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防止倾倒的货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34221发布日期:2018-10-23 21:12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货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防止倾倒的货架。



背景技术:

货架泛指存放货物的架子,货架用于存放成件物品的保管设备,根据用途可分为商超货架,仓储货架,展示货架,仓储货架分为轻型、中型货架、重型货架等分类,为了更好的管理,货架需要经常进行移动,而且一般都是通过人工进行搬取;但是人们在搬动过程中为了省事,会下意识拉动货架的上侧;但是在拉动过程中就会造成货架发生倾斜摆动,使得货架倾倒;对货架上的货物造成破环;所以设计一种在搬动过程中可以自动加强稳定性的货架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发明设计一种可防止倾倒的货架解决如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公开一种可防止倾倒的货架,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可防止倾倒的货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货架板、支撑杆、驱动机构、支撑台、限位杆、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弧形触发环、连接转轴、第一驱动轴、第二驱动轴、第五支撑、摩擦套、摩擦盘、第一弹簧、第一导向槽、第二导向槽、导向块,其中两个驱动机构之间安装有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限位杆安装在第一连接杆上;连接转轴安装在两个驱动机构之间;第一驱动轴的一端通过一个第五支撑安装在两个驱动机构中其中一个驱动机构上;摩擦盘安装在第一驱动轴的另一端;第二驱动轴一端的外圆面上周向均匀地安装有两个导向块;第二驱动轴未安装有导向块的一端通过一个第五支撑安装在两个驱动机构中未安装有第一驱动轴的一个驱动机构上;弧形触发环的内圆面上周向均匀地开有两个第二导向槽;弧形触发环通过两个第二导向槽与两个导向块的配合安装在第二驱动轴上;摩擦套的一端为开口端,摩擦套为开口端的端面上周向均匀地开有两个第一导向槽;摩擦套通过两个第一导向槽与两个导向块的配合安装在第二驱动轴上;摩擦套为开口的一端与弧形触发环之间安装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一端安装在摩擦套上,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安装在弧形触发环上;摩擦套未开口的一端与摩擦盘配合;两个驱动机构的上侧分别对称地安装有两个支撑杆,每个支撑杆上沿着支撑杆轴线方向上均匀地安装有五个支撑台;五个货架板从上到下依次均匀地安装在四个支撑杆之间,且每个货架分别与位于同一平面的四个支撑台配合,且位于对应的四个支撑台的上侧。

上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万向轮、支撑架、伸缩板、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皮带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皮带、第二皮带轮、第一行走轮、第五齿轮、第一摩擦轮、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第四转轴、转动盘、第一齿条、行走轮架、第一支撑、第二支撑、第二齿条、第三支撑、第四支撑、避让槽、第三齿条、第一导轨板、第六转轴、第五转轴、支架板,其中伸缩板是由伸缩外板和伸缩内板组成,伸缩外板的内侧面上对称地开有两个导槽,且两个导槽未穿出伸缩外板;伸缩内板一端的两侧面上对称地安装有两个导块;伸缩内板安装有导块的一端通过两个导块与两个导槽的配合安装在伸缩外板内;伸缩内板的上侧面上安装有第二齿条;伸缩内板的下侧面上安装有第一齿条;伸缩内板远离伸缩外板一端的下侧安装有第一万向轮;伸缩外板远离伸缩内板一端的下侧安装有行走轮架;第一行走轮通过第二转轴安装在行走轮架上;第一转轴安装在行走轮架上且位于第一行走轮的上侧;第一转轴壳相对于行走轮架转动;第一摩擦轮安装在第一转轴的一端,第一摩擦轮与第一行走轮摩擦配合;第二皮带轮安装在第一转轴的另一端;第一支撑的一端安装在伸缩外板的下侧;第三转轴的一端安装在第一支撑的另一端;第一皮带轮安装在第三转轴的一端;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第四齿轮安装在第三转轴的另一端;第四齿轮与安装在伸缩内板上的第一齿条啮合;第二支撑的一端安装在第一支撑上;第四转轴的一端安装在第二支撑的另一端;第三齿轮安装在第四转轴的一端;第三齿轮与安装在伸缩内板上的第一齿条啮合;转动盘安装在第四转轴的另一端;第四支撑的一端安装在伸缩外板的上侧;第三支撑的一端安装在第四支撑上;第一齿轮通过第六转轴安装在第三支撑上;第一齿轮与安装在伸缩内板上的第二齿条啮合;第五转轴的一端安装在第四支撑的另一端;第二齿轮安装在第五转轴的一端;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第五齿轮安装在第五转轴的另一端;支架板的下侧面上开有贯通的避让槽,支架板的下侧面上安装有第三齿条;支架板两端的下侧分别对称地安装有两个第一导轨板;支架板通过四个第一导轨板与伸缩板的配合安装在伸缩板的上侧;支架板上所开的避让槽与第二齿轮配合;安装在支架板上的第三齿条与第五齿轮啮合;第二齿轮的直径为第五齿轮直径的2倍。

上述连接转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驱动机构中的两个第四转轴的另一端连接;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驱动机构中的两个伸缩外板未开口的一端;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驱动机构中的两个伸缩内板上,且靠近对应的伸缩外板;第二驱动轴的一端通过一个第五支撑安装在两个驱动机构中其中一个驱动机构中伸缩外板的下侧;第一驱动轴的一端通过一个第五支撑安装在两个驱动机构中另一个驱动机构中伸缩外板的下侧;安装在第一连接杆上的限位杆与弧形触发环配合;四个支撑杆两两一组分别安装在两个支架板的上侧,且位于同组中的两个支撑杆分别位于对应支架板的两端。

当伸缩内板的移动使得伸缩板达到最长状态时,第四齿轮与对应的第一齿条处于脱离状态,且处于刚好脱离状态。

在初始状态下,伸缩板处于最短状态;在限位杆的挤压下,第一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摩擦套与摩擦盘之间处于较大摩擦状态;当限位杆完全脱离弧形触发环时,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弧形触发环就会带动摩擦套沿着第二驱动杆朝着远离摩擦盘的一侧移动;使得摩擦套与摩擦环之间为零摩擦。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第一弹簧为压缩弹簧。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第一摩擦轮的外圆面上具有摩擦橡胶。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作为第一皮带轮的替换方案为第一链条轮;作为第二皮带轮的替换方案为第二链条轮;作为皮带的替换方案为链条。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第一转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行走轮架上。

本发明设计的货架在向外移动过程中由于货架两侧安放的货架会将该货架卡死,使得该货架只能朝着安装有第一行走轮的一侧直线移动,不能进行转向;当该货架完全移出时,原来与该货架相邻的两个货架失去了对该货架的限制,此时该货架就可以自由转向。

本发明中当第一行走轮转动时,第一行走轮转动通过摩擦带动与其摩擦配合的第一摩擦轮转动;第一摩擦轮转动带动对应的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转动带动安装在其上的第二皮带轮转动;第二皮带轮转动通过皮带带动对应的第一皮带轮转动;第一皮带轮转动带动对应的第三转轴转动;第三转轴转动带动安装在其上的第四齿轮转动;第四齿轮转动就会使得与其啮合的第一齿条移动,第一齿条移动带动对应的伸缩内板移动,使得伸缩内板朝着远离伸缩外板的一侧移动;伸缩内板移动带动安装在其上的第二齿条移动;第二齿条移动就会使得与其啮合的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转动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转动带动第五转轴转动;第五转轴转动带动安装在其上的第五齿轮转动;第五齿轮转动就会使得与其啮合的第三齿条移动;第三齿条移动带动支架板朝着远离伸缩外板的一侧移动;本发明中由于第二齿轮的直径为第五齿轮直径的2倍;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为线速度传递;第二齿轮和第五齿轮为角速度传递,伸缩内板驱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五齿轮驱动支架板移动;所以伸缩内板的移动速度为支架板移动速度的二倍;即伸缩板伸长的速度为支架板移动速度的二倍;其作用是保证支架板的重心始终位于伸缩板的中间位置上。本发明中设计第一导轨板的作用是对支架板起到导向作用。

本发明中当伸缩内板的移动使得伸缩板达到最长状态时,第四齿轮与对应的第一齿条处于脱离状态,且处于刚好脱离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第四齿轮的转动不会影响伸缩内板的移动;防止在这种状态下,伸缩内板继续移动与伸缩外板发生干涉;即使得第四齿轮卡死;第一行走轮卡死;影响第一行走轮的转动。

本发明中当转动第三齿轮使得第三齿轮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一齿条朝着靠近对应的伸缩外板一侧移动时,第一齿条移动会带动对应的伸缩内板移动;第一齿条朝着对应的伸缩外板一侧移动就会使得第一齿条与第四齿轮再次啮合;在这种状态下,伸缩内板移动就会通过第一齿条带动第四齿轮转动;第四齿轮转动带动第三转轴转动;第三转轴转动带动安装在其上的第一皮带轮转动;第一皮带轮转动通过皮带带动第二皮带轮转动;第二皮带轮转动带动对应的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转动带动安装其上的第一摩擦轮转动;第一摩擦轮转动通过摩擦使得第一行走轮转动;伸缩内板移动的同时会通过第二齿条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转动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转动带动第五转轴转动;第五转轴转动带动安装在其上的第五齿轮转动;第五齿轮转动就会使得与其啮合的第三齿条移动;第三齿条移动带动支架板朝着靠近伸缩外板的一侧移动;本发明设计的连接转轴的作用是,通过连接转轴将两个转动盘连接在一起;在使用过程中无论使用者位于货架的哪一侧都可以驱动该侧的转动盘使得货架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本发明中初始状态下,伸缩板处于最短状态;在限位杆的挤压下,第一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摩擦套与摩擦盘之间处于较大摩擦状态;在这种状态下,通过摩擦套与摩擦盘的摩擦可以保证第一驱动轴和第二驱动轴以同一速度转动;使得两个驱动机构中的伸缩内板和支架板保持同速移动;防止因为支架板两侧移动速度不同而使得支架板发生扭曲,且支架板的重心偏离两个驱动机构的中间位置,造成支架板的破坏;同时防止两侧第一行走轮因为转速不同摩擦较大,在拉动过程中必须加大拉动力;在两个伸缩内板朝着远离对应的伸缩外板一侧移动的过程中,两个伸缩内板会带动第一连接板移动;第一连接板移动就会带动限位杆移动;在伸缩内板的移动使得伸缩板达到最长状态时,限位杆正好完全脱离弧形触发环,在这种状态下,通过第一弹簧的作用,弧形触发环就会带动摩擦套沿着第二驱动杆朝着远离摩擦盘的一侧移动;使得摩擦套与摩擦环之间为零摩擦;此时第一驱动轴和第二驱动轴处于脱离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如果货架在移动过程中选哟转向时,两个第一行走轮的转动速度就会出现速度差;即在这种状态下,两个第一皮带轮转动速度不同;即两个第三转轴的转动速度不同;即第一驱动轴和第二驱动轴的转动速度不同;但是此时第一驱动轴和第二驱动轴处于脱离状态,即第一驱动轴和第二驱动轴的转动不会相互干涉。在回位过程中,两个伸缩内板朝着靠近对应的伸缩外板一侧移动,在这种状态下,两个伸缩内板会带动第一连接板移动;第一连接板移动就会带动限位杆移动;限位杆移动就会挤压弧形触发环使得弧形触发环再次挤压摩擦套使得摩擦套与摩擦盘之间的摩擦逐渐达到最大状态。本发明中安装在第二驱动轴上的导向块和弧形触发环上所开的第二导向槽的作用是使得第二驱动杆在转动时可以带动弧形触发环转动;本发明中安装在第二驱动轴上的导向块和摩擦套上所开的第一导向槽的作用是使得第二驱动杆在转动时可以带动摩擦套转动。

相对于传统的货架技术,本发明设计的货架在移动过程中通过行走轮和齿轮的传递使得伸缩板伸长;加大货架在移动过程中货架下侧支撑的长度,进而提高货架的稳定形;防止人们在移动过程中,因为货架上下受力不均使得货架发生倾斜;进而倾倒;同时在平时不进行移动时,货架又不会因为下侧支撑过长占用较大面积;而且货架下侧支撑在加长的同时位于其上侧的货架会不断改变其重心位置;使得货架整体的重心始终位于货架下侧支撑的中间位置上,进而适应货架下侧支撑的变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整体部件外观示意图。

图2是整体部件分布示意图。

图3是货架板安装示意图。

图4是第一连接杆安装示意图。

图5是限位杆安装示意图。

图6是限位杆和弧形触发环配合示意图。

图7是驱动机构平面示意图。

图8是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9是第一万向轮安装示意图。

图10是皮带安装示意图。

图11是第一行走轮安装示意图。

图12是第一皮带轮安装示意图。

图13是第一齿条安装示意图。

图14是伸缩内板安装示意图。

图15是伸缩外板结构示意图。

图16是伸缩内板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支撑架安装示意图。

图18是第三齿条安装示意图。

图19是弧形触发环安装示意图。

图20是弧形触发环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摩擦套结构示意图。

图22是导向块安装示意图。

图中标号名称:1、货架板;2、支撑杆;3、限位杆;4、驱动机构;5、支撑台;6、第一连接杆;7、第二连接杆;8、弧形触发环;9、连接转轴;11、第一驱动轴;12、第二驱动轴;13、第一万向轮;14、支撑架;15、伸缩板;16、第一齿轮;17、第二齿轮;18、第一皮带轮;19、第三齿轮;20、第四齿轮;21、皮带;22、第二皮带轮;23、第一行走轮;24、第五齿轮;25、第一摩擦轮;26、第一转轴;27、第二转轴;28、第三转轴;29、第四转轴;30、转动盘;31、第一齿条;32、行走轮架;33、第一支撑;34、第二支撑;35、伸缩外板;36、伸缩内板;37、导块;38、导槽;39、第二齿条;40、第三支撑;41、第四支撑;42、避让槽;43、第三齿条;44、第一导轨板;45、第六转轴;46、第五转轴;47、支架板;48、第五支撑;49、摩擦套;50、摩擦盘;51、第一弹簧;52、第一导向槽;53、第二导向槽;54、导向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它包括货架板1、支撑杆2、驱动机构4、支撑台5、限位杆3、第一连接杆6、第二连接杆7、弧形触发环8、连接转轴9、第一驱动轴11、第二驱动轴12、第五支撑48、摩擦套49、摩擦盘50、第一弹簧51、第一导向槽52、第二导向槽53、导向块54,其中如图4所示,两个驱动机构4之间安装有第一连接杆6和第二连接杆7;限位杆3安装在第一连接杆6上;如图5所示,连接转轴9安装在两个驱动机构4之间;第一驱动轴11的一端通过一个第五支撑48安装在两个驱动机构4中其中一个驱动机构4上;如图6所示,摩擦盘50安装在第一驱动轴11的另一端;如图22所示,第二驱动轴12一端的外圆面上周向均匀地安装有两个导向块54;如图5所示,第二驱动轴12未安装有导向块54的一端通过一个第五支撑48安装在两个驱动机构4中未安装有第一驱动轴11的一个驱动机构4上;如图20所示,弧形触发环8的内圆面上周向均匀地开有两个第二导向槽53;如图19所示,弧形触发环8通过两个第二导向槽53与两个导向块54的配合安装在第二驱动轴12上;如图21所示,摩擦套49的一端为开口端,摩擦套49为开口端的端面上周向均匀地开有两个第一导向槽52;摩擦套49通过两个第一导向槽52与两个导向块54的配合安装在第二驱动轴12上;如图19所示,摩擦套49为开口的一端与弧形触发环8之间安装有第一弹簧51,第一弹簧51的一端安装在摩擦套49上,第一弹簧51的另一端安装在弧形触发环8上;摩擦套49未开口的一端与摩擦盘50配合;如图1所示,两个驱动机构4的上侧分别对称地安装有两个支撑杆2,如图3所示,每个支撑杆2上沿着支撑杆2轴线方向上均匀地安装有五个支撑台5;五个货架板1从上到下依次均匀地安装在四个支撑杆2之间,且每个货架分别与位于同一平面的四个支撑台5配合,且位于对应的四个支撑台5的上侧。

如图7、8所示,上述驱动机构4包括第一万向轮13、支撑架14、伸缩板15、第一齿轮16、第二齿轮17、第一皮带轮18、第三齿轮19、第四齿轮20、皮带21、第二皮带轮22、第一行走轮23、第五齿轮24、第一摩擦轮25、第一转轴26、第二转轴27、第三转轴28、第四转轴29、转动盘30、第一齿条31、行走轮架32、第一支撑33、第二支撑34、第二齿条39、第三支撑40、第四支撑41、避让槽42、第三齿条43、第一导轨板44、第六转轴45、第五转轴46、支架板47,其中如图14所示,伸缩板15是由伸缩外板35和伸缩内板36组成,如图15所示,伸缩外板35的内侧面上对称地开有两个导槽38,且两个导槽38未穿出伸缩外板35;如图16所示,伸缩内板36一端的两侧面上对称地安装有两个导块37;如图14所示,伸缩内板36安装有导块37的一端通过两个导块37与两个导槽38的配合安装在伸缩外板35内;如图16所示,伸缩内板36的上侧面上安装有第二齿条39;如图13所示,伸缩内板36的下侧面上安装有第一齿条31;如图7所示,伸缩内板36远离伸缩外板35一端的下侧安装有第一万向轮13;如图8所示,伸缩外板35远离伸缩内板36一端的下侧安装有行走轮架32;如图11所示,第一行走轮23通过第二转轴27安装在行走轮架32上;第一转轴26安装在行走轮架32上且位于第一行走轮23的上侧;第一转轴26壳相对于行走轮架32转动;如图10所示,第一摩擦轮25安装在第一转轴26的一端,第一摩擦轮25与第一行走轮23摩擦配合;第二皮带轮22安装在第一转轴26的另一端;如图9所示,第一支撑33的一端安装在伸缩外板35的下侧;第三转轴28的一端安装在第一支撑33的另一端;如图12所示,第一皮带轮18安装在第三转轴28的一端;如图10所示,第一皮带轮18与第二皮带轮22之间通过皮带21连接;如图12所示,第四齿轮20安装在第三转轴28的另一端;第四齿轮20与安装在伸缩内板36上的第一齿条31啮合;第二支撑34的一端安装在第一支撑33上;第四转轴29的一端安装在第二支撑34的另一端;第三齿轮19安装在第四转轴29的一端;如图13所示,第三齿轮19与安装在伸缩内板36上的第一齿条31啮合;转动盘30安装在第四转轴29的另一端;如图9所示,第四支撑41的一端安装在伸缩外板35的上侧;第三支撑40的一端安装在第四支撑41上;如图17所示,第一齿轮16通过第六转轴45安装在第三支撑40上;第一齿轮16与安装在伸缩内板36上的第二齿条39啮合;第五转轴46的一端安装在第四支撑41的另一端;第二齿轮17安装在第五转轴46的一端;第二齿轮17与第一齿轮16啮合;第五齿轮24安装在第五转轴46的另一端;支架板47的下侧面上开有贯通的避让槽42,支架板47的下侧面上安装有第三齿条43;支架板47两端的下侧分别对称地安装有两个第一导轨板44;如图9所示,支架板47通过四个第一导轨板44与伸缩板15的配合安装在伸缩板15的上侧;支架板47上所开的避让槽42与第二齿轮17配合;如图18所示,安装在支架板47上的第三齿条43与第五齿轮24啮合;第二齿轮17的直径为第五齿轮24直径的2倍。

如图5所示,上述连接转轴9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驱动机构4中的两个第四转轴29的另一端连接;第二连接杆7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驱动机构4中的两个伸缩外板35未开口的一端;第一连接杆6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驱动机构4中的两个伸缩内板36上,且靠近对应的伸缩外板35;第二驱动轴12的一端通过一个第五支撑48安装在两个驱动机构4中其中一个驱动机构4中伸缩外板35的下侧;第一驱动轴11的一端通过一个第五支撑48安装在两个驱动机构4中另一个驱动机构4中伸缩外板35的下侧;安装在第一连接杆6上的限位杆3与弧形触发环8配合;四个支撑杆2两两一组分别安装在两个支架板47的上侧,且位于同组中的两个支撑杆2分别位于对应支架板47的两端。

当伸缩内板36的移动使得伸缩板15达到最长状态时,第四齿轮20与对应的第一齿条31处于脱离状态,且处于刚好脱离状态。

在初始状态下,伸缩板15处于最短状态;在限位杆3的挤压下,第一弹簧51处于压缩状态,摩擦套49与摩擦盘50之间处于较大摩擦状态;当限位杆3完全脱离弧形触发环8时,在第一弹簧51的作用下,弧形触发环8就会带动摩擦套49沿着第二驱动杆朝着远离摩擦盘50的一侧移动;使得摩擦套49与摩擦环之间为零摩擦。

上述第一弹簧51为压缩弹簧。

上述第一摩擦轮25的外圆面上具有摩擦橡胶。

上述作为第一皮带轮18的替换方案为第一链条轮;作为第二皮带轮22的替换方案为第二链条轮;作为皮带21的替换方案为链条。

上述第一转轴26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行走轮架32上。

综上所述:本发明设计的有益效果:货架在移动过程中通过行走轮和齿轮的传递使得伸缩板15伸长;加大货架在移动过程中货架下侧支撑的长度,进而提高货架的稳定形;防止人们在移动过程中,因为货架上下受力不均使得货架发生倾斜;进而倾倒;同时在平时不进行移动时,货架又不会因为下侧支撑过长占用较大面积;而且货架下侧支撑在加长的同时位于其上侧的货架会不断改变其重心位置;使得货架整体的重心始终位于货架下侧支撑的中间位置上,进而适应货架下侧支撑的变化。

本发明设计的货架在向外移动过程中由于货架两侧安放的货架会将该货架卡死,使得该货架只能朝着安装有第一行走轮23的一侧直线移动,不能进行转向;当该货架完全移出时,原来与该货架相邻的两个货架失去了对该货架的限制,此时该货架就可以自由转向。

本发明中当第一行走轮23转动时,第一行走轮23转动通过摩擦带动与其摩擦配合的第一摩擦轮25转动;第一摩擦轮25转动带动对应的第一转轴26转动;第一转轴26转动带动安装在其上的第二皮带轮22转动;第二皮带轮22转动通过皮带21带动对应的第一皮带轮18转动;第一皮带轮18转动带动对应的第三转轴28转动;第三转轴28转动带动安装在其上的第四齿轮20转动;第四齿轮20转动就会使得与其啮合的第一齿条31移动,第一齿条31移动带动对应的伸缩内板36移动,使得伸缩内板36朝着远离伸缩外板35的一侧移动;伸缩内板36移动带动安装在其上的第二齿条39移动;第二齿条39移动就会使得与其啮合的第一齿轮16转动;第一齿轮16转动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二齿轮17转动;第二齿轮17转动带动第五转轴46转动;第五转轴46转动带动安装在其上的第五齿轮24转动;第五齿轮24转动就会使得与其啮合的第三齿条43移动;第三齿条43移动带动支架板47朝着远离伸缩外板35的一侧移动;本发明中由于第二齿轮17的直径为第五齿轮24直径的2倍;第一齿轮16和第二齿轮17为线速度传递;第二齿轮17和第五齿轮24为角速度传递,伸缩内板36驱动第一齿轮16转动;第五齿轮24驱动支架板47移动;所以伸缩内板36的移动速度为支架板47移动速度的二倍;即伸缩板15伸长的速度为支架板47移动速度的二倍;其作用是保证支架板47的重心始终位于伸缩板15的中间位置上。本发明中设计第一导轨板44的作用是对支架板47起到导向作用。

本发明中当伸缩内板36的移动使得伸缩板15达到最长状态时,第四齿轮20与对应的第一齿条31处于脱离状态,且处于刚好脱离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第四齿轮20的转动不会影响伸缩内板36的移动;防止在这种状态下,伸缩内板36继续移动与伸缩外板35发生干涉;即使得第四齿轮20卡死;第一行走轮23卡死;影响第一行走轮23的转动。

本发明中当转动第三齿轮19使得第三齿轮19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一齿条31朝着靠近对应的伸缩外板35一侧移动时,第一齿条31移动会带动对应的伸缩内板36移动;第一齿条31朝着对应的伸缩外板35一侧移动就会使得第一齿条31与第四齿轮20再次啮合;在这种状态下,伸缩内板36移动就会通过第一齿条31带动第四齿轮20转动;第四齿轮20转动带动第三转轴28转动;第三转轴28转动带动安装在其上的第一皮带轮18转动;第一皮带轮18转动通过皮带21带动第二皮带轮22转动;第二皮带轮22转动带动对应的第一转轴26转动;第一转轴26转动带动安装其上的第一摩擦轮25转动;第一摩擦轮25转动通过摩擦使得第一行走轮23转动;伸缩内板36移动的同时会通过第二齿条39带动第一齿轮16转动;第一齿轮16转动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二齿轮17转动;第二齿轮17转动带动第五转轴46转动;第五转轴46转动带动安装在其上的第五齿轮24转动;第五齿轮24转动就会使得与其啮合的第三齿条43移动;第三齿条43移动带动支架板47朝着靠近伸缩外板35的一侧移动;本发明设计的连接转轴9的作用是,通过连接转轴9将两个转动盘30连接在一起;在使用过程中无论使用者位于货架的哪一侧都可以驱动该侧的转动盘30使得货架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本发明中初始状态下,伸缩板15处于最短状态;在限位杆3的挤压下,第一弹簧51处于压缩状态,摩擦套49与摩擦盘50之间处于较大摩擦状态;在这种状态下,通过摩擦套49与摩擦盘50的摩擦可以保证第一驱动轴11和第二驱动轴12以同一速度转动;使得两个驱动机构4中的伸缩内板36和支架板47保持同速移动;防止因为支架板47两侧移动速度不同而使得支架板47发生扭曲,且支架板47的重心偏离两个驱动机构4的中间位置,造成支架板47的破坏;同时防止两侧第一行走轮23因为转速不同使得伸缩内板与伸缩外板之间因为驱动力不同而发生受力不均,使得之间的摩擦较大,在拉动过程中必须加大拉动力;在两个伸缩内板36朝着远离对应的伸缩外板35一侧移动的过程中,两个伸缩内板36会带动第一连接板移动;第一连接板移动就会带动限位杆3移动;在伸缩内板36的移动使得伸缩板15达到最长状态时,限位杆3正好完全脱离弧形触发环8,在这种状态下,通过第一弹簧51的作用,弧形触发环8就会带动摩擦套49沿着第二驱动杆朝着远离摩擦盘50的一侧移动;使得摩擦套49与摩擦环之间为零摩擦;此时第一驱动轴11和第二驱动轴12处于脱离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如果货架在移动过程中转向时,两个第一行走轮23的转动速度就会出现速度差;即在这种状态下,两个第一皮带轮18转动速度不同;即两个第三转轴28的转动速度不同;即第一驱动轴11和第二驱动轴12的转动速度不同;但是此时第一驱动轴11和第二驱动轴12处于脱离状态,即第一驱动轴11和第二驱动轴12的转动不会相互干涉。在回位过程中,两个伸缩内板36朝着靠近对应的伸缩外板35一侧移动,在这种状态下,两个伸缩内板36会带动第一连接板移动;第一连接板移动就会带动限位杆3移动;限位杆3移动就会挤压弧形触发环8使得弧形触发环8再次挤压摩擦套49使得摩擦套49与摩擦盘50之间的摩擦逐渐达到最大状态。本发明中安装在第二驱动轴12上的导向块54和弧形触发环8上所开的第二导向槽53的作用是使得第二驱动杆在转动时可以带动弧形触发环8转动;本发明中安装在第二驱动轴12上的导向块54和摩擦套49上所开的第一导向槽52的作用是使得第二驱动杆在转动时可以带动摩擦套49转动。

具体实施方式:当使用本发明设计的货架时,如果需要将货架拉出时,使用者就会拉动货架使得位于货架最下侧的两个第一行走轮23转动;第一行走轮23转动通过摩擦带动第一摩擦轮25转动;第一摩擦轮25转动带动对应的第一转轴26转动;第一转轴26转动带动第二皮带轮22转动;第二皮带轮22转动通过皮带21带动对应的第一皮带轮18转动;第一皮带轮18转动带动对应的第三转轴28转动;第三转轴28转动带动第四齿轮20转动;第四齿轮20转动就会使得与其啮合的第一齿条31移动,第一齿条31移动带动对应的伸缩内板36移动,使得伸缩内板36朝着远离伸缩外板35的一侧移动;伸缩内板36移动带动第二齿条39移动;第二齿条39移动就会使得与其啮合的第一齿轮16转动;第一齿轮16转动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二齿轮17转动;第二齿轮17转动带动第五转轴46转动;第五转轴46转动带动安装在其上的第五齿轮24转动;第五齿轮24转动就会使得与其啮合的第三齿条43移动;第三齿条43移动带动支架板47朝着远离伸缩外板35的一侧移动;使得支架板47的重心始终位于对应伸缩板15的中间位置,通过伸缩板15的移动使得货架下侧的支撑边变长,加大货架的稳定性;防止货架在移动过程中倾斜扳倒;当使用货架完成后,人为转动第三齿轮19使得第三齿轮19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一齿条31朝着靠近对应的伸缩外板35一侧移动时,第一齿条31移动会带动对应的伸缩内板36移动;第一齿条31朝着对应的伸缩外板35一侧移动就会使得第一齿条31与第四齿轮20再次啮合;在这种状态下,伸缩内板36移动就会通过第一齿条31带动第四齿轮20转动;第四齿轮20转动带动第三转轴28转动;第三转轴28转动带动安装在其上的第一皮带轮18转动;第一皮带轮18转动通过皮带21带动第二皮带轮22转动;第二皮带轮22转动带动对应的第一转轴26转动;第一转轴26转动带动安装其上的第一摩擦轮25转动;第一摩擦轮25转动通过摩擦使得第一行走轮23转动;伸缩内板36移动的同时会通过第二齿条39带动第一齿轮16转动;第一齿轮16转动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二齿轮17转动;第二齿轮17转动带动第五转轴46转动;第五转轴46转动带动安装在其上的第五齿轮24转动;第五齿轮24转动就会使得与其啮合的第三齿条43移动;第三齿条43移动带动支架板47朝着靠近伸缩外板35的一侧移动;最后使得货架恢复到原来状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