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用于高湿环境的车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96610发布日期:2018-11-20 18:55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用于高湿环境的车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高速列车上无法使用电动移门隔绝干湿度空间,随着高速列车的快速发展,客户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急需一种可用于高湿环境的车门装置。

中国专利文献CN206110999U公开了一种防水电动移动门,该电动移动门利用大型的型材结合橡胶接头,将驱动机构全部放置其中,实现防水要求。

该防水电动移动门的缺点是:

(1)结构复杂:主要体现在型材上,驱动机构的电气部件需要安装在型材上,导致型材结构复杂,使得型材加工、成型困难;

(2)使用维护困难:为保护关键零部件,需要拼接型材并装配,导致了装配困难且维护不方便;

(3)应用领域狭窄:该门结构复杂、重量大且维护安装困难,只能用建筑类领域,无法用于高速列车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用于高湿环境的车门装置,用于隔绝干湿度空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用于高湿环境的车门装置,包括承载驱动机构、门扇和下导轨,门扇的上部通过承载驱动机构进行安装并驱动,门扇的下部通过下导轨进行滑移导向,门扇的上部与通过墙之间通过由隔离毛刷和隔离胶条构成的隔离组件进行隔离,门扇的侧边与通过墙之间通过由隔离毛刷和隔离胶条构成的隔离组件进行隔离,门扇的下部与下导轨通过隔离塑料条进行隔离,隔离组件的隔离毛刷和隔离胶条分别固定在门扇和通过墙上,隔离胶条的伸出端向门扇外侧倾斜延伸,通过隔离毛刷的头部与隔离胶条的伸出端彼此贴合,实现隔离组件隔离作用,门扇的下部具有导轨槽,隔离塑料条安装在导轨槽内,隔离塑料条位于导轨槽与下导轨的导轨面之间。

进一步限定,门扇包括左门扇和右门扇,左门扇和右门扇的内外两面都通过隔离组件和隔离塑料条与通过墙进行隔离。

进一步限定,隔离胶条的截面结构包括基部、连接部和倾斜部,连接部和倾斜部为隔离胶条的伸出端,隔离胶条通过基部固定在门扇上,倾斜部与基部倾斜设置,倾斜部与基部的端部之间通过连接部连接,隔离毛刷的头部与隔离胶条的倾斜部的外侧面彼此贴合,实现隔离组件隔离作用。

进一步限定,隔离毛刷包括安装基础和固定在安装基础上的刷毛,隔离毛刷安装在通过墙上。

进一步限定,导轨槽的侧面具有燕尾槽,隔离塑料条插装在燕尾槽内,在隔离塑料条与下导轨的接触面上具有多条隔离凸条,形成多重隔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安装维护方便,在门关闭后可以有效地隔离高湿度空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BB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AA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C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D处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E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隔离胶条的剖面图。

图中,1.承载驱动机构,1-1.上导轨,1-2.电控门控制器组件,1-3.电机组件,1-4.皮带,1-5.连接板,2.门扇,3.下导轨,4.通过墙,5.隔离毛刷,6.隔离胶条,6-1.基部,6-2.连接部,6-3.倾斜部,7.隔离塑料条,8.开关门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4、5、6和7所示,一种可用于高湿环境的车门装置,包括承载驱动机构1、门扇2和下导轨3,门扇2的上部通过承载驱动机构1进行安装并驱动,门扇2的下部通过下导轨3进行滑移导向,门扇2的上部与通过墙4之间通过由隔离毛刷5和隔离胶条6构成的隔离组件进行隔离,门扇2的侧边与通过墙4之间通过由隔离毛刷5和隔离胶条6构成的隔离组件进行隔离,门扇2的下部与下导轨3通过隔离塑料条7进行隔离,隔离组件的隔离毛刷5和隔离胶条6分别固定在门扇2和通过墙4上,隔离胶条6的伸出端向门扇2外侧倾斜延伸,通过隔离毛刷5的头部与隔离胶条6的伸出端彼此贴合,实现隔离组件隔离作用,门扇2的下部具有导轨槽,隔离塑料条7安装在导轨槽内,隔离塑料条7位于导轨槽与下导轨3的导轨面之间。

门扇2包括左门扇和右门扇,左门扇和右门扇的内外两面都通过隔离组件和隔离塑料条7与通过墙4进行隔离。

如图7所示,隔离胶条6的截面结构包括基部6-1、连接部6-2和倾斜部6-3,连接部6-2和倾斜部6-3为隔离胶条6的伸出端,隔离胶条6通过基部6-1固定在门扇2上,倾斜部6-3与基部6-1倾斜设置,倾斜部6-3与基部6-1的端部之间通过连接部6-2连接,隔离毛刷5的头部与隔离胶条6的倾斜部6-3的外侧面彼此贴合,实现隔离组件隔离作用。隔离毛刷5包括安装基础和固定在安装基础上的刷毛,隔离毛刷5安装在通过墙4上。优选隔离毛刷5的刷毛与安装基础垂直设置,隔离毛刷5的刷毛相对隔离胶条6的基部6-1垂直。

导轨槽的侧面具有燕尾槽,隔离塑料条7插装在燕尾槽内,在隔离塑料条7与下导轨的接触面上具有多条隔离凸条,形成多重隔离。

承载驱动机构1包括上导轨1-1、携门架、电控门控制器组件1-2、电机组件1-3、皮带1-4、连接板1-5,上导轨1-1位于在门扇1的上方,门扇1通过携门架吊装在上导轨1-1上,携门架上具有滑轮,携门架通过滑轮在上导轨1-1上滑移,电极组件1-3驱动皮带1-4旋转,左右门扇的携门架通过连接板1-5与皮带1-4连接。

电动开关门的实现:通过墙4上具有开关门按钮8,当触摸到开门门按钮8后,电讯号通过电缆到电控门控制器组件1-2,此时电控门控制器组件1-2通过电缆将信号传给电机组件1-3,电机组件1-3通过皮带1-4带动左右门扇的携门架进行运动,携门架带动左右门扇移动,实现了开关门过程。

隔离高湿度区域的实现:在门关闭后为实现隔离的要求,必须保证上下左右四个区域的隔离。当门关闭后隔离毛刷5与装在门扇的隔离胶条6接触,使得这三个方向形成密封空间;同时在下部利用下导轨与隔离塑料条7的贴合,保证了底部的密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