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溢装置及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12763发布日期:2019-04-16 22:48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防溢装置及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溢装置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电磁炉在煲汤煮粥的使用过程中存在沸腾溢锅的问题,极大地降低了产品品质和用户体验。

一般的做法是被动式的防溢出结构设计,如在电磁炉散热孔周围设一具有流道作用的导水筋,其端部设有排水孔,当电磁炉溢水量比较大时,水经过导水筋并通过排水孔迅速排至电磁炉外部。

但是被动式的防溢出结构设计无法实现溢锅预警以及智能控制,当水量过大或加热过快时存在防溢出失效的潜在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防溢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

有鉴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防溢装置,用于烹饪器具,包括:导气管,导气管的进气端朝向烹饪器具的排气口;滑动部,滑动部位于导气管内背离排气口的一端,滑动部在导气管内往复移动;检测组件,检测组件位于滑动部背离导气管的一侧,用于将滑动部的位移转换为电信号;控制组件,与检测组件相连接,控制组件根据电信号控制烹饪器具的加热元件;弹性复位件,压缩设置在滑动部背离排气口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溢装置,在烹饪器具的排气口设置导气管并在导气管中设置滑动部,实现了将气压信号转换为位移量的气压检测方法。随着烹饪器具加热的进行,当烹饪器具内压强增大并超过阈值时,将推动导气管内的滑动部移动,从而产生相应的位移量。检测组件再将滑动部的位移转换为电信号,电信号经导线传输至后端控制组件并进行处理,进一步控制烹饪器具的加热元件降低输出功率或停止加热来实现主动式防溢出的智能控制。通过在滑动部背离烹饪器具排气口的一侧压缩设置弹性复位件,可提供与气流压力方向相反的弹性回复力,当气体压强低于阈值以后,滑动部在弹性复位件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恢复到初始位置,由此,可始终借助滑动部的位移体现烹饪器具内压强的大小。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防溢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滑动部为绝缘材质。

在该技术方案中,烹饪器具排出的气体往往湿度较大,而检测组件可将滑动部的位移转换为电信号,通过将滑动部设置为绝缘材质,可避免检测组件上产生的电流经滑动部和气流传导至烹饪器具锅体内,降低了安全隐患。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检测组件具体用于将滑动部的位移转换为电容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限定了以电容值作为输出电信号的检测组件。检测组件中设置可变的电容器,尤其可设置为平板电容器,由于平板电容器的电容值大小与两电极板的间距、正对面积及介电常数相关,可方便利用滑动部的位移改变以上参数,从而将滑动部的位移转换为电容值。由于电容器具有通交不通直的特性,该检测组件可用于设置交流电的控制组件。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检测组件包括:导电套,其套设在滑动部背离导气管的一端;导电刷,其与导电套相接触,并经一条导线与控制组件相连接;导电片,其与导电套间隔设置,导电套与导电片之间的连线方向与气流方向一致,导电片经另一条导线与控制组件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具体限定了检测组件设置可变电容器的一个方案。滑动部上套设的导电套和与之间隔设置的导电片分别作为电容器的两个电极,导电套和导电片的连线方向与气流方向一致,气流方向又与滑动部的移动方向相同,使得导电套和导电片的间距随着滑动部的移动发生变化,即电容极板距离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电容值的变化,输出不同的电信号。其中,导电刷位置固定,不随滑动部的滑动而发生移动,导电套与固定设置的导电刷相接触,既确保了导电套随滑动部同步移动,又保证了导电套与控制组件连接的可靠性,有助于准确反映烹饪器具内的压强变化。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检测组件包括:导电套,其套设在滑动部背离导气管的一端,导电套覆盖滑动部的端壁和部分侧壁;导电刷,其与导电套相接触,并经一条导线与控制组件相连接;导电片,其与导电套间隔设置,导电片的长度方向与滑动部往复运动的方向一致,导电片和导电套沿垂直于气流方向的投影部分重叠,且重叠面积随滑动部的移动而变化,导电片经另一条导线与控制组件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具体限定了检测组件设置可变电容器的另一个方案。滑动部上套设的导电套和与之间隔设置的导电片分别作为电容器的两个电极,且导电套和导电片在垂直于气流运动的方向上具有重叠部分,这些重叠部分对应的面积即为电容器的有效面积,当滑动部发生运动产生位移量时,导电套与导电片之间的重叠面积发生改变,即电容器的有效面积发生改变,从而引起电容值的变化,输出不同的电信号。其中,导电刷位置固定,不随滑动部的滑动而发生移动,导电套与固定设置的导电刷相接触,既确保了导电套随滑动部同步移动,又保证了导电套与控制组件连接的可靠性,有助于准确反映烹饪器具内的压强变化。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检测组件包括相对而设的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的长度方向与滑动部往复运动的方向一致,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分别经一条导线与控制组件相连接;滑动部包括第一凸出部,设置在滑动部背离导气管的一端,第一凸出部位于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之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具体限定了检测组件设置可变电容器的再一个方案。相对而设的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构成电容的两电容极板,当滑动部发生运动产生位移量时,滑动部上具有绝缘性质的第一凸出部进入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之间,使电容的有效面积随第一凸出部的移动而发生变化,同时由于绝缘材质的介电常数往往与空气的介电常数不同,使得与第一凸出部对应的区域的介电常数也发生变化,进而引起电容大小的改变,输出不同的电信号。该方案中,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均通过导线与控制组件直接相连,且与滑动部没有直接接触,有助于降低零部件损坏概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检测组件为滑动变阻器;滑动部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限定了一种以电阻值作为输出电信号的检测组件。检测组件为滑动变阻器,且令其滑片与滑动部相连接,则滑片随滑动部而移动,进而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输出不同的电信号。该方案充分利用了现有电器件,可方便地改变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值。由于电阻具有通直不通交的特性,该检测组件可用于设置直流电的控制组件。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检测组件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电阻丝和第二电阻丝,第一电阻丝和第二电阻丝的长度方向与滑动部往复运动的方向一致,第一电阻丝和第二电阻丝分别经一条导线与控制组件相连接;滑动部包括第二凸出部,设置在滑动部背离导气管的一端,第二凸出部位于第一电阻丝和第二电阻丝之间;检测组件还包括:导电套,其套设在第二凸出部背离导气管的一端;导电刷,其数量为两个,导电刷设置在导电套上,两个导电刷分别位于导电套与第一电阻丝之间和导电套与第二电阻丝之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限定了一种以电阻值作为输出电信号的检测组件。不采用现有的滑动变阻器,而是利用两条电阻丝、导电刷和套设在滑动部的第一凸出部上的导电套构成一个滑动变阻器,设置在导电套上的两个导电刷分别与第一电阻丝和第二电阻丝相接触,当滑动部发生运动产生位移量时,接入电路中的第一电阻丝和第二电阻丝的长度发生变化,使得导电套、导电刷、电阻丝以及后端控制组件中的检测电路所构成的回路中的电阻也随之改变,从而输出不同的电信号。相对于采用现有的滑动变阻器,该方案可减小空间占用率,便于设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检测组件为红外探头,红外探头朝向滑动部,用于检测红外探头与滑动部的间距。

在该技术方案中,限定了以距离值作为输出电信号的检测组件。检测组件为朝向滑动部设置的红外探头,利用红外探头对滑动部进行红外测距,当滑动部发生运动产生位移量时,红外光从发射到接收的传播时间随之改变。红外探头根据传播时间的不同,输出不同的电信号。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容纳腔,其一端与导气管背离排气口的一端相连通,其另一端设有避让孔;滑动部伸入容纳腔,滑动部的外侧壁面上设有第三凸出部,第三凸出部与容纳腔相适配,弹性复位件位于第三凸出部和容纳腔背离导气管的内壁面之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导气管背离排气口的一端设置容纳腔,可为弹性复位件的设置提供可靠的容纳空间,避让孔则便于检测组件与滑动部相连接;通过控制第三凸出部的体积和质量,可控制滑动部的整体质量,进而改变气流推动滑动部所需的推力,便于控制气流压力的报警阈值。第三凸出部与容纳腔相适配,可在滑动部移动过程中起到限位作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当弹性复位件的数量为一个时,弹性复位件套设在滑动部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具体限定了弹性复位件为一个时的设置方式,将弹性复位件套设在滑动部上,并保持压缩设置在第三凸出部和容纳腔背离导气管的内壁面之间,可减少弹性复位件的设置数量,同时,滑动部可为弹性复位件起到导向作用,有效避免了弹性复位件歪斜失效。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限位部,限位部的一端位于容纳腔内,限位部的另一端经避让孔伸出容纳腔,滑动部背离导气管的一端在限位部形成的通道中往复运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限位部经避让孔插入容纳腔中,限位部内形成通道,既为滑动部和检测组件提供了设置空间,又保护了滑动部和检测组件,降低了产品受损的概率,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还确保了滑动部的运动准确转换为电信号,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提高了安全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导气管包括气动涵道,气动涵道的进气端朝向排气口,气动涵道的出气端朝向滑动部,气动涵道的进气端的截面积小于气动涵道的出气端的截面积。

在该技术方案中,导气管包括流道渐缩的气动涵道,并位于滑动部和烹饪器具的排气口之间。气流经过气动涵道时,气体流速因流道变窄而增大。气动涵道的主要作用是对气压信号进行放大,以便于检测组件检测排气状态。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导气管的侧壁上设有排气孔;滑动部与导气管相适配,滑动部内设有导气孔,导气孔的一端与导气管相连通,当滑动部移动至预设位置时,导气孔的另一端与排气孔相连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滑动部与导气管相适配,使导气管对滑动部起到良好的限位作用,确保了移动的稳定性。在滑动部内设置与导气管相连通的导气孔,可引导导气管内的气体进入导气孔中,当滑动部受气压作用运动后,导气孔也随之移动,直到到达预设位置并与排气孔相连通时,气体则经由导气孔从排气孔处排出,实现了自动顺畅排气,烹饪器具内气压也随之逐渐减小,有助于防止溢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防溢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防溢装置,因而具备该防溢装置的全部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防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防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的防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的防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还一个实施例的防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5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防溢装置,10导气管,102气动涵道,104排气孔,20滑动部,202第一凸出部,204第二凸出部,206第三凸出部,208导气孔,30检测组件,302导电套,304导电刷,306导电片,308导线,310第一导电片,312第二导电片,314第一电阻丝,316第二电阻丝,318红外探头,40控制组件,50弹性复位件,60容纳腔,602避让孔,70限位部,8IH线圈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防溢装置1和烹饪器具。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溢装置1,用于烹饪器具,包括:导气管10、滑动部20、检测组件30、控制组件40及弹性复位件50,导气管10的进气端朝向烹饪器具的排气口;滑动部20位于导气管10内背离排气口的一端,滑动部20在导气管10内往复移动;检测组件30位于滑动部20背离导气管10的一侧,用于将滑动部20的位移转换为电信号;控制组件40与检测组件30相连接,控制组件40根据电信号控制烹饪器具的加热元件;弹性复位件50压缩设置在滑动部20背离排气口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溢装置1,在烹饪器具的排气口设置导气管10并在导气管10中设置滑动部20,实现了将气压信号转换为位移量的气压检测方法。随着烹饪器具加热的进行,当烹饪器具内压强增大并超过阈值时,将推动导气管10内的滑动部20移动,从而产生相应的位移量。如图1至图5中导气管10中的箭头方向示出了气流方向。导气管10的尺寸可根据烹饪器具的排气口尺寸进行调整,可匹配多种型号产品,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和嵌入型,可以植入多种产品平台。检测组件30再将滑动部20的位移转换为电信号,电信号经导线308传输至后端控制组件40并进行处理,进一步控制烹饪器具的加热元件降低输出功率或停止加热来实现主动式防溢出的智能控制。可选地,控制组件40包括检测电路和控制电路,检测电路与检测组件30形成回路,控制电路则与检测电路相连接以获取电信号并调节加热元件。通过在滑动部20背离烹饪器具排气口的一侧压缩设置弹性复位件50,可提供与气流压力方向相反的弹性回复力,当气体压强低于阈值以后,滑动部20在弹性复位件50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恢复到初始位置,由此,可始终借助滑动部20的位移体现烹饪器具内压强的大小。其中,压强阈值作为溢锅预警的关键参数,可通过改变滑动部20的质量以及弹性复位件50的弹力来进行调节。可选地,弹性复位件50为弹簧。可选地,滑动部20为橡胶滑动块,烹饪器具的排气中往往湿度较大,橡胶抗腐蚀性强,且无毒,可用于烹饪器具。通过选择不同粗糙度的橡胶,便于结合滑动部20的质量及弹性复位件50的弹力控制压强阈值。可选地,当弹性复位件50的数量为一个时,弹性复位件50的中轴线与滑动部20的中轴线重合,当弹性复位件50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弹性复位件50沿滑动部20的周向均匀分布,例如弹性复位件50的数量为四个,采用四轴对称分布,从而可确保滑动部20受力均匀,以防止由于受力不均引起的滑动部20局部磨损以及卡管失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滑动部20为绝缘材质。

在该实施例中,烹饪器具排出的气体往往湿度较大,而检测组件30可将滑动部20的位移转换为电信号,通过将滑动部20设置为绝缘材质,可避免检测组件30上产生的电流经滑动部20和气流传导至烹饪器具锅体内,降低了安全隐患。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检测组件30具体用于将滑动部20的位移转换为电容值。

在该实施例中,限定了以电容值作为输出电信号的检测组件30。检测组件30中设置可变的电容器,尤其可设置为平板电容器,由于平板电容器的电容值大小与两电极板的间距、正对面积及介电常数相关,可方便利用滑动部20的位移改变以上参数,从而将滑动部20的位移转换为电容值。由于电容器具有通交不通直的特性,该检测组件30可用于设置交流电的控制组件40。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检测组件30包括:导电套302,其套设在滑动部20背离导气管10的一端;导电刷304,其与导电套302相接触,并经一条导线308与控制组件40相连接;导电片306,其与导电套302间隔设置,导电套302与导电片306之间的连线方向与气流方向一致,导电片306经另一条导线308与控制组件40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具体限定了检测组件30设置可变电容器的一个方案。滑动部20上套设的导电套302和与之间隔设置的导电片306分别作为电容器的两个电极,导电套302和导电片306的连线方向与气流方向一致,气流方向又与滑动部20的移动方向相同,使得导电套302和导电片306的间距随着滑动部20的移动发生变化,即电容极板距离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电容值的变化,输出不同的电信号。其中,导电刷304位置固定,不随滑动部20的滑动而发生移动,导电套302与固定设置的导电刷304相接触,既确保了导电套302随滑动部20同步移动,又保证了导电套302与控制组件40连接的可靠性,有助于准确反映烹饪器具内的压强变化。可选地,导电套302为金属套,导电片306为金属片,导电刷304为碳刷。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检测组件30包括:导电套302,其套设在滑动部20背离导气管10的一端,导电套302覆盖滑动部20的端壁和部分侧壁;导电刷304,其与导电套302相接触,并经一条导线308与控制组件40相连接;导电片306,其与导电套302间隔设置,导电片306的长度方向与滑动部20往复运动的方向一致,导电片306和导电套302沿垂直于气流方向的投影部分重叠,且重叠面积随滑动部20的移动而变化,导电片306经另一条导线308与控制组件40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具体限定了检测组件30设置可变电容器的另一个方案。滑动部20上套设的导电套302和与之间隔设置的导电片306分别作为电容器的两个电极,且导电套302和导电片306在垂直于气流运动的方向上具有重叠部分,这些重叠部分对应的面积即为电容器的有效面积,当滑动部20发生运动产生位移量时,导电套302与导电片306之间的重叠面积发生改变,即电容器的有效面积发生改变,从而引起电容值的变化,输出不同的电信号。其中,导电刷304位置固定,不随滑动部20的滑动而发生移动,导电套302与固定设置的导电刷304相接触,既确保了导电套302随滑动部20同步移动,又保证了导电套302与控制组件40连接的可靠性,有助于准确反映烹饪器具内的压强变化。可选地,导电套302为金属套,导电片306为金属片,导电刷304为碳刷。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检测组件30包括相对而设的第一导电片310和第二导电片312,第一导电片310和第二导电片312的长度方向与滑动部20往复运动的方向一致,第一导电片310和第二导电片312分别经一条导线308与控制组件40相连接;滑动部20包括第一凸出部202,设置在滑动部20背离导气管10的一端,第一凸出部202位于第一导电片310和第二导电片312之间。

在该实施例中,具体限定了检测组件30设置可变电容器的再一个方案。相对而设的第一导电片310和第二导电片312构成电容的两电容极板,当滑动部20发生运动产生位移量时,滑动部20上具有绝缘性质的第一凸出部202进入第一导电片310和第二导电片312之间,使电容的有效面积随第一凸出部202的移动而发生变化,同时由于绝缘材质的介电常数往往与空气的介电常数不同,使得与第一凸出部202对应的区域的介电常数也发生变化,进而引起电容大小的改变,输出不同的电信号。该方案中,第一导电片310和第二导电片312均通过导线308与控制组件40直接相连,且与滑动部20没有直接接触,有助于降低零部件损坏概率。可选地,第一导电片310和第二导电片312为金属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检测组件30为滑动变阻器;滑动部20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限定了一种以电阻值作为输出电信号的检测组件30。检测组件30为滑动变阻器,且令其滑片与滑动部20相连接,则滑片随滑动部20而移动,进而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输出不同的电信号。该方案充分利用了现有电器件,可方便地改变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值。由于电阻具有通直不通交的特性,该检测组件30可用于设置直流电的控制组件40。

如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检测组件30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电阻丝314和第二电阻丝316,第一电阻丝314和第二电阻丝316的长度方向与滑动部20往复运动的方向一致,第一电阻丝314和第二电阻丝316分别经一条导线308与控制组件40相连接;滑动部20包括第二凸出部204,设置在滑动部20背离导气管10的一端,第二凸出部204位于第一电阻丝314和第二电阻丝316之间;检测组件30还包括:导电套302,其套设在第二凸出部204背离导气管10的一端;导电刷304,其数量为两个,导电刷304设置在导电套302上,两个导电刷304分别位于导电套302与第一电阻丝314之间和导电套302与第二电阻丝316之间。

在该实施例中,限定了一种以电阻值作为输出电信号的检测组件30。不采用现有的滑动变阻器,而是利用两条电阻丝、导电刷304和套设在滑动部20的第一凸出部202上的导电套302构成一个滑动变阻器,设置在导电套302上的两个导电刷304分别与第一电阻丝314和第二电阻丝316相接触,当滑动部20发生运动产生位移量时,接入电路中的第一电阻丝314和第二电阻丝316的长度发生变化,使得导电套302、导电刷304、电阻丝以及后端控制组件40中的检测电路所构成的回路中的电阻也随之改变,从而输出不同的电信号。相对于采用现有的滑动变阻器,该方案可减小空间占用率,便于设置。可选地,导电套302为金属套,导电刷304为碳刷。

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检测组件30为红外探头318,红外探头318朝向滑动部20,用于检测红外探头318与滑动部20的间距。

在该实施例中,限定了以距离值作为输出电信号的检测组件30。检测组件30为朝向滑动部20设置的红外探头318,利用红外探头318对滑动部20进行红外测距,当滑动部20发生运动产生位移量时,红外光从发射到接收的传播时间随之改变,如图5中滑动部20与红外探头318之间的箭头方向示出了红外光的传播方向。红外探头318根据传播时间的不同,输出不同的电信号。具体地,红外探头318包含了红外线发射端和接收端,并经一导线308与控制组件40相连接。

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还包括:容纳腔60,其一端与导气管10背离排气口的一端相连通,其另一端设有避让孔602;滑动部20伸入容纳腔60,滑动部20的外侧壁面上设有第三凸出部206,第三凸出部206与容纳腔60相适配,弹性复位件50位于第三凸出部206和容纳腔60背离导气管10的内壁面之间。

在该实施例中,在导气管10背离排气口的一端设置容纳腔60,可为弹性复位件50的设置提供可靠的容纳空间,避让孔602则便于检测组件30与滑动部20相连接;通过控制第三凸出部206的体积和质量,可控制滑动部20的整体质量,进而改变气流推动滑动部20所需的推力,便于控制气流压力的报警阈值。第三凸出部206与容纳腔60相适配,可在滑动部20移动过程中起到限位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当弹性复位件50的数量为一个时,弹性复位件50套设在滑动部20上。

在该实施例中,具体限定了弹性复位件50为一个时的设置方式,将弹性复位件50套设在滑动部20上,并保持压缩设置在第三凸出部206和容纳腔60背离导气管10的内壁面之间,可减少弹性复位件50的设置数量,同时,滑动部20可为弹性复位件50起到导向作用,有效避免了弹性复位件50歪斜失效。

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还包括:限位部70,限位部70的一端位于容纳腔60内,限位部70的另一端经避让孔602伸出容纳腔60,滑动部20背离导气管10的一端在限位部70形成的通道中往复运动。

在该实施例中,限位部70经避让孔602插入容纳腔60中,限位部70内形成通道,既为滑动部20和检测组件30提供了设置空间,又保护了滑动部20和检测组件30,降低了产品受损的概率,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还确保了滑动部20的运动准确转换为电信号,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提高了安全性。

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导气管10包括气动涵道102,气动涵道102的进气端朝向排气口,气动涵道102的出气端朝向滑动部20,气动涵道102的进气端的截面积小于气动涵道102的出气端的截面积。

在该实施例中,导气管10包括流道渐缩的气动涵道102,并位于滑动部20和烹饪器具的排气口之间。气流经过气动涵道102时,气体流速因流道变窄而增大。气动涵道102的主要作用是对气压信号进行放大,以便于检测组件30检测排气状态。

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导气管10的侧壁上设有排气孔104;滑动部20与导气管10相适配,滑动部20内设有导气孔208,导气孔208的一端与导气管10相连通,当滑动部20移动至预设位置时,导气孔208的另一端与排气孔104相连通。

在该实施例中,滑动部20与导气管10相适配,使导气管10对滑动部20起到良好的限位作用,确保了移动的稳定性。在滑动部20内设置与导气管10相连通的导气孔208,可引导导气管10内的气体进入导气孔208中,当滑动部20受气压作用往右运动后,导气孔208也随之右移,直到到达预设位置并与排气孔104相连通时,气体则经由导气孔208从排气孔104处排出,实现了自动顺畅排气,烹饪器具内气压也随之逐渐减小,有助于防止溢锅。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防溢装置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防溢装置1,因而具备该防溢装置1的全部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可选地,烹饪器具为电磁炉,导气管10的尺寸可根据电磁炉锅盖固有排气孔104尺寸进行调整,可匹配多种型号产品,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和嵌入型,可以植入多种产品平台;加热元件为如图1至图5所示的IH线圈盘8,防溢装置1与电磁炉锅盖排气口连接,通过检测电磁炉沸腾溢出前的气压特征信号,经后端控制组件40处理可准确测量溢锅信号并控制IH线圈盘8的加热功率来实现对电磁炉防溢出的智能控制。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防溢装置1及相应的防溢检测方法,可实现主动式的溢锅预警以及智能控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