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处理机及其制浆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20599483发布日期:2020-05-01 21:30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食物处理机及其制浆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厨房电器
技术领域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食物处理机的制浆方法、一种食物处理机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身体健康的关注度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在早上能够喝上一杯温热的豆浆。然而现在社会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早上用来吃早餐的时间十分紧迫,因此市场上迫切需求一款能够快速制作一杯豆浆的豆浆机。目前市场上对于快速豆浆的实现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大功率加热缩短煮沸时间,例如具有分体式加热结构的豆浆机,其在杯体底壁和侧壁设置了大功率的电磁线圈实现电磁加热,此方案成本极高,且仅缩短了煮沸的时间,粉碎搅打的时间并没有变化;2.注入热水缩短加热时间,向粉碎杯中直接注入热水可以省去加热时间,但是增加了水箱,豆浆机体积增大,成本提高;3.通过低容量实现快速制浆:即在大容量杯体内叠放一个小容量的杯体,两层杯体之间充满水实现加热,此方案加热效率低,可靠性差,需要单独灌水。由此可知,市场上采用如用开水制作豆浆、提高电压等方式,并不能实现理想的快速豆浆效果,且成本较高。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出一种食物处理机的制浆方法。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出一种食物处理机。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鉴于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食物处理机的制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响应于启动指令,启动食物处理机的加热组件对食材进行加热;判断食材的温度是否达到t1温度,当食材的温度达到t1温度时,控制加热组件停止加热并进行预粉碎处理;预粉碎处理结束后,生成加热指令,启动加热组件对食材进行加热;判断食材的温度是否达到t2温度,当食材的温度达到t2温度时,控制加热组件停止加热并进行粉碎处理,直至粉碎处理结束。本发明提供的食物处理机的制浆方法,在响应于启动指令后,先启动加热组件对食材进行加热,将食材加热至t1温度后,再对食材进行预粉碎处理,通过先对食材进行加热,例如先将豆子煮软,再对豆子进行预粉碎处理,能够更好地对豆子进行粉碎搅打,提高粉碎效果的同时,极大地缩短搅打时间。在预粉碎处理结束后,对食材进行煮沸处理,将食材加热至t2温度,优选t2温度大于t1温度,由于预粉碎之前,已对食材进行加热,食材留有一定温度,进而能够更快速地将食材煮沸,极大地缩短了加热时间。通过在煮沸后,对煮沸的食材进行粉碎处理,由于此时食材温度更好更软,有利于将食材打的更碎更细,提高粉碎效果。总体而言,采用预粉碎和粉碎两个阶段对食材进行粉碎,并在每个阶段之前均对食材进行加热,来方便搅打,极大地缩短了搅打时间,也缩短了加热时间,进而极大地缩短了制浆时间,有利于实现快速制浆,节约成本。与相关技术中直接对食材进行连续粉碎相比,预先加热的操作,极大地缩短了粉碎时间,提高粉碎效果。而且采用间隔的两个粉碎阶段对食材进行粉碎,在达到相同粉碎效果的情况下,进一步缩短了粉碎时间,便于快速制浆。另外,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食物处理机的制浆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预粉碎处理的步骤包括:设定第一循环次数为0;启动食物处理机的粉碎组件对食材进行预粉碎,并开始计时;在达到t1时长后,停止预粉碎并启动加热组件对食材进行加热;统计食材的温度达到t1温度以上的时长,在达到t2时长后,停止加热;令所述第一循环次数增加1;返回执行启动食物处理机的粉碎组件对食材进行预粉碎,并开始计时的步骤,直至第一循环次数达到m次。在该技术方案中,具体介绍了预粉碎处理包括预粉碎、加热的多次循环步骤。通过对食材粉碎t1时长后,加热食材,并保证食材在t1温度以上且维持t2时长后,重复执行对食材粉碎t1时长,采用粉碎、加热连续多次循环步骤,循环m次。在保证食材具有一定温度的同时,方便对食材进行粉碎,可有效避免一次性长时间粉碎食材后,在对食材加热过程中,食材长时间沉积在杯体底部过多而出现糊底现象等,也可有效避免长时间执行粉碎操作对食物处理机的驱动电机造成温升过高出现自我保护等异常情况出现,提高电机的使用寿命,有利于缩短整体加热时长和粉碎时长。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粉碎处理的步骤包括:设定第二循环次数为0;启动食物处理机的粉碎组件对食材进行粉碎,并开始计时;在达到t3时长后,停止粉碎并启动加热组件对食材进行加热;统计食材的温度达到t3温度以上的时长,在达到t4时长后,停止加热;令所述第二循环次数增加1;返回执行启动食物处理机的粉碎组件对食材进行粉碎,并开始计时的步骤,直至第二循环次数达到n次。在该技术方案中,具体介绍了粉碎处理包括粉碎、加热的多次循环步骤。通过对食材粉碎t3时长后,加热食材,并保证食材在t3温度以上且维持t4时长后,重复执行对食材粉碎t3时长,采用粉碎、加热连续多次循环步骤,循环n次。在保证食材具有一定温度的同时,方便对食材进行粉碎,可有效避免一次性长时间粉碎食材后,在对食材加热过程中,食材长时间沉积在杯体底部过多而出现糊底现象等,也可有效避免长时间执行粉碎操作对食物处理机的驱动电机造成温升过高出现自我保护等异常情况出现,提高电机的使用寿命,有利于缩短整体加热时长和粉碎时长。优选地,t3温度大于等于t2温度,n大于m。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粉碎处理结束的操作之后,还包括:启动加热组件对食材进行加热,并统计食材的温度达到t3温度以上的时长,在达到t5时长后,停止加热,完成制浆。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粉碎处理结束后,还需对食材进行加热,并使食材的温度达到t3温度以上,并持续t5时长后,制浆完成,有利于将食材煮熟,避免生食渣的出现。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t1的取值范围为70℃至80℃;和/或t2的取值范围为85℃至95℃。在该技术方案中,具体限定了在对食材进行预粉碎处理之前,先将食材加热至70℃到80℃范围内,方便对食材进行粉碎搅打,在相同粉碎效果的情况下,极大地缩短了粉碎时间,且提高粉碎效果,有利于粉碎后免除过滤需求。经大量实验可知,在t1为70℃至80℃之间时,集中出现了粉碎效果很好的情况,温度t1太高太低均不合适,另一组粉碎效果很好的情况则出现在了t1为95℃左右,耗费了很长一段时间。而且温度t1对粉碎效果的影响并非常规理解中的豆子煮的越软越利于搅打。而是在70℃至80℃有较佳的制浆效果,更近一步,温度t1在70℃至75℃范围内有最优的制浆效果,极大地节省了制浆时间,进而优选地t1的取值范围为70℃至75℃。而且为了更准确地研究t1温度的影响,经实验,在相同的起始条件下加热至t1=70℃和t1=90℃,并同时进行相同时间的搅打,很明显t1=70℃的粉碎效果优于t1=90℃,t1=70℃时基本已经将大豆全部粉碎为豆渣,而t1=90℃时,至少具有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的大豆未成渣状,具有很大颗粒。因此,设定t1为70℃至80℃之间。另外,还具体限定了在预粉碎处理结束后,在煮沸阶段,将食材加热至t2的85℃至95℃之间。方便对食材进行更好地粉碎,有利于食材粉碎后免除过滤操作。经大量实验可知,当t2在85-91℃时,达到了相对较好的制浆效果。因此将t2优选为85℃至91℃。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t1的取值范围为70℃至80℃;和/或t1的取值范围为30s至60s;和/或t2的取值范围为20s至60s;和/或m的取值范围为1至3。在该技术方案中,限定了在预粉碎处理阶段,各项参数的具体数值。通过设定预粉碎处理阶段,每次连续粉碎时长为30s至60s,可实现良好的制将效果,有利于粉碎后免除过滤操作。经大量实验可知,单次搅打时间达到35s以上,即可实现良好的制浆效果,考虑取取值间隔是10s,故优选预粉碎阶段单次粉碎时间t1为20s至50s。另外,还设定了在预粉碎处理阶段为食材进行加热时,将食材保持在t1温度以上的时长t2为20s至60s,提高了对食材的加热效果,且有助于食材受热后被粉碎,确保粉碎效果。优选地,t2为30s至50s。不会过长而增加整体制浆时间,也不会过短而影响加热效果。另外,还设定了预粉碎阶段加热或粉碎次数m为1至3次。既不会因为粉碎次数过多而出现粉碎过细,而在加热过程中出现糊底现象,也不会因粉碎次数过少而导致粉碎效果变差。经大量实验可知,粉碎次数,也即重复次数m为1或2时,取得了良好的制浆效果,而超过2次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糊底情况,且次数越多糊底越严重,其原因在于增加搅打组数会把食材打的更碎更细,在后续的煮沸阶段中没有搅打,沉积在杯体底部的食材会被直接高温加热,导致糊底。因此预粉碎段的搅打次数m优选为1至3次,进一步优选为2次。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t3的取值范围为25s至60s;和/或t3的取值范围为95℃至100℃;和/或t4的取值范围为10s至30s;和/或n的取值范围为5至10。在该技术方案中,具体限定了粉碎处理阶段各参数的取值范围。通过限定在粉碎阶段,单次粉碎时长t3为25s至60s,一方面避免单次粉碎时间过长,大于60s而增加整体制浆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粉碎而导致驱动电机温升过高出现自我保护等异常情况,影响电机寿命;另一方面避免单次粉碎时长过短,小于25s而影响粉碎效果。经大量实验可知,当单次粉碎时间达到30s及以上时,可以取得良好的制浆效果,所以单次粉碎时长优选为30s至40s。另外,还设定了t3的取值范围为95℃至100℃,通过在粉碎处理阶段,将食材的温度保持在95℃至100℃及以上,在提高粉碎效果的同时,极大地缩短了整体加热时长。通过设定t4的取值范围为10s至30s,提高了对食材的加热效果,且有助于食材受热后被粉碎,不会过长而增加整体制浆时间,也不会过短而影响加热及粉碎效果。另外,还设定了n的取值范围为5至10,既不会因为粉碎次数过多而出现粉碎过细,而在加热过程中出现糊底现象,不会影响电机寿命,也不会因粉碎次数过少而导致粉碎效果变差。经大量实验可知,当粉碎次数,也即重复次数n,达到6次及以上时,有较佳的制浆效果,但考虑电机寿命问题,搅打次数不可过多,因此重复次数n优选为6至10。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t3的取值范围为95℃至100℃;和/或t5的取值范围为180s以上。在该技术方案中,具体限定了粉碎处理结束后,将食材加热至t3温度以上,并维持180s以上,保证食材充分煮熟,煮烂食渣,提高用户口感。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食物处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配置为存储可执行指令;处理器,配置为执行存储的指令以实现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食物处理机的制浆方法的步骤。本发明提供的食物处理机,由于能够按照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食物处理机的制浆方法进行制浆,进而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赘述。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食物处理机还包括:粉碎组件,用于对杯体内的食材进行粉碎;加热组件,用于对杯体内的食材进行加热;杯体,其包括杯身及收缩部,收缩部位于杯身的下端,收缩部具有侧壁及底壁,杯身和收缩部形成腔体。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杯体的下部分收缩,使得在杯体内盛放低容量液体时,低容量液体具有较高的高度,进而有利于使粉碎刀更深入地浸入液体内,提高粉碎效果。另外,低容量制浆的实现,也有利于缩短制浆时间,尤其在制作低容量浆液时,其所需的时间与高容量浆液相比极大降低,即在制浆方法和结构两方面改进相结合,有利于大幅度缩短制浆时间,实现低容量、快速制浆。从而满足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独居,对小容量的豆浆的需求,以及快速制浆的需求。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收缩部的底壁的面积与收缩部上边沿所围合的面积的比值范围为0.45至0.65,和/或收缩部的高度与杯体总高度的比值范围为0.35至0.45。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定收缩部底壁的面积与收缩部上边沿所围合的面积的比值范围在0.45至0.65之间,确保了收缩部具有足够的收缩量,从而有利于保证在制作低容量豆浆时,例如适用于单人饮用量约500ml至700ml豆浆时,杯体内的液面高度足够高,有利于保证粉碎组件的粉碎刀浸入液体的深度更深,从而在粉碎过程中,粉碎刀与食材碰撞的几率更大,粉碎效果好。需要较少的时间即可完成食材粉碎,节省制浆时间,实现了低容量制浆。避免了收缩部收缩程度过大,例如收缩部底壁的面积与收缩部上边沿所围合的面积的比值小于0.45,而使得粉碎刀及扰流罩等不易伸入到收缩部内,空间狭小而不利于液体流动。也避免了收缩部收缩程度过小,而失去较大地提高液面高度的效果,从而导致粉碎刀无法浸入液体或浸入过浅,导致粉碎效果急剧下降。当然,相关技术中的直桶形杯体,也可以选择将粉碎刀片降至很低的高度来改善低容量时的粉碎情况,但如此一来会造成其在高容量时电机负载过大,粉碎不佳,出渣率高的问题。而本发明采用的底部收缩式杯体,杯体底部水平截面面积变小,与扰流罩配合形成了小空间粉碎,提升了粉碎效率,保证了高容量时也可以有良好的制浆效果。优选地,收缩部底壁的面积与收缩部上边沿所围合的面积的比值为0.5或0.6,方便加工,液面高度提升高。另外,设定收缩部的高度占杯体总高度的0.35至0.45,确保收缩部在高度方向上延伸较长高度,进而有利于保证在注入较低容量的液体时,液体可以很快速地充满收缩部甚至漫延至杯身部位,有利于保证粉碎刀可以深深地浸入液体,从而充分粉碎食材,提高粉碎效率。避免收缩部的高度占杯体总高度小于0.35,而导致粉碎刀为了伸入收缩部,需增加电机输出轴的长度,从而增大负载,且不利于高容量制浆。也避免收缩部的高度占杯体总高度过大,大于0.45而导致杯体较大部分由收缩部占据,不利于容纳及粉碎高容量液体,不利于制作高容量豆浆。优选地,收缩部的高度占杯体总高度的0.4。进一步优选地,在收缩部的高度占杯体总高度的0.35至0.45的同时,收缩部的底壁的面积与收缩部上边沿所围合的面积的比值范围为0.45至0.65,两者共同作用,为保证杯体内液体容量较低时,具有足够的高的液面来浸没粉碎刀,可依据收缩部的收缩程度,适当调整收缩部的高度,例如收缩部的底壁的面积与收缩部上边沿所围合的面积的比值为0.45时,收缩部的高度占杯体总高度的0.35,或收缩部的高度占杯体总高度的0.45。两者共同作用促进粉碎刀较深的浸入液体,确保低容量制浆时的粉碎效果的同时,不影响高容量制浆时的粉碎效果。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粉碎组件包括粉碎刀,粉碎状态下,粉碎刀位于收缩部内。在该技术方案中,具体限定了粉碎组件包括粉碎刀,其可脱离杯体,也可随杯盖的盖设而伸入杯体内部,当然,也可直接设置在杯体内部。在粉碎状态下,粉碎刀位于收缩部内,有利于在制作低容量豆浆时,保证粉碎刀浸入液体较深,进而保证低容量豆浆的粉碎效果。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粉碎刀与收缩部的底壁的间距范围为23.5mm至30mm。在该技术方案中,进一步限定粉碎刀与收缩部的底壁的间距范围为23.5mm至30mm。相关技术中在低容量制浆时,极易出现粉碎刀和扰流罩入水过浅而造成的刀片空转或者搅动水流有限的情况,表征在可观察的现象上是:一、功率剧烈波动,上下限差很大;二、产生周期性忽高忽低的噪音,并伴随有周期性的震动。在这种情况下,流体接触不到粉碎刀或者仅有少部分流体能接触到粉碎刀,就无法搅动大量食材反复与粉碎刀的刀片碰撞,由此导致粉碎效率低下,食物打不碎的情况,这也是目前的豆浆机不支持低容量制浆的根本原因。而本方案限定粉碎刀与收缩部的底壁的间距范围为23.5mm至30mm,并配合上述收缩部的相关设置,在低容量制浆时,粉碎刀能够较深的浸入液体内部,实现小空间粉碎,提升粉碎效率,避免粉碎刀与收缩部的底壁的间距过大,大于30mm而导致粉碎刀无法高效粉碎食材。而在高容量制浆时,粉碎刀也不会因位置过低而影响高容量制浆效果,避免粉碎刀与收缩部的底壁的间距过小,小于23.5mm而影响食物处理机高容量制浆的制浆效果。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粉碎组件还包括扰流罩,围设在粉碎刀的外周,粉碎状态下,扰流罩的下边沿与收缩部的底壁的间距范围为15mm至20mm。在该技术方案中,具体限定了扰流罩围设在粉碎刀的外周时,扰流罩的下边沿与收缩部的底壁的间距范围为15mm至20mm。一方面避免扰流罩与收缩部的底壁的间距过小,小于15mm而影响浆液流动,影响粉碎效果;另一方面避免扰流罩与收缩部的底壁的间距过大,大于20mm而影响低容量制浆效果。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收缩部的侧壁倾斜延伸或弧形延伸或多段弯折延伸;和/或杯身的侧壁竖直延伸或倾斜延伸或弧形延伸。在该技术方案中,具体限定了收缩部的收缩方式以及杯身的形状结构。收缩部可呈体积上大下小的圆台形,即收缩部的侧壁倾斜延伸。收缩部也可呈弧形延伸,其外表面为内凹的弧形面,从上至下,收缩部的水平截面面积逐渐减小。收缩部的侧壁也可呈多段弯折延伸,例如收缩部在高度方向上分为两段,上半段的侧壁倾斜延伸,下半段的侧壁竖直延伸,收缩部侧壁整体弯折一次。收缩部整体的下半部分比自身上部分收缩,下半部分有利于快速增加低容量液体的液面高度,上半部分有利于容纳粉碎刀及扰流罩,在满足低容量制浆效果的同时兼顾高容量制浆的制浆效果。杯身的侧壁可以竖直延伸,也可以呈扩口式倾斜延伸,当然也可以弧形延伸,优选与收缩部的侧壁的连接处平缓过渡。在此不一一列举。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食物处理机还包括:加热组件,包括导热层和发热管。导热层至少设置在收缩部的底壁上。发热管设置在导热层上。在该技术方案中,食物处理机还具有导热层和发热管,由于导热层的导热系数很高,通过将导热层至少设置在收缩部的底壁上,可使发热管的热量快速的通过导热层传递到收缩部的底壁,甚至是侧壁,使侧壁也处于加热状态,从而实现两个方向的更快速的加热,极大地缩短制浆时间。通过将发热管设置在导热层上,便于热量快速传递。具体地,导热层为导热板。导热层通过焊接或紧固方式设置在杯体上,例如紧固螺钉设置在杯体上。当然导热板也可仅设置在收缩部的底壁上。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导热层至少部分覆盖收缩部的侧壁。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导热层至少部分覆盖收缩部的侧壁,避免了导热层仅设置在收缩部底壁而导致杯体底壁热量集中度过高,热量疏散不及时而产生食材糊底;也避免了导热层覆盖面过大,例如覆盖到杯身侧壁上,则导热层外边沿部分距离发热管距离过大,而导致温度上升慢,加热效果差。可使发热管的热量快速的通过导热层传递到收缩部的底壁和侧壁,实现多方向的更快速的加热,极大地缩短制浆时间。优选地,导热层与收缩部的底壁相对应的区域为主加热区域,发热管分布在主加热区域上。进一步优选地,发热管呈环形分布在主加热区域上。在该技术方案中,设定发热管呈环形分布,便于各处均匀加热,避免热量过度集中出现糊底现象。当然,发热管也可以呈其他形状分布,例如方形、三角形等,在此不一一列举。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发热管与主加热区域的中心的最短距离为l1,发热管与主加热区域的外边沿的最短距离为l2,l1:l2的取值范围为1至1.5。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定发热管中心线距离导热层中心最短距离l1与发热管中心线距离导热层外沿最短距离l2的比值在1至1.5之间,可使发热管位于导热层的主加热区域的中部或中部略靠近内侧,有利于保证导热层受热均匀且能够快速传递热量,提高加热效率。避免发热管距离导热层的中心,也即主加热区域的中心距离过近,即发热管与主加热区域的中心的最短距离l1与发热管与主加热区域的外边沿的最短距离为l2的比值小于1时,而使得发热管的热量会过多集中在主加热区域的中心处,从而导致该处温升过高易出现糊底现象;也避免发热管距离主加热区域的中心过远,即发热管与主加热区域的中心的最短距离l1与发热管与主加热区域的外边沿的最短距离为l2的比值大于1.5,而导致发热管的热量无法快速传递到收缩部底壁,影响加热效果及加热效率。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食物处理机还包括:温控器,导热层上开设有安装孔,温控器设置在安装孔内。优选地,温控器与收缩部的底壁相贴合。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温控器,将温控器设置在导热层的安装孔内,方便温控器的安装。通过将温控器与收缩部的底壁相贴合,提高了温控器的测温准确度。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食物处理机还包括:机头,机头内设有电机支架;粉碎组件还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设置在机头内,并位于电机支架上,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伸出机头与粉碎刀相连接。在该技术方案中,食物处理机还具有机头,粉碎组件设置在机头上,随机头的开盖而抽出杯体,也随机头的盖合而伸入杯体。具体地,通过在机头上设置供粉碎组件的驱动电机安装的电机支架,提高了驱动电机的安装牢固度。通过将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伸出机头与粉碎刀连接,有利于驱动粉碎刀转动,从而粉碎食材。优选地,机头的下端与扰流罩紧固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驱动电机与机头的下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电机支架设置在机头的下端与驱动电机之间,输出轴从机头下端面上的中心孔伸出。优选地,粉碎刀通过螺母压紧设置在输出轴的下端。输出轴与机头之间油封密封。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粉碎刀通过螺母压紧设置在输出轴上,提高了粉碎刀的安装牢固度,且便于维修更换。通过将输出轴与机头之间采用油封密封,密封效果好。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食物处理机为豆浆机或榨汁机或原汁机。在该技术方案中,食物处理机优选为豆浆机或榨汁机或原汁机,当然也可以为搅拌机等等,在此不具体限定。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食物处理机的制浆方法的步骤。本发明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由于被执行时能够实现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食物处理机的制浆方法的步骤,进而具有上述任一制浆方法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赘述。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食物处理机的制浆方法的一个流程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食物处理机的制浆方法的另一个流程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食物处理机的制浆方法的另一个流程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食物处理机的制浆方法的另一个流程示意图;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食物处理机的制浆方法的另一个流程示意图;图6示出了相关技术中食物处理机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7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食物处理机的一个局部剖视示意图;图8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食物处理机的另一个局部结构示意图;图9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食物处理机的再一个局部剖视示意图;图10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食物处理机的剖视示意图;图1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导热层的一个结构示意图;图12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导热层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图13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杯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4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杯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5示出了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的杯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6至图15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2’杯体,12杯体,122杯身,124收缩部,124a侧壁,124b底壁,14粉碎刀,16扰流罩,18导热层,20发热管,22机头,202电机支架,24驱动电机,242输出轴,26温控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下面参照图1至图15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的食物处理机的制浆方法、食物处理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食物处理机的制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食物处理机的制浆方法,包括:s102,响应于启动指令,启动食物处理机的加热组件对食材进行加热;s104,判断食材的温度是否达到t1温度,当食材的温度达到t1温度时,控制加热组件停止加热并进行预粉碎处理;s106,预粉碎处理结束后,生成加热指令,启动加热组件对食材进行加热;s108,判断食材的温度是否达到t2温度,当食材的温度达到t2温度时,控制加热组件停止加热并进行粉碎处理,直至粉碎处理结束。本发明提供的食物处理机的制浆方法,在响应于启动指令后,先启动加热组件对食材进行加热,将食材加热至t1温度后,再对食材进行预粉碎处理,通过先对食材进行加热,例如先将豆子煮软,再对豆子进行预粉碎处理,能够更好地对豆子进行粉碎搅打,提高粉碎效果的同时,极大地缩短搅打时间。在预粉碎处理结束后,对食材进行煮沸处理,将食材加热至t2温度,优选t2温度大于t1温度,由于预粉碎之前,已对食材进行加热,食材留有一定温度,进而能够更快速地将食材煮沸,极大地缩短了加热时间。通过在煮沸后,对煮沸的食材进行粉碎处理,由于此时食材温度更好更软,有利于将食材打的更碎更细,提高粉碎效果。总体而言,采用预粉碎和粉碎两个阶段对食材进行粉碎,并在每个阶段之前均对食材进行加热,来方便搅打,极大地缩短了搅打时间,也缩短了加热时间,进而极大地缩短了制浆时间,有利于实现快速制浆,节约成本。与相关技术中直接对食材进行连续粉碎相比,预先加热的操作,极大地缩短了粉碎时间,提高粉碎效果。而且采用间隔的两个粉碎阶段对食材进行粉碎,在达到相同粉碎效果的情况下,进一步缩短了粉碎时间,便于快速制浆。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食物处理机的制浆方法,包括:s202,响应于启动指令,启动食物处理机的加热组件对食材进行加热;s204,判断食材的温度是否达到t1温度,当食材的温度达到t1温度时,控制加热组件停止加热;s206,设定第一循环次数n为0;s208,启动食物处理机的粉碎组件对食材进行预粉碎,并开始计时;s210,在达到t1时长后,停止预粉碎并启动加热组件对食材进行加热;s212,统计食材的温度达到t1温度以上的时长,在达到t2时长后,停止加热;令n=n+1;s214,判断n是否等于m,当n=m时,执行s216,当n≠m时,返回执行s208;s216,预粉碎处理结束后,生成加热指令,启动加热组件对食材进行加热;s218,判断食材的温度是否达到t2温度,当食材的温度达到t2温度时,控制加热组件停止加热并进行粉碎处理,直至粉碎处理结束。在该实施例中,具体介绍了预粉碎处理包括预粉碎、加热的多次循环步骤。通过对食材粉碎t1时长后,加热食材,并保证食材在t1温度以上且维持t2时长后,重复执行对食材粉碎t1时长,采用粉碎、加热连续多次循环步骤,循环预粉碎处理步骤m次。在保证食材具有一定温度的同时,方便对食材进行粉碎,可有效避免一次性长时间粉碎食材后,在对食材加热过程中,食材长时间沉积在杯体底部过多而出现糊底现象等,也可有效避免长时间执行粉碎操作对食物处理机的驱动电机造成温升过高出现自我保护等异常情况出现,提高电机的使用寿命,有利于缩短整体加热时长和粉碎时长。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食物处理机的制浆方法,包括:s302,响应于启动指令,启动食物处理机的加热组件对食材进行加热;s304,判断食材的温度是否达到t1温度,当食材的温度达到t1温度时,控制加热组件停止加热并进行预粉碎处理;s306,预粉碎处理结束后,生成加热指令,启动加热组件对食材进行加热;s308,判断食材的温度是否达到t2温度,当食材的温度达到t2温度时,控制加热组件停止加热;s310,设定第二循环次数p为0;s312,启动食物处理机的粉碎组件对食材进行粉碎,并开始计时;s314,在达到t3时长后,停止粉碎并启动加热组件对食材进行加热;s316,统计食材的温度达到t3温度以上的时长,在达到t4时长后,停止加热;令p=p+1;s318,判断p是否等于n,当p=n时,执行s320,当p≠n时,返回执行s312;s320,粉碎处理结束。在该实施例中,具体介绍了粉碎处理包括粉碎、加热的多次循环步骤。通过对食材粉碎t3时长后,加热食材,并保证食材在t3温度以上且维持t4时长后,重复执行对食材粉碎t3时长,采用粉碎、加热连续多次循环步骤,循环粉碎处理步骤n次。在保证食材具有一定温度的同时,方便对食材进行粉碎,可有效避免一次性长时间粉碎食材后,在对食材加热过程中,食材长时间沉积在杯体底部过多而出现糊底现象等,也可有效避免长时间执行粉碎操作对食物处理机的驱动电机造成温升过高出现自我保护等异常情况出现,提高电机的使用寿命,有利于缩短整体加热时长和粉碎时长。优选地,t3温度大于等于t2温度,n大于m。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食物处理机的制浆方法,包括:s402,响应于启动指令,启动食物处理机的加热组件对食材进行加热;s404,判断食材的温度是否达到t1温度,当食材的温度达到t1温度时,控制加热组件停止加热并进行预粉碎处理;s406,预粉碎处理结束后,生成加热指令,启动加热组件对食材进行加热;s408,判断食材的温度是否达到t2温度,当食材的温度达到t2温度时,控制加热组件停止加热并进行粉碎处理,直至粉碎处理结束;s410,启动加热组件对食材进行加热,并统计食材的温度达到t3温度以上的时长,在达到t5时长后,停止加热,完成制浆。在该实施例中,在粉碎处理结束后,还需对食材进行加热,并使食材的温度达到t3温度以上,并持续t5时长后,制浆完成,有利于将食材煮熟,避免生食渣的出现。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食物处理机的制浆方法,包括:s502,响应于启动指令,启动食物处理机的加热组件对食材进行加热;s504,判断食材的温度是否达到t1温度,当食材的温度达到t1温度时,控制加热组件停止加热;s506,设定第一循环次数n为0;s508,启动食物处理机的粉碎组件对食材进行预粉碎,并开始计时;s510,在达到t1时长后,停止预粉碎并启动加热组件对食材进行加热;s512,统计食材的温度达到t1温度以上的时长,在达到t2时长后,停止加热;令n=n+1;s514,判断n是否等于m,当n=m时,执行s516,当n≠m时,返回执行s508;s516,预粉碎处理结束后,生成加热指令,启动加热组件对食材进行加热;s518,判断食材的温度是否达到t2温度,当食材的温度达到t2温度时,控制加热组件停止加热;s520,设定第二循环次数p为0;s522,启动食物处理机的粉碎组件对食材进行粉碎,并开始计时;s524,在达到t3时长后,停止粉碎并启动加热组件对食材进行加热;s526,统计食材的温度达到t3温度以上的时长,在达到t4时长后,停止加热;令p=p+1;s528,判断p是否等于n,当p=n时,执行s530,当p≠n时,返回执行s522;s530,粉碎处理结束,启动加热组件对食材进行加热,并统计食材的温度达到t3温度以上的时长,在达到t5时长后,停止加热,完成制浆。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t1的取值范围为70℃至80℃;和/或t2的取值范围为85℃至95℃。在该实施例中,具体限定了在对食材进行预粉碎处理之前,先将食材加热至70℃到80℃范围内,方便对食材进行粉碎搅打,在相同粉碎效果的情况下,极大地缩短了粉碎时间,且提高粉碎效果,有利于粉碎后免除过滤需求。以下将经大量实验取得的部分结果进行展示,参见以下表1可知,在相同的初始条件下,仅改变温度t1的大小,其余步骤不变,不难发现,在t1为70℃至80℃之间时,集中出现了粉碎效果很好的情况,温度t1太高太低均不合适,另一组粉碎效果很好的情况则出现在了t1为95℃左右,耗费了很长一段时间。而且温度t1对粉碎效果的影响并非常规理解中的豆子煮的越软越利于搅打。而是在70℃至80℃有较佳的制浆效果,更近一步,温度t1在70℃至75℃范围内有最优的制浆效果,极大地节省了制浆时间,进而优选地t1的取值范围为70℃至75℃。而且为了更准确地研究t1温度的影响,经实验,在相同的起始条件下加热至t1=70℃和t1=90℃,并同时进行相同时间的搅打,很明显t1=70℃的粉碎效果优于t1=90℃,t1=70℃时基本已经将大豆全部粉碎为豆渣,而t1=90℃时,至少具有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的大豆未成渣状,具有很大颗粒。因此,设定t1为70℃至80℃之间。表1温度t1对制浆效果的影响续表1另外,还具体限定了在预粉碎处理结束后,在煮沸阶段,将食材加热至t2的85℃至95℃之间。方便对食材进行更好地粉碎,有利于食材粉碎后免除过滤操作。以下将经大量实验取得的部分结果进行展示,采用控制变量法,其余制浆步骤全部相同,仅在煮沸阶段加热到不同温度来对比研究煮沸阶段温度t2对于制浆效果的影响,参见以下表2可知,当t2在85-91℃时,达到了相对较好的制浆效果。因此将t2优选为85℃至91℃。表2温度t2对制浆效果的影响续表2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t1的取值范围为70℃至80℃;和/或t1的取值范围为30s至60s;和/或t2的取值范围为20s至60s;和/或m的取值范围为1至3。在该实施例中,限定了在预粉碎处理阶段,各项参数的具体数值。通过设定预粉碎处理阶段,每次连续粉碎时长为30s至60s,可实现良好的制将效果,有利于粉碎后免除过滤操作。以下将经大量实验取得的部分结果进行展示,采用控制变量法,其余制浆步骤全部相同,且预粉碎阶段搅打次数也相同,仅改变每次粉碎的时间,来研究预粉碎段单次搅打的时长多制浆效果的影响,参见以下表3可知,单次搅打时间达到35s以上,即可实现良好的制浆效果,考虑取取值间隔是10s,故优选预粉碎阶段单次粉碎时间t1为20s至50s。表3时间t1对制浆效果的影响t1(秒)渣量(克)异常情况153.5无块,有豆皮253.2无块,有豆皮353.7免滤ok453.2免滤ok另外,还设定了在预粉碎处理阶段为食材进行加热时,将食材保持在t1温度以上的时长t2为20s至60s,提高了对食材的加热效果,且有助于食材受热后被粉碎,确保粉碎效果。优选地,t2为30s至50s。不会过长而增加整体制浆时间,也不会过短而影响加热效果。另外,还设定了预粉碎阶段加热或粉碎次数m为1至3次。既不会因为粉碎次数过多而出现粉碎过细,而在加热过程中出现糊底现象,也不会因粉碎次数过少而导致粉碎效果变差。以下将经大量实验取得的部分结果进行展示,采用控制变量法,其余制浆步骤全部相同,且单次粉碎时长也相同,来研究粉碎次数的多少对制浆效果的影响。参见以下表4可知,粉碎次数,也即重复次数m为1或2时,取得了良好的制浆效果,而超过2次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糊底情况,且次数越多糊底越严重,其原因在于增加搅打组数会把食材打的更碎更细,在后续的煮沸阶段中没有搅打,沉积在杯体底部的食材会被直接高温加热,导致糊底。因此预粉碎段的搅打次数m优选为1至3次,进一步优选为2次。表4重复次数m对制浆效果的影响m次数渣量(g)异常情况04.5有颗粒未碎13.8免滤ok23.5免滤ok39.4渣粗糊底49.6焦糊512.3严重焦糊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t3的取值范围为25s至60s;和/或t3的取值范围为95℃至100℃;和/或t4的取值范围为10s至30s;和/或n的取值范围为5至10。在该实施例中,具体限定了粉碎处理阶段各参数的取值范围。通过限定在粉碎阶段,单次粉碎时长t3为25s至60s,一方面避免单次粉碎时间过长,大于60s而增加整体制浆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粉碎而导致驱动电机温升过高出现自我保护等异常情况,影响电机寿命;另一方面避免单次粉碎时长过短,小于25s而影响粉碎效果。以下将经大量实验取得的部分结果进行展示,采用控制变量法,其余制浆步骤全部相同,仅改变粉碎处理阶段粉碎时长的来研究其对制浆效果的影响。参见以下表5可知,当单次粉碎时间达到30s及以上时,可以取得良好的制浆效果,所以单次粉碎时长优选为30s至40s。表5粉碎时长t3对对制浆效果的影响t3(秒)渣量(克)异常情况2510.8有颗粒未碎304.2免滤ok353.7免滤ok403.2免滤ok另外,还设定了t3的取值范围为95℃至100℃,通过在粉碎处理阶段,将食材的温度保持在95℃至100℃及以上,在提高粉碎效果的同时,极大地缩短了整体加热时长。通过设定t4的取值范围为10s至30s,提高了对食材的加热效果,且有助于食材受热后被粉碎,不会过长而增加整体制浆时间,也不会过短而影响加热及粉碎效果。另外,还设定了n的取值范围为5至10,既不会因为粉碎次数过多而出现粉碎过细,而在加热过程中出现糊底现象,不会影响电机寿命,也不会因粉碎次数过少而导致粉碎效果变差。以下将经大量实验取得的部分结果进行展示,采用控制变量法,其余制浆步骤全部相同,仅改变粉碎处理阶段粉碎次数的来研究其对制浆效果的影响。参见以下表6可知,当粉碎次数,也即重复次数n,达到6次及以上时,有较佳的制浆效果,但考虑电机寿命问题,搅打次数不可过多,因此重复次数n优选为6至10。表6重复次数n对对制浆效果的影响n次数渣量(g)异常情况430渣粗,大量颗粒未碎521渣粗,有颗粒未碎续表6n次数渣量(g)异常情况63.8免滤ok72.4免滤ok82.3免滤ok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t3的取值范围为95℃至100℃;和/或t5的取值范围为180s以上。在该实施例中,具体限定了粉碎处理结束后,将食材加热至t3温度以上,并维持180s以上,保证食材充分煮熟,煮烂食渣,提高用户口感。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食物处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配置为存储可执行指令;处理器,配置为执行存储的指令以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食物处理机的制浆方法的步骤。本发明提供的食物处理机,由于能够按照上述任一实施例的食物处理机的制浆方法进行制浆,进而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赘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7至图10、图13至图15所示,食物处理机还包括:粉碎组件,用于对杯体12内的食材进行粉碎;加热组件,用于对杯体12内的食材进行加热;杯体12,其包括杯身122及收缩部124,收缩部124位于杯身122的下端,收缩部124具有侧壁124a及底壁124b,杯身122和收缩部124形成腔体。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杯体12的下部分收缩,使得在杯体12内盛放低容量液体时,低容量液体具有较高的高度,进而有利于使粉碎刀14更深入地浸入液体内,提高粉碎效果。另外,低容量制浆的实现,也有利于缩短制浆时间,尤其在制作低容量浆液时,其所需的时间与高容量浆液相比极大降低,即在制浆方法和结构两方面改进相结合,有利于大幅度缩短制浆时间,实现低容量、快速制浆。从而满足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独居,对小容量的豆浆的需求,以及快速制浆的需求。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7至图10、图13至图15所示,收缩部124的底壁124b的面积s1与收缩部124上边沿所围合的面积s2的比值范围为0.45至0.65,和/或收缩部124的高度h1与杯体12总高度h2的比值范围为0.35至0.45。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定收缩部124底壁124b的面积s1与收缩部124上边沿所围合的面积s2的比值范围在0.45至0.65之间,确保了收缩部124具有足够的收缩量,从而有利于保证在制作低容量豆浆时,例如适用于单人饮用量约500ml至700ml豆浆时,杯体12内的液面高度足够高,有利于保证粉碎组件的粉碎刀14浸入液体的深度更深,从而在粉碎过程中,粉碎刀14与食材碰撞的几率更大,粉碎效果好。需要较少的时间即可完成食材粉碎,节省制浆时间,实现了低容量制浆。避免了收缩部124收缩程度过大,例如收缩部124底壁124b的面积s1与收缩部124上边沿所围合的面积s2的比值小于0.45,而使得粉碎刀14及扰流罩16等不易伸入到收缩部124内,空间狭小而不利于液体流动。也避免了收缩部124收缩程度过小,而失去较大地提高液面高度的效果,从而导致粉碎刀14无法浸入液体或浸入过浅,导致粉碎效果急剧下降。当然,参见图6所示,相关技术中的直桶形杯体12’,也可以选择将粉碎刀片降至很低的高度来改善低容量时的粉碎情况,但如此一来会造成其在高容量时电机负载过大,粉碎不佳,出渣率高的问题。而本发明采用的底部收缩式杯体12,杯体12底部水平截面面积变小,与扰流罩16配合形成了小空间粉碎,提升了粉碎效率,保证了高容量时也可以有良好的制浆效果。优选地,收缩部124底壁124b的面积s1与收缩部124上边沿所围合的面积s2的比值为0.5或0.6,方便加工,液面高度提升高。另外,设定收缩部124的高度h1占杯体12总高度h2的0.35至0.45,确保收缩部124在高度方向上延伸较长高度,进而有利于保证在注入较低容量的液体时,液体可以很快速地充满收缩部124甚至漫延至杯身122部位,有利于保证粉碎刀14可以深深地浸入液体,从而充分粉碎食材,提高粉碎效率。避免收缩部124的高度h1占杯体12总高度h2小于0.35,而导致粉碎刀14为了伸入收缩部124,需增加电机输出轴242的长度,从而增大负载,且不利于高容量制浆。也避免收缩部124的高度h1占杯体12总高度h2过大,大于0.45而导致杯体12较大部分由收缩部124占据,不利于容纳及粉碎高容量液体,不利于制作高容量豆浆。优选地,收缩部124的高度h1占杯体12总高度h2的0.4倍。进一步优选地,在收缩部124的高度h1占杯体12总高度h2的0.35至0.45的同时,收缩部124的底壁124b的面积s1与收缩部124上边沿所围合的面积s2的比值范围为0.45至0.65,两者共同作用,为保证杯体12内液体容量较低时,具有足够的高的液面来浸没粉碎刀14,可依据收缩部124的收缩程度,适当调整收缩部124的高度,例如收缩部124的底壁124b的面积s1与收缩部124上边沿所围合的面积s2的比值为0.45时,收缩部124的高度h1占杯体12总高度h2的0.35,或收缩部124的高度h1占杯体12总高度h2的0.45。两者共同作用促进粉碎刀14较深的浸入液体,确保低容量制浆时的粉碎效果的同时,不影响高容量制浆时的粉碎效果。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粉碎组件包括粉碎刀14,粉碎状态下,粉碎刀14位于收缩部124内。在该实施例中,具体限定了粉碎组件包括粉碎刀14,其可脱离杯体12,也可随杯盖的盖设而伸入杯体12内部,当然,也可直接设置在杯体12内部。在粉碎状态下,粉碎刀14位于收缩部124内,有利于在制作低容量豆浆时,保证粉碎刀14浸入液体较深,进而保证低容量豆浆的粉碎效果。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9所示,粉碎刀14与收缩部124的底壁124b的间距l4范围为23.5mm至30mm。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粉碎刀14与收缩部124的底壁124b的间距l4范围为23.5mm至30mm,也即粉碎刀14至杯体12底壁的内表面的距离为23.5mm至30mm。相关技术中在低容量制浆时,极易出现粉碎刀和扰流罩入水过浅而造成的刀片空转或者搅动水流有限的情况,表征在可观察的现象上是:一、功率剧烈波动,上下限差很大;二、产生周期性忽高忽低的噪音,并伴随有周期性的震动。在这种情况下,流体接触不到粉碎刀或者仅有少部分流体能接触到粉碎刀,就无法搅动大量食材反复与粉碎刀的刀片碰撞,由此导致粉碎效率低下,食物打不碎的情况,这也是目前的豆浆机不支持低容量制浆的根本原因。而本方案限定粉碎刀14与收缩部124的底壁124b的间距l4范围为23.5mm至30mm,并配合上述收缩部124的相关设置,在低容量制浆时,粉碎刀14能够较深的浸入液体内部,实现小空间粉碎,提升粉碎效率,避免粉碎刀14与收缩部124的底壁124b的间距l4过大,大于30mm而导致粉碎刀14无法高效粉碎食材。而在高容量制浆时,粉碎刀14也不会因位置过低而影响高容量制浆效果,避免粉碎刀14与收缩部124的底壁124b的间距l4过小,小于23.5mm而影响食物处理机高容量制浆的制浆效果。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9所示,粉碎组件还包括扰流罩16,围设在粉碎刀14的外周,粉碎状态下,扰流罩16的下边沿与收缩部124的底壁124b的间距l3范围为15mm至20mm。在该实施例中,具体限定了扰流罩16围设在粉碎刀14的外周时,扰流罩16的下边沿与收缩部124的底壁124b的间距l3范围为15mm至20mm,也即扰流罩16下边沿到杯体12底壁的内表面的距离为15mm至20mm。一方面避免扰流罩16与收缩部124的底壁124b的间距l3过小,小于15mm而影响浆液流动,影响粉碎效果;另一方面避免扰流罩16与收缩部124的底壁124b的间距l3过大,大于20mm而影响低容量制浆效果。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3至图15所示,收缩部124的侧壁124a倾斜延伸或弧形延伸或多段弯折延伸;和/或杯身122的侧壁竖直延伸或倾斜延伸或弧形延伸。在该实施例中,具体限定了收缩部124的收缩方式以及杯身122的形状结构。收缩部124可呈体积上大下小的圆台形,即收缩部124的侧壁124a倾斜延伸。收缩部124也可呈弧形延伸,其外表面为内凹的弧形面,从上至下,收缩部124的水平截面面积逐渐减小。收缩部124的侧壁124a也可呈多段弯折延伸,例如收缩部124在高度方向上分为两段,上半段的侧壁124a倾斜延伸,下半段的侧壁124a竖直延伸,收缩部124侧壁124a整体弯折一次。收缩部124整体的下半部分比自身上部分收缩,下半部分有利于快速增加低容量液体的液面高度,上半部分有利于容纳粉碎刀14及扰流罩16,在满足低容量制浆效果的同时兼顾高容量制浆的制浆效果。杯身122的侧壁可以竖直延伸,也可以呈扩口式倾斜延伸,当然也可以弧形延伸,优选与收缩部124的侧壁124a的连接处平缓过渡。在此不一一列举。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食物处理机还包括:加热组件,包括导热层18和发热管20。导热层18至少设置在收缩部124的底壁124b上。发热管20设置在导热层18上。在该实施例中,食物处理机还具有导热层18和发热管20,由于导热层18的导热系数很高,通过将导热层18至少设置在收缩部124的底壁124b上,可使发热管20的热量快速的通过导热层18传递到收缩部124的底壁124b,甚至是侧壁124a,使侧壁124a也处于加热状态,从而实现两个方向的更快速的加热,极大地缩短制浆时间。通过将发热管20设置在导热层18上,便于热量快速传递。具体地,导热层18为导热板。导热层18通过焊接或紧固方式设置在杯体12上,例如紧固螺钉设置在杯体12上。当然导热板也可仅设置在收缩部124的底壁124b上。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8至图10所示,导热层18至少部分覆盖收缩部124的侧壁124a。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导热层18至少部分覆盖收缩部124的侧壁124a,避免了导热层18仅设置在收缩部124底壁124b而导致杯体12底壁,也即收缩部124的底壁124b热量集中度过高,热量疏散不及时而产生食材糊底;也避免了导热层18覆盖面过大,例如覆盖到杯身122侧壁上,则导热层18外边沿部分距离发热管20距离过大,而导致温度上升慢,加热效果差。可使发热管20的热量快速的通过导热层18传递到收缩部124的底壁124b和侧壁124a,实现多方向的更快速的加热,极大地缩短制浆时间。优选地,导热层18与收缩部124的底壁124b相对应的区域为主加热区域,发热管20分布在主加热区域上。进一步优选地,发热管20呈环形分布在主加热区域上。在该实施例中,设定发热管20呈环形分布,便于各处均匀加热,避免热量过度集中出现糊底现象。当然,发热管20也可以呈其他形状分布,例如方形、三角形等,在此不一一列举。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2所示,发热管20与主加热区域的中心的最短距离为l1,发热管20与主加热区域的外边沿的最短距离为l2,l1:l2的取值范围为1至1.5。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定发热管20中心线距离导热层18中心最短距离l1与发热管20中心线距离导热层18外沿最短距离l2的比值在1至1.5之间,可使发热管20位于导热层18的主加热区域的中部或中部略靠近内侧,有利于保证导热层18受热均匀且能够快速传递热量,提高加热效率。避免发热管20距离导热层18的中心,也即主加热区域的中心距离过近,即发热管20与主加热区域的中心的最短距离l1与发热管20与主加热区域的外边沿的最短距离为l2的比值小于1时,而使得发热管20的热量会过多集中在主加热区域的中心处,从而导致该处温升过高易出现糊底现象;也避免发热管20距离主加热区域的中心过远,即发热管20与主加热区域的中心的最短距离l1与发热管20与主加热区域的外边沿的最短距离为l2的比值大于1.5,而导致发热管20的热量无法快速传递到收缩部124底壁124b,影响加热效果及加热效率。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0所示,食物处理机还包括:温控器26,导热层18上开设有安装孔,温控器26设置在安装孔内。优选地,温控器26与收缩部124的底壁124b相贴合。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温控器26,将温控器26设置在导热层18的安装孔内,方便温控器26的安装。通过将温控器26与收缩部124的底壁124b相贴合,提高了温控器26的测温准确度。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0所示,食物处理机还包括:机头22,机头22内设有电机支架202;粉碎组件还包括驱动电机24,驱动电机24设置在机头22内,并位于电机支架202上,驱动电机24的输出轴242伸出机头22与粉碎刀14相连接。在该实施例中,食物处理机还具有机头22,粉碎组件设置在机头22上,随机头22的开盖而抽出杯体12,也随机头22的盖合而伸入杯体12。具体地,通过在机头22上设置供粉碎组件的驱动电机24安装的电机支架202,提高了驱动电机24的安装牢固度。通过将驱动电机24的输出轴242伸出机头22与粉碎刀14连接,有利于驱动粉碎刀14转动,从而粉碎食材。优选地,机头22的下端与扰流罩16紧固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驱动电机24与机头22的下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电机支架202设置在机头22的下端与驱动电机24之间,输出轴242从机头22下端面上的中心孔伸出。优选地,粉碎刀14通过螺母压紧设置在输出轴242的下端。输出轴242与机头22之间油封密封。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粉碎刀14通过螺母压紧设置在输出轴242上,提高了粉碎刀14的安装牢固度,且便于维修更换。通过将输出轴242与机头22之间采用油封密封,密封效果好。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食物处理机为豆浆机或榨汁机或原汁机。在该实施例中,食物处理机优选为豆浆机或榨汁机或原汁机,当然也可以为搅拌机等等,在此不具体限定。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食物处理机的制浆方法的步骤。本发明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由于被执行时能够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食物处理机的制浆方法的步骤,进而具有上述任一制浆方法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赘述。在本发明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