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腐蚀防生锈的电压力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50563发布日期:2018-08-24 19:47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厨房用具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耐腐蚀防生锈的电压力锅。



背景技术:

压力锅是一种能产生高蒸汽压和高温、对食物及料材进行烹饪的装置,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电压力锅逐渐取代传统的高压锅进入寻常百姓家,其便捷性及实用性备受人们的青睐,而电压力锅的内胆材料需要特殊的研制,不仅满足高压、高温,同时具有一定的耐腐蚀性,来应对不同酸碱度的液体,同时需要在高温高压环境中稳定、不易变形,又需要能保温、密闭、经久耐用。

现有的电压力锅的内胆为平底内胆,平底内胆的加热效率不高,加热不均匀,加热速度慢,容易影响电压力锅对食物的烹饪效果,且电压力锅一般要使用两个内胆来适用不同食材的蒸煮,不仅更换时麻烦,还占用厨房的使用空间。

还有电压力锅的内胆只是在锅体的内表面直接涂覆一层不粘涂层,以实现不粘锅的功效,但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不粘涂层直接与锅铲、锅勺或清洁用具发生摩擦而容易脱落,不但会影响防粘效果,而且不易清洁。

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耐腐蚀防生锈的电压力锅,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腐蚀防生锈的电压力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加热不均匀,加热速度慢,影响烹饪效果,涂层易脱落,不易清洁,需配备两个内胆,占用厨房的使用空间的问题和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腐蚀防生锈的电压力锅,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耐腐蚀防生锈的电压力锅,包括:锅盖、把手、锅沿、锅耳、智能触控控制面板、锅身、底座、通风口、锅体、外壳、磁线圈、内胆、电源连接端、凸台、加热盘、蒸汽盒、集水盒、压力显示杆、内盖、外盖、出气口、安全仓、防护罩、底盖、通气孔、卡套、上卡块、卡柱、排气阀;所述锅体正视呈球形状,且锅体从上到下依次由锅盖与锅身及底座构成;所述底座的两侧开设有通风口;所述底座的顶端设置有半球形的锅身,且锅身与底座为一体式结构;所述锅身从外到内依次由外壳、加热盘、内胆构成,且加热盘的底端设置有圆形凸台;所述加热盘侧壁的内部设置有磁线圈,且磁线圈通过嵌入方式与加热盘相连接;所述锅身的前侧设置有智能触控控制面板,且智能触控控制面板通过嵌入方式与外壳相连接;所述锅身后侧顶端设置有集水盒,且集水盒通过卡合方式与锅身相连接;所述锅身底端的一侧设置有电源连接端,且电源连接端通过嵌入方式与锅身相连接;所述锅身的顶端设置有椭圆形的锅沿,且锅沿与锅身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两侧设置有锅耳,且锅耳与锅沿为一体式结构;所述锅沿的顶端设置有与锅沿相配合的椭圆形锅盖,且锅盖通过铰接方式与锅身相连接;所述锅盖的外侧设置有椭圆形的外盖,且外盖的内部镶嵌有圆形状的内盖;所述内盖顶端前侧设置有拱形状的把手,且把手的底端通过铆合方式与内盖相连接;所述内盖顶端的后侧设置有蒸汽盒,且蒸汽盒通过嵌入方式与内盖相连接;所述蒸汽盒的顶侧与底侧开设有位置对称的弧形通风口;所述内盖的下方设置有排气阀,且排气阀的两侧通过螺栓与内盖相连接;所述蒸汽盒的右侧设置有压力显示杆,且压力显示杆通过贯穿方式与内盖相连接;所述蒸汽盒的前侧设置有安全仓,且安全仓通过贯穿方式相连接;所述内盖的底端边缘位置设置有上卡块,且上卡块与内盖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内盖底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卡柱,且卡柱与内盖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内盖的内部顶端设置有底盖,且底盖通过卡合方式与内盖相连接;所述底盖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与卡柱相配合的卡套,且卡套与底盖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底盖的内部开设有出气口,且底盖的左侧设置有与排气阀相配合的防护罩。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耐腐蚀防生锈的电压力锅所述锅沿的顶端设置有与锅盖相配合的环形凹槽,且所述环形凹槽的内侧边缘设置有与上卡块相配合的下卡块。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耐腐蚀防生锈的电压力锅所述内胆设置为深弧形球面结构,且内胆的底端设置有与凸台相配合的圆形凹槽。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耐腐蚀防生锈的电压力锅所述内胆采用纯钛金属铸造而成,且内胆的内壁采用光面设计。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耐腐蚀防生锈的电压力锅所述加热盘设置为与内胆相配合的深弧形球面结构,且磁线圈均匀环绕在加热盘的内侧壁并呈螺旋状设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耐腐蚀防生锈的电压力锅所述底盖通过卡套与卡柱的设置为拆卸装置,且底盖的边缘位置设置有环形密封垫。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耐腐蚀防生锈的电压力锅所述锅耳呈弧形内凹状,且锅耳呈左右对称设置有两处。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一种耐腐蚀防生锈的电压力锅通过内胆的设置,不仅增大了内胆的使用面积,内胆设置为底部内凹的深弧球面结构,不仅增大了内胆的使用面积,还能使热量先集中再扩散,增大了内胆与加热盘之间的受热面积,使内胆受热均衡且高效导热,做出的食物不夹生,提高了锅体的使用效果,内胆采用纯钛金属铸造而成,相对于其他金属具有较轻的重量,使用更轻便,导热更快更节能,纯钛金属还具有较强的表面硬度与强度以及耐磨性,纯钛金属的活性强,能在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无需涂层就能达到不粘的效果,耐腐蚀,不生锈,还能抗菌并抑制细菌滋生,提高了锅体的卫生安全性能,内胆的内壁还采用光面设计,使清洁更轻松,告别顽固污浊,洁净如初,使用便捷,且只需一个内胆就能实现烹煮的多样化,提高了内胆的使用范围,节约了厨房的使用空间。

本发明一种耐腐蚀防生锈的电压力锅通过加热盘与磁线圈的设置,能够全方位立体循环加热内胆,使内胆受热均匀,加热导热速度更快,让食材均衡翻滚,做出的食材味美,汤浓,提高了烹煮的效果。

本发明一种耐腐蚀防生锈的电压力锅通过底盖的设置,不仅便于锅盖的清洁,提高了锅体的安全卫生性能,还能使锅盖与锅身更紧密的结合,使锅体的内部容腔密封性更好,让蒸汽热力在锅体内均匀循环,能减少食材中天热的水分的流失,能最大话保留食材的营养成分与原汁原味,提高了烹煮的效果。

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锅身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锅盖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锅盖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锅盖1、把手2、锅沿3、锅耳4、智能触控控制面板5、锅身6、底座7、通风口8、锅体9、外壳10、磁线圈11、内胆12、电源连接端13、凸台14、加热盘15、蒸汽盒16、集水盒17、压力显示杆18、内盖19、外盖20、出气口21、安全仓22、防护罩23、底盖24、通气孔25、卡套26、上卡块27、卡柱28、排气阀2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同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见图1至图5,本发明提供一种耐腐蚀防生锈的电压力锅的具体技术实施方案:

一种耐腐蚀防生锈的电压力锅,包括:锅盖1、把手2、锅沿3、锅耳4、智能触控控制面板5、锅身6、底座7、通风口8、锅体9、外壳10、磁线圈11、内胆12、电源连接端13、凸台14、加热盘15、蒸汽盒16、集水盒17、压力显示杆18、内盖19、外盖20、出气口21、安全仓22、防护罩23、底盖24、通气孔25、卡套26、上卡块27、卡柱28、排气阀29;锅体9正视呈球形状,且锅体9从上到下依次由锅盖1与锅身6及底座7构成;底座7的两侧开设有通风口8;底座7的顶端设置有半球形的锅身6,且锅身6与底座7为一体式结构;锅身6从外到内依次由外壳10、加热盘15、内胆12构成,且加热盘15的底端设置有圆形凸台14;加热盘15侧壁的内部设置有磁线圈11,且磁线圈11通过嵌入方式与加热盘15相连接;锅身6的前侧设置有智能触控控制面板5,且智能触控控制面板5通过嵌入方式与外壳10相连接;锅身6后侧顶端设置有集水盒17,且集水盒17通过卡合方式与锅身6相连接;锅身6底端的一侧设置有电源连接端13,且电源连接端13通过嵌入方式与锅身6相连接;锅身6的顶端设置有椭圆形的锅沿3,且锅沿3与锅身6为一体式结构;的两侧设置有锅耳4,且锅耳4与锅沿3为一体式结构;锅沿3的顶端设置有与锅沿3相配合的椭圆形锅盖1,且锅盖1通过铰接方式与锅身6相连接;锅盖1的外侧设置有椭圆形的外盖20,且外盖20的内部镶嵌有圆形状的内盖19;内盖19顶端前侧设置有拱形状的把手2,且把手2的底端通过铆合方式与内盖19相连接;内盖19顶端的后侧设置有蒸汽盒16,且蒸汽盒16通过嵌入方式与内盖19相连接;蒸汽盒16的顶侧与底侧开设有位置对称的弧形通风口8;内盖19的下方设置有排气阀23,且排气阀23的两侧通过螺栓与内盖19相连接;蒸汽盒16的右侧设置有压力显示杆18,且压力显示杆18通过贯穿方式与内盖19相连接;蒸汽盒16的前侧设置有安全仓22,且安全仓22通过贯穿方式相连接;内盖19的底端边缘位置设置有上卡块27,且上卡块27与内盖19为一体式结构;内盖19底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卡柱28,且卡柱28与内盖19为一体式结构;内盖19的内部顶端设置有底盖24,且底盖24通过卡合方式与内盖19相连接;底盖24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与卡柱28相配合的卡套26,且卡套26与底盖24为一体式结构;底盖24的内部开设有出气口21,且底盖24的左侧设置有与排气阀23相配合的防护罩23。

具体的,锅沿3的顶端设置有与锅盖1相配合的环形凹槽,且所述环形凹槽的内侧边缘设置有与上卡块27相配合的下卡块,所述环形凹槽为椭圆形状的导流槽,椭圆形状的设计增加了所述导流槽的宽度,便于使用者对锅沿3的清洁,通过上卡块27与所述下卡块的设置,便于锅盖1与锅身6的卡合,并使锅体9的内部产生密闭的容腔,不仅能防止食材的外溢,还能减少热量的流失,提高锅体9的使用效率。

具体的,内胆12设置为深弧形球面结构,且内胆12的底端设置有与凸台14相配合的圆形凹槽,不仅增大了内胆12的使用面积,还能使热量先集中再扩散,增大了内胆12与加热盘15之间的受热面积,使内胆12受热均衡且高效导热,做出的食物不夹生,提高了锅体9的使用效果。

具体的,内胆12采用纯钛金属铸造而成,且内胆12的内壁采用光面设计,纯钛金属相对于其他金属具有较轻的重量,使内胆12使用更轻便,导热更快更节能,纯钛金属还具有较强的表面硬度与强度以及耐磨性,纯钛金属的活性强,能在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使内胆12无需涂层就能达到不粘的效果,耐腐蚀,不生锈,还能抗菌并抑制细菌滋生,提高了锅体9的卫生安全性能,通过内胆12的内壁采用光面设计的设置,使内胆12更容易清洁,告别顽固污浊,洁净如初,使用便捷,且只需一个内胆12就能实现烹煮的多样化,提高了内胆12的使用范围,节约了厨房的使用空间。

具体的,加热盘15设置为与内胆12相配合的深弧形球面结构,且磁线圈11均匀环绕在加热盘15的内侧壁并呈螺旋状设置,磁线圈11通入电流产生磁场,的食材味美,汤浓,提高了烹煮的效果。

具体的,底盖24通过卡套26与卡柱28的设置为拆卸装置,且底盖24的边缘位置设置有环形密封垫,不仅便于锅盖1的清洁,提高了锅体9的安全卫生性能,还能使锅盖1与锅身4更紧密的结合,使锅体9的内部容腔密封性更好,让蒸汽热力在锅体9内均匀循环,能减少食材中天热的水分的流失,能最大话保留食材的营养成分与原汁原味,提高了烹煮的效果。

具体的,锅耳4呈弧形内凹状,且锅耳4呈左右对称设置有两处,使锅体9拿取更方便,使用更便捷,提高了锅体9的实用性。

具体实施步骤:

使用该装置时,先通过设置于锅盖1顶端一侧的把手2逆时针旋转内盖19,打开锅盖1,取出内胆12冲洗干净,并将需要烹煮的食材放入内胆12中,并将内胆12外壁的水分擦干,再将内胆12放入锅身4的内部,将锅盖1内部的内盖19顺时针旋转将锅盖1与锅身6顶端的锅沿3卡合,接通电源,通过智能触控面板5设定好蒸煮模式,锅体9便开始工作,内盖19底端的边缘位置设置有上卡块27,锅沿3顶端的内侧边缘设置有与上卡块27相配合的下卡块,通过上卡块27与所述下卡块的设置,便于锅盖1与锅身6的卡合,并使锅体9的内部产生密闭的容腔,不仅能防止食材的外溢,还能减少热量的流失,提高锅体9的使用效率,锅沿3的顶端还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设置为椭圆形状的导流槽,拓展了导流槽的宽度,便于使用者对锅沿3的清洁,锅沿3的外壁两侧还设置有弧形内凹状的锅耳4,便于使用者取放锅体9,使用更便捷,提高了锅体9的实用性,内盖19的顶端还设置有可拆卸的蒸汽盒16,便于使用者拆卸清洗,内盖19的底端内部设置有底盖24,底盖24的边缘位置设置有环形密封圈,底盖24为可拆卸装置,通过底盖24的设置,不仅便于锅盖1的清洁,提高了锅体9的安全卫生性能,还能使锅盖1与锅身4更紧密的结合,使锅体9的内部容腔密封性更好,让蒸汽热力在锅体9内均匀循环,减少食材中天热的水分的流失,能最大话保留食材的营养成分与原汁原味,提高了烹煮的效果,锅身6的内部设置有与内胆12相配合的深弧形球面结构的加热盘15,加热盘15的内部设置有磁线圈11,通过加热盘15与磁线圈11的设置,能够全方位立体循环加热内胆12,使内胆12受热均匀,加热导热速度更快,让食材均衡翻滚,做出的食材味美,汤浓,提高了烹煮的效果,内胆12采用纯钛金属铸造而成,使内胆12无需涂层就能达到不粘的效果,耐腐蚀,不生锈,易清洁,还能抗菌并抑制细菌滋生,提高了锅体9的卫生安全性能,且只需一个内胆12就能实现烹煮的多样化,提高了内胆12的使用范围,节约了厨房的使用空间,蒸煮完成,排气阀29便会自动排气,排气完成,便可打开锅盖1将食材取出,使用完毕,将锅盖1与内胆12清洗干净,以备下次使用。

综上所述:该一种耐腐蚀防生锈的电压力锅,通过内胆的设置,不仅增大了内胆的使用面积,内胆设置为底部内凹的深弧球面结构,不仅增大了内胆的使用面积,还能使热量先集中再扩散,增大了内胆与加热盘之间的受热面积,使内胆受热均衡且高效导热,做出的食物不夹生,提高了锅体的使用效果,内胆采用纯钛金属铸造而成,相对于其他金属具有较轻的重量,使用更轻便,导热更快更节能,纯钛金属还具有较强的表面硬度与强度以及耐磨性,纯钛金属的活性强,能在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无需涂层就能达到不粘的效果,耐腐蚀,不生锈,还能抗菌并抑制细菌滋生,提高了锅体的卫生安全性能,内胆的内壁还采用光面设计,使清洁更轻松,告别顽固污浊,洁净如初,使用便捷,且只需一个内胆就能实现烹煮的多样化,提高了内胆的使用范围,节约了厨房的使用空间,通过加热盘与磁线圈的设置,能够全方位立体循环加热内胆,使内胆受热均匀,加热导热速度更快,让食材均衡翻滚,做出的食材味美,汤浓,提高了烹煮的效果,通过底盖的设置,不仅便于锅盖的清洁,提高了锅体的安全卫生性能,还能使锅盖与锅身更紧密的结合,使锅体的内部容腔密封性更好,让蒸汽热力在锅体内均匀循环,能减少食材中天热的水分的流失,能最大话保留食材的营养成分与原汁原味,提高了烹煮的效果。,解决了加热不均匀,加热速度慢,影响烹饪效果,涂层易脱落,不易清洁,需配备两个内胆,占用厨房的使用空间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