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烤炉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66103发布日期:2019-05-15 22:42阅读:605来源:国知局
一种烤炉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烤炉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外烤式烤炉大多为半开槽形或圆形的壳体开口上架设烧烤托架的结构,这种烤炉一般采用烧炭作为烤热的原料,在使用过程中壳体会形成高温,人体容易触碰而被灼伤,壳体内装有炭渣等物料需要在使用后进行处理,使用过程中还要连续因应容积空间来加碳来保持烤火的加热,不管是室内还是户外的使用都不方便,现时许多厨具的加热方式大都转用电发热方式代替传统碳能源燃烧方式,却没有因应可以同时便移地在室内外进行使用的烤炉。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烤炉结构,其采用电加热方式,同时兼顾室内外使用,又方便清洁和整理,安全性更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烤炉结构,包括炉体和分别设置在炉体左右两端的机座,炉体包括对称地分别设置在前后两侧的炉板体,和数根水平排列地设置在炉板体之间的发热棒,以及位于炉板体下方可滑出的托盘,炉板体包括相互连接成壳体的外壳板和内壳板,炉板体还包括设置在外壳板和内壳板之间的托板,托板和内壳板上分别均设置有匹配穿插发热棒的连接孔,机座为与炉板体内腔通风的壳体结构,机座对向炉体一侧的内侧板与炉板体端部连接,机座背向炉体一侧的外侧板上设置有把手和通风孔,托盘底侧高于机座底面,机座的内侧板上安装有滑接承托托盘的托架。

内壳板弯折成直角板,托板下边缘设置有与内壳板连接的折边,内壳板下部弯折成与其上部呈夹角,且内壳板下部分别连接外壳板和托板,内壳板上边缘与外壳板的上边缘对应连接。

内壳板上边缘设置有与外壳板上边缘连接的类“n”字形的翻折部,托板上侧匹配抵接在翻折部内侧,翻折部外侧与外壳板连接,内壳板下边缘向上弯折并卡接外壳板外壁,外壳板下边缘向内翻折与内壳板内壁抵接。

机座的内侧板设置有与炉体板内腔对应的通孔,托架一侧与内侧板通过螺栓或螺钉紧固连接,托架和内侧板的连接面上均设置有连接孔,机座的外侧板与手柄通过螺栓和螺钉紧固连接,内侧板和外侧板之间连接有机座的外壳体。

托架内侧水平凸出地设置有滑接托盘的托片,托片呈三段式两直角的弯曲延伸状,托架的后侧边缘向内弯折有与托片末端对应的挡片,托盘前侧延伸有的拉手。

机座设置有连接在内侧板和外侧板之间的外壳体,外壳体上安装有开关和仪表装置。

托盘下方还设置有连接在机座之间的操作台,操作台为壳体结构,且操作台前侧面上安装有开关和仪表装置,操作台下侧面高于机座底面,操作台的下侧面设置有通风孔。

机座设置有连接在内侧板和外侧板之间的外壳体,外壳体下部设置有抽屉,托盘下方设置有连接在机座之间的搁物板。

机座底侧紧固连接有底板,底板底部设置有脚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烤炉结构为电热式烤炉,其结构牢固且轻巧,非常便于灵活地按需在室内外使用和移动,而且有效减小使用时热量对人体的影响,提高了安全性,又易于使用和清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炉板体的一种安装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机座的一种安装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托盘的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实施方式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烤炉结构,包括炉体1和分别设置在炉体1左右两端的机座2,炉体1包括对称地分别设置在前后两侧的炉板体11,和数根水平排列地设置在炉板体11之间的发热棒,以及位于炉板体11下方可滑出的托盘12,炉板体11包括相互连接成壳体的外壳板111和内壳板112,炉板体11还包括设置在外壳板111和内壳板112之间的托板113,托板113和内壳板112上分别均设置有匹配穿插发热棒的连接孔,机座2为与炉板体11内腔通风的壳体结构,机座2对向炉体1一侧的内侧板21与炉板体11端部连接,机座2背向炉体1一侧的外侧板22上设置有把手和通风孔,托盘12底侧高于机座2底面,机座2的内侧板21上安装有滑接承托托盘12的托架121,发热棒的两端分别穿过并插接内壳板112和托板113,避免了发热棒与外壳板111直接连接而产生导热,托板113主要接触承托发热棒并减少了热量从其传递出去,配合机座2给予了炉体1牢固的整机承托和方便的搬移操作,托盘12可以在发热棒下方承接烧烤时掉下的食物或屑末等,只需方便地拉出托盘12即可进行清洁。

参考图2所示,内壳板112弯折成直角板,托板113下边缘设置有与内壳板112连接的折边1131,内壳板112下部弯折成与其上部呈夹角,且内壳板112下部分别连接外壳板111和托板113,内壳板112上边缘与外壳板111的上边缘对应连接,托板113的折边1131匹配抵接内壳板112并通过螺栓或螺钉上紧,折边1131和内壳板112上分别均设置有用于连接螺栓、螺钉的连接孔,同理内壳112上边缘与外壳板111的上边缘也分别设置有连接孔并通过螺栓或螺钉上紧进行连接。

进一步,内壳板112上边缘设置有与外壳板111上边缘连接的类“n”字形的翻折部1121,托板113上侧匹配抵接在翻折部1121内侧,翻折部1121外侧与外壳板111连接,内壳板112下边缘向上弯折并卡接外壳板111外壁,外壳板111下边缘向内翻折与内壳板112内壁抵接,炉板体11内具有空腔的三层式结构很好地避免了热量的直接传递至表面,又可通风降温,同时固定支撑发热棒,其结构牢固且容易生产和加工。

参考图3,机座2的内侧板21设置有与炉体板11内腔对应的通孔211,托架121一侧与内侧板21通过螺栓或螺钉紧固连接,托架121和内侧板21的连接面上均设置有连接孔,机座2的外侧板22与手柄通过螺栓和螺钉紧固连接,内侧板21和外侧板22之间连接有机座2的外壳体23,外壳体23可为整体成型的框状结构,也可为多部件连接的壳形结构。

参考图3和4,托架121内侧水平凸出地设置有滑接托盘12的托片1211,托片1211呈三段式两直角的弯曲延伸状,托架121的后侧边缘向内弯折有与托片1211末端对应的挡片1212,托盘12前侧延伸有呈弯折条形状的拉手122,托盘12的左右侧底面分别滑接地承托在托架121的托片1211上,配合挡片1212阻止托盘12往后越过而脱离托架121的范围。

参考图1或6,机座2设置有连接在内侧板21和外侧板22之间的外壳体23,外壳体23上安装有开关和仪表装置,通过扩展机座2结构可方便地将操作装置进行整合,使用时更为方便。

参考图5,托盘12下方还设置有连接在机座2之间的操作台13,操作台13为壳体结构,且操作台13前侧面上安装有开关和仪表装置,操作台13下侧面高于机座2底面,操作台13的下侧面设置有通风孔,机座2的通风孔和操作台13的通风孔可对应一般仪器用的进排气风扇进行设置,从而方便安装风扇进行主动散热的进出风。

参考图6,机座2设置有连接在内侧板21和外侧板22之间的外壳体23,外壳体23下部设置有抽屉14,托盘12下方设置有连接在机座2之间的搁物板15。

参考图6,作为改进,机座2底侧紧固连接有底板16,底板16底部设置有脚轮17,方便烤炉的移动搬运灵活性。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