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拖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10212发布日期:2019-04-05 19:55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拖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工具,尤其涉及一种拖把。



背景技术:

拖把是人们生活中常用的清洁工具,目前市场上的拖把非为两种,一种是传统拖把,另一种是自动挤干拖把。传统拖把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但是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手动挤干,使用不是很方便。基于传统拖把使用不便的问题,自动挤干拖把更加符合现代人的生活理念。现有的自动挤干拖把多为胶棉拖把,胶棉拖把一般包括拖把杆,拖把头和挤水机构,胶棉拖把中的挤水机构包括拉手把,拉杆,挤架,胶棉夹和挤水棒,拖把头为胶棉夹所夹持住,胶棉夹固定在拉杆底端,拉杆的顶端与拉手把活动销接在一起,拉手把销接在拖把杆上,挤水棒是扁圆形的,其一端销接在挤架的下端,使用时向上拉动拉杆将拖把头(胶棉)向上拖动,两端的挤水棒在力的作用下由两侧挤压拖把头将拖把头内的水挤出来。这种挤水机构仍然有不少局限,首先拉杆与拖把杆为内外套接,在长久使用后,拉杆与拖把杆之间的摩擦增大,拉杆在拉动时容易卡住,非常费力;其次通过挤水棒挤水仅适用于胶棉拖把头,并且胶棉拖把头不能做的很大,拖把的清洁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自动挤干功能的布料拖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拖把,包括拖把杆和带有擦拭物的拖把头,所述拖把头包括对称铰接在拖把杆下端端头上的第一置布板和第二置布板,所述拖把杆上设置有拉线,所述拉线的一端伸出拖把杆下端端头并与第一置布板和第二置布板传动连接,拖把杆的上端端头上设置有提手,所述提手与拉线传动连接,拉动提手可提拉拉线并通过拉线驱动第一置布板和第二置布板相向转动作合并动作。

作为优选,所述拖把杆为中空杆,所述拉线设置在拖把杆内。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置布板和第二置布板与拖把杆铰接处设置有复位扭簧。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置布板和第二置布板上均设置有转接套,所述第一置布板和第二置布板通过转接套铰接在拖把杆下端端头上。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置布板上的转接套和第二置布板上的转接套相邻紧贴设置,所述复位扭簧为双环扭簧,双环扭簧的两个套环分别套件在第一置布板和第二置布板的转接套上。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置布板和第二置布板上的转接套上均设有啮合齿,第一置布板上的转接套和第二置布板上转接套通过啮合齿啮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优点:

本实用新型将布条等擦拭物安装在第一置布板和第二置布板上,第一置布板和第二置布板可以做的面积很大,加大拖把与底面的接触面积,提高清洁效率;第一置布板和第二置布板通过转接套铰接在拖把杆的下端端头上,并且第一置布板和第二置布板通过拉线与拖把杆上端端头上的提手传动连接,只要拉动提手即可使得第一置布板和第二置布板相向转动作合并动作,第一置布板和第二置布板合并后即会挤压第一置布板和第二置布板上的布条等擦拭物,将他们挤干,不存在传动过程中卡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拖把杆下端端头部分结构图

图3是图1中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拖把,如图1至图3所示,本拖把包括拖把杆2和带有擦拭物的拖把头,擦拭物可以是胶棉、布条等,在本实施例中,擦拭物为布条,拖把头包括对称铰接在拖把杆2下端端头7上的第一置布板3和第二置布板4,拖把杆2上设置有拉线6,所述拉线6的一端伸出拖把杆2下端端头7并与第一置布板3和第二置布板4传动连接,拖把杆2的上端端头上设置有提手1,所述提手1与拉线6的另一端传动连接,拉动提手1可提拉拉线6并通过拉线6驱动第一置布板3和第二置布板4相向转动作合并动作,促使第一置布板3和第二置布板4挤压布条,将布条内的水渍挤出。相比于传统的胶棉拖把采用挤水棒挤出水渍的方式,本实施例提供的拖把一方面布条等擦拭物的面积可以设计的更大,增大拖把与底面的接触面积,提高清洁效率,另一方面第一置布板3和第二置布板4既起到了固定支撑布条的作用,又起到了挤水的作用,结构更加精简。

具体的,拉线6可以设置在拖把杆2的外部,也可以设置在拖把杆2的内部。本实施例中,拖把杆2为中空杆,拉线6设置在拖把杆2内部,拖把杆2制成中空杆可以减轻拖把的整体重量,将拉线6内置在拖把杆2内使得拖把整体更加简洁,美观性更好。

为了使得提手1松开后,第一置布板3和第二置布板4能够自动复位,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置布板3和第二置布板4上设置有复位扭簧5。具体的,第一置布板3和第二置布板4上均设置有转接套9并通过转接套9铰接在拖把杆2下端端头7上,复位扭簧5套接在转接套9上,复位扭簧5一方面作用与拖把杆2下端端头7,另一方面作用于转接套9,当第一置布板3和第二置布板4在拉线6的作用下转动合并时,复位扭簧5产生形变形成弹力,提手1松开后,复位扭簧5的弹力驱使第一置布板3和第二置布板4展开复位。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置布板3上的转接套9和第二置布板4上的转接套9是相邻贴设的,两个转接套9上均设置有啮合齿8并通过啮合齿8啮合。两个转接套9通过啮合齿8啮合的好处在于一方面可以保证两个转接套9的转动幅度相同,也就是说第一置布板3和第二置布板4是同步同幅度摆动的,挤干的效果更好,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两个转接套9在转动过程中打滑,保证了第一置布板3和第二置布板4的转动顺畅进行。

另外,本实施例中,对应的将复位扭簧5设置在双环扭簧,双环扭簧的两个圆环分别套接在第一置布板3的第二置布板4的转接套9上,这样通过一个扭簧即可起到复位两个转动套的作用,使得本拖把的结构更加精简。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