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清洁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53883发布日期:2018-11-24 11:31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手持式清洁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总地涉及清洁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持式清洁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手持式清洁设备(例如手持式吸尘器),一般包括具有空气入口的细长主体、吸入管道及用于使杂质和灰尘与空气流分离的灰尘收集装置和便于用于手持的握把等。手持式清洁设备中还设置有过滤器,在手持式清洁设备长期使用后,过滤器的滤网会被灰尘颗粒堵塞以影响过滤效果,这时用户会用水清洗脏污的过滤器。通常用户会在过滤器的滤网还没有晾干的情况下就将其放入到该清洁设备中进行使用,这种处于湿润状态的滤网在手持式清洁设备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风阻,导致过滤效果异常,甚至滤网会出现发霉发臭的问题。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手持式清洁设备,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持式清洁设备,所述手持式清洁设备具有供电电路,所述手持式清洁设备包括气流发生装置、第一过滤装置和报警装置。所述第一过滤装置设置在所述气流发生装置的上游,以对进入所述气流发生装置中的气体进行过滤。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包括过滤器和至少两个金属件。所述过滤器包括滤网。所述至少两个金属件相互间隔开,每个所述金属件上均设置有通孔并能够抵靠所述滤网,所述至少金属件连接至所述供电电路,且所述至少两个金属件之间形成断路。所述报警装置能够在所述至少两个金属件之间有电流流过时产生报警信号。其中,当所述滤网处于湿润状态,所述至少两个金属件中的部分或全部经由所述滤网导通而形成闭合回路,使得所述报警装置能够产生所述报警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手持式清洁设备,通过设置至少两个相互间隔开的金属件,金属件能够抵靠滤网,当滤网处于湿润状态时,至少两个金属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能够经由滤网导通而形成闭合回路使得报警装置产生报警信号,以此能够防止在滤网还未晾干的情况下将过滤器放入到手持式清洁设备中使用。

可选地,所述第一过滤装置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用于支撑所述过滤器和所述金属件,所述支架由非金属材料制成。

可选地,所述支架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沿所述过滤器的周向方向延伸,以对所述过滤器和所述金属件进行支撑。

可选地,所述支架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支撑部的内侧,且所述连接部的外端延伸至所述支撑部。

可选地,所述金属件安装至所述支撑部和所述连接部。

可选地,所述金属件为两个,并构造为半圆形的片状结构。

可选地,所述金属件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所述通孔。

可选地,所述支架由树脂材料制成,和/或所述金属件由铜或不锈钢材料制成。

可选地,所述支架和所述金属件通过模内注塑工艺结合为一体。

可选地,所述手持式清洁设备还包括第二过滤装置,所述第二过滤装置设置在所述气流发生装置的下游,以对从所述气流发生装置排出的气体进行过滤。

附图说明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发明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发明。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手持式清洁设备的第一过滤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2为图1中的第一过滤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发明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了解本发明实施方式,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手持式清洁设备,该手持式清洁设备可以为手持式吸尘器,其可以用于日常的清洁操作。

手持式清洁设备主要可以包括气流发生装置(未示出)和第一过滤装置100。气流发生装置是手持式清洁设备执行清洁工作的动力单元,其可以包括马达和风机,马达可以驱动风机转动以能够在风机处产生负压,使得气流不断地进入风机。第一过滤装置100可以设置在气流发生装置的上游,以对进入气流发生装置中的气体进行过滤。

第一过滤装置100主要可以包括过滤器110、至少两个金属件130和支架120。至少两个金属件130相互间隔开设置。支架120可以用于支撑过滤器110和金属件130。下面将结合图1和图2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第一过滤装置100。

过滤器110可以包括滤网111。具体地,过滤器110可以包括构造为圆环形结构的固定件112。固定件112可以围绕设置在滤网111的外侧,并能够固定滤网111的周缘。滤网111可以纺织纤维滤网,且能够进行水洗。滤网111上可以均匀设置有多个过滤孔(未示出),过滤孔为通孔,以用于对进入气流发生装置中的气体进行过滤。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过滤装置100包括两个金属件130。金属件130可以构造为半圆形的片状结构。两个金属件130彼此间隔开,且可以对称地设置在过滤器110的下方。可选地,两个金属件130间隔0.5mm至1mm。金属件130能够抵靠滤网111。具体地,金属件130的顶表面能够抵靠滤网111的底表面。

金属件130可以由铜或不锈钢材料制成。每个金属件130上可以均设置有通孔131,以使得气流能够经由通孔131流经滤网111的过滤孔。可选地,金属件130上可以均匀地设置有多个通孔131,以能够便于加工金属件130。例如,可以通过冲压或者蚀刻的工艺加工通孔131。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金属件130的结构不限于本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一个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金属件上可以仅设置有一个通孔。该通孔可以为半圆形结构,且该通孔的半径可以略小于滤网的半径。

此外,手持式清洁设备还可以包括供电电路,两个金属件130呈断路状态地连接至供电电路。具体地,每一个金属件130均可以分别经由一根导线连接至供电电路,由于两个金属件130不直接接触,因此两个金属件130之间没有电流通过,即两个金属件130之间是不导通的。当过滤器110的滤网111经过水洗之后还未晾干的情况下,即当滤网111处于湿润状态,由于水是导体,因此处于湿润状态的滤网111成为了导体,两个金属件130之间能够经由滤网111导通而形成闭合回路,以能够在两个金属件130之间产生电信号(例如电流)。

手持式清洁设备还可以包括报警装置(未示出),报警装置能够在金属件130之间有电流通过时产生报警信号。也就是说,当两个金属件130经由滤网111导通后,两个金属件130之间有电流流过,报警装置便能够产生例如声音提示或者指示灯提示的报警信号,以提示用户过滤器110的滤网111处于湿润状态,以便于用户及时将处于湿润状态的过滤器110从手持式清洁设备的壳体中取出。

支架120可以包括支撑部121。支撑部121可以沿过滤器110的周向方向延伸,以对过滤器110和金属件130进行支撑。具体地,支撑部121可以构造为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圆形环状结构。两个金属件130可以设置在支撑部121的上方,过滤器110可以设置在两个金属件130的上方。

支架120还可以包括连接部122。连接部122可以位于支撑部121的内侧,且连接部122的外端延伸至支撑部121。具体地,连接部122可以设置在支撑部121的中心位置处,且沿支撑部121的径向方向延伸。金属件130可以安装至支撑部121和连接部122。可选地,金属件130可以搭放在支撑部121和连接部122的上方,并可以通过紧固件或者胶将金属件130固定至支架120。

本实施方式的支架120可以由非金属材料制成。具体地,支架120可以由树脂材料制成。可选地,支架120和金属件130还可以通过模内注塑工艺结合为一体,由此能够使得金属件130和支架120的固定方式较为牢靠。

手持式清洁设备还可以包括第二过滤装置(未示出)。第二过滤装置可以设置在气流发生装置的下游,以对从气流发生装置排出的气体进行过滤从而提高除尘效率。第二过滤装置可以为hepa过滤器110(highefficiencyparticulateairfilter,高效空气过滤器)。

尽管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过滤装置100包括两个金属件130,然而金属件130的数量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根据需要,第一过滤装置100可以包括多于两个且相互间隔开设置的金属件130,且这些金属件130呈断路状态地连接至供电电路。例如,在本发明的一个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过滤装置可以包括三个金属件,三个金属件相互间隔开设置且呈断路状态地连接至供电电路,使得当滤网111处于湿润状态时,三个金属件130中的至少两个可以导通而形成闭合回路,以能够产生例如电流的电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手持式清洁设备,通过设置至少两个相互间隔开的金属件,金属件能够抵靠滤网,当滤网处于湿润状态时,至少两个金属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能够经由滤网导通而形成闭合回路,使得报警装置能够产生报警信号,以此能够防止在滤网还未晾干的情况下将过滤器放入到手持式清洁设备中使用。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发明。本文中出现的诸如“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发明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发明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发明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