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和叉子的结合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35917发布日期:2019-03-05 17:55阅读:1253来源:国知局
筷子和叉子的结合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餐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筷子和叉子的结合体。



背景技术:

现在人们使用的筷子只可以满足平时的基本需求,当吃火锅需要夹丸子或者夹取用筷子不易取出的东西时很不方便。尤其是在公众聚餐的时候,夹一个东西老夹不上来就会很尴尬。而且并不是所有餐馆或者在家吃饭的时候都会把叉子、勺子、筷子等等这些餐具都上齐,但是我们往往又需要用到这些餐具的功能。

现在市面上有一些叉子与筷子的结合体,其结构是:把叉子分成两部分,筷子底部设置连接头,可以更换不同的插头,比如叉子、筷子、勺子等等。但是,这样不仅更换插头很不方便,在实际使用中,仍然需要备用叉子、筷子、勺子等插头,此外,手动的连接筷子和插头也很不卫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筷子和叉子的结合体,能方便地在筷子和叉子之间切换,更加卫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筷子和叉子的结合体,其包括筷子本体和叉子,还包括连接杆和复位弹簧,筷子本体内部设置有空腔,底部设置有连通空腔的开口,叉子收纳于空腔内,连接杆上横向设置有手推杆,筷子本体表面设置有连通空腔的通槽,连接杆嵌套在空腔内,手推杆嵌套在通槽内,复位弹簧设置于空腔内且两端连接连接杆和空腔内壁。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通槽包括依次连通的纵向槽、横向槽和固定槽,纵向槽和固定槽沿筷子本体轴向延伸,横向槽沿筷子本体径向延伸。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空腔包括依次连通的连接杆容纳腔和叉子容纳腔,连接杆收纳于连接杆容纳腔内,叉子收纳于叉子容纳腔内。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密封圈,嵌套在连接杆上并密封连接杆容纳腔。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弹性连接体,所述弹性连接体两侧设置有固定孔,筷子本体嵌入固定孔。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固定孔横截面呈六边形,侧面设置嵌入口,筷子本体远离底部开口的一端横截面外侧轮廓呈正方形,靠近底部开口的一端横截面外侧轮廓呈圆形。

本实用新型的筷子和叉子的结合体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设置连接杆和复位弹簧,在不需要使用叉子时,可以将叉子收纳于筷子本体的空腔内,在需要使用叉子时,通过推动手推杆,将叉子从筷子本体底部开口处伸出,使用完毕后推动手推杆从筷子本体表面的固定槽内脱出,在复位弹簧作用下,连接杆带动叉子复位,收纳于筷子本体的空腔内;

(2)可以方便地在筷子和叉子使用功能之间切换,更加卫生;

(3)设置弹性连接体,方便多个筷子和叉子的结合体组合,提高叉子齿数,便于固定食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筷子和叉子的结合体作为筷子使用时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筷子和叉子的结合体作为叉子使用时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筷子和叉子的结合体作为叉子使用时的正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筷子和叉子的结合体组合使用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结合图2、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的筷子和叉子的结合体,其包括筷子本体1、叉子2、连接杆3、复位弹簧4、密封圈5和弹性连接体6。

如图3所示,筷子本体1内部设置有空腔11,底部设置有连通空腔11的开口,叉子2收纳于空腔11内。具体的,所述空腔11包括依次连通的连接杆容纳腔111和叉子容纳腔112,连接杆3收纳于连接杆容纳腔111内,叉子2收纳于叉子容纳腔112内。如此,在需要使用叉子2时,推动连接杆3,叉子2从叉子容纳腔112内伸出;不需要使用叉子2时,叉子2收纳于叉子容纳腔112内。为了防止汤汁从空腔11的开口处倒灌,腐蚀连接杆3或者滋生细菌,还包括密封圈5,嵌套在连接杆3上并密封连接杆容纳腔111。

为了方便控制叉子2的伸缩,连接杆3上横向设置有手推杆31,筷子本体1表面设置有连通空腔11的通槽12,手推杆31嵌套在通槽12内,复位弹簧4设置于空腔11内且两端连接连接杆3和空腔11内壁。所述复位弹簧4可辅助叉子2自动回位,通槽12可起到透气作用,防止密封圈5与连接杆容纳腔111之间形成密封后不方便连接杆3推动。具体的,通槽12包括依次连通的纵向槽121、横向槽122和固定槽123,纵向槽121和固定槽123沿筷子本体1轴向延伸,横向槽122沿筷子本体1径向延伸。如此,手动推动手推杆31向下运动时,复位弹簧4受到拉伸变形,手推杆31沿着纵向槽121向下运动,叉子2逐渐伸出叉子容纳腔112;手动推动手推杆31沿横向槽122运动,并进入固定槽123内,松开手,在复位弹簧4的收缩变形作用下,手推杆31卡在固定槽123内,叉子2被固定;手动推动手推杆31从固定槽123内脱出,沿横向槽122运动进入纵向槽121内,松开手,手推杆31在复位弹簧4的收缩变形作用下,沿纵向槽121向上运动,叉子2收缩回叉子容纳腔112内。

单个叉子2的横向尺寸有限,不方便固定食物,必要时,需要多个叉子2组合作用。因此,如图4所示,还包括弹性连接体6,其两侧设置有固定孔61,筷子本体1嵌入固定孔61。具体的,所述固定孔61横截面呈六边形,侧面设置嵌入口62,筷子本体1远离底部开口的一端横截面外侧轮廓呈正方形,靠近底部开口的一端横截面外侧轮廓呈圆形。如此,可将筷子本体1横截面外侧轮廓呈正方形的一端横向推入嵌入口62,弹性连接体6变形后,筷子本体1卡入固定孔61内固定,方便多个叉子2并排固定食物;反向操作,即可将筷子本体1从固定孔61内脱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