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条自动烹饪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96576发布日期:2018-10-19 19:08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面条自动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面条自动烹饪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工薪族期望以快捷方便的方式解决吃饭问题。每个人的喜好不同,有的人喜欢吃米粉或面条,有的人喜欢吃米饭,但由于米粉或面条制作工序复杂、制作时间长、保鲜时间短,往往使得期望节省时间但喜欢吃米粉或面条的工薪族望而却步。

为解决这一问题,申请号为201710271455.0的专利文献提供一种自动煮面售面机,其包括壳体和基座,壳体扣装在基座上,该自动煮面售面机由面仓供面系统、成品供给系统、自动煮面系统、汤汁灌装系统、调料供给系统、碗运送系统、机械手构成;自动煮面售面机还包括用于根据客户的选择控制各机构进行工作的自动控制系统;在用户选单的情况下,自动控制系统通过伺服马达驱动,控制面仓供面系统进行工作,推送出用碗装好的相应的面条种类(例如热干面、挂面、拉面等等);然后由自动控制系统控制机械手将所推出面条半成品运送到自动煮面系统,此时自动煮面系统自动煮面;同时机械手将碗运送系统上推送出的碗运送到成品供给系统的链条输送机构上;根据用户所选择的口味,机械手再将调料供给系统推送出来的调料(例如鸡蛋、牛肉、肉丝等)运送到前一动作放在链条输送机构上的碗内;再将自动煮面系统中煮好的面条运送到在链条输送机构上装有调料的碗中,并根据用户选择,控制汤汁灌装系统是否将汤汁加入碗中,最后由链条输送机构将成品面输送到成品面条出口。虽然该装置降低了人工成本,但整个过程中,过于依赖机械手,操作不便捷,多个人同时订餐耗费时间较长。因而,急需能够方便工薪族进餐或适用于员工食堂的面条自动加工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面条自动烹饪设备,其工作效率高、操作便捷,同时为多人快速提供满足要求的面条。

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面条自动烹饪设备,包括连在支撑架上的:提供生面条的供给系统,加热生面条的加热系统,以及提供盛放熟面条的面碗的供碗系统,

所述供给系统,位于面条自动烹饪设备的中央,用于向加热系统中提供生面条;

所述加热系统,环绕供给系统,其包括多个圆周向布置、用于盛放并加热水的加热腔,以及位于加热腔内并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加热腔腔壁上的筛网,每个加热腔匹配一个筛网,生面条被投放到筛网中,所述筛网被一翻转机构驱动实现转动,以投放经加热后的熟面条。

本发明的面条自动烹饪设备中的供给系统向加热系统提供生面条,面条由加热系统加工完毕后被投放,既保证准确投放又操作便捷,可同时为多人快速提供满足要求的面条。

进一步地,所述面条自动烹饪设备还包括提供盛放熟面条的面碗的供碗系统,所述供碗系统,向支撑架上投放用于盛放熟面条的面碗,其包括装有面碗的储碗腔,所述储碗腔底部开口,储碗腔底部的腔壁上设有用于投放碗的投碗机构,使得每次投放到支撑架上的面碗为一个。每次投放的面碗能够保证始终为一个,保证了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面条自动烹饪设备还包括用于提供辅料的辅料供给系统,其包括辅料供给机构和汤料供给机构,分别向面碗中投放辅料和汤料,汤料供给机构包括多个汤料供给腔,以提供不同汤料;辅料供给机构包括多个装有辅料的辅料供给腔,所述辅料供给腔底部开口,辅料供给腔腔壁上设有一位于辅料供给腔下部的开合结构,以实现定量投放辅料。辅料供给系统向面碗中投放辅料和汤料,每次投放的辅料量为定量,辅料和汤料可通过手动添加,但由于面碗较多,手动添加易疲劳也易出错,辅料供给系统提供不同的汤料和辅料,能够满足不同的需求,也能节省人力、避免出错。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包括中央支撑管以及用于固定并将中央支撑管围在中央的支座,所述支座包括位于支撑架下部的支撑座以及通过滚轮连动在支撑座上的环形件,所述环形件套在中央支撑管上,并绕中央支撑管转动,所述支撑座上设有用于支撑面碗的支撑平台,辅料供给机构、供碗系统固定连接在环形件上,汤料供给机构固定在支撑平台上部。这一结构使得设备整体呈圆形,供碗系统和辅料供给机构跟随环形部转动,具有较为灵活的运动,便于实现快速投放面碗和辅料。

进一步地,所述中央支撑管包括上下布置的转动管和固定管,所述供给系统,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在转动管上的:定量投放原料的原料投放机构、定量输送水的给水机构、带有搅拌桨的混合搅拌腔以及面条成型机构;原料投放机构和给水机构分别向带有搅拌桨的混合搅拌腔中投放原料和水,通过搅拌桨搅拌在混合搅拌腔中得到面团;所述面条成型机构包括位于混合搅拌腔下方的挤压腔,所述挤压腔具有开口朝上的进口和朝下的出口,混合搅拌腔中得到的面团从进口落入挤压腔中,从出口处挤出生面条。供给系统连接在转动部上,整体可跟随转动部转动,可向各个筛网中投放生面条,其整体稳定性较好,同时具有较好的灵活度。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系统还包括套设在固定管上的分水盘和废水收集盘,所述分水盘与一设置在支撑座上的用于储存并加热水的热水腔连通,以实现分水盘的供水;所述废水收集盘与穿设于一紧邻热水腔的温水腔底部的排水管连通,以实现废水收集盘废水的排放以及对温水腔中水的预热;所述分水盘上连有多个带电控阀的输水管,每个输水管连通一个加热腔,以实现加热腔单独供水;所述废水收集盘位于加热腔下方,并通过多个带有电控阀的排出管分别与加热腔连通,以实现加热腔单独排水。每个加热腔可实现单独供水以及排水,节省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废水收集盘起到支撑加热腔和收集废水的作用,使加热系统的结构更稳固,结构更紧凑。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平台与加热腔之间设有环形的可转平台,用于支撑供碗系统投放得到的面碗;所述可转平台通过一套设在固定管上的第一齿轮盘实现转动;一转动连接在固定管上的推动机构,用于将装有熟面条的面碗从可转平台推至支撑平台。可转平台与支架上部的环形部均可转动,投放面条和辅料以及面碗时,不仅仅依赖一个机构,具有较大的灵活度;总有一个部件处于可运动的状态,可保证设备的有效性。

进一步地,所述可转平台包括多个被沿可转平台周向布置的缺口分隔的小平台,所述面碗被供碗系统投放到两个相邻的小平台上,并位于缺口正上方;所述推动机构包括做圆周运动的转动部以及移动部,所述转动部通过一套设在固定管上的第二齿轮盘实现转动,所述移动部包括彼此连接的水平移动部和竖直移动部,所述水平移动部沿转动部移动,所述竖直移动部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转动部带动移动部移至缺口处,此时移动部位于面碗的后方,竖直移动部升高,水平移动部移动,将面碗从可转平台推至支撑平台;移动完毕后,竖直移动部下降,水平移动部回位。缺口为推动机构让位,使得装有主食、辅料和汤料的面碗能够顺利地被推送至支撑平台,便于人们取用。

进一步地,固定管上还设有一位于分水盘上方的蒸汽引导板,用于引导加热腔中产生的蒸汽;所述固定管上设有位于蒸汽引导板下方的蒸汽引导孔,所述蒸汽引导孔用于将蒸汽引导进入固定管;所述固定管底部与支撑架连接,固定管与支撑座的连接处设有一排风机,使得固定管内部产生负压,一穿设在温水腔底部的引导管与排风机的出口连通,将蒸汽引导经过温水腔底部,用于对温水腔中的水预热。蒸汽从蒸汽引导孔被吸入,从固定管下部的排风机被引导经过温水腔,减少蒸汽量,防止蒸汽进入原料投放机构,影响原料的品质。

进一步地,所述翻转机构包括做圆周运动的转动部件以及与转动部件连接的升降部件,所述转动部件与一套设在中央支撑管固定管上的第三齿轮盘连接,以实现圆周向运动;所述升降部件包括位于转动部件端部的齿条,所述齿条通过一驱动齿轮被一固定在转动部件上的电机带动,以实现竖向升降,每个筛网的转轴上均固定有齿轮,当齿条与齿轮啮合,齿条升降带动齿轮转动,使筛网沿转轴转动。翻转机构工作时,每次只驱动一个筛网进行转动,避免筛网之间相互干扰。

进一步地,所述开合结构包括位于开口端的转动件和位于转动件上方的平移件,所述转动件转动连接在开口端,使开口端处于打开或闭合的状态;所述平移件限位在辅料供给腔外腔壁上,其一端限位于辅料供给腔的腔壁上,另一端被一驱动电机驱动实现平移;当平移件移动时,其限位端穿入或离开辅料供给腔腔壁;当平移件平移离开辅料供给腔腔壁时,转动件不动,开口端处于闭合状态,此时辅料填满平移件、转动件和辅料供给腔围成的空间;平移件平移穿入辅料供给腔腔壁后,转动件转动,开口端处于打开状态,投放辅料。这一结构利用分开运动的转动件和平移部,保证每次投放的辅料量均相同,且两者均设置在辅料供给腔上,不需占用较多空间,结构紧凑。

进一步地,所述面碗边缘下部设有分隔件,将相邻的面碗边缘隔开,以防相互叠在一起的面碗不易被分离。

进一步地,所述投碗机构包括上下布置的两组拨叉组件,以及带动两组拨叉组件分别水平向摆动的传动组件;处于下方的下拨叉组件用于限位储碗腔开口处的第一面碗,处于上方的上拨叉组件用于限位与第一面碗相邻的第二面碗;传动组件带动下拨叉组件向外摆动,解除对第一面碗的限位,第一面碗下落,此时,上拨叉组件将第二面碗限位;传动组件带动下拨叉组件回摆,同时带动上拨叉组件向外摆动,解除对第二面碗的限位,储碗腔中的面碗下落,直至第二面碗被下拨叉组件限位。上下两组拨叉组件分别控制第一面碗和第二面碗,使得每次投放的面碗只有一个,保证投面碗效率,同时避免浪费。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面条自动烹饪设备中的供给系统向加热系统提供生面条,面条由加热系统加工完毕后被投放,既保证准确投放又操作便捷,可同时为多人快速提供满足要求的面条。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供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面条自动烹饪设备部分结构剖视图;

图8为加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辅料供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投碗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架;

11-中央支撑管;111-转动管;112-固定管;12-支撑座;121-热水腔;122-温水腔;123-排水管;13-环形件;14-支撑平台;15-可转平台;151-小平台;152-缺口;153-第一齿轮盘;16-排风机;17-引导管;

2-供给系统;

21-原料投放机构;22-给水机构;23-混合搅拌腔;231-搅拌桨;24-面条成型机构;241-挤压腔;

3-加热系统;

31-加热腔;32-筛网;33-分水盘;331-输水管;34-废水收集盘;341-排出管;35-蒸汽引导板;36-蒸汽引导孔;

41-辅料供给机构;411-辅料供给腔;412-开合结构;4121-转动件;4122-平移件;42-汤料供给机构;421-汤料供给腔;

5-供碗系统;

51-储碗腔;52-投碗机构;521-下拨叉组件;522-上拨叉组件;523-传动组件;53-面碗;531-第一面碗;532-第二面碗;

61-转动部件;611-第三齿轮盘;62-升降部件;621-齿条;622-驱动齿轮;

7-推动机构;

71-转动部;711-第二齿轮盘;72-移动部;721-水平移动部;722-竖直移动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面条自动烹饪设备,如图1、图5至图10所示,包括连在支撑架1上的:提供生面条的供给系统2,加热生面条的加热系统3,提供辅料的辅料供给系统以及提供盛放熟面条的面碗53的供碗系统5,

所述供给系统2,位于面条自动烹饪设备的中央,用于向加热系统3中提供生面条;

所述加热系统3,环绕供给系统2,其包括多个圆周向布置、用于盛放并加热水的加热腔31,以及位于加热腔31内并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加热腔31腔壁上的筛网32,每个加热腔31匹配一个筛网32,生面条被投放到筛网32中,所述筛网32被一翻转机构驱动实现转动,以向面碗53中投放经加热后的熟面条;

所述供碗系统5,向支撑架1上投放用于盛放熟面条的面碗53,其包括装有面碗53的储碗腔51,所述储碗腔51底部开口,储碗腔51的腔壁上设有用于投放碗的投碗机构52,使得每次投放到支撑架1上的面碗53为一个。

所述支撑架1包括中央支撑管11以及用于固定并将中央支撑管11围在中央的支座,所述支座包括位于支撑架1下部的支撑座12以及通过滚轮连动在支撑座12上的环形件13,所述环形件13套在中央支撑管11上,并绕中央支撑管11转动,所述支撑座12上设有用于支撑面碗53的支撑平台14,辅料供给机构41、供碗系统5固定连接在环形件13上,汤料供给机构42固定在支撑平台14上部。这一结构使得设备整体呈圆形,供碗系统5和辅料供给机构41跟随环形部转动,具有较为灵活的运动,便于实现快速投放面碗53和辅料。

所述中央支撑管11包括上下布置的转动管111和固定管112,所述供给系统2,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在转动管111上的:定量投放原料的原料投放机构21、定量输送水的给水机构22、带有搅拌桨231的混合搅拌腔23以及面条成型机构24;原料投放机构21和给水机构22分别向带有搅拌桨231的混合搅拌腔23中投放原料和水,通过搅拌桨231搅拌在混合搅拌腔23中得到面团;所述面条成型机构24包括位于混合搅拌腔23下方的挤压腔241,所述挤压腔241具有开口朝上的进口和朝下的出口,混合搅拌腔23中得到的面团从进口落入挤压腔241中,从出口处挤出生面条。供给系统2连接在转动部71上,整体可跟随转动部71转动,可向各个筛网32中投放生面条,其整体稳定性较好,同时具有较好的灵活度。

所述加热系统3还包括套设在固定管112上的分水盘33和废水收集盘34,所述分水盘33与一设置在支撑座12上的用于储存并加热水的热水腔121连通,以实现分水盘33的供水;所述废水收集盘34与穿设于一紧邻热水腔121的温水腔122底部的排水管123连通,以实现废水收集盘34废水的排放以及对温水腔122中水的预热;所述分水盘33上连有多个带电控阀的输水管331,每个输水管331连通一个加热腔31,以实现加热腔31单独供水;所述废水收集盘34位于加热腔31下方,并通过多个带有电控阀的排出管341分别与加热腔31连通,以实现加热腔31单独排水。每个加热腔31可实现单独供水以及排水,节省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废水收集盘34起到支撑加热腔31和收集废水的作用,使加热系统3的结构更稳固,结构更紧凑。

所述支撑平台14与加热腔31之间设有环形的可转平台15,用于支撑供碗系统5投放得到的面碗53;所述可转平台15通过一套设在固定管112上的第一齿轮盘153实现转动;一转动连接在固定管112上的推动机构7,可将装有熟面条的面碗53从可转平台15推至支撑平台14。可转平台15与支架上部的环形部均可转动,投放面条和辅料以及面碗53时,不仅仅依赖一个机构,具有较大的灵活度;总有一个部件处于可运动的状态,可保证设备的有效性。

所述可转平台15包括多个被沿可转平台15周向布置的缺口152分隔的小平台151,所述面碗53被供碗系统5投放到两个相邻的小平台151上,并位于缺口152正上方;所述推动机构7包括做圆周运动的转动部71以及移动部72,所述转动部71通过一套设在固定管112上的第二齿轮盘711实现转动,所述移动部72包括彼此连接的水平移动部721和竖直移动部722,所述水平移动部721沿转动部71移动,所述竖直移动部722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转动部71带动移动部72移至缺口152处,此时移动部72位于面碗53的后方,竖直移动部722升高,水平移动部721移动,将面碗53从可转平台15推至支撑平台14;移动完毕后,竖直移动部722下降,水平移动部721回位。缺口152为推动机构7让位,使得装有主食、辅料和汤料的面碗53能够顺利地被推送至支撑平台14,便于人们取用。

固定管112上还设有一位于分水盘33上方的蒸汽引导板35,用于引导加热腔31中产生的蒸汽;所述固定管112上设有位于蒸汽引导板35下方的蒸汽引导孔35,所述蒸汽引导孔35用于将蒸汽引导进入固定管112;所述固定管112底部与支撑架1连接,固定管112与支撑座12的连接处设有一排风机16,使得固定管112内部产生负压,一穿设在温水腔122底部的引导管17与排风机16的出口连通,将蒸汽引导经过温水腔122底部,用于对温水腔122中的水预热。蒸汽从蒸汽引导孔35被吸入,从固定管112下部的排风机16被引导经过温水腔122,减少蒸汽量,防止蒸汽进入原料投放机构21,影响原料的品质。

所述翻转机构包括做圆周运动的转动部件61以及与转动部件61连接的升降部件62,所述转动部件61与一套设在中央支撑管11固定管112上的第三齿轮盘611连接,以实现圆周向运动;所述升降部件62包括位于转动部件61端部的齿条621,所述齿条621通过一驱动齿轮622被一固定在转动部件61上的电机带动,以实现竖向升降,每个筛网32的转轴上均固定有齿轮,当齿条621与齿轮啮合,齿条621升降带动齿轮转动,使筛网32沿转轴转动。翻转机构工作时,每次只驱动一个筛网32进行转动,避免筛网32之间相互干扰。

所述面碗53边缘下部设有分隔件,将相邻的面碗53边缘隔开,以防相互叠在一起的面碗53不易被分离,所述投碗机构52包括上下布置的两组拨叉组件,以及带动两组拨叉组件分别水平向摆动的传动组件523;处于下方的下拨叉组件521用于限位储碗腔51开口处的第一面碗531,处于上方的上拨叉组件522用于限位与第一面碗531相邻的第二面碗532;传动组件523带动下拨叉组件521向外摆动,解除对第一面碗531的限位,第一面碗531下落,此时,上拨叉组件522将第二面碗532限位;传动组件523带动下拨叉组件521回摆,同时带动上拨叉组件522向外摆动,解除对第二面碗532的限位,储碗腔51中的面碗53下落,直至第二面碗532被下拨叉组件521限位。上下两组拨叉组件分别控制第一面碗531和第二面碗532,使得每次投放的面碗53只有一个,保证投面碗53效率,同时避免浪费。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如图2、图5至图10所示,与实施例1区别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采用手工和面的方式获得面团,将准备好的放入挤压腔241中,挤出满足要求的生面条。

实施例3

如图3、图5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面条自动烹饪设备还包括用于提供辅料的辅料供给系统,其包括辅料供给机构41和汤料供给机构42,分别向面碗53中投放辅料和汤料,汤料供给机构42包括多个汤料供给腔421,以提供不同汤料;辅料供给机构41包括多个装有辅料的辅料供给腔411,所述辅料供给腔411底部开口,辅料供给腔411腔壁上设有一位于辅料供给腔411下部的开合结构412,以实现定量投放辅料;辅料供给系统向面碗中投放辅料和汤料,每次投放的辅料量为定量,辅料和汤料可通过手动添加,但由于面碗较多,手动添加易疲劳也易出错,辅料供给系统提供不同的汤料和辅料,能够满足不同的需求,也能节省人力、避免出错。

所述开合结构412包括位于开口端的转动件4121和位于转动件4121上方的平移件4122,所述转动件4121转动连接在开口端,使开口端处于打开或闭合的状态;所述平移件4122限位在辅料供给腔411外腔壁上,其一端限位于辅料供给腔411的腔壁上,另一端被一驱动电机驱动实现平移;当平移件4122移动时,其限位端穿入或离开辅料供给腔411腔壁;当平移件4122平移离开辅料供给腔411腔壁时,转动件4121不动,开口端处于闭合状态,此时辅料填满平移件4122、转动件4121和辅料供给腔411围成的空间;平移件4122平移穿入辅料供给腔411腔壁后,转动件4121转动,开口端处于打开状态,投放辅料。这一结构利用分开运动的转动件4121和平移部,保证每次投放的辅料量均相同,且两者均设置在辅料供给腔411上,不需占用较多空间,结构紧凑。

实施例4

如图4至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之处在于:面条自动烹饪设备还包括用于提供辅料的辅料供给系统,其包括辅料供给机构41和汤料供给机构42,分别向面碗53中投放辅料和汤料,汤料供给机构42包括多个汤料供给腔421,以提供不同汤料;辅料供给机构41包括多个装有辅料的辅料供给腔411,所述辅料供给腔411底部开口,辅料供给腔411腔壁上设有一位于辅料供给腔411下部的开合结构412,以实现定量投放辅料;辅料供给系统向面碗中投放辅料和汤料,每次投放的辅料量为定量,辅料和汤料可通过手动添加,但由于面碗较多,手动添加易疲劳也易出错,辅料供给系统提供不同的汤料和辅料,能够满足不同的需求,也能节省人力、避免出错。

所述开合结构412包括位于开口端的转动件4121和位于转动件4121上方的平移件4122,所述转动件4121转动连接在开口端,使开口端处于打开或闭合的状态;所述平移件4122限位在辅料供给腔411外腔壁上,其一端限位于辅料供给腔411的腔壁上,另一端被一驱动电机驱动实现平移;当平移件4122移动时,其限位端穿入或离开辅料供给腔411腔壁;当平移件4122平移离开辅料供给腔411腔壁时,转动件4121不动,开口端处于闭合状态,此时辅料填满平移件4122、转动件4121和辅料供给腔411围成的空间;平移件4122平移穿入辅料供给腔411腔壁后,转动件4121转动,开口端处于打开状态,投放辅料。这一结构利用分开运动的转动件4121和平移部,保证每次投放的辅料量均相同,且两者均设置在辅料供给腔411上,不需占用较多空间,结构紧凑。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发明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发明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的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