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炒菜机的内锅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48218发布日期:2019-02-22 21:47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一种炒菜机的内锅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炒菜机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炒菜机的内锅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自动炒菜机有两种翻炒方式,一种是内锅固定,搅拌叶片旋转对内锅内的食物进行翻炒;另一种是内锅倾斜旋转,利用重力实现食物的翻炒。这两种翻炒方式相比,后者翻炒更均匀,口感更好,因此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对于内锅旋转的炒菜机,内锅通过连接装置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而现有的连接装置一般是通过焊接在内锅的底部或者通过焊接在锅体底部螺柱进行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安装麻烦,而且在焊接的时候,锅体的底壁受热容易造成局部鼓起,影响了内锅的使用效果和外观,降低了整个炒菜机的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安装方便、结构简单的炒菜机的内锅组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炒菜机的内锅组件,其包括锅体和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设于锅体底部并与锅体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装置用于与炒菜机的驱动装置可拆卸连接,所述锅体的底壁中部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连接装置中部设有与第一连接孔相对应的第二连接孔,连接装置和锅体通过与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配合的螺纹紧固件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其通过锅体开孔与连接装置设计螺孔,将锅体与连接装置采用螺纹紧固件连接,免除了焊接工序,结构简单且安装方便,同时避免了锅体底部由于焊接而出现鼓起的现象,保证了整个锅体的外观质量,从而保证了用户体验。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孔上端设有定位凸起,第二连接孔贯通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的形状与第一连接孔的形状相适配,定位凸起可拆卸安装在第一连接孔内,两者周向固定配合;安装时,所述定位凸起穿过第一安装口伸入到锅体内,可卡住连接装置,使连接装置更加稳固。

优选的,所述螺纹紧固件包括螺栓和螺母,所述第二连接孔下端没有阶梯孔,所述螺栓的头部安装在阶梯孔内,所述螺母安装在锅体底壁上侧,安装时,螺栓的头部安装在阶梯孔内,维持了连接装置的区域的平整性,避免了凸状的螺栓头对驱动装置的安装造成阻挡。

优选的,所述螺母与锅体的底壁之间设有密封圈,确保锅体的防漏性。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圈与螺母之间设有硅胶垫,进一步确保锅体的防漏性。

优选的,所述锅体内底部设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一端设有与螺栓上端连接的螺接孔,搅拌机构通过螺接孔与螺栓上端连接,所述螺接孔下部设有容纳所述螺母的第一台阶结构,将搅拌机构设置在锅体底部,能避免食材积聚在锅底,使得所有食材均能随着锅体的转动且在搅拌机构的作用下而实现翻炒,实现食材的充分搅拌,提高了搅拌效率。

优选的,所述螺接孔下部还设有容纳所述密封圈和硅胶垫的第二台阶结构。

优选的,所述连接装置上设有用于与炒菜机的驱动装置连接的卡接结构,所述卡接结构包括两个以上环绕锅体底壁中心设置的弧形连接片,相邻的两个弧形连接片之间形成插入槽,所述各连接片周向端面在一个周向上设有与驱动装置连接的卡槽,在另一个周向端面上设有防脱卡槽,安装时,驱动装置的连接端通过插入槽安装到卡接结构上,并旋转驱动装置使其连接端抵靠在卡槽最内端,以使驱动装置固定;设置防脱卡槽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炒菜机的驱动装置在其他非正常的外力作用下反向转动通过插入槽的空隙而脱离连接装置,即当驱动装置在非正常的外力作用下作反向转动时,能卡在防脱卡槽内,防止其脱离连接装置。

优选的,所述连接装置呈圆形,其下侧外圈设有定位壁,连接装置与炒菜机的驱动装置连接时,定位壁围绕在驱动装置外侧,使驱动装置和连接装置配合更加紧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锅体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连接装置的示意图一;

图5是本实用新型连接装置的示意图二;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7是图6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搅拌机构的示意图一;

图9是本实用新型搅拌机构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9,一种炒菜机的内锅组件,其包括锅体1和连接装置2,所述连接装置2设于锅体1底部并与锅体1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装置2用于与炒菜机的驱动装置可拆卸传动连接,所述锅体1的底壁中部设有第一连接孔101,所述连接装置2中部设有与第一连接孔101相对应的第二连接孔201,连接装置2和锅体1通过与第一连接孔101和第二连接孔201配合的螺纹紧固件(图中未标示)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其通过锅体1开孔与连接装置2设计螺孔,将锅体1与连接装置2采用螺纹紧固件连接,免除了焊接工序,结构简单且安装方便,同时避免了锅体底部由于焊接而出现鼓起的现象,保证了整个锅体的外观质量,从而保证了用户体验。

参见图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螺纹紧固件包括螺栓3和螺母4,所述第二连接孔201下端没有阶梯孔202,所述螺栓3的头部安装在阶梯孔202内,所述螺母4安装在锅体1底壁上侧,安装时,螺栓3的头部安装在阶梯孔202内,维持了连接装置2的区域的平整性,避免了凸状的螺栓头对驱动装置的安装造成阻挡。

参见图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螺母4为反牙螺母,所述螺母4与锅体1的底壁之间设有密封圈5,所述密封圈5与螺母4之间设有硅胶垫6,确保了锅体1的防漏性。

参见图5,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连接孔201上端设有定位凸起203,第二连接孔201贯通定位凸起203,所述定位凸起203的形状与第一连接孔101的形状相适配,定位凸起203可拆卸安装在第一连接孔101内,两者周向固定配合;安装时,所述定位凸起203穿过第一安装口伸入到锅体1内,可卡住连接装置2,使连接装置2更加稳固。

参见图2、图8和图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锅体1内底部设有搅拌机构7,所述搅拌机构7一端设有与螺栓3上端连接的螺接孔701,搅拌机构7通过螺接孔701与螺栓3的上端连接,所述螺接孔701下部设有容纳所述螺母4的第一台阶结构702,以及容纳所述密封圈5和硅胶垫6的第二台阶结构703,保证了锅体的整体美观性;将搅拌机构7设置在锅体1底部,能避免食材积聚在锅底,使得所有食材均能随着锅体1的转动且在搅拌机构7的作用下而实现翻炒,实现食材的充分搅拌,提高了搅拌效率。

所述搅拌机构7包括连接座71和设于连接座侧部的片状搅拌叶72,所述连接座71与搅拌叶72为一体结构,所述连接柱71为圆柱体结构;所述搅拌叶72靠近锅壁的一端设有扩展孔721,所述扩展孔721用于安装功能扩展机构。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扩展机构(图中未示出),所述扩展机构通过扩展孔721与搅拌机构7连接,所述扩展机构为可增长搅拌机构7长度或者增高搅拌机构7高度或者增加搅拌机构7厚度的板件,使搅拌机构7可满足不同的食材的不同的搅拌需求。

参见图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连接装置2上设有用于与炒菜机的驱动装置连接的卡接结构204,所述卡接结构204包括两个以上环绕锅体1底壁中心设置的弧形连接片21,相邻的两个弧形连接片21之间形成插入槽22,所述各连接片21周向端面在一个周向上设有与驱动装置连接的卡槽23,在另一个周向端面上设有防脱卡槽24,防脱卡槽24的深度小于卡槽23的深度,安装时,驱动装置的连接端通过插入槽22安装到卡接结构204上,并旋转驱动装置使其连接端抵靠在卡槽24最内端,以使驱动装置固定;设置防脱卡槽24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炒菜机的驱动装置在其他非正常的外力作用下反向转动通过插入槽22的空隙而脱离连接装置,即当驱动装置在非正常的外力作用下作反向转动时,能卡在防脱卡槽24内,防止其脱离连接装置2;所述连接装置2呈圆形,其下侧外圈设有定位壁25,连接装置2与炒菜机的驱动装置连接时,定位壁25围绕在驱动装置外侧,使驱动装置和连接装置配合更加紧凑。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