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品制备机和饮品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074771发布日期:2019-03-08 23:37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饮品制备机和饮品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饮品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饮品制备机和饮品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饮茶、品茶是中国存在已久的传统,经常饮茶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可以延年益寿。传统的饮茶方法是直接将茶叶置于茶壶内,用热水去冲泡之后饮用,但是不便之处是,所有的过程都需要人工参与控制,对于空闲时间较多的人或者专业的品茶人员,可以实现。而对于办公场所对饮茶的需求来说,过于耗费时间,且不是专业的品茶人员也不能将茶叶冲泡达到最佳的饮用口感。

为便于自动泡茶,出现了自动泡茶机,和与之配套的饮品冲泡盒,例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1310170813.0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饮品原料杯、读取装置、饮品制备机、饮品制备系统及其饮品制备方法,该饮品制备机包含封存有饮品原料的饮品冲泡盒、饮品原料杯放置部以及冲泡装置,使用时,让用户将该饮品冲泡盒放入饮品原料杯放置部,然后,由饮品制备机对饮品原料进行冲泡制成饮品。

但是,上述饮品制备机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由于上述饮品冲泡盒所能够封存的饮品原料的量比较小,并且与该冲泡盒相配合使用的冲泡装置的冲泡体积是与饮品冲泡盒内的饮品原料的量相适宜的,因此,通过本饮品制备机只能一次性冲泡出一杯饮品或较少体积的饮品,而办公场所的职员较多,因此往往会出现多个职员同时都需要饮品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通过多次泡制才能得到足够多的饮品,而多次泡制的过程耗时较长,耽误职员的时间,因而十分不便。也就是说,上述饮品制备机无法满足办公场所对于同时需要大量饮品的要求。

同时,在饮品销售场所,顾客的到来是随机的,为应对随时而至的客流,经营者往往通过煮茶的方式制备一大桶茶水。一方面,茶水长时间存放后口味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客户的随机性,往往会造成茶叶的浪费。

另外,上述饮品制备机在制备饮品的过程中仅能对饮品原料按照预定的程序进行冲泡,因而所获得的饮品的口感可能还有待提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饮品制备机和饮品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饮品制备机,用于对饮品原料进行自动冲泡来一次性制备1~10l饮品,其特征在于,包括:饮品原料袋,用于盛放饮品原料,外表面设置有用于对饮品原料的信息进行识别的识别码;冲泡壶,用于盛放饮品原料并对饮品原料进行冲泡得到饮品;饮品制备系统,包含用于对所述识别码进行读取的读取部、用于提供冲泡用的水的供水部、用于放置冲泡壶的放置部、用于输出饮品的饮品出水部、驱动机构以及用于向读取部、供水部以及饮品出水部发送控制指令的控制部,其中,供水部具有供水口,饮品出水部具有出水管,冲泡壶具有:壶主体部,顶部具有开口,壶主体部包含底座以及固定在该底座上的侧壁,底座以及侧壁包围形成用于冲泡饮品原料的冲泡腔;过滤部,设置在冲泡腔内,包含框架和设置在该框架上的滤网层,从而将冲泡腔分成上、下冲泡腔;壶盖部,设置在壶主体部的顶部,用于对开口进行封闭,包含用于与供水部的供水口相连通的注水口;以及搅拌部,设置在底座上,用于对容纳在冲泡腔内的水进行搅拌,搅拌部具有至少两个水平设置的搅拌叶片以及用于带动搅拌叶片进行转动的传动单元,底座上还设置有出液口,该出液口与出水管相连通。

在本发明提供的饮品制备机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搅拌叶片包括第一叶片以及与该第一叶片相连接的第二叶片,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在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90°<α<180°。

在本发明提供的饮品制备机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驱动机构包含电机,传动单元具有从动轴,从动轴的一端穿过底座深入至下冲泡腔内并安装有搅拌叶片,另一端用于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

在本发明提供的饮品制备机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壶盖部包含壶盖主体、布水管以及布水板,壶盖主体上设置有注水口,布水管的顶部与壶盖主体连接并与注水口相连通,布水管的底部封闭,管壁上设置有多个布水口,布水板连接在布水管的底部,与壶盖主体平行,布水板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布水孔。

在本发明提供的饮品制备机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过滤部还包括竖直设置在框架上的空心拉杆,该空心拉杆的管壁的上部设置有多个通气孔。

在本发明提供的饮品制备机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信息包含冲泡参数,该冲泡参数包括:冲泡水量、冲泡水温、冲泡时间以及搅拌开关。

在本发明提供的饮品制备机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供水部包含储水单元、用于对储水单元提供的水进行加热的加热单元以及用于将加热单元的水进行输出的注水单元,加热单元根据执行指令为水加热,注水单元根据执行指令将加热单元的水输出。

在本发明提供的饮品制备机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信息还包含饮品原料的名称、商标、产地、生产日期、限用日期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饮品制备机制备饮品的饮品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采用读取部读取饮品原料袋上的识别码;步骤二,将饮品原料袋内的饮品原料放入冲泡壶内,并将冲泡壶放置在放置部内,步骤三,根据读取的识别码中的冲泡参数采用供水部和驱动机构对冲泡壶内的饮品原料进行冲泡;步骤四,冲泡过程中,采用饮品出水部将冲泡的饮品输出。

在本发明提供的饮品制备方法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冲泡参数包括:冲泡水量、冲泡水温、冲泡时间以及搅拌开关,控制部根据冲泡参数,通过一定的计算方法计算出每个步骤的执行指令,根据执行指令,采用加热单元为水加热;根据执行指令,采用注水单元将水注入冲泡壶;根据执行指令,采用驱动机构驱动冲泡壶的搅拌部进行搅拌;根据执行指令,采用饮品出水部将饮品进行输出。

发明的作用与效果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饮品制备机,因为具有冲泡壶、饮品制备系统以及驱动机构,冲泡壶具有壶主体部、过滤部以及搅拌部,壶主体部包含冲泡腔,该冲泡腔的容积比较大,因此冲泡一壶饮品就能够供多个饮用者同时饮用;过滤部能够把冲泡腔分成上、下冲泡腔,因此能够直接将饮品原料投放进上冲泡腔内,然后进行饮品的泡制过程,这样制备饮品过程中饮品原料的包装袋根本就不会接触到饮品,从而能够让饮用者感到饮品更安全、可靠,饮用者才能放心地饮用饮品,才能更乐意地使用饮品制备机来进行冲泡饮品;搅拌部具有搅拌叶片和传动单元,因此在饮品冲泡过程中,驱动机构能够驱动传动单转动进而带动搅拌叶片转动,而搅拌叶片的转动能够对容纳在冲泡腔内的水进行搅拌,这样一方面使得水与饮品原料能够进行更充分的接触进而使得冲泡的饮品口味更好,另一方面还加快了冲泡的速度,使得冲泡过程更加便捷。因此通过本发明所提供的饮品制备机能够快速自动冲泡、制备可供多人饮用的饮品,所制备的饮品口味更好,更安全可靠。

进一步地,搅拌叶片水平设置,因此搅拌叶片在转动过程中,能够使冲泡腔内的水形成漩涡,水带动饮品原料旋转,从而更好地完成萃取过程,获得口味更佳的饮品。

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饮品制备方法,能够使用本发明多提供的饮品制备机来制备饮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饮品制备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饮品制备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冲泡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冲泡壶的爆炸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冲泡壶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饮品制备系统200的框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饮品制备机的部分结构剖视图;以及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饮品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饮品制备机和饮品制备方法作具体阐述。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饮品制备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饮品制备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饮品制备机1000用于对饮品原料进行冲泡来一次性制备1~10l饮品,包括饮品原料袋、冲泡壶100、饮品制备系统200。

饮品原料袋用于盛放饮品原料。饮品原料可以为茶叶、蔬菜干、水果干或种草药中的任意一种或这两种以上的组合,还可以为咖啡、奶茶、果珍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的组合。在本实施例中,饮品原料为茶叶。

饮品原料袋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对饮品原料的信息进行识别的识别码。其中,饮品原料的信息至少包含饮品原料的冲泡参数,该冲泡参数包括:冲泡水量、冲泡水温、冲泡时间以及搅拌开关。饮品原料的信息还可以包含饮品原料的名称、商标、产地、生产日期、限用日期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饮品原料与识别码是一一对应的。识别码既可以是隐形码也可以是二位码或条形码等肉眼可见的编码。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冲泡壶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3所示,冲泡壶100用于放置在饮品制备系统200中来对饮品原料进行冲泡,包括壶主体部10、过滤部20、壶盖部30以及搅拌部40。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冲泡壶的爆炸视图。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冲泡壶的剖视图。

如图3~5所示,壶主体部10为圆柱状,顶部具有开口,包含底座11、侧壁12、支撑架13以及把手14。

底座11上设置有出水口111。出水口111处还设置有挡片以及连接在挡片上的弹簧。挡片用于阻断出水口111的连通。当弹簧被推开时,挡片从出水口111处移开,出水口111与外部连通。

侧壁12固定在底座11上,从而与底座11包围形成用于冲泡茶叶的冲泡腔15。在本实施例中,侧壁12为透明材料制成,因此可以通过侧壁12直接观察冲泡腔15内的冲泡情况。在本实施例中,冲泡腔15的容积为1~2l。

支撑架13设置在底座11上并且与侧壁12的内壁固定连接,包含四个支撑板。四个支撑板之间间隔一定距离并围成一个与侧壁12的内壁的形状、尺寸相适应的圆周。

把手14的一端固定在底座11上另一端固定在侧壁12上。通过把手14可以方便取用将冲泡壶100。

过滤部20设置在冲泡腔15内,包含框架21、滤网层22以及拉杆23。

框架21放置在支撑架13上,形状和尺寸与侧壁12的内壁相适应。

滤网层22固定在框架21上。滤网层22和框架21将冲泡腔15分成上冲泡腔15a和下冲泡腔15b。茶叶被投放进冲泡腔15时,由于滤网层22的阻挡,茶叶只能处于上冲泡腔15a而无法进入下冲泡腔15b。

拉杆23固定在框架21上,并且设置在框架21的中心轴线位置上。在本实施例中,拉杆23为空心拉杆,空心拉杆的底部开口从而与下冲泡腔15b连通。空心拉杆的管壁的上部设置有多个通气孔。拉杆23的顶部设置用于限位的限位块。限位块为圆形,直径大于空心拉杆的外径。通过拉杆23可以将整个过滤部20从冲泡腔15中取出(以便清洗),也可以将过滤部20放入冲泡腔。

壶盖部30设置在所述壶主体部的顶部,用于对壶主体部10的开口进行封闭,包含壶盖主体31、布水管32、限位单元33以及布水板34。

壶盖主体31为圆形,其直径大于侧壁12的外径,因此可以直接将壶盖主体31放置在侧壁12的顶部从而对壶主体部的开口进行封闭。壶盖主体31的中心位置上设置有注水口311,注水口311用于向冲泡腔15内注入冲泡用的水。壶盖主体31上还设置有通气口312。

布水管32的顶部与壶盖主体31连接并与注水口311相连通,布水管32的底部封闭,管壁上设置有多个布水口321。在本实施例中布水口321的数目为四个,四个布水口321均匀排布在布水管32的管壁周面上。

限位单元33连接在布水管32的底部,用于对拉杆23的限位块的位置进行限制。再被实施例中限位单元33为一个开口向下设置的圆形凹槽。凹槽的直径略大于限位块的直径。在使用时,凹槽的底部距离限位块的顶部的距离是凹槽深度的1/2~1/3。

布水板34连接在凹槽上,与壶盖主体31平行。布水板34的直径与侧壁12的内径相匹配,布水板34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布水孔341。布水板34除了具有布水功能外,还能够将茶叶阻挡在布水板34之下,使得茶叶在冲泡时能够被浸没在水中,从而达到更好的冲泡效果。

因此,在使用时,通过注水口311注入的冲泡用的水能够通过布水管32上的布水口321流入布水板34上,然后通过布水板34上的布水孔341均匀喷洒在滤网层22的茶叶上。

搅拌部40设置在底座13上,包含传动单元41以及至少两个搅拌叶片42。

传动单元41具有从动轴411和联轴器412。从动轴411的一端穿过底座13深入至下冲泡腔15b内。

搅拌叶片42安装在从动轴411上,并位于下冲泡腔15b内。搅拌叶片42水平设置,包括第一叶片421以及与该第一叶片421相连接的第二叶片422。第一叶片421和第二叶片422在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90°<α<180°。在本实施例中,α=120°。

在本实施例中,搅拌叶片42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搅拌叶片42关于从动轴411中心对称设置。

冲泡壶100上的联轴器412用于与饮品制备系统200上的驱动机构连接,使得从动轴411能够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带动搅拌叶片42进行旋转,因此搅拌叶片42能够对容纳在下冲泡腔内15b的水进行搅拌,又因为下冲泡腔内15b和上冲泡腔内15a内的水是连通的,因此整个冲泡腔内15内的水都会被搅动起来。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饮品制备系统200的框图。

如图1、6所示,饮品制备系统200包含输入显示部201、读取部202、放置部203、供水部204、驱动机构205、饮品出水部206、控制部207以及支撑台208。其中,控制部207用于向输入显示部201、读取部202、供水部204、驱动机构205以及饮品出水部206发送控制指令。

输入显示部201包含显示屏201a和键盘201b。显示屏201a用于显示饮品制备系统200的工作状态、操作提示以及各种原料信息。键盘201b设有按键,用于对饮品制备系统200的工作进行选择性控制,如查阅饮品相关信息或选择输出指令。

读取部202用于对饮品原料袋的识别码进行读取并识别出饮品原料的信息。饮品原料的信息被读取部202识别后,相关信息将会显示在显示屏201a上。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饮品制备机的部分结构剖视图。

如图7所示,放置部203用于放置冲泡壶100,具有上开口和下开口。放置部203上设置有限位结构,用于将冲泡壶100放置在放置部203的指定位置上。当冲泡壶100位于该指定位置时,注水口311位于上开口的正下方。

本实施例中的原料为武夷岩茶,即、一种茶叶,茶叶的冲泡过程包括预浸、萃取。而萃取过程采用分段冲泡的方式。控制部207能够根据获取的冲泡水量、冲泡水温、冲泡时间、搅拌开关等冲泡参数,确定预浸过程的参数(注水温度t0、注水时间t0、注水速度v0、搅拌启动开关m0)、分段萃取的段数k、每段萃取的参数(注水温度tk、注水时间tk、注水速度vk、搅拌启动开关mk)。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预浸阶段注水温度t0为100℃、注水速度v0为1:5(通断比)、浸取时间t0为30s、搅拌启动开关m0为关闭(简称m0=off);萃取分为两个阶段(k=2),每阶段冲泡参数为:第一阶段注水温度t1为100℃、注水速度v1为1:3、浸取时间t1为50s、搅拌启动开关m1为打开(简称m1=on);第二阶段注水温度t2为100℃、注水速度v2为1:3、浸取时间t2为80s、搅拌启动开关m2=on。

供水部204提供用于制备饮品的水。供水部23包括储水单元204a、加热单元204b以及注水单元204c。

储水单元204a具有水箱和水泵,水箱用于缓存清水,水箱内部有进水阀与外部纯净水系统相连,同时水箱内部有阀门结构,在水箱内部缓存水达到一定的控制水位之后,可以自动关闭进水阀;在水位下降低于控制水位后,进水阀自动开启。水泵用于控制水箱输出水的速度(简称供水速度),供水速度一般用水泵的通断比来表示。

加热单元204b具有加热器以及设置在加热器内的温度传感器。加热器用于根据注水温度对水进行加热,温度传感器连接到控制部207,可以实时检测加热器的温度。

注水单元204c与加热器连通,用于根据注水速度将储水单元204a的水注入加热单元204b并将经过加热单元204b加热的水注入冲泡壶100内,具有供水管和供水口。供水管与放置部203的上开口相连通,供水口位于上开口处。供水管为可拉伸的弹性管。供水管处还设置有压壶结构,该压壶结构具有压壶杆。当下压压壶杆时,压壶结构将供水管下压使得供水口与壶盖部30的注水口311吻合,因此,在注水时,从供水口流出的水能够经注水口311直接流入冲泡腔15内。

驱动机构205包含电机和联轴器。电机固定在放置部203上,其输出轴穿过放置部203的底部。当冲泡壶100位于放置部203的预定位置时,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从动轴411连接。电机与控制部207连接,在控制部发送的执行指令下驱动从动轴转动来使得搅拌叶片旋转。

饮品出水部206用于将冲泡完成的饮品进行输出,具有出水管,该出水管贯穿放置部203的下开口。并且,当冲泡壶100位于放置部203的预定位置时,出水管与冲泡壶100的出水口111相吻合。出水管在与出水口111相吻合的部位设置有出液阀,该出液阀与控制部207连接,在控制部的控制下能够推开出水口111处的弹簧从而使得出水管与出水口111相连通。因此,出液阀能够根据浸取时间来控制出水口111的打开或关闭。出水管的中部还设置有电磁阀,电磁阀与与控制部207连接来控制出液速度。

支撑台208为可拆卸地水平台,用于放置饮品盛放壶。饮品盛放壶用于盛放饮品。支撑台208的内部为中空结构,其表面设置有漏水孔。溢出或洒出饮品盛放壶的饮品能够通过漏水孔流至空腔内,便于清理。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饮品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饮品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饮品原料袋的识别码靠近读取部202,读取部202识别原料信息和冲泡参数。

其中,冲泡参数包括:冲泡水量、冲泡水温、冲泡时间以及搅拌开关。

步骤s2,组装冲泡壶,将饮品原料袋内的饮品原料放入冲泡壶内,并将冲泡壶放置在放置部203的预定位置上。具体过程为:

使用者手扶拉杆23将过滤部20放入容纳腔15内并放置在支撑架13上;然后将茶叶直接投放到上容纳腔15a内,此时茶叶会落到滤网层22上;将壶盖部30放置在壶主体部10上;手持把手14将冲泡壶100放置在放置部203的预定位置上;压下压壶杆使供水口与壶盖部30的注水口311吻合。

步骤s3,读取部202将识别的原料信息和冲泡参数发送至控制部207,控制部207根据冲泡参数向储水单元204a、加热单元204b、注水单元204c以及驱动机构205发送指令。

控制部207根据冲泡参数首先计算出每个步骤中的执行过程的参数(注水温度、注水速度、浸取时间以及搅拌启动开关)。

步骤s4,供水部204以及驱动机构205根据指令对饮品原料进行冲泡,依次完成预浸过程以及两次萃取过程。

步骤s5,冲泡过程中,饮品出水部206将冲泡好的饮品输出。

步骤s6,饮品盛放壶收集预浸过程以及两次萃取过程所输出的饮品得到最终饮品。

实施例的作用与效果

根据本实施例所涉及的饮品制备机,因为具有冲泡壶、饮品制备系统以及驱动机构,冲泡壶具有壶主体部、过滤部以及搅拌部,壶主体部包含冲泡腔,该冲泡腔的容积比较大,因此冲泡一壶饮品就能够供多个饮用者同时饮用;过滤部能够把冲泡腔分成上、下冲泡腔,因此能够直接将饮品原料投放进上冲泡腔内,然后进行饮品的泡制过程,这样制备饮品过程中饮品原料的包装袋根本就不会接触到饮品,从而能够让饮用者感到饮品更安全、可靠,饮用者才能放心地饮用饮品,才能更乐意地使用饮品制备机来进行冲泡饮品;搅拌部具有搅拌叶片和传动单元,因此在饮品冲泡过程中,驱动机构能够驱动传动单转动进而带动搅拌叶片转动,而搅拌叶片的转动能够对容纳在冲泡腔内的水进行搅拌,这样一方面使得水与饮品原料能够进行更充分的接触进而使得冲泡的饮品口味更好,另一方面还加快了冲泡的速度,使得冲泡过程更加便捷。因此通过本发明所提供的饮品制备机能够快速自动冲泡、制备可供多人饮用的饮品,所制备的饮品口味更好,更安全可靠。

进一步地,搅拌叶片水平设置,因此搅拌叶片在转动过程中,能够使冲泡腔内的水形成漩涡,水带动饮品原料旋转,从而更好地完成萃取过程,获得口味更佳的饮品。

根据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饮品制备方法,能够使用本发明多提供的饮品制备机来制备饮品。

进一步地,搅拌叶片包括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两个叶片在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90°<α<180°,这样的搅拌叶片所形成的搅拌漩涡能够将饮品原料萃取得到口味更佳的饮品。

进一步地,驱动机构包含电机,传动单元具有从动轴,从动轴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进而带动搅拌叶片进转动的方式比直接将电机设置在底座上来说避免了电机的位置发生改变以及冲泡壶在清洗的过程中对电机产生的影响,从而提高了电机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壶盖部包含壶盖主体、布水管以及布水板,布水管上设置多个布水口,布水板上设置多个布水孔,因此,从注水口流入的冲泡用的水能够通过布水管后从布水口流出,从而将一束竖直向下流出的水转变为多束沿水平方向流出的水,然后又经过布水孔,从而将多束沿水平方向流出的水转变为多束竖直向下流出的水,进而直接喷洒在饮品原料上。这种方式下,多个布水孔之间流出的水量基本相同,因而布水更加均匀,布水效果好,使得冲泡效果更好。此外,布水板除了具有布水功能外,还能够将茶叶阻挡在布水板之下,使得茶叶在冲泡时能够被浸没在水中,从而达到更好的冲泡效果。

进一步地,过滤部还包括空心拉杆,一方面,通过空心拉杆能直接将过滤部从冲泡腔内取出,从而便于冲泡完成后取出饮品原料并清洗过滤部;另一方面质量较轻,使用起来比较轻便,还能节约成本。空心拉杆上设置通气孔,避免了在冲泡过程中,水蒸气使得空心拉杆内压力过高进而使得整个过滤部上浮,此时又由于水是被搅拌的状态,可能造成过滤部倾斜。

进一步地,冲泡参数括:冲泡水量、冲泡水温、冲泡时间以及搅拌开关。通过对这些冲泡参数进行控制能够快速完成对冲泡原料的冲泡萃取获得口感极佳的饮品。

上述实施方式为本发明的优选案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壶盖部包含壶盖主体、布水管以及布水板。在实际应用中,为了简化壶盖部的结构从而节约成本,壶盖部可以只包含壶盖主体和布水管而不包含布水板。壶盖部也可以只包含壶盖主体和布水板而不包含布水管,此时布水板直接连接在壶盖主体上。

在本实施例中,拉杆为空心拉杆,底部开口。在实际应用中,拉杆还可以为实心拉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