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冲泡装置、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028292发布日期:2018-07-27 18:29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咖啡饮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咖啡冲泡装置、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仅仅满足于吃饱穿暖,更多的人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追求,同时他们对待生活中所需的物品更多的追求的是精致。

咖啡由于具有提神醒脑、抗氧化以及防辐射等作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追捧,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兴起,网上可以买到各种咖啡成品及半成品,这也就激发了人们的动手热情,他们不在满足于到咖啡店享用已经做好的成品,希望自己能够亲手做出一杯香浓的咖啡。然而,真正懂得怎样做好一杯咖啡的人少之又少,并且在做咖啡的过程中,温度、水质、成分等对于一杯咖啡来说至关重要,并且,对于有特殊爱好或者特殊体质的人来说,具体的咖啡配比也显得十分重要,所以如何为用户提供更加适合自身的咖啡饮用选择及建议、并且增加用户的体验感,这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如何为用户提供更加适合自身的咖啡饮用选择及建议、并且增加用户的体验感的问题,提供一种咖啡冲泡装置。

一种咖啡冲泡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液体成分检测模块、温度检测模块、主控制器以及恒温驱动模块;

所述液体成分检测模块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用于检测加入咖啡杯中的液体的成分数据和含量数据;

所述温度检测模块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用于实时检测所述咖啡杯内液体的温度数据;

所述主控制器用于接收并分析所述液体的成分数据和含量数据,输出所述液体的成分数据和含量数据分析结果、同时结合所述温度数据得出饮用建议;

所述主控制器还用于接收所述温度数据、并根据所述温度数据输出恒温驱动信号;

所述恒温驱动模块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恒温驱动信号、并根据所述恒温驱动信号为所述咖啡杯加热以保持所述咖啡杯内液体的温度恒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咖啡冲泡信号检测模块、可触摸显示模块、远程定位模块及提示模块;

所述咖啡冲泡信号检测模块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用于检测用户的咖啡冲泡信号;

所述可触摸显示模块分别与所述温度检测模块、所述恒温驱动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温度数据显示实时温度、并生成实时温度变化曲线,所述实时温度变化曲线以时间和温度为变量来动态的显示所述咖啡杯内液体的温度变化情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触摸显示模块还用于接收用户的触摸选择指令、并根据所述触摸选择指令控制所述咖啡冲泡装置的工作状态。

所述远程定位模块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用于提供自身的位置坐标信息;

所述提示模块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用于为用户做出提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咖啡冲泡信号检测模块包括语音识别模块和按键模块;

所述语音识别模块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用于检测并识别用户的语音信号;

所述按键模块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用于检测用户的按键信号。

还提供一种咖啡冲泡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内置有前述所述的咖啡冲泡装置的咖啡杯、基于大数据的服务器以及智能终端,所述咖啡冲泡装置、所述基于大数据的服务器以及所述智能终端三者相互之间采用无线通信方式连接;

所述基于大数据的服务器与所述咖啡冲泡装置的主控制器连接,用于接收并分析所述主控制器中的数据,输出分析结果和建议;

所述智能终端用于录入用户的体质信息和咖啡饮用习惯数据;

所述基于大数据的服务器还用于根据所述体质信息和所述咖啡饮用习惯数据获取咖啡饮用建议;

所述智能终端还用于接收用户的咖啡冲泡指令,并根据所述咖啡冲泡指令控制所述咖啡冲泡装置的工作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咖啡冲泡装置还包括充电模块,所述充电模块用于为所述咖啡杯提供充电功能。

还提供一种咖啡冲泡方法,基于一种咖啡冲泡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内置有前述所述的咖啡冲泡装置的咖啡杯、基于大数据的服务器以及智能终端,所述咖啡冲泡装置、所述基于大数据的服务器以及所述智能终端三者相互之间采用无线通信方式连接;

所述基于大数据的服务器与所述咖啡冲泡装置的主控制器连接,用于接收并分析所述主控制器中的数据,输出分析结果和建议;

所述智能终端用于录入用户的体质信息和咖啡饮用习惯数据;

所述基于大数据的服务器还用于根据所述体制信息和所述咖啡饮用习惯数据获取咖啡饮用建议;

所述智能终端还用于接收用户的咖啡冲泡指令,并根据所述咖啡冲泡指令控制所述咖啡冲泡装置的工作状态;

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咖啡冲泡指令检测加入所述咖啡杯中液体的成分数据、含量数据以及温度数据;

根据所述成分数据和含量数据得到所述液体的成分数据和含量数据分析结果、同时结合所述温度数据得出饮用建议;

将所述饮用建议推送至所述智能终端和所述可触摸显示模块供用户选择;

根据用户的选择实时检测所述咖啡杯内液体的注入量以及温度;

响应于达到预设注入量或预设温度,为用户做出提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饮用建议还通过接收用户的体质信息和咖啡饮用习惯数据,根据所述体质信息和所述咖啡饮用习惯数据得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饮用建议包括饮用频率、饮用温度、液体的注入量以及咖啡豆的种类中的一种以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温度数据生成实时温度变化曲线,所述实时温度变化曲线以时间和温度为变量来动态的显示所述咖啡杯内液体的温度变化情况;

将所述实时温度变化曲线实时显示在所述可触摸显示模块和所述智能终端上。

上述咖啡冲泡装置、系统及方法,通过主控制器对咖啡杯内液体的成分、含量数据进行分析,同时结合温度数据给出饮用建议,使得本发明可以提供更加让用户满意的咖啡冲泡选择。进一步地,通过采用温度检测模块和恒温驱动模块来对咖啡杯内温度进行实时检测和控制,使得咖啡可以保持很好的饮用口感。更进一步地,通过采用语音识别模块实现了对咖啡杯工作状态的语音控制,增加了用户的体验感和使用乐趣。同时通过使用可触摸显示模块来显示实时温度变化曲线,可以让用户对咖啡杯内液体温度的变化情况一目了然,并且还可以通过可触摸显示模块查看饮用建议。更进一步地,通过设置远程定位模块可以有效防止咖啡杯的遗失。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的咖啡冲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又一实施例中的咖啡冲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中的咖啡冲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例中的咖啡冲泡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请参阅图1,为一实施例中的咖啡冲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种咖啡冲泡装置,可以包括:液体成分检测模块10,温度检测模块20,主控制器30以及恒温驱动模块40。液体成分检测模块10与主控制器30连接,用于检测加入咖啡杯中的液体的成分数据和含量数据。温度检测模块20与主控制器30连接,用于实时检测咖啡杯内液体的温度数据。主控制器30用于接收并分析液体的成分数据和含量数据,输出液体的成分数据和含量数据分析结果、同时结合温度数据得出饮用建议;主控制器30还用于接收温度数据、并根据温度数据输出恒温驱动信号。恒温驱动模块40与主控制器30连接,用于接收恒温驱动信号、并根据恒温驱动信号为咖啡杯加热以保持咖啡杯内液体的温度恒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液体成分检测模块10用于检测加入咖啡杯中的液体的成分数据和含量数据。液体成分检测模块10主要可以由定时器、电极以及重力传感器组成。重力传感器可以检测咖啡杯中注入液体的注入量。液体成分检测模块10主要用于测量有毒、有害物质的成分和含量数据,其主要原理是采用定性和定量检测的方法,首先,定性就是测量液体中所含有的有害离子。例如,对于液体是水的情况下,可以测量其中是否含有钙离子、镁离子、铝离子以及碳酸钙离子等,然后再采用定量检测来测量这些离子的含量,根据这些离子的含量来确定水质是否达标,是否有污染,或者是硬水还是软水。其次,对于有的人喜欢在咖啡里面加入牛奶,所以当液体是牛奶的情况下,可以检测其中是否含有三聚氰胺,以及三聚氰胺的具体含量。通过这样可以保证源头的健康,然后在用户将咖啡粉导入咖啡杯中之后,可以再检测其中咖啡因等的含量数据,以及混合后这些有害物质的总体含量水平,从而保证用户的饮用安全。可以理解,对于检测的有毒、有害物质还可以是其他的离子,这里不一一列举出来,但是本发明并不对此做进一步的限定。同时,用户不一定会按着加水、加咖啡粉、加牛奶这样的步骤来执行,但是其并不影响液体成分检测模块10对有害物质的检测。

在一个实施例中,温度检测模块20与主控制器30电性连接,主要用来实时检测咖啡杯内液体的温度数据。温度检测模块20可以采用热敏电阻,为了让测量的温度更加的准确,其可以设置在咖啡杯的底部,并尽可能的和液体之间的间隙小。

在一个实施例中,主控制器30用于接收液体的成分数据和含量数据,然后分析成分数据和含量数据,同时结合温度数据得出饮用建议。例如,主控制器30接收到的数据有:钙离子及其含量、镁离子及其含量、咖啡因及其含量,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并且可以结合温度数据,例如,检测到当前的温度为30摄氏度,那么在加热之后,这些离子的含量结合起来所处的整体水平会不会产生另外的有毒或者有害的物质。对于未检测到或者检测到很少有毒、有害物质的情况下,就可以为用户推荐在达到多少温度时可以获得最好的饮用口感。其中,饮用建议还可以是饮用频率、液体的注入量以及咖啡豆的种类等等。这取决于用户最开始在咖啡杯中放入的物质。如果先放水的话,那么可以待液体成分检测模块10检测完毕之后,给出合适的咖啡粉的质量配比以及饮用的温度,同时给出加入咖啡粉后的水的注入量,根据配置好的咖啡为用户提供合适的饮用频率。同时,主控制器10还用于接收温度数据,如果检测到温度数据低于预设的阈值,那么就会发出恒温驱动信号。例如,根据饮用建议得到的合适饮用温度在65摄氏度,然后需要先将咖啡杯内液体加热到100摄氏度,这时候就需要等其自然冷却到合适的饮用温度,由于温度检测模块实时检测温度,所以当温度降到65摄氏度以下之后,主控制器30就会接收到这个温度数据,然后根据这个温度数据发出恒温驱动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恒温驱动模块40与主控制器30电性连接,用于接收主控制器30发出的恒温驱动信号,并根据恒温驱动信号为咖啡杯内的液体加热以保持咖啡杯内液体的温度恒定。恒温驱动模块40可以由一块超级电容和多根电阻发热丝组成,超级电容用来储蓄电能,并为电阻发热丝发热提供电能,同时,通过主控制器30控制超级电容的充放电,实现恒温驱动模块的加热功能。通过温度检测模块20、主控制器30、恒温驱动模块40对咖啡杯的闭环控制,可以保持咖啡杯内液体温度的恒定,从而为用户提供满意的咖啡饮用口感。

上述实施例,通过主控制器对咖啡杯内液体的成分、含量数据进行分析,同时结合温度数据给出饮用建议,使得本发明可以提供更加让用户满意的咖啡冲泡选择。同时,还可以保证用户的饮用健康。进一步地,通过温度检测模块、主控制器、恒温驱动模块对咖啡杯温度的闭环控制,可以保持咖啡杯内液体温度的恒定,从而为用户提供满意的咖啡饮用口感。

请参阅图2,为另一实施例中的咖啡冲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种咖啡冲泡装置,可以包括:液体成分检测模块10,温度检测模块20,主控制器30,恒温驱动模块40,咖啡冲泡信号检测模块50,可触摸显示模块60,远程定位模块70以及提示模块80。液体成分检测模块10与主控制器30连接,用于检测加入咖啡杯中的液体的成分数据和含量数据。温度检测模块20与主控制器30连接,用于实时检测咖啡杯内液体的温度数据。主控制器30用于接收并分析液体的成分数据和含量数据,输出液体的成分数据和含量数据分析结果、同时结合温度数据得出饮用建议;主控制器30还用于接收温度数据、并根据温度数据输出恒温驱动信号。恒温驱动模块40与主控制器30连接,用于接收恒温驱动信号、并根据恒温驱动信号为咖啡杯加热以保持咖啡杯内液体的温度恒定。咖啡冲泡信号检测模块50与主控制器30连接,用于检测用户的咖啡冲泡信号。可触摸显示模块60分别与温度检测模块20、恒温驱动模块40连接,用于根据温度数据显示实时温度、并生成实时温度变化曲线,实时温度变化曲线以时间和温度为变量来动态的显示咖啡杯内液体的温度变化情况;远程定位模块70与主控制器30连接,用于提供自身的位置坐标信息。提示模块80与主控制器30连接,用于为用户做出提示。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液体成分检测模块10、温度检测模块20、主控制器30以及恒温驱动模块40的描述可以参照前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过多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同时参阅图3,咖啡冲泡信号检测模块50与主控制器30连接,用于检测用户的咖啡冲泡信号。其中,咖啡冲泡信号检测模块50可以分为语音识别模块501和按键模块502。语音识别模块501与主控制器30连接,用于检测并识别用户的语音信号,语音识别模块501可以是语音识别传感器,其可以识别的语音指令可以是“加热5分钟”,也可以是“醇香模式加热x分钟”这里的x可以由用户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设定。同样,对于语音信号,可以是采取关键词识别,例如,用户说“给我的咖啡杯加热至y摄氏度并保持恒温”,这时,关键词就有“加热”、“y摄氏度”、“保持”、“恒温”。那么就可以按照识别的关键词作为形成一条可供语音识别模块501识别的语音指令。如图3所示,按键模块502主要可以分为用于设置温度高低物理按键,以及控制整个装置的开关状态的物理按键。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触摸显示模块60分别与温度检测模块20、恒温驱动模块40连接,用于根据温度数据显示实时温度、并生成实时温度变化曲线,实时温度变化曲线以时间和温度为变量来动态的显示咖啡杯内液体的温度变化情况。同样,请参阅图3,如图所示,可以看见,在可触摸显示模块60的部分显示有以时间为横坐标,温度为纵坐标的实时温度变化曲线图,图上示例性地标注了几个常见的温度和时间点,图中时间由0到3总共三分钟的时间温度就由26摄氏度达到了100摄氏度,时间为0可以理解为咖啡杯收到用户的咖啡冲泡信号,例如加热信号那个时间点开始,从26摄氏度到加热到100摄氏度所花费的时间,26摄氏度也就是室温左右的温度。可以理解,起始温度不一定为26摄氏度,因为可能存在用户加入热水的情况,所以本发明对于实时温度曲线上的数据点没有特别的限制,咖啡冲泡装置可以根据实时温度数据进行显示,并且,可触摸显示模块60还可以显示当前的温度。可以理解,可触摸显示模块60还可以用于接收用户的触摸选择指令,并根据触摸选择指令控制咖啡冲泡装置的工作状态,例如,加热,保持恒温等状态。可触摸显示模块60还可以显示主控制器30输出的饮用建议以及咖啡杯的当前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远程定位模块70与主控制器30连接,用于提供自身的位置坐标信息。远程定位模块70主要采用gps模块,主要是为了防止咖啡杯被用户带到户外使用的时候不慎弄丢而找不到的情况。此模块可以通过用户自身设定开启或关闭状态,这样做可以节省元件不起作用时消耗过多的能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示模块80分别与主控制器30和可触摸显示模块60电性连接,用于提示冲泡完成。可以理解,提示模块80可以包括振动器和发光二极管。提示模块80可以是采取灯光闪烁的方式来提醒用户,也可以采取振动的方式来提醒用户,当然,还可以采取将文字信息显示在可触摸显示模块60上的方式来提醒用户,也可以采取闪烁加振动同时进行的方式来提醒用户。

上述实施例,通过主控制器对咖啡杯内液体的成分、含量数据进行分析,同时结合温度数据给出饮用建议,使得本发明可以提供更加让用户满意的咖啡冲泡选择。同时,还可以保证用户的饮用健康。进一步地,通过温度检测模块、主控制器、恒温驱动模块对咖啡杯温度的闭环控制,可以保持咖啡杯内液体温度的恒定,从而为用户提供满意的咖啡饮用口感。更进一步地,通过采用语音识别模块实现了对咖啡杯工作状态的语音控制,增加了用户的体验感和使用乐趣。同时通过使用可触摸显示模块来显示实时温度变化曲线,可以让用户对咖啡杯内液体温度的变化情况一目了然,并且还可以通过可触摸显示模块查看饮用建议。更进一步地,通过设置远程定位模块可以有效防止咖啡杯的遗失。

请继续参阅图3,为一实施例中的咖啡冲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一种咖啡冲泡系统,可以包括:内置有前述所述的咖啡冲泡装置实施例的咖啡杯,基于大数据的服务器以及智能终端,咖啡冲泡装置、基于大数据的服务器以及智能终端三者相互之间采用无线通信方式连接,这里的无线通信方式可以是基于wifi的通信方式。其中,咖啡冲泡装置除了具有前述所述的模块之外,还具有一个充电模块,与恒温驱动模块通过接触触电,从而为恒温驱动模块提供电能,同时,充电模块上还具有type-c接口,用于供外界数据线连接。咖啡杯可以是现有的各种形状的杯子。本发明优选具有基本保温功能的保温杯。基于大数据的服务器与咖啡杯的主控制器30连接,用于接收并分析主控制器30中的数据,这里的数据包括了成分数据、含量数据以及温度数据,同时输出分析结果和建议。成分数据和含量数据的分析结果可以参照前述洗衣装置实施例的描述。根据成分数据和含量数据结合温度数据所给出的相应建议也可以参照前述咖啡冲泡装置实施例的描述。基于大数据的服务器还用于对分析结果进行分类存储,示例性地,将温度数据作为参照来把咖啡冲泡装置获取的成分数据、含量数据的分析结果分为一类进行存储,可以再做进一步的细分,例如以成分、含量数据为参照,将相同温度下的数据的分析结果分为一类进行存储。分类存储的好处在于后续可以直接照着成分数据和含量数据进行利用,免去重复的分析步骤。智能终端用于接收用户的咖啡冲泡指令,并根据咖啡冲泡指令控制咖啡冲泡装置的工作状态。其中,智能终端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或者pc。可以理解,为了实现控制咖啡冲泡装置的功能,其上安装有专门的应用程序,用户通过在智能终端上的应用程序里进行选择,可以使用户在程序上录入自己的体制信息和咖啡饮用习惯数据,然后,智能终端根据这些数据结合服务器为用户得出相应的饮用建议,体质信息可以包括用户的年龄、性别、患病史,饮用习惯可以包括咖啡饮用温度、浓度、品牌。

上述实施例,通过基于大数据的服务器对主控制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同时通过对分析结果进行分类存储,有助于后续使用过程中直接引用,避免了重复采样,重复分析,节约了资源。更进一步地,通过将咖啡冲泡装置与智能终端连接,可以实现用户的远程控制,增加可操作性,同时增加用户的体验。

请继续参照图4,为一实施例中的咖啡冲泡方法流程示意图。一种咖啡冲泡方法,基于前述咖啡冲泡系统实施例的描述,咖啡冲泡系统可以包括:内置有前述所述的咖啡冲泡装置实施例的咖啡杯,基于大数据的服务器以及智能终端,咖啡冲泡装置、基于大数据的服务器以及智能终端三者相互之间采用无线通信方式连接,这里的无线通信方式可以是基于wifi的通信方式。咖啡冲泡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102~s110。

步骤s102,根据咖啡冲泡指令检测加入所述咖啡杯中液体的成分数据、含量数据以及温度数据。

具体的,咖啡冲泡指令可以是由用户通过智能终端发出,也可以是由咖啡冲泡装置检测到咖啡杯内液体的温度之后发出,还可以是用户通过语音、按键发出。液体检测主要是测量有毒、有害物质的成分和含量数据,其主要原理是采用定性和定量检测的方法,首先,定性就是测量液体中所含有的有害离子。例如,对于液体是水的情况下,可以测量其中是否含有钙离子、镁离子、铝离子以及碳酸钙离子等,然后再采用定量检测来测量这些离子的含量,根据这些离子的含量来确定水质是否达标,是否有污染,或者是硬水还是软水。其次,对于有的人喜欢在咖啡里面加入牛奶,所以当液体是牛奶的情况下,可以检测其中是否含有三聚氰胺,以及三聚氰胺的具体含量。通过这样可以保证源头的健康,然后在用户将咖啡粉导入咖啡杯中之后,可以再检测其中咖啡因等的含量数据,以及混合后这些有害物质的总体含量水平,从而保证用户的饮用安全。可以理解,对于检测的有毒、有害物质还可以是其他的离子,这里不一一列举出来,但是本发明并不对此做进一步的限定。同时,用户不一定会按着加水、加咖啡粉、加牛奶这样的步骤来执行,但是其并不影响对液体成分中有害物质的检测。温度数据可以采用热敏电阻,为了让测量的温度更加的准确,其可以设置在咖啡杯的底部,并尽可能的和液体之间的间隙小。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102之后,还可以包括:根据所述温度数据生成实时温度变化曲线,所述实时温度变化曲线以时间和温度为变量来动态的显示所述咖啡杯内液体的温度变化情况。

具体的,请参阅图3,如图所示,可以看见,在可触摸显示模块的部分显示有以时间为横坐标,温度为纵坐标的实时温度变化曲线图,图上示例性地标注了几个常见的温度和时间点,图中时间由0到3总共三分钟的时间温度就由26摄氏度达到了100摄氏度,时间为0可以理解为咖啡杯收到用户的咖啡冲泡信号,例如加热信号那个时间点开始,从26摄氏度到加热到100摄氏度所花费的时间,26摄氏度也就是室温左右的温度。可以理解,起始温度不一定为26摄氏度,因为可能存在用户加入热水的情况,所以本发明对于实时温度曲线上的数据点没有特别的限制,咖啡冲泡装置可以根据实时温度数据进行显示。

将所述实时温度变化曲线实时显示在所述可触摸显示模块和所述智能终端上。

具体的,如图3所示,将实时温度变化曲线实时显示在可触摸显示模块供用户查看,当然还可以将此曲线显示在智能终端的应用程序上方便用户查看。

步骤s104,根据所述成分数据和含量数据得到所述液体的成分数据和含量数据分析结果、同时结合所述温度数据得出饮用建议。

具体的,将接收到的成分数据、含量数据以及温度数据与基于大数据的服务器中分类存储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基于大数据的服务器中分类存储的成分数据、含量数据以及温度数据也就是通过主控制器中的成分数据、含量数据以及温度数据进行分析然后分类存储得到,具体的分类存储方式可以参照前述实施例中的描述。然后根据分析结果饮用建议。其中,饮用建议还可以通过接收用户的体质信息和咖啡饮用习惯,然后根据体质信息和所述咖啡饮用习惯得到,也就是用户通过智能终端录入的方式进行获取,饮用建议可以包括饮用频率、饮用温度、液体的注入量以及咖啡豆的种类中的一种以上。

步骤s106,将所述饮用建议推送至所述智能终端和所述可触摸显示模块供用户选择。

具体的,将饮用建议推送至智能终端和可触摸显示模块,用户可以通过点击智能终端上的应用程序或者可触摸显示模块进行选择,用户可以按着饮用建议进行选择确认,也可以参照饮用建议自己选择性地进行删减。

步骤s108,根据用户的选择实时检测所述咖啡杯内液体的注入量以及温度。

具体的,根据用户的选择实时检测咖啡杯内液体的注入量以及温度,注入量可以通过液体成分检测模块中的重力传感器进行检测得到,温度也可以通过温度检测模块进行检测得到。

步骤s110,响应于达到预设注入量或预设温度,为用户做出提示。

具体的,当实时检测到的液体的注入量达到预设注入量时,为用户做出语音提示,例如“主人,已达到预设注入量”,或者在还未达到预设注入量前几秒,为用户做出语音提示,例如,在实时检测到的液体的注入量到达预设注入量前5秒,实时提示用户注意液体的注入量,当然,由于用户对液体的倾注不是相同的,所以时间可以随着注入量的变化进行改变。当实时检测到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时,也可以采取语音提示的方式提示用户冲泡完成,例如“主人,请您享用”,当然,还可以采取振动、发文字消息到智能终端的方式来提示用户。

上述实施例,通过将采集到的成分数据、含量数据以及温度数据与服务器中的大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然后将饮用建议给到用户,使得用户可参照或者依据饮用建议进行选择,保证了用户的体验和咖啡的口感,同时可以使咖啡中的有害物质降到最低。同时生成实时温度变化曲线,可以使得用户对咖啡杯内液体温度的变化情况一目了然。由于采用大数据来进行分析,可以让数据的分析结果更加准确,同时,可以实现多装置、多用户的咖啡冲泡数据之间的互联互通,以及实现数据的共享,增加用户的便宜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