的头枕部分、颈枕部分替代了枕头中的所有气囊部分。

调试:方法同例7。

使用:同例7.。

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层数、可调值、间隔等参数均可根据实际需求变动,不受上述数据约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