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透光率的卷帘内置式中空玻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71433发布日期:2018-09-07 22:56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空玻璃窗,特别涉及一种可调透光率的卷帘内置式中空玻璃。



背景技术:

目前所使用的玻璃窗为了避光及隐私保护都使用窗帘作为遮蔽物,但窗帘的使用在许多场合并不卫生,定期清洗窗帘不仅消耗水资源,而且洗涤剂也会对环境产生污染。医院、学校、宾馆、厕所等公共场所里的窗帘往往成为灰尘、细菌、蚊虫等的寄生地,而且不便消毒,遇明火还易燃。

中空玻璃百页窗虽然能解决上述问题,但百叶帘片间有缝隙,不但漏光降低了遮阳效果,还容易被窥探隐私,为了解决该问题,卷帘内置式中空玻璃应运而生,在中空玻璃内装入卷帘,用电控或磁控的方式收放卷帘,当卷帘完全放下时可解决传统中空玻璃百页窗的漏光问题。上述卷帘内置式中空玻璃只能做到完全开、完全关及半开窗三种状态,往往需要遮阳时需要完全放下卷帘,卷帘材质透光率高会影响遮阳效果,透光率低会使室内过于黑暗,需要开灯补充照明,造成了额外的能耗,得不偿失。

现在虽然有low-e、贴膜、镀膜玻璃,但膜的厚度不能变化,也就代表不能调节卷帘内置式中空玻璃的透光率。目前针对可调节透光率的卷帘内置式中空玻璃的研究,多从玻璃材料、玻璃贴膜材料、卷帘材料上入手,研发成本较高,而且目前鲜有出现好的研究成果,因此从结构上出发去解决该问题,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调透光率的卷帘内置式中空玻璃,具有透光率可调节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可调透光率的卷帘内置式中空玻璃,包括框架及其内部的卷帘,框架前后两侧装有玻璃,所述卷帘顶部为折板状,框架内设有从底部向上收卷卷帘的收卷器,卷帘包括连为一体的遮光部和延伸部,遮光部与玻璃平行,延伸部收缩于框架内的左/右侧,框架内沿卷帘延伸方向设有轨道,卷帘顶部与轨道配合连接并可沿轨道伸展或收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放出卷帘的延伸部,使卷帘的遮光部得到压缩,卷帘压缩得越紧则透光率越低,也可将卷帘的遮光部一部分压缩进延伸部内,使卷帘伸展开来以提高透光率;当需要开窗时只需利用收卷器将卷帘从底部向上卷起即可。因此该卷帘内置式中空玻璃既具备普通中空玻璃窗的基本开关窗功能,又能调节透光率。

优选的,所述卷帘两端分别固定于框架内的左右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避免卷帘左右收紧或伸展的过程中两侧漏光。

优选的,所述卷帘的遮光部包括前遮光部、后遮光部,延伸部一体连接于前遮光部和后遮光部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延伸部分别向前遮光部、后遮光部单独转移,可达到最低的透光率,即前后两层紧密收缩的卷帘的透光率,而当前遮光部或后遮光部的其中一个全部收卷至延伸部,并且另一个完全展开时可达到最低的透光率,因此透光率的变化范围扩大。

优选的,所述轨道包括贯穿卷帘顶部的导轴/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轨道对卷帘的运动起到导向作用。

优选的,所述框架内设有可旋转的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第一螺杆上配合设有若干与卷帘连接的第一螺母座,第二螺杆上配合设有若干与卷帘连接的第二螺母座,第一螺母座与第二螺母座交错分布;第一螺杆与第二螺杆之间设有隔板,隔板紧贴第一螺母座、第二螺母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别旋转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使第一螺母座与第二螺母座形成相对位移,卷帘即被折叠。

优选的,所述收卷器包括辊轴,辊轴包括轴套和轴芯,轴套套于轴芯上,卷帘底部固定于轴套上,轴套端部设有第一链轮,框架上设有可旋转的第二链轮,第一链轮与第二链轮通过链条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链条与链轮的配合使轴套旋转,卷帘绕于旋转的轴套上,即可达到开窗的效果;链轮驱动轴套反转时,可将绕于轴套上的卷帘放下,即可达到关窗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框架上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固定并绕有拉绳,拉绳延伸至框架底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方便用户通过手拉拉绳控制卷帘开、关窗。

优选的,所述框架上设有第二转轴,拉绳末端固定于第二转轴上,第二转轴上设有齿轮,框架上设有限位孔,限位孔内配合设有套筒,套筒与其轴线平行地设有穿孔,穿孔内设有顶杆,顶杆一端设有旋帽,另一端设有抵于齿轮上的斜齿块,套筒一端设有一对关于穿孔对称的第一凹槽,旋帽上设有可插入第一凹槽的插柱,套筒另一端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内设有抵住斜齿块的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斜齿块可阻止齿轮反转,仅当180度旋转斜齿块时齿轮才能反转,因此可阻止上升到一定高度的轴套下落,实现了保持开窗的效果,仅当180度旋转旋帽时才会自动关窗。

优选的,所述卷帘的延伸部顶部设有若干电磁铁,相邻电磁铁通电后互相吸引。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可在调节卷帘透光度之前按下开关,给电磁铁通电,卷帘的延伸部在电磁铁之间相互吸引的作用下收缩,从而使卷帘的遮光部伸展,可达到提高卷帘透光率的效果;而电磁铁断电后,卷帘的延伸部不受磁力吸引,延伸部可伸展至遮光部,从而使遮光部紧密收缩,达到降低卷帘透光率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从结构上出发,使卷帘内置式中空玻璃具有可调透光率的功能,结构简单,易于制造,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展示卷帘内置式中空玻璃内部结构的俯视图;

图2为实施例1中展示第一螺杆/第二螺杆与竖杆连接的正视图;

图3为图1中a部放大图;

图4为实施例1中展示第一链轮与第二链轮连接、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连接的侧视图;

图5为图1中b部放大图;

图6为实施例1中罩壳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2中展示卷帘内置式中空玻璃内部结构的俯视图。

图中,1、框架;2、玻璃;3、卷帘;31、遮光部;31a、前遮光部;31b、后遮光部;32、延伸部;4、轨道;5、收卷器;50、辊轴;51、轴套;52、轴芯;6、第一螺杆;61、第一螺母座;7、第二螺杆;71、第二螺母座;8、隔板;91、第一链轮;92、第二链轮;93、链条;101、第一转轴;102、第二转轴;103、拉绳;11、罩壳;111、限位孔;12、齿轮;13、套筒;131、穿孔;132、第一凹槽;133、第二凹槽;14、顶杆;141、旋帽;1411、插柱;142、斜齿块;15、弹簧;16、电磁铁;17、轴承;18、竖杆;19、手轮;201、第一板块;202、第二板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可调透光率的卷帘内置式中空玻璃,如图1所示,包括框架1,框架1前后两面安装有玻璃2,框架1内安装有卷帘3,卷帘3顶部安装有轨道4,卷帘3可顺着轨道4滑动,从而达到收紧或伸展卷帘3的效果,卷帘3底部安装有收卷器5,从而达到开窗或关窗的效果。

如图1所示,卷帘3一端固定于框架1内部的左侧,另一端固定于框架1内部的右侧。卷帘3顶部缝制有若干块硬板,使卷帘3顶部可折叠成折板状,而卷帘3除顶部外的其余部分可由收卷器5正常收卷。将卷帘3与玻璃2平行的部分划分为遮光部31,将卷帘3隐藏于框架1内左侧或右侧的部分划分为延伸部32,延伸部32往往呈收缩状叠合。

如图1所示,轨道4是两端分别固定在框架1内左右两侧的导轴/线,导轴/线沿卷帘3长度方向贯穿卷帘3顶部,卷帘3可在导轴/线上滑动。框架1内的顶部还水平固定有第一螺杆6和第二螺杆7,第一螺杆6与第二螺杆7的一端均通过轴承17固定于框架1上,另一端均通过伞齿轮12与竖杆18(见图2)连接。

如图2所示,竖杆18末端伸至框架1外的底部,并安装有手轮19,旋转手轮19可驱动第一螺杆6/第二螺杆7旋转。

如图1所示,第一螺杆6上配合设有若干间隔均匀的第一螺母座61,第一螺母座61与卷帘3顶部通过第一板块201连接;第二螺杆7上配合设有若干间隔均匀的第二螺母座71,第二螺母座71与卷帘3顶部通过第二板块202连接。且第一板块201与第二板块202位置交错布置,每块第一板块201两侧均为第二板块202,每块第二板块202两侧均为第一板块201。框架1内的顶部还固定有一块隔板8,隔板8位于第一螺杆6与第二螺杆7之间,并且第一螺母座61与第二螺母座71的侧面紧贴隔板8,受到隔板8的限位作用,因此第一螺母座61只能在旋转的第一螺杆6上平移而不能翻转,第二螺母座71只能在旋转的第二螺杆7上平移而不能翻转。

如图1所示,当需要使卷帘3的遮光部31紧密叠合,从而降低卷帘3的透光率时,可保持第一螺杆6不动,通过旋转第二螺杆7,使第一板块201靠近相邻的第二板块202(反之亦可),对应地,第一板块201与卷帘3的连接点和第二板块202与卷帘3的连接点会相互靠近,可达到收缩卷帘3的效果。

当需要使卷帘3的遮光部31伸展开,从而提高卷帘3的透光率时,可通过保持第一螺杆6不动,通过旋转第二螺杆7,使第一板块201远离相邻的第二板块202(反之亦可),对应地,第一板块201与卷帘3的连接点和第二板块202与卷帘3的连接点会相互远离,可达到展开卷帘3的效果。

如图3所示,还可在卷帘3的延伸部32顶部的硬板上固定若干间隔均匀的电磁铁16,通电后相邻电磁铁16互相吸引,可保证延伸部32收缩叠合紧密,并隐藏于框架1内的侧部。用户可在调节卷帘3透光度之前按下开关,给电磁铁16通电,卷帘3的延伸部32在电磁铁16之间相互吸引的作用下收缩,从而使卷帘3的遮光部31伸展,可达到提高卷帘3透光率的效果;而电磁铁16断电后,卷帘3的延伸部32不受磁力吸引,延伸部32可伸展至遮光部31,从而使遮光部31紧密收缩,达到降低卷帘3透光率的效果。

如图4所示,收卷器5包括辊轴50,辊轴50由轴芯52和轴套51组成,轴套51套于轴芯52上,并且轴套51可相对于轴芯52旋转。轴套51呈水平状与卷帘3底部固定连接,轴套51端部固定有第一链轮91,框架1内的顶部固定有第二链轮92,第一链轮91与第二链轮92通过链条93连接。

结合图4、图5,第二链轮92上固定有第一转轴101,第一转轴101通过轴承17可旋转地固定于框架1上,第一转轴101上绕有拉绳103,拉绳103一端固定在第一转轴101上,另一端伸至框架1底部,框架1上开有小孔,拉绳103从小孔穿至框架1外与第二转轴102连接。

如图5所示,第二转轴102通过轴承17可旋转地固定于框架1外侧,拉绳103固定并缠绕于第二转轴102上,第二转轴102上固定有齿轮12。框架1外侧设有罩壳11,罩壳11将第二转轴102、第二齿轮12罩于其内。

如图6所示,罩壳11侧面开有限位孔111,限位孔111内配合设有套筒13,套筒13侧面形状与限位孔111形状配合,套筒13可在限位孔111内抽拉移动。套筒13中央沿轴线方向开设有穿孔131,穿孔131内设有顶杆14,顶杆14一端固定有旋帽141,另一端固定有抵于齿轮12轮齿上的斜齿块142,套筒13朝向罩壳11外的一端设有一对关于穿孔131对称的第一凹槽132,朝向罩壳11内的一端设有第二凹槽133,第二凹槽133内还设有用于抵住斜齿块142的弹簧15,弹簧15套于顶杆14上。旋帽141上设有可插入第一凹槽132的插柱1411,且当旋帽141旋转180°时,插柱1411可插入另一个第一凹槽132内,此时斜齿块142旋转180°并定位。

如图6所示,当斜齿块142的斜面与齿轮12的旋转方向相对时,斜齿块142无法抵住齿轮12,齿轮12可正常旋转,并且齿轮12旋转时会将斜齿块142从齿槽中顶出,随后弹簧15将斜齿块142顶至齿轮12的下一齿槽中;向外拉旋帽141,使插柱1411从第一凹槽132中脱出,然后将旋帽141旋转180°(即斜齿块142旋转180°),并将插柱1411插入另一个第一凹槽132中,此时斜齿块142的斜面与齿轮12的旋转方向相背,斜齿块142可抵住齿轮12,齿轮12无法旋转,仅当再次将旋帽141旋转180°使斜齿块142复位至斜面与齿轮12的旋转方向相对时,才能继续以该旋转方向旋转齿轮12。

利用上述斜齿块142与齿轮12的抵触作用,当辊轴50升至一定高度停止旋转时齿轮12不反转,即第二转轴102不反转,由于拉绳103连接第二转轴102、第一转轴101,所以第一转轴101也不反转,又由于链条93连接第二链轮92、第一链轮91,且第二链轮92与第一转轴101联轴,所以第一链轮91也不反转,即轴套51不反转,绕于轴套51上的卷帘3不会放出,因此辊轴50能够保持在该高度不下落,仅当反转旋帽141才能降下辊轴50,从而达到开窗或关窗的效果。

实施例2

一种可调透光率的卷帘内置式中空玻璃,如图7所示,与实施例1中卷帘3俯视形状呈l型不同,此处卷帘3的俯视形状呈u型,卷帘3由前遮光部31a、后遮光部31b、延伸部32一体构成。前遮光部31a贴近框架1的前侧玻璃2设置,后遮光部31b贴近框架1的后侧玻璃2设置,并且前遮光部31a与后遮光部31b的一端都固定于框架1内的左侧,延伸部32隐藏于框架1内的右侧。第一螺杆6上的第一螺母座61上固定有一对第一板块201,分别用于连接前遮光部31a、后遮光部31b,第二螺杆7上的第二螺母座71亦固定有一对第二板块202,第二板块202也分别连接前遮光部31a、后遮光部31b。

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