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拌刀组件、杯体组件及料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65572发布日期:2019-01-29 17:58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搅拌刀组件、杯体组件及料理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搅拌刀组件、杯体组件、及料理机。
背景技术
:料理机包括豆浆机、破壁料理机、搅拌机等用电机驱动粉碎和挤压食物的机器,以破壁机为例,其电机的转速可达25000转/分以上,能瞬间击破蔬果的细胞壁,因此能够有效地萃取植物生化素,是现代居家保健、养生首选家电产品。最新一代的料理机则是集加热和搅拌于一体的更多功能的料理机,不仅可以做蔬果汁、沙冰,还可以加热做豆浆、鱼汤、药材汤、粥品等。现有料理机大多设有搅拌刀,在处理食材时,一些食材需要搅打成细腻的效果,由于搅拌刀的刀片高速旋转,容易产生紊流,产生的噪音大。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搅拌刀组件,旨在减小噪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搅拌刀组件,应用于料理机,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与料理机的传动组件连接;及主切削部,所述主切削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辅助切削部,所述辅助切削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其中,所述主切削部的自由端所在的铅垂线与所述连接部的中心轴线相互平行,二者之间的线间距为B,所述辅助切削部的自由端所在的铅垂线与所述连接部的中心轴线相互平行,二者之间的线间距为A,B>A。可选地,所述线间距A的取值范围为12.5mm≤A≤17.5mm,所述线间距B的取值范围为22mm≤B≤32mm。可选地,所述主切削部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主切削部间隔排布于所述连接部周缘,且所述主切削部与连接部折弯连接,至少存在一所述主切削部的折弯方向与其他所述主切削部的折弯方向相反,每一所述主切削部设有主刀刃面,至少存在一所述主切削部的主刀刃面与其他所述主切削部的主刀刃面朝向相反。可选地,每一主切削部所在的平面与所述连接部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a,a的取值范围为130°≤a≤170°。可选地,每一主切削部相对两侧形成有主刀背面和所述主刀刃面,所述主刀刃面的边沿形成有弧度为X的圆弧面,X的取值范围为70°≤X≤90°;所述主刀背面的边沿形成有弧度为Y的圆弧面,Y的取值范围为40°≤Y≤60°。可选地,所述搅拌刀组件包括至少两个辅助切削部,至少两个辅助切削部间隔排布于所述连接部周缘,且一辅助切削部与一所述主切削部间隔设置。可选地,每一辅助切削部设有辅助刀刃面,一所述辅助切削部的辅助刀刃面与另一所述辅助切削部的辅助刀刃面朝向相反。可选地,每一辅助切削部相对两侧形成有辅助刀背面和所述辅助刀刃面,所述辅助刀背面和辅助刀刃面的边沿之间的宽度自该辅助切削部的自由端朝向靠近所述连接部的方向增大。可选地,所述辅助刀背面和辅助刀刃面的边沿呈线型结构,所述辅助刀背面和辅助刀刃面的边沿的延长线之间形成的夹角为Z,Z的取值范围为25°≤Z≤35°。可选地,所述辅助刀刃面的边沿形成有弧度为X′的圆弧面,X′的取值范围为35°≤X′≤60°,所述辅助刀背面的边沿形成有弧度为Y′的圆弧面,Y′的取值范围为25°≤Y′≤40°。可选地,所述主切削部或所述辅助切削部的厚度为h,h的取值范围为0.5mm≤h≤1.5mm。可选地,所述搅拌刀组件还包括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搅拌轴与料理机的驱动组件连接。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杯体组件,包括杯体和设于该杯体内的搅拌刀组件,该搅拌刀组件为以上所述的搅拌刀组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料理机,包括杯座组件和与杯座组件连接的杯体组件,所述杯座组件包括杯座、底盖和驱动组件,所述杯体和底盖分别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杯座的两端,所述杯座和底盖配合围成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还设置有内置电池,所述安装腔的腔壁还设置有充电接口,所述内置电池与所述驱动组件和充电接口电连接,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轴贯穿所述杯座并与所述搅拌刀组件连接,所述杯体组件为以上所述的杯体组件。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将搅拌刀组件包括连接部、主切削部和辅助切削部,主切削部和辅助切削部均与连接部连接,主切削部的自由端所在的铅垂线与连接部的中心轴线之间的线间距B大于辅助切削部的自由端所在的铅垂线与连接部的中心轴线之间的线间距A,当连接部在料理机的传动组件带动下旋转时,主切削部和辅助切削部用于切削食材,由于主切削部和辅助切削部配合搅拌食材,不容易产生紊流,噪音小。另外,主切削部的搅拌区域大,食材的实际流动翻滚区域大,辅助切削部的搅拌区域较小,起到辅助搅拌主切削部的死角区域,使得不同区域的食材得到充分搅拌,口感更细腻。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料理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搅拌刀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搅拌刀组件一视角的剖示图;图4为图2中搅拌刀组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搅拌刀组件53辅助刀背面10连接部70搅拌轴30主切削部200杯体组件31主刀刃面201搅拌杯33主刀背面300杯座组件50辅助切削部301驱动组件51辅助刀刃面1000料理机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搅拌刀组件100,该搅拌刀组件100主要应用于料理机1000,如豆浆机、破壁机、榨汁机、随行杯等家用电器。请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搅拌刀组件100,应用于料理机1000,包括:连接部10,所述连接部10用于与料理机1000的传动组件连接;及主切削部30,所述主切削部30与所述连接部10连接;辅助切削部50,所述辅助切削部50与所述连接部10连接;其中,所述主切削部30的自由端所在的铅垂线与所述连接部10的中心轴线相互平行,二者之间的线间距为B,所述辅助切削部50的自由端所在的铅垂线与所述连接部10的中心轴线相互平行,二者之间的线间距为A,B>A。具体的,由于每一辅助切削部50的自由端所在的铅垂线与连接部10的中心轴线之间的线间距A小于每一主切削部30的自由端所在的铅垂线与连接部10的中心轴线之间的线间距为B,主切削部30的搅拌区域大,食材的实际流动翻滚区域大,辅助切削部50的搅拌区域较小,起到辅助搅拌主切削部30的死角区域,使得不同区域的食材得到充分搅拌,口感更细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将搅拌刀组件100包括连接部10、主切削部30和辅助切削部50,主切削部30和辅助切削部50均与连接部10连接,主切削部30的自由端所在的铅垂线与连接部10的中心轴线之间的线间距B大于辅助切削部50的自由端所在的铅垂线与连接部10的中心轴线之间的线间距A,当连接部10在料理机1000的传动组件带动下旋转时,主切削部30和辅助切削部50用于切削食材,由于主切削部30和辅助切削部50配合搅拌食材,不容易产生紊流,噪音小。另外,主切削部30的搅拌区域大,食材的实际流动翻滚区域大,辅助切削部50的搅拌区域较小,起到辅助搅拌主切削部30的死角区域,使得不同区域的食材得到充分搅拌,口感更细腻。进一步的,线间距A的取值范围为12.5mm≤A≤17.5mm,所述线间距B的取值范围为22mm≤B≤32mm。可以理解的,由于搅拌刀组件100主要适用于小家电,因此辅助切削部50和主切削部30的尺寸无需设置的过大,过小的话,食材与辅助切削部50和主切削部30的接触面过小,搅拌食材的效果不佳,本实施例中辅助切削部50的自由端所在的铅垂线与连接部10的中心轴线之间的线间距12.5mm≤A≤17.5mm,优选A为12.5mm、15mm、17.5mm。主切削部30的自由端所在的铅垂线与连接部10的中心轴线之间的线间距22mm≤B≤32mm,优选B为22mm、25mm、32mm。请再次参考图1,主切削部30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主切削部30间隔排布于所述连接部10周缘,且所述主切削部30与连接部10折弯连接,至少存在一所述主切削部30的折弯方向与其他所述主切削部30的折弯方向相反,每一所述主切削部30设有主刀刃面31,至少存在一所述主切削部30的主刀刃面31与其他所述主切削部30的主刀刃面31朝向相反。可以理解的,两个主切削部30均匀排布于连接部10周缘,可以理解的,主切削部30与连接部10为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成型设置,本实施例中,优选为一体成型设置,方便加工。一主切削部30的主刀刃面31与另一主切削部30的主刀刃面31朝向相反,如一主刀刃面31朝上设置,另一主刀刃面31朝下设置,当连接部10在料理机1000的传动组件带动下旋转时,主切削部30用于切削食材,两个主切削部30的主刀刃面31朝向相反,朝向下方的主刀刃面31起到将食材向下挤压的作用,朝向上方的主刀刃面31起到将食材向上搅打的作用,在料理机1000高速旋转时,不容易产生紊流,噪音小。本实施例优选主切削部30设有偶数个,以保证搅拌刀组件100在转动时,连接部10受力平衡,搅拌食材更均匀,优选主切削部30呈弧形,使得其与食材的接触面大,搅拌效果更好。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主切削部30沿着搅拌刀组件100的搅拌方向设置,如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请参照图3,每一主切削部30所在的平面与所述连接部10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a,a的取值范围为130°≤a≤170°。可以理解的,主切削部30所在的平面与连接部10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130°≤a≤170°,当a大于170°时,搅拌食材的效果不够细腻,食材扰流效果降低,导致粉碎效率降低,用户体验度不高。当a小于130°时,搅拌刀组件100搅拌时,搅拌的区域较小,食材的实际流动翻滚区域也变小,主切削部30的竖直投影产生有效旋转半径小,离心力小,扰流效果减弱,同时切割概率减小,造成搅拌效率较低。因此,将a设于130°和170°之间较为合适。优选a为130°、150°、170°。请再次参照图2,每一主切削部30相对两侧形成有主刀背面33和所述主刀刃面31,所述主刀刃面31的边沿形成有弧度为X的圆弧面,X的取值范围为70°≤X≤90°;所述主刀背面33的边沿形成有弧度为Y的圆弧面,Y的取值范围为40°≤Y≤60°。可以理解的,优选主切削部30呈弧形,主刀刃面31的边沿形成的圆弧面的弧度70°≤X≤90°,主刀背面33的边沿形成的圆弧面的弧度40°≤Y≤60°,此时,主刀刃面31和主刀背面33均朝向同一方向弯折为光滑的圆弧并形成弧度,当弧度X大于90°时,不够节省材料,当弧度X小于70°时,不方便加工,并使得对食材的粉碎效果变差,因此,将弧度X设于70°和90°之间较为合适,优选X为70°、80°、90°。同理,当弧度Y大于60°时,不够节省材料,当弧度Y小于40°时,不方便加工,并使得对食材的粉碎效果变差,因此,将弧度Y设于40°和60°之间较为合适,优选Y为40°、50°、60°。搅拌刀组件100还包括至少两个辅助切削部50,两个辅助切削部50间隔排布于所述连接部10周缘,且一辅助切削部50与一所述主切削部30间隔设置。可以理解的,两个辅助切削部50间隔排布于连接部10周缘,使得连接部10整体受力平衡,噪音小。辅助切削部50呈弧形、锥形等形状,用于对主切削部30的死角区域进行搅拌,使得食材加工更细腻。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当辅助切削部50呈弧形结构时,辅助切削部50的相对两侧边均形成有弧度,辅助切削部50的自由端朝向靠近连接部10的方向的宽度增大。当辅助切削部50呈锥形结构时,辅助切削部50的自由端朝向靠近连接部10的方向的宽度增大,搅拌效果好。每一辅助切削部50设有辅助刀刃面51,一所述辅助切削部50的辅助刀刃面51与另一所述辅助切削部50的辅助刀刃面51朝向相反。可以理解的,一辅助切削部50的辅助刀刃面51与另一辅助切削部50的辅助刀刃面51朝向相反,如一辅助刀刃面51朝上设置,另一辅助刀刃面51朝下设置,当料理机1000工作时,搅拌刀组件100高速旋转,两个辅助刀刃面51将食材朝向不同的方向进行搅打,产生的紊流小,进一步减小了搅拌时产生的噪音。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两个辅助切削部50的刀刃面51均沿着搅拌刀组件100的搅拌方向设置,如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每一辅助切削部50相对两侧形成有辅助刀背面53和所述辅助刀刃面51,所述辅助刀背面53和辅助刀刃面51的边沿之间的宽度自该辅助切削部的自由端朝向靠近所述连接部10的方向增大。可以理解的,辅助切削部50相对两侧形成有辅助刀刃面51和辅助刀背面53,辅助切削部50的形状可为弧形或线型结构,辅助刀背面53和辅助刀刃面51的边沿之间的宽度朝向靠近连接部10的方向增大,使得辅助切削部50使用的材料较少,且便于加工。一实施例中,辅助刀背面53和辅助刀刃面51的边沿呈线型结构,所述辅助刀背面53和辅助刀刃面51的边沿的延长线之间形成的夹角为Z,Z的取值范围为25°≤Z≤35°。可以理解的,辅助切削部50的形状为线型结构,此时辅助刀背面53和辅助刀刃面51的边沿的延长线之间形成的夹角25°≤Z≤35°,当夹角Z大于35°时,不够节省材料,当夹角Z小于25°时,不方便加工,并使得对食材的粉碎效果变差,因此,将夹角Z设于25°和35°之间较为合适,优选c为25°、30°、35°。另一实施例中,辅助刀刃面51的边沿形成有弧度为X′的圆弧面,X′的取值范围为35°≤X′≤60°,所述辅助刀背面33的边沿形成有弧度为Y′的圆弧面,Y′的取值范围为25°≤Y′≤40°。可以理解的,辅助切削部50的形状为弧形结构,此时辅助刀刃面51的边沿形成的圆弧面的弧度35°≤X′≤60°,当弧度X′大于60°时,不够节省材料,当弧度X′小于35°时,不方便加工,并使得对食材的粉碎效果变差,因此,将弧度X′设于35°和60°之间较为合适,优选X′为25°、50°、60°。同理,辅助刀背面53的边沿形成的圆弧面的弧度25°≤Y′≤40°,当弧度Y′大于40°时,不够节省材料,当弧度Y′小于25°时,不方便加工,并使得对食材的粉碎效果变差,因此,将弧度Y′设于25°和40°之间较为合适,优选Y′为25°、30°、40°。请参照图4,主切削部30或辅助切削部50的厚度为h,h的取值范围为0.5mm≤h≤1.5mm。可以理解的,辅助切削部50或主切削部30的厚度0.5mm≤h≤1.5mm,当h大于1.5mm时,搅拌所需的功率大,当h小于0.5mm时,辅助切削部50或主切削部30太锋利,在安装或者清洗时,容易割伤用户,并且食材过于细腻同样带来口感的降低。因此,将辅助切削部50或主切削部30的厚度h设置在0.5mm和1.5mm之间较为合适,优选h取值为0.5mm、1.0mm、1.5mm。搅拌刀组件100还包括搅拌轴70,所述搅拌轴70与所述连接部10连接,所述搅拌轴70与料理机1000的驱动组件301连接。具体的,搅拌轴70在驱动组件301的输出轴的带动下转动,连接部10与搅拌轴70固定连接,这里的固定连接方式为焊接固定、铆接固定或螺栓固定等方式,在此不作限制。驱动组件301为电机。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杯体组件200,该杯体组件200包括杯体201和设于该杯体201内的搅拌刀组件100,该搅拌刀组件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杯体组件100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料理机1000,该料理机1000包括杯体组件200,该杯体组件2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料理机1000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请再次参考图1,料理机1000包括杯座组件300和与杯座组件300连接的杯体组件200,所述杯座组件300包括杯座、底盖和驱动组件301,所述杯体201和底盖分别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杯座的两端,所述杯座和底盖配合围成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还设置有内置电池,所述安装腔的腔壁还设置有充电接口,所述内置电池与所述驱动组件301和充电接口电连接,所述驱动组件301的输出轴贯穿所述杯座并与所述搅拌刀组件100连接。具体的,杯座组件300与杯体组件200连接,这里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为了方便安装,优选杯座组件300与杯体组件200为可拆卸连接,如螺接或卡接等方式,在此不作限制。杯座组件300内设有驱动组件301,如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搅拌轴70连接,在电机的驱动下搅拌轴70转动,对食材进行搅拌。可以理解的,杯体组件200的杯体201用于盛装食材,杯体组件200还包括杯盖,杯盖可拆卸地盖设于杯体201背向杯座的一端。该杯盖盖合于杯体201并封堵杯体201的开口。在本实施例中,杯体201呈两端开口的筒状,杯盖盖合于杯体201的上开口,杯体201的下开口与杯座可拆卸连接。为了提高杯体201的下开口与杯座之间的密封性,杯体201与杯座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密封件,杯体201安装于杯座时,杯体201和杯座分别与第二密封件的两侧密封抵接。可以理解的,为了方便用户随行携带料理机,且便于直接使用料理机饮用杯体内的液体,杯体201上开口的直径小于杯体下开口的直径。在本实施例中,料理机1000为便携式随行杯,驱动组件301优选为直流电机,电机的转速优先为17000~20000转/分钟。可以理解的,内置电池与驱动组件301、电路板等连接,用于给料理机1000供电。充电接口的设置,有利于通过外接电源对内置电池供电和充电。在本实施例中,内置电池和充电接口的配合具有充电宝的功能,可以为外接电器供电。进一步的,杯座还包括密封胶塞,密封胶塞与充电接口可拆卸连接。可以理解的,密封胶塞的设置,有利于对充电接口起到保护作用,防止水、灰尘等杂物通过充电接口进入安装腔内,进而影响料理机1000的正常工作。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