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泡组件及液体加热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27583发布日期:2019-12-27 15:04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淋泡组件及液体加热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厨房用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淋泡组件及液体加热容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茶壶在淋茶等操作时,有时会出现茶叶、咖啡粉等饮品材料堵塞滤筒网孔的情况,这样很容易造成滤筒里的茶水太多,而滤筒里的茶水太多一方面会影响淋茶等操作效果,另一方面会导致茶水溢出到容器本体外的情况发生。而对于泡茶等操作的滤筒而言,茶叶、咖啡粉等饮品材料堵塞滤筒网孔会导致容器本体与滤筒之间无法进行水交换,这样会导致茶叶、咖啡粉等饮品材料浸泡萃取不充分,从而导致茶叶、咖啡粉等饮品材料的利用率低。

因此,如何提出一种滤筒网孔不易堵塞的滤筒以及包括该滤筒的液体加热容器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淋泡组件。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淋泡组件的液体加热容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淋泡组件,用于液体加热容器,所述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容器本体,所述淋泡组件包括:滤筒,能够安装在所述容器本体内,所述滤筒的底壁和/或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进出水孔,所述进出水孔的横截面积s大于等于0.2mm2小于等于7.1mm2;其中,所述滤筒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溢流孔,所述溢流孔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进出水孔的横截面积。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淋泡组件,用于液体加热容器,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容器本体,具体地,滤筒用于装茶叶、咖啡粉等饮品材料,以实现泡茶和淋茶等操作,而滤筒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进出水孔,而通过该进出水孔容器本体内的水即可进入到滤筒内,而滤筒内的水也可排出到容器本体内,以实现滤筒与容器本体之间的水的交换。而通过在滤筒的侧壁上设置一个横截面积比进出水孔还大的溢流孔,使得溢流孔较之进出水孔更不易堵塞,因此在滤筒进行淋茶和泡茶等操作时,滤筒始终至少能够通过溢流孔将滤筒内的茶水等液体溢出,这样在进出水孔被茶叶、咖啡粉等饮品材料堵塞时,滤筒也能够通过溢流孔与容器本体连通,这样一方面能够防止滤筒内的水等液体过多,从而能够在利用滤筒进行淋茶等操作时,确保滤筒内的水量,以确保淋茶等操作的效果,提高茶汤等的口感。另一方面能够防止滤筒被完全堵塞,从而能够在利用滤筒进行泡茶等操作时,确保滤筒与容器本体能够连通,进而能够确保滤筒与容器本体之间的水的交换率,以确保茶叶、咖啡粉等饮品材料的浸泡和萃取效果,提高茶叶、咖啡粉等饮品材料的利用率。

其中,优选地,进出水孔的孔径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过大会导致茶叶、咖啡粉等饮品材料露出滤筒,过小会导致茶叶、咖啡粉等饮品材料堵塞进出水孔,或者进出水过慢的情况发生,因此,进出水孔的横截面的面积优选在大于等于0.2mm2或小于等于7.1mm2的范围内,这样可使进出水孔的孔径比较合理适中。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淋泡组件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溢流孔的数量为多个,和/或所述溢流孔为圆形孔或多边形孔或椭圆形孔。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溢流孔的数量优选为多个,这样能够确保滤筒的进出水孔在堵塞时滤筒与容器本体之间的导通效果,以确保淋茶和泡茶等操作的效果。而溢流孔的形状可任意设置,其中,优选地,可设置成圆形、多边形或椭圆形,因为圆形、多边形或椭圆形为比较常见且比较规则的形状,因此比较好加工。当然,溢流孔也可设置成除圆形、多边形或椭圆形之外的任意其它形状。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溢流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溢流孔的大小相等,或靠近所述滤筒的底壁的所述溢流孔的横截面积小于远离所述滤筒的底壁的所述溢流孔的横截面积。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所述溢流孔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溢流孔的大小既可全部相等,也可不全部相等。其中,优选地,可将滤筒靠近滤筒的开口处的溢流孔的横截面积设置的较大,而将滤筒靠近底壁的溢流孔的横截面积设置的较小一些,这样即可使滤筒上的溢流孔从底壁至开口增大。而靠近滤筒的开口的溢流孔大能够使滤筒溢水速度更快,而下部的溢流孔较小,能够防止滤筒下部的水被过多的溢出。

其中,进一步优选地,多个所述溢流孔的横截面积从靠近所述滤筒的底壁的一方至远离所述滤筒的底壁的一方逐渐增大。这样能够使溢流孔的溢水率逐渐增大,因而能够使滤筒的防溢效果等更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溢流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溢流孔中横截面积最大的所述溢流孔的横截面积大于等于πmm2小于等于100πmm2,或多个所述溢流孔中横截面积最大的所述溢流孔的横截面积大于等于4πmm2小于等于25πmm2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溢流孔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但多个溢流孔中横截面积最大的溢流孔的横截面积优选大于等于πmm2小于等于100πmm2,这样便能够使最大的溢流孔的大小比较适中,从而既可防止最大的溢流孔过大,又能够防止最大的溢流孔过小而起不到防溢等作用。而进一步优选地,横截面积最大的溢流孔的横截面积大于等于4πmm2小于等于25πmm2。而对于其它的溢流孔来说,其大小可以随意设置,但均小于横截面积最大的溢流孔。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溢流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溢流孔中距离所述滤筒的底壁最远的溢流孔与所述滤筒的底壁之间的距离为h,所述滤筒的内壁的高度为l,其中,0.2≤h/l≤0.8,或0.33≤h/l≤0.67。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多个溢流孔可设置在滤筒的侧壁的任意高度上,但为了确保溢流孔的功能,溢流孔即不能够设置的过高,也不能设置的过矮,因此,距离滤筒底壁最远的溢流孔与滤筒底壁之间的距离h不宜过小,但也不宜过大,具体地,可根据滤筒的内壁的总体高度l合理设置h的值,优选地,h/l的值大于等于0.2小于等于0.8为最佳,进一步优选地,h/l的值可大于等于0.33小于等于0.67。

其中,溢流孔与滤筒的底壁之间的距离为溢流孔靠近滤筒底壁的一侧与滤筒底壁之间的距离。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滤筒的底壁上从靠近所述滤筒的底壁的边缘的方向至靠近所述滤筒的底部的中部方向设置有向所述滤筒的外侧倾斜设置的引流面。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可在滤筒的底部上,从滤筒底部的边缘至滤筒的底部的中部设置向下倾斜的引流面,这样可通过引流面将滤筒底壁上的水从滤筒的底壁的边缘引导到滤筒的底壁的中部,从而能够在淋茶时,将滤筒内淋到水的位置处的水引导到淋不到水的位置处,以使滤筒内的茶叶等均能够与水接触,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淋茶的均匀性。这样使得所有的茶叶等均能够被充分浸泡萃取,以使得茶叶等能够被充分使用,这样便可提高茶叶等的利用率,提高淋茶等操作的效果,以提高茶水等的口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引流面为弧形面或倾斜平面,和/或所述滤筒的底壁从所述滤筒的底壁的边缘至所述滤筒的底壁的中部向所述滤筒的外侧凹陷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将引流面设置成弧形或设置成一倾斜平面,这样便可将滤筒的底壁边缘的水向滤筒的底壁的中部引导,从而能够进一步确保淋茶等操作的均匀性。其中,优选地,可将滤筒的底壁从滤筒的底壁的边缘至滤筒的底壁的中部向滤筒的外侧凹陷设置,即可将滤筒的整个底部从边缘向中部向下凹陷,这样便能够将整个滤筒的底壁均设置成引流面,从而使得整个滤筒的各个方向均能够实现均匀淋茶。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滤筒的底壁上设置有安装孔,淋泡组件还包括:空心柱,所述空心柱的第一端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空心柱的第二端位于所述滤筒内或从所述滤筒的开口伸出到所述滤筒外;散水头,安装在所述空心柱的第二端上,所述散水头内设置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内壁上设置有散水孔,所述散水头内的水能够通过所述散水孔洒到所述滤筒内。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可通过空心柱实现散水头在滤筒上的安装,而设置散水头能够在滤筒用于淋茶时,使散水头通过空心柱与容器本体的导流件连通,从而可通过散水头来将淋茶等操作用的水分散开后通过散水孔喷淋到茶叶、咖啡粉等饮品材料上,这样散水头便能够将淋茶等操作用的水大面积喷洒出去,以防止水只能够淋到某个局部区域,这样即可通过散水头将淋茶等操作用的水较均匀地淋到茶叶、咖啡粉等饮品材料上,以使所有的茶叶等均能够被充分浸泡萃取,进而使得茶叶等能够被充分使用,这样便可提高茶叶等的利用率,提高淋茶等操作的效果,以提高茶水等的口感。同时,本申请中,散水头通过空心柱安装在滤筒的安装孔处,因此可通过滤筒实现散水头的安装,这样便不用将散水头安装到导流件等其它零部件上,从而使得散水头和滤筒能够安装成一体,以使散水头和滤筒能整体进行拆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滤筒为圆形滤筒,所述圆形滤筒的直径为d,多个所述散水孔中距离所述滤筒的底壁最远的散水孔与所述滤筒的底壁之间的距离为h,其中,0.13d2≤h≤12.5d2,或0.3d2≤h≤5d2,或所述散水头内的水从所述散水孔中流出时的额定速度为v0,其中,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一方面可通过滤筒的直径d合理限定出最高散水孔的高度,这样便能够合理限定出散水孔处的水流的额定速度,以确保散水头的淋茶范围和淋茶效果,具体地,可将h设置的大于等于0.13d2小于等于12.5d2,进一步优选地,可将h设置的大于等于0.3d2小于等于5d2。同时,另一方面也可通过滤筒的直径d、以及散水孔处的水流的额定速度,也即最理想的速度,合理设置散水头上的最高处的散水孔的高度,这样即可使淋茶时,散水孔流出的水的速度能够满足预期要求。其中,优选地,可使滤筒的直径d、最高处的散水孔与滤筒的底壁之间的距离h以及散水头内的水从所述散水孔中流出时的额定速度v0满足以下关系式:

其中,散水孔与滤筒的底壁之间的距离为散水孔的中心与滤筒的内底壁之间的距离。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淋泡组件还包括:导流件,所述导流件的一端伸入到所述容器本体内,并位于所述滤筒外,所述导流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散水头连通,所述导流件能够将所述容器本体内的水导入到所述散水头内。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导流件,能够通过导流件将容器本体内的水等液体导入到散水头中,然后通过散水头将其较为均匀地洒到滤筒内的茶叶、咖啡粉等饮品材料上,这样即可将容器本体内的水等液体直接洒在茶叶、咖啡粉等饮品材料上,以实现淋茶等操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导流件包括:支撑盖,所述支撑盖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支撑盖能够扣在所述容器本体的底壁上,与所述容器本体的底壁形成第二容纳腔;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插入安装在所述通孔内,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插入安装至所述中空柱,并与所述中空柱连通。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导流件包括支撑盖和连接管,其中,连接管与支撑盖通过通孔连通,而连接管的另一端又能够安装至中空柱与滤筒连通,从而支撑盖侧的水便能够通过连接管导入到滤筒内。而支撑盖能够扣在容器本体的底壁上,与容器本体的底壁形成第二容纳腔,这样在容器本体内的水被加热沸腾后,便能够在第二容纳腔内产生蒸汽,从而在蒸汽逐渐增多,第二容纳腔内的压力逐渐增大后,第二容纳腔内的水便能够通过连接管压入到滤筒内,然后即可淋到滤筒内的茶叶等上,以实现淋茶等操作。而该种结构在淋茶等操作时,可通过容器本体内的水蒸汽产生的压力将水从容器本体压入到滤筒内,而不用额外设置水泵等抽水结构,因而能够简化滤筒的成本,降低产品的功耗。

当然,导流件也可为其它能够将容器本体内的水导入到滤筒内的结构,比如也可通过一个抽水装置,比如水泵和抽气管组成的抽水结构来作为导流件,以便能够将容器本体内的水抽入到滤筒内,以实现淋茶等操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能够拆卸地插入安装至所述中空柱,且所述连接管从所述中空柱上拆卸下来后,所述支撑盖能够拆卸地盖装在所述滤筒的开口上,所述连接管远离所述支撑盖的一端能够拆卸地安装至所述容器本体。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连接管的另一端与中空柱拆卸地安装,使得滤筒和散水头还能够从连接管上拆卸下来,而滤筒从连接管上拆卸下来后,滤筒能够与支撑盖相互盖合,连接管远离支撑盖的一端能够拆卸地安装至容器本体,使得滤筒、支撑盖和连接管便可将淋泡组件组装成泡茶等操作形态并安装在容器本体上,这样可利用该淋泡组件进行泡茶等操作。而该种设置由于滤筒既能够与支撑盖拆卸地安装在一起以实现泡茶等操作,又能够安装在连接管的另一端,以与支撑盖和连接管组装成淋茶等操作形态以进行淋茶等操作,这就使得用户在具体使用该淋泡组件时,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将支撑盖、连接管和滤筒进行不同方式的组装,以组合成淋茶等操作形态或组合成泡茶等操作形态,这样即可通过同一淋泡组件既实现淋茶等操作又实现泡茶等操作,从而便能够扩大产品的功能,提高产品的实用性,进而便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多方面的需求,以提高用户体验。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容器本体的底壁上;所述支撑盖扣在所述容器本体的底壁上时,所述支撑盖罩设在所述加热装置上;其中,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大于等于150w小于等于1000w,或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大于等于300w小于等于600w。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加热装置用于加热容器本体内的水。以使容器本体具有加热功能。其中,优选地,加热装置可直接设置在支撑盖内进行加热,这样可提高支撑盖内的水的加热效率,确保淋泡组件能够产生足够多的蒸汽和热水,这样便可提高淋茶等操作的速度和效果,以提高茶水等的口感。而将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设置在150w至1000w之间,进一步地,设置在300w至600w之间能够合理限定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从而能够合理限定支撑盖内的蒸汽的量,以确保淋茶时水的速度,从而既能够防止支撑盖内的水沸腾过度,又能够确保从散水孔流出的水具有一定的速度,以确保淋茶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连接管远离所述支撑盖的一端能够拆卸地安装至所述容器本体时,所述连接管能够沿所述容器本体的高度方向上下运动。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连接管远离支撑盖的一端能够拆卸地且能够沿容器本体的高度方向上下运动的安装在容器本体上,使得用户在利用该淋泡组件进行泡茶等操作时,能够将连接管向上提升,以将滤筒向容器本体的开口提升,这样便能够在泡好茶等以后,将滤筒向上提到茶水面以上,以防止茶叶、咖啡粉等饮品材料进一步浸泡在水中,这样用户便能够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茶叶、咖啡粉等饮品材料浸泡的时间,以防止茶叶、咖啡粉等饮品材料浸泡时间过长而导致茶水过浓的情况发生。而在下次泡茶等操作时,可通过将连接管向下降,以使滤筒又能够继续浸泡在水中,以继续进行泡茶等操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连接管能够插入安装到所述中空柱内的一端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中空柱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连接管与所述中空柱通过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的配合螺纹连接。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可在连接管需要插入安装到中空柱内的一端上设置外螺纹,而在中空柱内设置内螺纹,这样便可在连接管插入安装到中空柱内后,通过螺纹连接实现连接管在中空柱内的固定。而螺纹连接,连接可靠且结构简单,因而能够在确保连接管与中空柱可稳定安装的同时,简化产品的结构,降低产品的成本。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淋泡组件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滤筒上,所述滤筒能够拆卸地安装在所述连接管远离所述支撑盖的一端上时,所述固定件的另一端能够拆卸地安装在所述连接管上。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可在滤筒上设置一个固定件,以便能够在将滤筒拆卸地安装在连接管的另一端上时,通过固定件将连接管固定住,具体地,比如可在滤筒上设置一个弹性扣,然后通过弹性扣实现连接管与滤筒之间的可拆卸安装。同时,可在连接管上设置外螺纹,而在滤筒等上设置内螺纹,从而可通过内外螺纹的旋合实现连接管与滤筒之间的可拆卸配合,这样便可对连接管进行双重固定,以确保连接管与滤筒之间的安装可靠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滤筒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进出水孔。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可优选在滤筒的侧壁上设置进出水孔,这样便可通过滤筒的侧壁上的进出水孔实现滤筒与容器本体之间的水的交换。而此时,滤筒的底壁上既可设置进出水孔,也可不设置进出水孔。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散水头呈伞形或花洒形或蘑菇形或圆台形。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散水头优选呈伞形或花洒形或蘑菇形或圆台形,因为,伞形或花洒形或蘑菇形或圆台形比较常见,因此比较好加工采购,从而能够降低成本。当然,散水头也可呈其它任意形状,在此不一一列举。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散水头能够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空心柱上,或所述散水头与所述空心柱为一体式结构。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中空柱与散水头优选为一体式结构,因为一体式结构的力学性能好,因而能够确保中空柱与散水头之间的连接强度,此外,还可将中空柱与散水头一体制成,批量生产,以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降低产品的生产加工成本。当然,中空柱与滤筒以及中空柱与散水头也可为分体式结构,即可拆卸结构,这样便能够在不使用淋泡组件时将滤筒和中空柱以及散水头拆卸下来进行分开收纳与存放,以提高收纳和存放的便利性,同时,中空柱与滤筒以及中空柱与散水头能够拆卸地连接,还能够在中空柱、散水头和滤筒污损以后,单独对中空柱、散水头和滤筒进行更换,以提高产品的维修便利性。另外,中空柱与滤筒以及中空柱与散水头为能够拆卸地结构,还能够在滤筒不用于淋茶等操作时,将中空柱和散水头拆卸下来,以使滤筒实现其它作用,这样便可提高滤筒的利用率,具体地,比如,可在滤筒用于泡茶等操作时,将中空柱和散水头拆卸下来,以增大滤筒的容纳空间。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空心柱的一端能够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能够在不使用淋泡组件时将滤筒和中空柱以及散水头拆卸下来进行分开收纳与存放,以提高收纳和存放的便利性,同时,中空柱与滤筒能够拆卸地连接,还能够在中空柱、散水头和滤筒污损以后,单独对中空柱、散水头进行更换,以提高产品的维修便利性。另外,中空柱与滤筒为能够拆卸地结构,还能够在滤筒不用于淋茶等操作时,将中空柱和散水头拆卸下来,以使滤筒实现其它作用,这样便可提高滤筒的利用率,具体地,比如,可在滤筒用于泡茶等操作时,将中空柱和散水头拆卸下来,以增大滤筒的容纳空间。当然,在其它方案中,空心柱与滤筒的底壁也可为一体式结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支撑盖和/或所述滤筒上设置有透明区。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支撑盖和/或滤筒上设置透明区,从而能够通过该透明区看清支撑盖和/或滤筒内部的情况,具体地,比如在支撑盖上设置透明区,能够观看淋茶等操作的过程,而在滤筒上设置透明区,能够观看滤筒内的茶叶、咖啡粉等饮品材料的浸泡萃取情况,也能够在进行淋茶或泡茶等操作时观看具体的淋茶和泡茶等操作的过程。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支撑盖为全透明结构或部分透明结构,和/或所述滤筒为全透明结构或部分透明结构。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在为了看清支撑盖和/或滤筒的内部的原则下,既可将支撑盖和/或滤筒全部设置成透明结构,也可将支撑盖和/或滤筒设置成部分透明结构,具体地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支撑盖和/或连接管和/或滤筒的透明情况。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容器本体,所述容器本体上设置有容器口;容器盖,所述容器盖能够盖装在所述容器本体的容器口上;和第一方面任一项实施例提供的淋泡组件,所述淋泡组件的滤筒能够通过所述容器口安装在所述容器本体内。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具有容器本体、容器盖和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淋泡组件,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具有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淋泡组件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列举。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容器本体内或设置在所述容器本体外。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设置加热装置能够加热容器本体内的水。而优选地,可将加热装置以及供电装置等都直接设置在容器本体上,这样可将液体加热容器设置成一个液体加热杯或类似液体加热杯的结构。此时,加热装置既可安装在容器本体内,也可安装在容器本体外。

在上述另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底座和加热装置,所述容器本体能够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容器本体上或设置在所述底座内。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还可在容器本体的底部设置一个底座,而通过设置底座一方面能够提供一个放置容器本体的平台,另一方面可通过底座为加热装置提供电源,或者通过底座来控制容器本体的具体工作,比如控制加热功率,加热时间等。而加热装置用于加热容器本体,其中,具体地,加热装置既可安装在底座内,也可安装在容器本体上,而加热装置的位置,可根据实际设置。该种结构,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容器本体、容器盖和底座,因而可将液体加热容器设置成一茶壶或类似茶壶的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容器本体的内底壁上;其中,所述淋泡组件包括支撑盖时,支撑盖能够罩设在所述加热装置上。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可优选将加热装置设置在容器本体的内底壁上,并将支撑盖罩设安装在加热装置上,这样可直接将加热装置设置在支撑盖内进行加热,这样即可提高支撑盖内的水的加热效率,确保液体加热容器能够产生足够多的蒸汽和热水,这样便可提高淋茶速度,确保淋茶等操作的效果,以提高茶水的口感。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大于等于150w小于等于1000w,或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大于等于300w小于等于600w。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加热装置可优选直接设置在容器本体内进行加热,这样可提高产品的加热效率,从而便可提高淋茶等操作的速度和效果,以提高茶水等的口感。而将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设置在150w(w为功率单位,表示瓦特)至1000w之间,进一步地设置在300w至600w之间能够合理限定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从而能够合理限定支撑盖内的蒸汽的量,以确保淋茶时水的速度,从而既能够防止支撑盖内的水沸腾过度,又能够确保从散水孔流出的水具有一定的速度,以确保淋茶等操作的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容器本体上设置有手柄。其中,通过设置手柄能够使容器本体更便利的进行移动,从而更利于倒茶、清洗等操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容器本体的侧壁上设置容器嘴。通过在容器本体的侧壁上设置容器嘴,能够通过容器嘴来进行容器本体内的茶水等的倒出,这样在倒出茶水等时,便不用打开容器盖,取出淋泡组件等,因而能够使茶水等的倒出更加方便。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容器本体上还设置有盖体,所述盖体能够打开或关闭所述容器嘴。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可在容器本体的容器嘴处设置一个盖体,这样可通过盖体来进行容器嘴的打开和关闭,这样可防止容器嘴长期敞开,因而可在泡茶等操作时,将容器嘴关闭,以锁住容器本体内的热量以及茶香等,这样便可防止热量外泄,提高产品的加热效率,从而确保泡茶效果。

其中,具体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操作面板、控制板、外壳、电源等结构。

其中,优选地,所述液体加热容器为加热杯、茶壶或者咖啡壶,当然,液体加热容器也可为除加热杯、茶壶和咖啡壶之外的其它产品。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淋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实施例提供的淋泡组件的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淋泡组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淋泡组件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淋泡组件的再一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淋泡组件的第五个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淋泡组件的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8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滤筒,12进出水孔,14溢流孔,16安装孔,2空心柱,3散水头,32第一容纳腔,34散水孔,4导流件,42支撑盖,44连接管,5固定件,6容器本体,62手柄,7容器盖,8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8来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淋泡组件及液体加热容器。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淋泡组件,用于液体加热容器,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容器本体6,淋泡组件包括:滤筒1,能够安装在容器本体6内,滤筒1的底壁和/或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进出水孔12,进出水孔12的横截面积s大于等于0.2mm2小于等于7.1mm2;其中,滤筒1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溢流孔14,溢流孔14的横截面积大于进出水孔12的横截面积。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淋泡组件,用于液体加热容器,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容器本体6,具体地,滤筒1用于装茶叶、咖啡粉等饮品材料,以实现泡茶和淋茶等操作,而滤筒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进出水孔12,而通过该进出水孔12容器本体6内的水即可进入到滤筒1内,而滤筒1内的水也可排出到容器本体6内,以实现滤筒1与容器本体6之间的水的交换。而通过在滤筒1的侧壁上设置一个横截面积比进出水孔12还大的溢流孔14,使得溢流孔14较之进出水孔12更不易堵塞,因此在滤筒1进行淋茶和泡茶等操作时,滤筒1始终至少能够通过溢流孔14将滤筒1内的茶水等液体溢出,这样在进出水孔12被茶叶、咖啡粉等饮品材料堵塞时,滤筒1也能够通过溢流孔14与容器本体6连通,这样一方面能够防止滤筒1内的水等液体过多,从而能够在利用滤筒1进行淋茶等操作时,确保滤筒1内的水量,以确保淋茶等操作的效果,提高茶汤等的口感。另一方面能够防止滤筒1被完全堵塞,从而能够在利用滤筒1进行泡茶等操作时,确保滤筒1与容器本体6能够连通,进而能够确保滤筒1与容器本体6之间的水的交换率,以确保茶叶、咖啡粉等饮品材料的浸泡和萃取效果,提高茶叶、咖啡粉等饮品材料的利用率。

其中,进出水孔12的孔径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过大会导致茶叶、咖啡粉等饮品材料露出滤筒1,过小会导致茶叶、咖啡粉等饮品材料堵塞进出水孔12,或者进出水过慢的情况发生,因此,进出水孔12的横截面的面积优选在大于等于0.2mm2或小于等于7.1mm2的范围内,这样可使进出水孔12的孔径比较合理适中。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图4至图6所示,溢流孔14的数量为多个,和/或溢流孔14为圆形孔或多边形孔或椭圆形孔。

在该些实施例中,溢流孔14的数量优选为多个,这样能够确保滤筒1的进出水孔12在堵塞时滤筒1与容器本体6之间的导通效果,以确保淋茶和泡茶等操作的效果。而溢流孔14的形状可任意设置,其中,优选地,可设置成圆形、多边形或椭圆形,因为圆形、多边形或椭圆形为比较常见且比较规则的形状,因此比较好加工。当然,溢流孔14也可设置成除圆形、多边形或椭圆形之外的任意其它形状。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图4至图6所示,溢流孔1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溢流孔14的大小相等,或靠近滤筒1的底壁的溢流孔14的横截面积小于远离滤筒1的底壁的溢流孔14的横截面积。

在该些实施例中,溢流孔14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溢流孔14的大小既可全部相等,也可不全部相等。其中,优选地,可将滤筒1靠近滤筒1的开口处的溢流孔14的横截面积设置的较大,而将滤筒1靠近底壁的溢流孔14的横截面积设置的较小一些,这样即可使滤筒1上的溢流孔14从底壁至开口增大。而靠近滤筒1的开口的溢流孔14大能够使滤筒1溢水速度更快,而下部的溢流孔14较小,能够防止滤筒1下部的水被过多的溢出。

其中,进一步优选地,多个溢流孔14的横截面积从靠近滤筒1的底壁的一方至远离滤筒1的底壁的一方逐渐增大。这样能够使溢流孔14的溢水率逐渐增大,因而能够使滤筒1的防溢效果等更好。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溢流孔1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溢流孔14中横截面积最大的溢流孔14的横截面积大于等于πmm2小于等于100πmm2,或多个溢流孔14中横截面积最大的溢流孔14的横截面积大于等于4πmm2小于等于25πmm2

在该些实施例中,溢流孔14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但多个溢流孔14中横截面积最大的溢流孔14的横截面积优选大于等于πmm2小于等于100πmm2,这样便能够使最大的溢流孔14的大小比较适中,从而既可防止最大的溢流孔14过大,又能够防止最大的溢流孔14过小而起不到防溢等作用。而进一步优选地,横截面积最大的溢流孔14的横截面积大于等于4πmm2小于等于25πmm2,而对于其它的溢流孔14来说,其大小可以随意设置,但均小于横截面积最大的溢流孔14。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溢流孔1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溢流孔14中距离滤筒1的底壁最远的溢流孔14与滤筒1的底壁之间的距离为h,如图3所示,滤筒1的内壁的高度为l,其中,0.2≤h/l≤0.8,或0.33≤h/l≤0.67。

在该些实施例中,多个溢流孔14可设置在滤筒1的侧壁的任意高度上,但为了确保溢流孔14的功能,溢流孔14即不能够设置的过高,也不能设置的过矮,因此,距离滤筒1底壁最远的溢流孔14与滤筒1底壁之间的距离h不宜过小,但也不宜过大,具体地,可根据滤筒1的内壁的总体高度l合理设置h的值,优选地,h/l的值大于等于0.2小于等于0.8为最佳,进一步优选地,h/l的值可大于等于0.33小于等于0.67。

其中,溢流孔14与滤筒1的底壁之间的距离为溢流孔14靠近滤筒1底壁的一侧与滤筒1底壁之间的距离。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滤筒1的底壁上从靠近滤筒1的底壁的边缘的方向至靠近滤筒1的底部的中部方向设置有向滤筒1的外侧倾斜设置的引流面。

在该些实施例中,可在滤筒1的底部上,从滤筒1底部的边缘至滤筒1的底部的中部设置向下倾斜的引流面,这样可通过引流面将滤筒1底壁上的水从滤筒1的底壁的边缘引导到滤筒1的底壁的中部,从而能够在淋茶时,将滤筒1内淋到水的位置处的水引导到淋不到水的位置处,以使滤筒1内的茶叶等均能够与水接触,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淋茶的均匀性。这样使得所有的茶叶等均能够被充分浸泡萃取,以使得茶叶等能够被充分使用,这样便可提高茶叶等的利用率,提高淋茶等操作的效果,以提高茶水等的口感。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引流面为弧形面或倾斜平面,和/或滤筒1的底壁从滤筒1的底壁的边缘至滤筒1的底壁的中部向滤筒1的外侧凹陷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可将引流面设置成弧形或设置成一倾斜平面,这样便可将滤筒1的底壁边缘的水向滤筒1的底壁的中部引导,从而能够进一步确保淋茶等操作的均匀性。其中,优选地,可将滤筒1的底壁从滤筒1的底壁的边缘至滤筒1的底壁的中部向滤筒1的外侧凹陷设置,即可将滤筒1的整个底部从边缘向中部向下凹陷,这样便能够将整个滤筒1的底壁均设置成引流面,从而使得整个滤筒1的各个方向均能够实现均匀淋茶。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至图6所示,滤筒1的底壁上设置有安装孔16,淋泡组件还包括:空心柱2,空心柱2的第一端安装在安装孔16内,空心柱2的第二端位于滤筒1内或从滤筒1的开口伸出到滤筒1外;散水头3,安装在空心柱2的第二端上,散水头3内设置有第一容纳腔32,第一容纳腔32的内壁上设置有散水孔34,散水头3内的水能够通过散水孔34洒到滤筒1内。

在该些实施例中,可通过空心柱2实现散水头3在滤筒1上的安装,而设置散水头3能够在滤筒1用于淋茶时,使散水头3通过空心柱2与容器本体6的导流件4连通,从而可通过散水头3来将淋茶等操作用的水分散开后通过散水孔34喷淋到茶叶、咖啡粉等饮品材料上,这样散水头3便能够将淋茶等操作用的水大面积喷洒出去,以防止水只能够淋到某个局部区域,这样即可通过散水头3将淋茶等操作用的水较均匀地淋到茶叶、咖啡粉等饮品材料上,以使所有的茶叶等均能够被充分浸泡萃取,进而使得茶叶等能够被充分使用,这样便可提高茶叶等的利用率,提高淋茶等操作的效果,以提高茶水等的口感。同时,本申请中,散水头3通过空心柱2安装在滤筒1的安装孔16处,因此可通过滤筒1实现散水头3的安装,这样便不用将散水头3安装到导流件4等其它零部件上,从而使得散水头3和滤筒1能够安装成一体,以使散水头3和滤筒1能整体进行拆装。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至图6所示,滤筒1为圆形滤筒,圆形滤筒的直径为d,多个散水孔34中距离滤筒1的底壁最远的散水孔34与滤筒1的底壁之间的距离为h,其中,0.13d2≤h≤12.5d2,或0.3d2≤h≤5d2,或散水头3内的水从散水孔34中流出时的额定速度为v0,其中,

在该些实施例中,一方面可通过滤筒1的直径d合理限定出最高散水孔34的高度,这样便能够合理限定出散水孔34处的水流的额定速度,以确保散水头3的淋茶范围和淋茶效果,具体地,可将h设置的大于等于0.13d2小于等于12.5d2,进一步优选地,可将h设置的大于等于0.3d2小于等于5d2。同时,另一方面也可通过滤筒1的直径d、以及散水孔34处的水流的额定速度,也即最理想的速度,合理设置散水头3上的最高处的散水孔34的高度,这样即可使淋茶时,散水孔34流出的水的速度能够满足预期要求。其中,优选地,可使滤筒1的直径d、最高处的散水孔34与滤筒1的底壁之间的距离h以及散水头3内的水从散水孔34中流出时的额定速度v0满足以下关系式:

其中,散水孔34与滤筒1的底壁之间的距离为散水孔34的中心与滤筒1的内底壁之间的距离。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至图6所示,淋泡组件还包括:导流件4,导流件4的一端伸入到容器本体6内,并位于滤筒1外,导流件4的另一端与散水头3连通,导流件4能够将容器本体6内的水导入到散水头3内。

在该些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导流件4,能够通过导流件4将容器本体6内的水等液体导入到散水头3中,然后通过散水头3将其较为均匀地洒到滤筒1内的茶叶、咖啡粉等饮品材料上,这样即可将容器本体6内的水等液体直接洒在茶叶、咖啡粉等饮品材料上,以实现淋茶等操作。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至图6所示,导流件4包括:支撑盖42,支撑盖42上设置有通孔,支撑盖42能够扣在容器本体6的底壁上,与容器本体6的底壁形成第二容纳腔;连接管44,连接管44的一端插入安装在通孔内,连接管44的另一端插入安装至中空柱,并与中空柱连通。

在该些实施例中,导流件4包括支撑盖42和连接管44,其中,连接管44与支撑盖42通过通孔连通,而连接管44的另一端又能够安装至中空柱与滤筒1连通,从而支撑盖42侧的水便能够通过连接管44导入到滤筒1内。而支撑盖42能够扣在容器本体6的底壁上,与容器本体6的底壁形成第二容纳腔,这样在容器本体6内的水被加热沸腾后,便能够在第二容纳腔内产生蒸汽,从而在蒸汽逐渐增多,第二容纳腔内的压力逐渐增大后,第二容纳腔内的水便能够通过连接管44压入到滤筒1内,然后即可淋到滤筒1内的茶叶等上,以实现淋茶等操作。而该种结构在淋茶等操作时,可通过容器本体6内的水蒸汽产生的压力将水从容器本体6压入到滤筒1内,而不用额外设置水泵等抽水结构,因而能够简化滤筒1的成本,降低产品的功耗。

当然,导流件4也可为其它能够将容器本体6内的水导入到滤筒1内的结构,比如也可通过一个抽水装置,比如水泵和抽气管组成的抽水结构来作为导流件4,以便能够将容器本体6内的水抽入到滤筒1内,以实现淋茶等操作。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至图6所示,连接管44的另一端能够拆卸地插入安装至中空柱,且连接管44从中空柱上拆卸下来后,如图7所示,支撑盖42能够拆卸地盖装在滤筒1的开口上,连接管44远离支撑盖42的一端能够拆卸地安装至容器本体6。

在该些实施例中,连接管44的另一端与中空柱拆卸地安装,使得滤筒1和散水头3还能够从连接管44上拆卸下来,而滤筒1从连接管44上拆卸下来后,滤筒1能够与支撑盖42相互盖合,连接管44远离支撑盖42的一端能够拆卸地安装至容器本体6,使得滤筒1、支撑盖42和连接管44便可将淋泡组件组装成泡茶等操作形态并安装在容器本体6上,这样可利用该淋泡组件进行泡茶等操作。而该种设置由于滤筒1既能够与支撑盖42拆卸地安装在一起以实现泡茶等操作,又能够安装在连接管44的另一端,以与支撑盖42和连接管44组装成淋茶等操作形态以进行淋茶等操作,这就使得用户在具体使用该淋泡组件时,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将支撑盖42、连接管44和滤筒1进行不同方式的组装,以组合成淋茶等操作形态或组合成泡茶等操作形态,这样即可通过同一淋泡组件既实现淋茶等操作又实现泡茶等操作,从而便能够扩大产品的功能,提高产品的实用性,进而便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多方面的需求,以提高用户体验。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加热装置,加热装置设置在容器本体6的底壁上;支撑盖42扣在容器本体6的底壁上时,支撑盖42罩设在加热装置上;其中,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大于等于150w小于等于1000w,或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大于等于300w小于等于600w。

在该些实施例中,加热装置用于加热容器本体6内的水。以使容器本体6具有加热功能。其中,优选地,加热装置可直接设置在支撑盖42内进行加热,这样可提高支撑盖42内的水的加热效率,确保淋泡组件能够产生足够多的蒸汽和热水,这样便可提高淋茶等操作的速度和效果,以提高茶水等的口感。而将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设置在150w至1000w之间,进一步地,设置在300w至600w之间能够合理限定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从而能够合理限定支撑盖42内的蒸汽的量,以确保淋茶时水的速度,从而既能够防止支撑盖42内的水沸腾过度,又能够确保从散水孔34流出的水具有一定的速度,以确保淋茶效果。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连接管44远离支撑盖42的一端能够拆卸地安装至容器本体6时,连接管44能够沿容器本体6的高度方向上下运动。

在该些实施例中,连接管44远离支撑盖42的一端能够拆卸地且能够沿容器本体6的高度方向上下运动的安装在容器本体6上,使得用户在利用该淋泡组件进行泡茶等操作时,能够将连接管44向上提升,以将滤筒1向容器本体6的开口提升,这样便能够在泡好茶等以后,将滤筒1向上提到茶水面以上,以防止茶叶、咖啡粉等饮品材料进一步浸泡在水中,这样用户便能够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茶叶、咖啡粉等饮品材料浸泡的时间,以防止茶叶、咖啡粉等饮品材料浸泡时间过长而导致茶水过浓的情况发生。而在下次泡茶等操作时,可通过将连接管44向下降,以使滤筒1又能够继续浸泡在水中,以继续进行泡茶等操作。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连接管44能够插入安装到中空柱内的一端上设置有外螺纹,中空柱内设置有内螺纹,连接管44与中空柱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的配合螺纹连接。

在该些实施例中,可在连接管44需要插入安装到中空柱内的一端上设置外螺纹,而在中空柱内设置内螺纹,这样便可在连接管44插入安装到中空柱内后,通过螺纹连接实现连接管44在中空柱内的固定。而螺纹连接,连接可靠且结构简单,因而能够在确保连接管44与中空柱可稳定安装的同时,简化产品的结构,降低产品的成本。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淋泡组件还包括:固定件5,固定件5的一端设置在滤筒1上,滤筒1能够拆卸地安装在连接管44远离支撑盖42的一端上时,固定件5的另一端能够拆卸地安装在连接管44上。

在该些实施例中,可在滤筒1上设置一个固定件5,以便能够在将滤筒1拆卸地安装在连接管44的另一端上时,通过固定件5将连接管44固定住,具体地,比如可在滤筒1上设置一个弹性扣,然后通过弹性扣实现连接管44与滤筒1之间的可拆卸安装。同时,可在连接管44上设置外螺纹,而在滤筒1等上设置内螺纹,从而可通过内外螺纹的旋合实现连接管44与滤筒1之间的可拆卸配合,这样便可对连接管44进行双重固定,以确保连接管44与滤筒1之间的安装可靠性。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至图7所示,滤筒1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进出水孔12。

在该些实施例中,可优选在滤筒1的侧壁上设置进出水孔12,这样便可通过滤筒1的侧壁上的进出水孔12实现滤筒1与容器本体6之间的水的交换。而此时,滤筒1的底壁上既可设置进出水孔12,也可不设置进出水孔12。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散水头3呈伞形或花洒形或蘑菇形或圆台形。

在该些实施例中,散水头3优选呈伞形或花洒形或蘑菇形或圆台形,因为,伞形或花洒形或蘑菇形或圆台形比较常见,因此比较好加工采购,从而能够降低成本。当然,散水头3也可呈其它任意形状,在此不一一列举。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散水头3能够拆卸地安装在空心柱2上,或散水头3与空心柱2为一体式结构。

在该些实施例中,中空柱与散水头3优选为一体式结构,因为一体式结构的力学性能好,因而能够确保中空柱与散水头3之间的连接强度,此外,还可将中空柱与散水头3一体制成,批量生产,以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降低产品的生产加工成本。当然,中空柱与滤筒1以及中空柱与散水头3也可为分体式结构,即可拆卸结构,这样便能够在不使用淋泡组件时将滤筒1和中空柱以及散水头3拆卸下来进行分开收纳与存放,以提高收纳和存放的便利性,同时,中空柱与滤筒1以及中空柱与散水头3能够拆卸地连接,还能够在中空柱、散水头3和滤筒1污损以后,单独对中空柱、散水头3和滤筒1进行更换,以提高产品的维修便利性。另外,中空柱与滤筒1以及中空柱与散水头3为能够拆卸地结构,还能够在滤筒1不用于淋茶等操作时,将中空柱和散水头3拆卸下来,以使滤筒1实现其它作用,这样便可提高滤筒1的利用率,具体地,比如,可在滤筒1用于泡茶等操作时,将中空柱和散水头3拆卸下来,以增大滤筒1的容纳空间。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空心柱2的一端能够拆卸地安装在安装孔16内。

在该些实施例中,能够在不使用淋泡组件时将滤筒1和中空柱以及散水头3拆卸下来进行分开收纳与存放,以提高收纳和存放的便利性,同时,中空柱与滤筒1能够拆卸地连接,还能够在中空柱、散水头3和滤筒1污损以后,单独对中空柱、散水头3进行更换,以提高产品的维修便利性。另外,中空柱与滤筒1为能够拆卸地结构,还能够在滤筒1不用于淋茶等操作时,将中空柱和散水头3拆卸下来,以使滤筒1实现其它作用,这样便可提高滤筒1的利用率,具体地,比如,可在滤筒1用于泡茶等操作时,将中空柱和散水头3拆卸下来,以增大滤筒1的容纳空间。当然,在其它方案中,空心柱2与滤筒1的底壁也可为一体式结构。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支撑盖42和/或滤筒1上设置有透明区。

在该些实施例中,通过在支撑盖42和/或滤筒1上设置透明区,从而能够通过该透明区看清支撑盖42和/或滤筒1内部的情况,具体地,比如在支撑盖42上设置透明区,能够观看淋茶等操作的过程,而在滤筒1上设置透明区,能够观看滤筒1内的茶叶、咖啡粉等饮品材料的浸泡萃取情况,也能够在进行淋茶或泡茶等操作时观看具体的淋茶和泡茶等操作的过程。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支撑盖42为全透明结构或部分透明结构,和/或滤筒1为全透明结构或部分透明结构。

在该些实施例中,在为了看清支撑盖42和/或滤筒1的内部的原则下,既可将支撑盖42和/或滤筒1全部设置成透明结构,也可将支撑盖42和/或滤筒1设置成部分透明结构,具体地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支撑盖42和/或连接管44和/或滤筒1的透明情况。

如图8所示,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容器本体6,容器本体6上设置有容器口;容器盖7,容器盖7能够盖装在容器本体6的容器口上;和第一方面任一项实施例提供的淋泡组件,淋泡组件的滤筒1能够通过容器口安装在容器本体6内。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具有容器本体6、容器盖7和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淋泡组件,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具有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淋泡组件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列举。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加热装置,加热装置设置在容器本体6内或设置在容器本体6外。

在该些实施例中,设置加热装置能够加热容器本体6内的水。而优选地,可将加热装置以及供电装置等都直接设置在容器本体6上,这样可将液体加热容器设置成一个液体加热杯或类似液体加热杯的结构。此时,加热装置既可安装在容器本体6内,也可安装在容器本体6外。

在上述另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8所示,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底座8和加热装置,容器本体6能够安装在底座8上,加热装置设置在容器本体6上或设置在底座8内。

在该些实施例中,还可在容器本体6的底部设置一个底座8,而通过设置底座8一方面能够提供一个放置容器本体6的平台,另一方面可通过底座8为加热装置提供电源,或者通过底座8来控制容器本体6的具体工作,比如控制加热功率,加热时间等。而加热装置用于加热容器本体6,其中,具体地,加热装置既可安装在底座8内,也可安装在容器本体6上,而加热装置的位置,可根据实际设置。该种结构,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容器本体6、容器盖7和底座8,因而可将液体加热容器设置成一茶壶或类似茶壶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加热装置设置在容器本体6的内底壁上;其中,淋泡组件包括支撑盖42时,支撑盖42能够罩设在加热装置上。

在该些实施例中,可优选将加热装置设置在容器本体6的内底壁上,并将支撑盖42罩设安装在加热装置上,这样可直接将加热装置设置在支撑盖42内进行加热,这样即可提高支撑盖42内的水的加热效率,确保液体加热容器能够产生足够多的蒸汽和热水,这样便可提高淋茶速度,确保淋茶等操作的效果,以提高茶水的口感。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大于等于150w小于等于1000w,或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大于等于300w小于等于600w。

在该些实施例中,加热装置可优选直接设置在容器本体6内进行加热,这样可提高产品的加热效率,从而便可提高淋茶等操作的速度和效果,以提高茶水等的口感。而将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设置在150w(w为功率单位,表示瓦特)至1000w之间,进一步地设置在300w至600w之间能够合理限定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从而能够合理限定支撑盖42内的蒸汽的量,以确保淋茶时水的速度,从而既能够防止支撑盖42内的水沸腾过度,又能够确保从散水孔34流出的水具有一定的速度,以确保淋茶等操作的效果。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8所示,容器本体6上设置有手柄62。其中,通过设置手柄62能够使容器本体6更便利的进行移动,从而更利于倒茶、清洗等操作。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容器本体6的侧壁上设置容器嘴。通过在容器本体6的侧壁上设置容器嘴,能够通过容器嘴来进行容器本体6内的茶水等的倒出,这样在倒出茶水等时,便不用打开容器盖7,取出淋泡组件等,因而能够使茶水等的倒出更加方便。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容器本体6上还设置有盖体,盖体能够打开或关闭容器嘴。

在该些实施例中,可在容器本体6的容器嘴处设置一个盖体,这样可通过盖体来进行容器嘴的打开和关闭,这样可防止容器嘴长期敞开,因而可在泡茶等操作时,将容器嘴关闭,以锁住容器本体6内的热量以及茶香等,这样便可防止热量外泄,提高产品的加热效率,从而确保泡茶效果。

其中,具体地,底座8上设置有操作面板、控制板、外壳、电源等结构。

其中,优选地,液体加热容器为加热杯、茶壶或者咖啡壶,当然,液体加热容器也可为除加热杯、茶壶和咖啡壶之外的其它产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