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27516发布日期:2019-05-10 23:49阅读:636来源:国知局
筷子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筷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方便筷子使用的筷子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美食越来越受外国朋友的喜爱,筷子的使用就成了不会使用筷子的外国朋友一大难题,因为筷子的使用技巧很难短时间内掌握,现有技术中有比较多教大家掌握使用筷子技巧的辅助产品,其功能和目的是让使用者正确快速的掌握使用筷子的技能,但是这里的快速也不是一朝一夕,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来达到相应的目的;在美食摆在眼前的时候,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让不会使用筷子的外国朋友解决用筷子夹菜的问题,一旦不会用筷子,在品尝中国美食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大影响,为了更好的将中国美食带给全世界,筷子的使用问题亟需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筷子支架,通过将筷子放置在筷子支架内,就算没有接触过筷子的朋友,也可以马上实现筷子的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筷子支架,包括本体,本体由两个套件组成,套件上设计有筷子通孔,用于放置筷子,两个套件通过连接件活动连接,并且两个套件之间还设计有限定套件在一个平面上运动的限位结构,其中一个套件上设计有指扣,指扣可以与套件一体设计,也可以分开设计,连接在套件上。

为了更好的用户体验,所述套件上设计有握槽,握槽采用圆弧形内凹结构设计,提高产品的使用手感。

为了解决使用过程中筷子放置的问题,指扣上还设计有支脚,支脚设计两个,筷子需要放置的时候可以通过两个支脚和筷子不使用的一端作为支点实现筷子的平稳放置,让筷子的使用端悬空,避免筷子使用端与其他物品触碰不卫生的问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上述结构设计的筷子支架,将筷子装入套件内,因为通过筷子支架的辅助,其中一根筷子只需要将一根手指扣在指扣上就可以控制,使用者可以通过其他手指根据自己的习惯随意握住另一根筷子即可,加上限位结构的设计,两根筷子只能在一个平面运动,使用者只需将筷子打开或者合上即可,操作简单方便;比如:对会握笔写字的朋友来说,只需要通过握笔的手势将一根筷子握住,握好之后将食指松开,扣在另一个套件的指扣内,通过摆动食指就可以实现筷子的使用,设计在套件内的筷子在食指扣在指扣内摆动时,在一个平面上运动。

综上所述,筷子通过与本发明设计的筷子支架在使用过程中,通过筷子支架辅助,就可以让没有使用筷子习惯的外国朋友快速掌握筷子夹菜的技能,如使用手势之一的握笔技能对于当今时代来说,受众面非常广,因此,就此一种使用方式就可以满足非常多不会使用筷子的朋友快速掌握筷子的使用技能,当然,因为该结构对手指的灵活程度以及手指之间的配合基本上没什么要求,不会握笔技能的朋友也可以采用其他擅长的手势来使用该产品。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本体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2本体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3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3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3本体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3套件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指扣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本体;2、限位结构;3、指扣;4、筷子;5、弹性件;6、握槽;7、卡槽;8、卡扣;9、支脚;10、转轴a;11、转轴b;12、连接段;13、杆槽;14;环形连杆;15、圆弧槽;16、摆件;17、连接孔a;18、连接孔b;19、凹陷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加直观的表达本发明创造,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发明作如下具体实施例说明。

在这里需要声明的是本发明创造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有些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识或者公知常识问题涉及的结构就未作详细叙述,如,筷子通孔的具体形状尺寸未作描述,该形状尺寸根据公知常识即可获知,因为需要放置筷子,其具体形状应该与配合使用的筷子相匹配,通孔的尺寸一头大一头小,且最大尺寸小于筷子最大尺寸,最小尺寸小于筷子最小尺寸。

实施例1,如图1~3所示,筷子支架,包括本体1,本体1由两个套件组成,套件上设计有筷子通孔,用于放置筷子4,两个套件通过转轴a10和转轴b11连接,转轴a10和转轴b11为圆形,圆心位置设计有凸轴和与之匹配的凹槽,转轴a10和转轴b11上设计有咬合结构,彼此咬合,咬合后的相抵面为平面,咬合相抵平面构成了套件之间的限位结构2;所述套件上设计有指扣3。

实施例2,如图4~6所示,筷子支架,包括本体1,本体1由两个套件组成,套件上设计有筷子通孔,用于放置筷子4,两个套件通过弹性件5连接,两个套件之间还设计有环形连杆14,一个套件一端设计有连接段12,另一套件上设计有杆槽13,环形连杆14一端套设在连接段12上,另一端与杆槽13活动扣接,所述环形连杆14主侧面为圆弧形,杆槽13设计为与之匹配的圆弧槽形,环形连杆14和杆槽13形成了筷子支架的限位结构,所述套件上设计有指扣3。

实施例3,如图7~10所示,筷子支架,包括本体1,本体1由两个套件组成,套件上设计有筷子通孔,用于放置筷子4,一个套件上设计有圆弧槽15,另一个套件上设计有摆件16,圆弧槽15两侧设计有摆件扣,摆件扣与摆件16均采用扇形设计,摆件扣对应的扇形圆心角小于摆件16对应的扇形圆心角;所述摆件16的圆弧端设计在圆弧槽15内,摆件扣与摆件16对应的扇形圆心位置分别设计有连接孔a17和连接孔b18,通过铆钉将连接孔a,b连接;摆件16、圆弧槽15和连接孔a,b构成了限位结构2,用于限定筷子支架在一个平面内摆动,所述套件上设计有指扣3。

优选的,摆件扣与摆件16对应的扇形圆心位置位于套件外侧,摆件16与套件重叠部分设计成凹陷面19,凹陷面19与摆件扣相抵。

实施例3提供的技术方案设计的筷子支架在使用上操作手感最优,主要原因是因为当摆件扣与摆件16对应的扇形圆心位置位于套件外侧,使用时,握筷子的食指的近节与手掌的关节处与对应的扇形圆心位置靠近,在使用过程中,扣动食指带动筷子运动,筷子与食指的运动轨迹同步,其运动轨迹均为圆弧形,而两者圆心位置又非常接近,因此使用过程中的非常协调,手感非常好。

上述实施例1~3中所述的任一筷子支架,指扣3可以与套件一体设计,也可以分开设计,连接在套件上,为了比较舒适的使用手感,指扣3内环采用圆形设计。

如图11所示,指扣3与套件分开设计时,套件上设计有卡槽7,指扣3上设计有卡扣8,通过卡扣8和卡槽7的配合实现指扣3与套件的连接,采用该结构设计时,可以根据不同手指粗细对应设计一系列尺寸的指扣3,方便使用者根据自己的手指尺寸选用匹配的指扣3。

进一步,为了解决使用过程中筷子放置的问题,指扣3上还设计有支脚9,支脚9设计有两个,为了更平稳的放置筷子,支脚9位于指扣3远离套件侧。

进一步,为了更好的使用手感,所述套件上设计有握槽6,握槽6采用圆弧形内凹结构设计。

上述结合附图的具体实施例并不能作为限定本发明创造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依据,根据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还可以设计出很多具体的实施例,只要在本发明创造的基础上未经实质性改进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入本专利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