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烹饪器具与流程

文档序号:20075519发布日期:2020-03-10 09:40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烹饪器具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一种计算机设备、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有些食材在烹煮前需要浸泡处理,不同种类的食材软硬度、耐煮特性不同,为了保证煮出来的口感好,不同食材需要浸泡不同的时间,这样分开处理的过程很耗时,导致用户投入精力太多;当用户没有太多时间来处理时,只能把所有食材放在一起浸泡处理,这样有些食材由于浸泡时间过长或过短,导致烹煮出来不是最佳的口感,也失去了食材独有的咀嚼特色。用户因不想投入太多时间精力进行食材浸泡处理,所以一般都会利用晚上睡觉时间,或白天上班期间浸泡食材,这样让食材长时间浸泡(不能定期换水),容易使得变质、变酸臭(特别是夏天的时候);且长时间的浸泡有可能使得食材营养流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计算机设备。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出一种烹饪器具。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烹饪器具内的待烹饪食材的食材类型,以及每种食材类型对应的重量;根据食材类型对应的食材机理属性和重量,生成预处理程序;根据预处理程序,控制烹饪器具进行预处理工作。

本发明提供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先获取放入烹饪器具内部的多种食材的食材类型,并分别获取每种食材所对应的重量,即可以将放入烹饪器具内的多种食材区分开并进行称重和对应分析,从而避免放入烹饪器具中的多种不同食材掺杂在一起,方便烹饪器具针对不同食材做出针对性处理;通过根据多种食材的各自属性和对应的称重重量生成预处理程序,并根据该预处理程序控制烹饪器具执行预处理,使烹饪器具可以具备自行分析并生成食材处理计划的功能,从而保证放入到烹饪器具中的每一种食材都可以接受到最合适最优的处理方式,从而避免多种食材在接受同一种烹饪处理方案时出现处理方法无法兼顾每一种食材的现象,防止部分种类的食材在因处理不当而失去营养价值甚至变质,从而大幅度提高烹饪器具的食材处理能力和食材处理效果,进而起到提升烹饪器具的智能化程度,使一台烹饪器具可以同时选取最优的处理方法来处理多种食材,提升产品适用范围,提升产品品质,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具体地,在现有的烹饪器具产品中,烹饪器具在同一时间内只能执行一种对食材的处理工序,比如现有的烹饪器具在执行食材浸泡工序时,用户放入烹饪器具内的多种食材在同一个腔体中使用同样的浸泡液体,经历同样的浸泡时长,因为不同的食材具备不同的性质,所以单独的一种浸泡方案无法适用于多种食材,导致烹饪器具无法满足所有食材的浸泡要求,部分食材因浸泡时间过长而变质,部分食材因浸泡时长不足而降低烹饪的效果甚至出现营养的流失,从而严重降低烹饪器具的烹饪效果,威胁用户的健康,降低用户的使用体验。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在烹饪器具内设置对多种食材进行分类称重和分析的功能,使得烹饪器具可以自主识别出放入烹饪器具内的食材的种类并称量出每一种食材的重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放入的食材混杂在一起所导致的烹饪器具默认内部只存在一种食材的技术问题,同时,本发明限定的烹饪器具还可根据识别出来的食材种类和食材重量得出适用于内部所有食材的处理方案并实施该方案,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放入的食材智能统一接受一种处理方案所导致的食材处理不当的技术问题,进而起到优化烹饪器具功能,提升烹饪器具食材处理能力的技术效果。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食材类型对应的食材机理属性和重量,生成预处理程序的步骤,具体包括:根据食材类型对应的食材机理属性和重量,确定每种食材类型对应的预处理时长;根据预处理时长对食材类型对应的下料顺序进行排序,生成预处理程序;其中,预处理时长由长至短对应的下料顺序为由先至后。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分析多种食材的机理属性和重量得出每种食材类型所对应的预处理时长,使得烹饪器具可以自行分析出每一种食材的最优处理方案,提高烹饪器具的食材处理效果;通过根据处理时长设定多种食材的下料顺序为:预处理时长由长至短对应的下料顺序为由先至后,使得烹饪器具可以先对预处理时间较长的食材进行优先处理,对预处理时长较短的食材延后处理,从而保证放入到烹饪器具中的多种食材可以在同一时间结束预处理工序,避免部分食材在提前处理完成后因暴露在空气中等因素变质或造成营养损失,从而提升烹饪器具的食材处理能力,提升烹饪器具的食材处理效果,进而起到优化产品功能,提升产品性能,提高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还包括:根据每种食材类型对应的预处理时长,计算完成预处理程序需要的总时长,并更新预处理程序。

在该技术方案中,用户在烹饪器具内放入多种食材后,可以快速计算出所有食材全部处理妥当所需的总时长,并更新预处理程序,从而使用户可以根据该反馈时长规划自己的烹饪工序,做出最优的烹饪计划,避免烹饪器具提早完成食材处理所产生的食材搁置过久或没有在用户需求时长内完成食材处理影响用户烹饪计划的技术问题,进而起到优化产品工序,提升产品可靠性,提高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还包括:接收预约烹饪时间;根据预约烹饪时间和预处理程序需要的总时长,确定预处理程序的开始时间,并更新预处理程序。

在该技术方案中,根据预约烹饪时间和预处理程序需要的总时长,确定预处理程序的开始时间,并更新所述预处理程序,在开始时间控制烹饪器具开始预处理工作,一方面可以便于用户合理规划自己的烹饪流程,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因食材过早或过晚处理所产生的食材搁置过久变质或食材处理不彻底的技术问题,大幅度提升烹饪器具的食材处理效果,为用户带来便利条件,进而起到优化产品功能,提升产品可靠性,提高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还包括:根据每种食材类型对应的预处理重量,计算待烹饪食材的总重量;根据食材类型对应的食材机理属性和总重量,确定预处理待烹饪食材需要的总水量,并更新预处理程序。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计算用水量和控制进水量,使得烹饪器具可以根据放入的不同食材和相应的重量计算出处理这批混合食材所需的总耗水量,并根据计算出的总耗水量控制烹饪器具进水量,避免用户根据经验进水,导致烹饪效果不佳,以及浪费水资源的现象发生,同时还可以避免出现因进水过多或过少所产生食材损坏变质或处理不完全的技术问题,从而大幅度提升烹饪器具的食材处理能力,提升所处理食材的品质,并为用户带来便利条件,进而起到优化产品性能,提升产品可靠性,加强产品自动化程度和智能化程度,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获取烹饪器具内的待烹饪食材的食材类型的步骤具体包括:获取待烹饪食材的图像数据;分析图像数据,以获得待烹饪食材的食材类型。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通过设置图像获取和图像分析功能,使得烹饪器具可自行获取每一种食材的外观图像并根据外观图像自行分析出每一个图像所对应的食材种类,便于烹饪器具根据分析所得的食材种类做出针对性处理,从而使用户可以在不手动录入食材类别信息的情况下通过烹饪器具的该功能自动识别出食材的类别,减轻用户的操作量,避免出现因用户的误操作所产生的食材处理不当、降低食材处理效果的技术问题,进而起到提升产品智能化程度和自动化程度,提升产品可靠性,提高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地,烹饪器具内还可以设置有激光检测装置,烹饪器具接收激光检测装置照射食材后所产生的衍射光线,并通过分析光线中的光谱得出食材中的元素含量,最终通过与烹饪器具内预存的数据库进行比对判断出每一种食材的种类,通过在烹饪器具中设置激光检测装置和激光检测方法,使得烹饪器具可以根据该方法快速地得出放入的食材种类,并且激光检测方法具备准确性强的特点,可以在食材外观相近的情况下准确判断出每一种食材的种类,进而起到提升烹饪器具分析准确性,提高产品可靠性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地,在烹饪器具所适用食材的种类相对较少时,可为烹饪器具配备多种盛放容器,每个盛放容器上设置有与一种食材相对应的电磁元件,在放入盛放食材的容器时,烹饪器具可以根据接收到的电磁信号判断出该容器内所盛放的食材种类以做出针对性处理,通过为每种食材配备对应的盛放容器,使得烹饪器具可以通过容器标识得出食材种类,进一步降低了烹饪器具的识别错误率,并且节省了大量高成本的识别袁杰,大幅度降低了烹饪器具的生产成本,进而起到优化产品功能,提升产品可靠性,降低产品生产成本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因此,该计算机设备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因此,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物料存储模块,用于存放待烹饪食材;数据传输模块,与服务器进行连接,用于数据传输;控制模块,与数据传输模块相连接,用于通过数据传输模块将烹饪器具内的待烹饪食材的食材类型,以及每种食材类型对应的重量上传至服务器,以供服务器根据食材类型对应的食材机理属性和重量,生成预处理程序;根据预处理程序,控制烹饪器具进行预处理工作。

本发明提供的烹饪器具由物料存储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和控制模块组成,物料存储模块用于存放待烹饪食材;数据传输模块与服务器进行连接,用于数据传输;控制模块与数据传输模块相连接,用于通过数据传输模块将烹饪器具内的待烹饪食材的食材类型,以及每种食材类型对应的重量上传至服务器,以供服务器根据食材类型对应的食材机理属性和重量,生成预处理程序;根据预处理程序,控制烹饪器具进行预处理工作。使烹饪器具可以通过物料存储模块,将放入烹饪器具内的多种食材区分开并进行称重和对应分析,从而避免放入烹饪器具中的多种不同食材掺杂在一起,方便烹饪器具针对不同食材做出针对性处理;数据传输模块通过将烹饪器具所得出的多种食材的各自属性和对应的称重重量传递至服务器中,使服务器可以根据接收到的信息生成预处理程序,并通过控制模块控制烹饪器具执行预处理,使烹饪器具可以具备自行分析并生成食材处理计划的功能,从而保证放入到烹饪器具中的每一种食材都可以接受到最合适最优的处理方式,从而避免多种食材在接受同一种烹饪处理方案时出现处理方法无法兼顾每一种食材的现象,防止部分种类的食材在因处理不当而失去营养价值甚至变质,从而大幅度提高烹饪器具的食材处理能力和食材处理效果,进而起到优化烹饪器具的功能结构,使一台烹饪器具可以同时选取最优的处理方法来处理多种食材,提升产品适用范围,提升产品品质,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具体地,数据传输模块可选用:2g、nb-iot、wi-fi、蓝牙、红外、nfc等成远程无线讯方式中的其中一种或组合,用于传输包括图像数据、烹饪程序、用户交互数据等信息。通过选取远程无线通讯方式可以使用户在与烹饪器具进行数据传输时不会受到地域的限制,使用户可以不论处在何处都可以通过自身的数据终端完成对烹饪器具的控制,通过选取多种数据传输模块相配合的通讯方式可以使用户可以在不同信号环境中自由切换至最优的通讯方式中,从而大幅度提升信息传输的效率,降低用户在信息交互时所需的成本,进而起到优化产品功能,提升产品实用性,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服务器还用于:根据食材类型对应的食材机理属性和重量,确定每种食材类型对应的预处理时长;根据预处理时长对食材类型对应的下料顺序进行排序,生成预处理程序;其中,预处理时长由长至短对应的下料顺序为由先至后。

在该技术方案中,服务器通过分析多种食材的机理属性和重量得出每种食材类型所对应的预处理时长,使得烹饪器具可以自行分析出每一种食材的最优处理方案,提高烹饪器具的食材处理效果;通过根据处理时长设定多种食材的下料顺序为:预处理时长由长至短对应的下料顺序为由先至后,使得烹饪器具可以先对预处理时间较长的食材进行优先处理,对预处理时长较短的食材延后处理,从而保证放入到烹饪器具中的多种食材可以在同一时间结束预处理工序,避免部分食材在提前处理完成后因暴露在空气中等因素变质或造成营养损失,从而提升烹饪器具的食材处理能力,提升烹饪器具的食材处理效果,进而起到优化产品功能,提升产品性能,提高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服务器还用于:根据每种食材类型对应的预处理时长,计算完成预处理程序需要的总时长,并更新预处理程序。

在该技术方案中,用户在烹饪器具内放入多种食材后,通过服务器可以快速计算出处理所有食材所需的总时长,并更新预处理程序,从而使用户可以根据该反馈时长规划自己的烹饪工序,做出最优的烹饪计划,避免烹饪器具提早完成食材处理所产生的食材搁置过久或没有在用户需求时长内完成食材处理影响用户烹饪计划的技术问题,进而起到优化产品功能,提升产品可靠性,提高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服务器还用于:获取预约烹饪时间;根据预约烹饪时间和预处理程序需要的总时长,确定预处理程序的开始时间,并更新预处理程序。

在该技术方案中,根据预约烹饪时间和预处理程序需要的总时长,确定预处理程序的开始时间,并将开始时间添加至预处理程序一方面可以便于用户合理规划自己的烹饪流程,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因食材过早或过晚处理所产生的食材搁置过久变质或食材处理不彻底的技术问题,大幅度提升烹饪器具的食材处理效果,为用户带来便利条件,进而起到优化产品功能,提升产品可靠性,提高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服务器还用于:根据每种食材类型对应的重量,计算待烹饪食材的总重量;根据食材类型对应的食材机理属性和总重量,确定预处理待烹饪食材需要的总水量,并更新预处理程序。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计算用水量和控制进水量,使得服务器可以根据放入的不同食材和相应的重量计算出处理这批混合食材所需的总耗水量,并更新预处理程序,并根据预处理程序控制烹饪器具进水量,避免用户根据经验进水,导致烹饪效果不佳,以及浪费水资源的现象发生,同时还可以避免出现因进水过多或过少所产生食材损坏变质或处理不完全的技术问题,从而大幅度提升烹饪器具的食材处理能力,提升所处理食材的品质,并为用户带来便利条件,进而起到优化产品性能,提升产品可靠性,加强产品自动化程度和智能化程度,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物料存储模块包括至少两个物料存放区,以用于存放不同食材。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物料存放模块内设置多个物料存放区,使用户在放置食材时,可以将不同种类的食材分别放置在不同的物料存放区内,从而避免多种食材在物料存储模块内混杂在一起,防止出现因食材混杂所导致的烹饪器具无法识别食材种类和烹饪器具无法称量每种食材重量的技术问题,进而起到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工作可靠性的技术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烹饪器具还包括:下料模块,与控制模块和物料存储模块相连接,用于根据控制模块的控制指令,控制物料存储模块中的待烹饪食材进入烹饪模块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烹饪器具内设置下料模块,使得烹饪器具可以通过下料模块控制物料存储模块中的食材自动投入到烹饪模块中进行烹饪,也可以实现物料存储模块中的食材根据不同的存放区分批次投入到烹饪模块中,实现了对不同食材预处理时长的控制,以达到合理地设置每种食材的预处理食材,达到最佳的烹饪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烹饪器具还包括:预处理模块,与控制模块相连接,用于根据食材类型对应的食材机理属性选择进水方式,以及根据控制模块的控制指令控制进水量。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烹饪器具内设置与控制模块相连接的预处理模块使得烹饪器具可以通过分析食材的机理属性判断出适合每一种食材的进水方式,并控制烹饪装置针对不同种类的食材选择最合适的进水方式,从而提升每一种食材在处理过程中的浸泡质量,提升食材的预处理效果,同时控制模块还可根据食材的类型和食材的重量生成控制进水量的控制指令,通过该控制指令使烹饪器具可以针对不同食材选择不同的进水量,从而满足每一种食材的浸泡要求,避免出现统一浸泡所产生的食材变质和食材浸泡不完全的问题,大幅度提升食材的处理效果,进而起到优化产品智能化程度,提升产品实用性与可靠性,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具体地,烹饪器具内预设有多种进水方式,其中多种进水方式包括:常规进水,在该模式下烹饪器具直接向烹饪模块内注水,当烹饪器具感测到烹饪模块内内的水位线达到预设水位线,便停止注水,使食材完全浸泡在水中,该进水方式适用于整体硬度较高,需要长时间浸泡才能软化的食材,例如:黄豆、黑米、黑豆等食材;喷淋式进水,在该进水模式下,控制模块控制向烹饪模块内内间断且循环地淋水,使食材的表面可以始终附着有水层,同时保证食材不会被整体浸泡在水中,该进水方式适合表层较硬内部松软,需要浸泡并软化表层但又不能长期浸泡以避免食材内部被破坏的食材,例如:花生、玉米、南瓜子等;过滤式进水,在该进水模式下,预设间隔下开启进水,控制模块控制烹饪器具向烹饪模块内内注水,当水位达到预设水位时停止注水,同时控制模块开始计时,当计时达到预设时长后排水结构开启,排出所有水分后进入下一轮浸泡并以此循环,该进水方式适合在浸泡中会产生大量溢出物或杂质的食材,需要反复浸泡并过滤出溢出物和杂质才可以保证食材的品质,例如:银耳、木耳、猴头菇等食材,通过设置多种进水方式,保证了放入烹饪器具的每一种食材都可以接受最优最适合的处理,从而大幅度提升食材的处理效果,提升烹饪所得食物的品质,进而起到优化产品功能,提升产品品质,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地,用户还可以在烹饪器具的控制面板上通过信息处理模块自定义设置专用的进水方式,具体的用户可以在自定义过程中自由编辑进水和排水的流程,以及每一个步骤中选取的进水喷头,从而设计出用户所需的专用进水方式,以满足用户特定的食材处理要求,填补预设进水方式所存在的欠缺功能,进而起到提升产品自由度,拓宽产品适用范围,提升产品实用性,提高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烹饪器具还包括:图像采集模块,与数据传输模块相连接,用于采集物料存储模块内的待烹饪食材的图像数据,通过数据传输模块将图像数据上传至服务器。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烹饪器具中设置图像采集模块,使得烹饪器具可自行获取每一种食材的外观图像并根据外观图像自行分析出每一个图像所对应的食材种类,便于烹饪器具根据分析所得的食材种类做出针对性处理,从而使用户可以在不手动录入食材类别信息的情况下通过烹饪器具的该功能自动识别出食材的类别,减轻用户的操作量,避免出现因用户的误操作所产生的食材处理不当、降低食材处理效果的技术问题,进而起到提升产品智能化程度和自动化程度,提升产品可靠性,提高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地,烹饪器具内还可以设置有激光检测模块,烹饪器具接收激光检测模块照射食材后所产生的衍射光线,并通过分析光线中的光谱得出食材中的元素含量,最终通过与烹饪器具内预存的数据库进行比对判断出每一种食材的种类,通过在烹饪器具中设置激光检测模块和激光检测方法,使得烹饪器具可以根据该方法快速地得出放入的食材种类,并且激光检测方法具备准确性强的特点,可以在食材外观相近的情况下准确判断出每一种食材的种类,进而起到提升烹饪器具分析准确性,提高产品可靠性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地,在烹饪器具所适用食材的种类相对较少时,可为烹饪器具配备多个不同的盛放容器,每个盛放容器上设置有与一种食材相对应的电磁元件,在放入盛放食材的容器时,烹饪器具可以根据接收到的电磁信号判断出该容器内所盛放的食材种类以做出针对性处理,通过为每种食材配备对应的盛放容器,使得烹饪器具可以通过容器标识得出食材种类,进一步降低了烹饪器具的识别错误率,并且节省了大量高成本的识别袁杰,大幅度降低了烹饪器具的生产成本,进而起到优化产品功能,提升产品可靠性,降低产品生产成本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地,通过在物料存储区设置重量传感器以获取待烹饪食材的重量,进而与烹饪食谱中对应的食材的对应重量进行比较,判断食材重量是否相一致。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框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框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框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框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12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包括:

s102,获取烹饪器具内的待烹饪食材的食材类型,以及每种食材类型对应的重量;

s104,根据食材类型对应的食材机理属性和重量,生成预处理程序;

s106,根据预处理程序,控制烹饪器具进行预处理工作。

在该实施例中,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先获取放入烹饪器具内部的多种食材的食材类型,并分别获取每种食材所对应的重量,即可以将放入烹饪器具内的多种食材区分开并进行称重和对应分析,从而避免放入烹饪器具中的多种不同食材掺杂在一起,方便烹饪器具针对不同食材做出针对性处理;通过根据多种食材的各自属性和对应的称重重量生成预处理程序,并根据该预处理程序控制烹饪器具执行预处理,使烹饪器具可以具备自行分析并生成食材处理计划的功能,从而保证放入到烹饪器具中的每一种食材都可以接受到最合适最优的处理方式,从而避免多种食材在接受同一种烹饪处理方案时出现处理方法无法兼顾每一种食材的现象,防止部分种类的食材在因处理不当而失去营养价值甚至变质,从而大幅度提高烹饪器具的食材处理能力和食材处理效果,进而起到提升烹饪器具的智能化程度,使一台烹饪器具可以同时选取最优的处理方法来处理多种食材,提升产品适用范围,提升产品品质,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具体地,在现有的烹饪器具产品中,烹饪器具在同一时间内只能执行一种对食材的处理工序,比如现有的烹饪器具在执行食材浸泡工序时,用户放入烹饪器具内的多种食材在同一个腔体中使用同样的浸泡液体,经历同样的浸泡时长,因为不同的食材具备不同的性质,所以单独的一种浸泡方案无法适用于多种食材,导致烹饪器具无法满足所有食材的浸泡要求,部分食材因浸泡时间过长而变质,部分食材因浸泡时长不足而降低烹饪的效果甚至出现营养的流失,从而严重降低烹饪器具的烹饪效果,威胁用户的健康,降低用户的使用体验。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在烹饪器具内设置对多种食材进行分类称重和分析的功能,使得烹饪器具可以自主识别出放入烹饪器具内的食材的种类并称量出每一种食材的重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放入的食材混杂在一起所导致的烹饪器具默认内部只存在一种食材的技术问题,同时,本发明限定的烹饪器具还可根据识别出来的食材种类和食材重量得出适用于内部所有食材的处理方案并实施该方案,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放入的食材智能统一接受一种处理方案所导致的食材处理不当的技术问题,进而起到优化烹饪器具功能,提升烹饪器具食材处理能力的技术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所示,根据食材类型对应的食材机理属性和重量,生成预处理程序的步骤,具体包括:

s202,获取烹饪器具内的待烹饪食材的食材类型,以及每种食材类型对应的重量;

s204,根据食材类型对应的食材机理属性和重量,确定每种食材类型对应的预处理时长;

s206,根据预处理时长对食材类型对应的下料顺序进行排序,生成预处理程序;

s208,根据预处理程序,控制烹饪器具进行预处理工作;

其中,预处理时长由长至短对应的下料顺序为由先至后。

在该实施例中,在根据食材类型对应的食材机理属性和重量生成预处理程序的过程中,通过分析多种食材的机理属性和重量得出每种食材类型所对应的预处理时长,使得烹饪器具可以自行分析出每一种食材的最优处理方案,提高烹饪器具的食材处理效果;通过根据处理时长设定多种食材的下料顺序为:预处理时长由长至短对应的下料顺序为由先至后,使得烹饪器具可以先对预处理时间较长的食材进行优先处理,对预处理时长较短的食材延后处理,从而保证放入到烹饪器具中的多种食材可以在同一时间结束预处理工序,避免部分食材在提前处理完成后因暴露在空气中等因素变质或造成营养损失,从而提升烹饪器具的食材处理能力,提升烹饪器具的食材处理效果,进而起到优化产品功能,提升产品性能,提高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3所示,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s302,获取烹饪器具内的待烹饪食材的食材类型,以及每种食材类型对应的重量;

s304,根据食材类型对应的食材机理属性和重量,确定每种食材类型对应的预处理时长;根据预处理时长对食材类型对应的下料顺序进行排序;根据每种食材类型对应的预处理时长,计算完成预处理程序需要的总时长,生成预处理程序;

s306,根据预处理程序,控制烹饪器具进行预处理工作。

在该实施例中,用户在烹饪器具内放入多种食材后,可以快速计算出所有食材全部处理妥当所需的总时长,更新预处理程序,从而使用户可以根据该反馈时长规划自己的烹饪工序,做出最优的烹饪计划,避免烹饪器具提早完成食材处理所产生的食材搁置过久或没有在用户需求时长内完成食材处理影响用户烹饪计划的技术问题,进而起到优化产品工序,提升产品可靠性,提高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4所示,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s402,获取烹饪器具内的待烹饪食材的食材类型,以及每种食材类型对应的重量;

s404,根据食材类型对应的食材机理属性和重量,确定每种食材类型对应的预处理时长;根据预处理时长对食材类型对应的下料顺序进行排序;根据每种食材类型对应的预处理时长,计算完成预处理程序需要的总时长;

s406,接收预约烹饪时间;根据预约烹饪时间和预处理程序需要的总时长,确定预处理程序的开始时间,生成预处理程序;

s408,根据预处理程序,控制烹饪器具进行预处理工作。

在该实施例中,烹饪器具还可以生成并接收预约烹饪时间,根据预约烹饪时间和预处理程序需要的总时长,确定预处理程序的开始时间,并更新预处理程序,在开始时间控制烹饪器具开始预处理工作,一方面可以便于用户合理规划自己的烹饪流程,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因食材过早或过晚处理所产生的食材搁置过久变质或食材处理不彻底的技术问题,大幅度提升烹饪器具的食材处理效果,为用户带来便利条件,进而起到优化产品功能,提升产品可靠性,提高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5所示,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s502,获取烹饪器具内的待烹饪食材的食材类型,以及每种食材类型对应的重量;

s504,根据食材类型对应的食材机理属性和重量,确定每种食材类型对应的预处理时长;根据预处理时长对食材类型对应的下料顺序进行排序;根据每种食材类型对应的预处理时长,计算完成预处理程序需要的总时长;

s506,接收预约烹饪时间;根据预约烹饪时间和预处理程序需要的总时长,确定预处理程序的开始时间;

s508,根据每种食材类型对应的预处理重量,计算待烹饪食材的总重量;根据食材类型对应的食材机理属性和总重量,确定预处理待烹饪食材需要的总水量,生成预处理程序;

s510,根据预处理程序,控制烹饪器具进行预处理工作。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计算用水量和控制进水量,使得烹饪器具可以根据放入的不同食材和相应的重量计算出处理这批混合食材所需的总耗水量,并根据计算出的总耗水量控制烹饪器具进水量,避免用户根据经验进水,导致烹饪效果不佳,以及浪费水资源的现象发生同时还可以避免出现因进水过多或过少所产生食材损坏变质或处理不完全的技术问题,从而大幅度提升烹饪器具的食材处理能力,提升所处理食材的品质,并为用户带来便利条件,进而起到优化产品性能,提升产品可靠性,加强产品自动化程度和智能化程度,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6所示,获取烹饪器具内的待烹饪食材的食材类型的步骤具体包括:

s602,获取待烹饪食材的图像数据;分析图像数据,以获得待烹饪食材的食材类型;

s604,获取烹饪器具内的待烹饪食材的食材类型,以及每种食材类型对应的重量;根据食材类型对应的食材机理属性和重量,生成预处理程序;

s606,根据预处理程序,控制烹饪器具进行预处理工作。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图像获取和图像分析功能,使得烹饪器具可自行获取每一种食材的外观图像并根据外观图像自行分析出每一个图像所对应的食材种类,便于烹饪器具根据分析所得的食材种类做出针对性处理,从而使用户可以在不手动录入食材类别信息的情况下通过烹饪器具的该功能自动识别出食材的类别,减轻用户的操作量,避免出现因用户的误操作所产生的食材处理不当、降低食材处理效果的技术问题,进而起到提升产品智能化程度和自动化程度,提升产品可靠性,提高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地,烹饪器具内还可以设置有激光检测装置,烹饪器具接收激光检测装置照射食材后所产生的衍射光线,并通过分析光线中的光谱得出食材中的元素含量,最终通过与烹饪器具内预存的数据库进行比对判断出每一种食材的种类,通过在烹饪器具中设置激光检测装置和激光检测方法,使得烹饪器具可以根据该方法快速地得出放入的食材种类,并且激光检测方法具备准确性强的特点,可以在食材外观相近的情况下准确判断出每一种食材的种类,进而起到提升烹饪器具分析准确性,提高产品可靠性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地,在烹饪器具所适用食材的种类相对较少时,可为烹饪器具配备多种盛放容器,每个盛放容器上设置有与一种食材相对应的电磁元件,在放入盛放食材的容器时,烹饪器具可以根据接收到的电磁信号判断出该容器内所盛放的食材种类以做出针对性处理,通过为每种食材配备对应的盛放容器,使得烹饪器具可以通过容器标识得出食材种类,进一步降低了烹饪器具的识别错误率,并且节省了大量高成本的识别袁杰,大幅度降低了烹饪器具的生产成本,进而起到优化产品功能,提升产品可靠性,降低产品生产成本的技术效果。

具体地,食材为:黑米、糯米、花生、红豆、黑豆和莲子,用户分别将上述多种食材放入烹饪器具内的多个区域中,并获取预约完成时间为18:00,其后烹饪器具识别出每个存放区域中的食材种类并称重,测得黑米、糯米、花生、红豆、黑豆和莲子的各自重量作为参数数据,随后烹饪器具内的控制器分析上述参数数据后生成预处理程序,预处理程序根据每一种不同的食材所对应的浸泡时长确定食材的投放顺序为:莲子、红豆、黑豆、糯米、黑米、花生,以及浸泡总时长,根据预约时间和浸泡时长确定出预处理开始时间为17:20,用户启动烹饪器具,在达到17:20时,按照投放顺序投放食材,并控制进水,在预约时间完成预处理工作。进而实现烹饪器具对多种食材的完美处理,提升烹饪器具的食材处理能力,提高烹饪器具所烹饪得到的食物的品质,优化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因此,该计算机设备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

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因此,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

本发明第四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700,如图7所示,包括:物料存储模块702,用于存放待烹饪食材;数据传输模块704,与服务器进行连接,用于数据传输;控制模块706,与数据传输模块704相连接,用于通过数据传输模块704将烹饪器具700内的待烹饪食材的食材类型,以及每种食材类型对应的重量上传至服务器,以供服务器根据食材类型对应的食材机理属性和重量,生成预处理程序;根据预处理程序,控制烹饪器具700进行预处理工作。

在该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烹饪器具700由物料存储模块702、数据传输模块704和控制模块706组成,物料存储模块702用于存放待烹饪食材;数据传输模块704与服务器进行连接,用于数据传输;控制模块706与数据传输模块704相连接,用于通过数据传输模块704将烹饪器具700内的待烹饪食材的食材类型,以及每种食材类型对应的重量上传至服务器,以供服务器根据食材类型对应的食材机理属性和重量,生成预处理程序;根据预处理程序,控制烹饪器具700进行预处理工作。使烹饪器具700可以通过物料存储模块702,将放入烹饪器具700内的多种食材区分开并进行称重和对应分析,从而避免放入烹饪器具700中的多种不同食材掺杂在一起,方便烹饪器具700针对不同食材做出针对性处理;数据传输模块704通过将烹饪器具700所得出的多种食材的各自属性和对应的称重重量传递至服务器中,使服务器可以根据接收到的信息生成预处理程序,并通过控制模块706控制烹饪器具700执行预处理,使烹饪器具700可以具备自行分析并生成食材处理计划的功能,从而保证放入到烹饪器具700中的每一种食材都可以接受到最合适最优的处理方式,从而避免多种食材在接受同一种烹饪处理方案时出现处理方法无法兼顾每一种食材的现象,防止部分种类的食材在因处理不当而失去营养价值甚至变质,从而大幅度提高烹饪器具700的食材处理能力和食材处理效果,进而起到优化烹饪器具700的功能结构,使一台烹饪器具700可以同时选取最优的处理方法来处理多种食材,提升产品适用范围,提升产品品质,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具体地,数据传输模块704可选用:2g、nb-iot、wi-fi、蓝牙、红外、nfc等成远程无线讯方式中的其中一种或组合,用于传输包括图像数据、烹饪程序、用户交互数据等信息。通过选取远程无线通讯方式可以使用户在与烹饪器具700进行数据传输时不会受到地域的限制,使用户可以不论处在何处都可以通过自身的数据终端完成对烹饪器具700的控制,通过选取多种数据传输模块704相配合的通讯方式可以使用户可以在不同信号环境中自由切换至最优的通讯方式中,从而大幅度提升信息传输的效率,降低用户在信息交互时所需的成本,进而起到优化产品功能,提升产品实用性,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服务器还用于:根据食材类型对应的食材机理属性和重量,确定每种食材类型对应的预处理时长;根据预处理时长对食材类型对应的下料顺序进行排序,生成预处理程序;其中,预处理时长由长至短对应的下料顺序为由先至后。

在该实施例中,服务器通过分析多种食材的机理属性和重量得出每种食材类型所对应的预处理时长,使得烹饪器具可以自行分析出每一种食材的最优处理方案,提高烹饪器具的食材处理效果;通过根据处理时长设定多种食材的下料顺序为:预处理时长由长至短对应的下料顺序为由先至后,使得烹饪器具可以先对预处理时间较长的食材进行优先处理,对预处理时长较短的食材延后处理,从而保证放入到烹饪器具中的多种食材可以在同一时间结束预处理工序,避免部分食材在提前处理完成后因暴露在空气中等因素变质或造成营养损失,从而提升烹饪器具的食材处理能力,提升烹饪器具的食材处理效果,进而起到优化产品功能,提升产品性能,提高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服务器还用于:根据每种食材类型对应的预处理时长,计算完成预处理程序需要的总时长,并更新预处理程序。

在该实施例中,用户在烹饪器具内放入多种食材后,通过服务器可以快速计算出处理所有食材所需的总时长,并更新预处理程序,从而使用户可以根据该反馈时长规划自己的烹饪工序,做出最优的烹饪计划,避免烹饪器具提早完成食材处理所产生的食材搁置过久或没有在用户需求时长内完成食材处理影响用户烹饪计划的技术问题,进而起到优化产品功能,提升产品可靠性,提高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服务器还用于:获取预约烹饪时间;根据预约烹饪时间和预处理程序需要的总时长,确定预处理程序的开始时间,并更新处理程序。

在该实施例中,根据预约烹饪时间和预处理程序需要的总时长,确定预处理程序的开始时间,并将开始时间添加至预处理程序一方面可以便于用户合理规划自己的烹饪流程,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因食材过早或过晚处理所产生的食材搁置过久变质或食材处理不彻底的技术问题,大幅度提升烹饪器具的食材处理效果,为用户带来便利条件,进而起到优化产品功能,提升产品可靠性,提高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服务器还用于:根据每种食材类型对应的重量,计算待烹饪食材的总重量;根据食材类型对应的食材机理属性和总重量,确定预处理待烹饪食材需要的总水量,并更新预处理程序。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计算用水量和控制进水量,使得服务器可以根据放入的不同食材和相应的重量计算出处理这批混合食材所需的总耗水量,并更新预处理程序,并根据预处理程序控制烹饪器具进水量,避免用户根据经验进水,导致烹饪效果不佳,以及浪费水资源的现象发生,同时还可以避免出现因进水过多或过少所产生食材损坏变质或处理不完全的技术问题,从而大幅度提升烹饪器具的食材处理能力,提升所处理食材的品质,并为用户带来便利条件,进而起到优化产品性能,提升产品可靠性,加强产品自动化程度和智能化程度,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物料存储模块包括至少两个物料存放区,以用于存放不同食材。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物料存放模块内设置多个物料存放区,使用户在放置食材时,可以将不同种类的食材分别放置在不同的物料存放区内,从而避免多种食材在物料存储模块内混杂在一起,防止出现因食材混杂所导致的烹饪器具无法识别食材种类和烹饪器具无法称量每种食材重量的技术问题,进而起到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工作可靠性的技术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8所示,烹饪器具800还包括:物料存储模块802;数据传输模块804;控制模块806;下料模块808,与控制模块806和物料存储模块802相连接,用于根据控制模块806的控制指令,控制物料存储模块802中的待烹饪食材进入烹饪模块内。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烹饪器具800内设置下料模块808,使得烹饪器具800可以通过下料模块808控制物料存储模块802中的食材自动投入到烹饪模块中进行烹饪,也可以实现物料存储模块中的食材根据不同的存放区分批次投入到烹饪模块中,实现了对不同食材预处理时长的控制,以达到合理地设置每种食材的预处理食材,达到最佳的烹饪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9所示,烹饪器具900还包括:物料存储模块902;数据传输模块904;控制模块906;预处理模块908,与控制模块906相连接,用于根据食材类型对应的食材机理属性选择进水方式,以及根据控制模块906的控制指令控制进水量。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烹饪器具900内设置与控制模块906相连接的预处理模块908使得烹饪器具900可以通过分析食材的机理属性判断出适合每一种食材的进水方式,并控制烹饪装置针对不同种类的食材选择最合适的进水方式,从而提升每一种食材在处理过程中的浸泡质量,提升食材的预处理效果,同时控制模块906还可根据食材的类型和食材的重量生成控制进水量的控制指令,通过该控制指令使烹饪器具900可以针对不同食材选择不同的进水量,从而满足每一种食材的浸泡要求,避免出现统一浸泡所产生的食材变质和食材浸泡不完全的问题,大幅度提升食材的处理效果,进而起到优化产品智能化程度,提升产品实用性与可靠性,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具体地,烹饪器具900内预设有多种进水方式,其中多种进水方式包括:常规进水,在该模式下烹饪器具900直接向烹饪模块内注水,当烹饪器具900感测到烹饪模块内的水位线达到预设水位线,便停止注水,使食材完全浸泡在水中,该进水方式适用于整体硬度较高,需要长时间浸泡才能软化的食材,例如:黄豆、黑米、黑豆等食材;喷淋式进水,在该进水模式下,控制模块906控制烹饪器具向烹饪模块内间断且循环地淋水,使食材的表面可以始终附着有水层,同时保证食材不会被整体浸泡在水中,该进水方式适合表层较硬内部松软,需要浸泡并软化表层但又不能长期浸泡以避免食材内部被破坏的食材,例如:花生、玉米、南瓜子等;过滤式进水,在该进水模式下,物料存放区域内的排水结构在预设间隔下开启进水,控制模块906控制烹饪器具900向烹饪模块内注水,当水位达到预设水位时停止注水,同时控制模块906开始计时,当计时达到预设时长后排水结构开启,排出所有水分后进入下一轮浸泡并以此循环,该进水方式适合在浸泡中会产生大量溢出物或杂质的食材,需要反复浸泡并过滤出溢出物和杂质才可以保证食材的品质,例如:银耳、木耳、猴头菇等食材,通过设置多种进水方式,保证了放入烹饪器具900的每一种食材都可以接受最优最适合的处理,从而大幅度提升食材的处理效果,提升烹饪所得食物的品质,进而起到优化产品功能,提升产品品质,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地,用户还可以在烹饪器具900的控制面板上通过信息处理模块自定义设置专用的进水方式,具体的用户可以在自定义过程中自由编辑进水和排水的流程,以及每一个步骤中选取的进水喷头,从而设计出用户所需的专用进水方式,以满足用户特定的食材处理要求,填补预设进水方式所存在的欠缺功能,进而起到提升产品自由度,拓宽产品适用范围,提升产品实用性,提高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0所示,烹饪器具1000还包括:物料存储模块1002;数据传输模块1004;控制模块1006;图像采集模块1008,与数据传输模块1004相连接,用于采集物料存储模块1002内的待烹饪食材的图像数据,通过数据传输模块1004将图像数据上传至服务器。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烹饪器具1000中设置图像采集模块1008,使得烹饪器具1000可自行获取每一种食材的外观图像并根据外观图像自行分析出每一个图像所对应的食材种类,便于烹饪器具1000根据分析所得的食材种类做出针对性处理,从而使用户可以在不手动录入食材类别信息的情况下通过烹饪器具1000的该功能自动识别出食材的类别,减轻用户的操作量,避免出现因用户的误操作所产生的食材处理不当、降低食材处理效果的技术问题,进而起到提升产品智能化程度和自动化程度,提升产品可靠性,提高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地,烹饪器具1000内还可以设置有激光检测模块,烹饪器具1000接收激光检测模块照射食材后所产生的衍射光线,并通过分析光线中的光谱得出食材中的元素含量,最终通过与烹饪器具1000内预存的数据库进行比对判断出每一种食材的种类,通过在烹饪器具1000中设置激光检测模块和激光检测方法,使得烹饪器具1000可以根据该方法快速地得出放入的食材种类,并且激光检测方法具备准确性强的特点,可以在食材外观相近的情况下准确判断出每一种食材的种类,进而起到提升烹饪器具1000分析准确性,提高产品可靠性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地,在烹饪器具1000所适用食材的种类相对较少时,可为烹饪器具1000配备多个不同的盛放容器,每个盛放容器上设置有与一种食材相对应的电磁元件,在放入盛放食材的容器时,烹饪器具1000可以根据接收到的电磁信号判断出该容器内所盛放的食材种类以做出针对性处理,通过为每种食材配备对应的盛放容器,使得烹饪器具1000可以通过容器标识得出食材种类,进一步降低了烹饪器具1000的识别错误率,并且节省了大量高成本的识别袁杰,大幅度降低了烹饪器具1000的生产成本,进而起到优化产品功能,提升产品可靠性,降低产品生产成本的技术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示出了信息传递的流程,当食材放入物料存储模块后,图像采集模块采集食材的图像信息物料存储模块测量食材的重量信息,并将图像信息传和重量信息递至信息传输模块内,随后信息传输模块将信息传入信息处理模块,信息处理模块根据该图像信息和重量信息分析出食材的种类、适合的浸泡方式、需水量和对应的进水方式并生成控制信息,最终通过该控制信息控制浸泡处理模块工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示出了用户与烹饪器具间的工作流程,用户在放入食材后,烹饪器具采集食材的图像信息并将该图像信息与食材模型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比对以得出相对应的食材名称,其后将分析得出的食材名称发往客户端供用户核对,核对无误后系统将食材信息上传至服务器,服务器根据食材信息生成浸泡程序,系统下载该浸泡程序后计算出所需的浸泡时间从而完成工作前的准备工作,随后用户可通过操作烹饪器具决定是否启动浸泡工序,确认启动后烹饪器具根据浸泡程序执行分批下料和浸泡进而完成对食材的精确处理。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打开烹饪器具并分别向第一存放区、第二存放区和第三存放区内放入花生、黑豆和银耳,烹饪器具获取每个存放取内的重量,随后烹饪器具采集三个存放区内的食材图片通过wi-fi上传至服务器并分析出每个存放区内的食材种类,其后将食材种类信息和对应重量通过wi-fi上传至服务器中,服务器通过分析得出花生需要采用喷淋式处理40分钟,需水量700ml;黑豆需要采用常规浸泡处理50分钟,需水量500ml;银耳需要采用过滤式处理30分钟,需水量1200ml,其后将上述分析结果传输会烹饪器具中,烹饪器具生成浸泡程序为:第二存放区执行常规浸泡处理10分钟后,第一存放区开始执行喷淋式处理,喷淋式处理满10分钟后第三存放区开始执行过滤式处理,最终三个存放区同时完成食材处理,于此同时烹饪器具分析得到该浸泡程序总耗时50分钟,至此烹饪器具完成所有浸泡前的准备工作并将浸泡程序信息反馈给用户。用户现处时间为22:00用户需要在第二天早上06:00得到处理好的花生、黑豆和银耳,用户在输入时间需求后烹饪器具进入待机状态,直至第二天05:10烹饪器具由待机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并开始执行食材处理工序,50分钟后完成所有食材的处理并供用户使用。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发明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