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防护密闭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53087发布日期:2018-12-21 20:20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电动防护密闭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护门结构领域,特指一种电动防护密闭门。



背景技术:

人防又称民防,是政府动员和组织群众,采取防空袭、抗灾救灾措施、实施救援行动以及防范和减轻灾害危害等的活动。人防门是属于民防防护设备,就是人民防护工程出入口的门。该人防门需具有密闭和防护的功能。

现有的人防门多采用手动开启的结构,门锁也为手动操作的结构,这样为使用带来了不便,且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极易浪费时间而造成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电动防护密闭门,解决现有的人防门采用手动开启和手动门锁存在的使用不便的问题及容易浪费时间而造成安全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防护密闭门,包括:

安装于门洞口处的门框,所述门框上设有插销孔;

一侧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门框的门扇;

安装于所述门扇上的锁止机构;

与所述锁止机构连接的传动机构;以及

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的驱动机构,通过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传动机构转动进而带动所述锁止机构插入所述插销孔内或从所述插销孔内移出以实现所述门扇与所述门框的锁止状态或解锁状态,所述传动机构还可于解锁状态下通过转动带动所述门扇绕着可转动的一侧进行转动以实现防护密闭门的开启或关闭。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防护密闭门通过驱动机构实行了密闭门的自动锁止、自动解锁、自动开门以及自动关门的功能,且通过一个驱动机构来实现,具有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的优势,解决了现有手动开门和手动开锁存在使用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电动防护密闭门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的转轴、一端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的转臂、一端与所述转臂的另一端铰接连接的连杆、与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铰接的移动套管以及固定于所述门扇上的导向杆,所述移动套管可移动地套设于所述导向杆上,且所述移动套管与所述锁止机构连接;

通过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转轴转动,并带动所述转臂和所述连杆转动,进而使得所述移动套管沿着所述导向杆移动,并带动所述锁止机构插入所述插销孔内或从所述插销孔内移出。

本实用新型电动防护密闭门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导向杆的端部设有止挡结构,通过所述止挡结构限位所述移动套管的移动。

本实用新型电动防护密闭门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锁止机构包括固设于所述门扇上的限位件和可移动地置于所述限位件内的锁销,通过所述限位件将所述锁销限位于所述门扇上;

所述锁销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通过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锁销向所述门扇的外侧伸出以插入至对应的插销孔内或向门扇的内侧收回以从所述插销孔内移出。

本实用新型电动防护密闭门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锁销为多个,且位于所述门扇两侧相对应的锁销通过一第一旋转件连接,所述第一旋转件的中部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门扇上,所述第一旋转件的端部与对应的锁销的端部铰接,所述第一旋转件的一端部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

本实用新型电动防护密闭门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门扇上的可伸缩调节的弹簧销机构;

靠近所述弹簧销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件上设有与所述弹簧销机构相适配的凹槽,在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第一旋转件转动,并使得所述锁销从对应的插销孔内移出时,所述弹簧销机构卡入所述第一旋转件的凹槽内以限位所述第一旋转件的转动。

本实用新型电动防护密闭门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弹簧销机构包括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门扇的弹簧销、与所述弹簧销的一端相铰接的第二旋转件以及与所述第二旋转件的另一端相铰接的球头撞杆;

所述弹簧销的端部与所述凹槽相适配;

所述第二旋转件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门扇上;

所述球头撞杆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门扇上,且所述球头撞杆的端部凸伸出所述门扇的一侧,当所述球头撞杆的端部触碰所述门框时,所述球头撞杆向所述门扇的内部移动并带动所述第二旋转件转动,进而使得所述弹簧销缩回并解除对所述第一旋转件的限位。

本实用新型电动防护密闭门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的转轴、一端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的转臂、一端与所述转臂的另一端铰接连接的连杆、与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铰接的移动套管以及固定于所述门扇上的导向杆,所述移动套管可移动地套设于所述导向杆上,且所述移动套管与所述第一旋转件的端部连接。

本实用新型电动防护密闭门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旋转件通过一拉杆与所述移动套管连接,所述拉杆的两端与对应第一旋转件和移动套管的连接处相铰接。

本实用新型电动防护密闭门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锁销为四个,且两两相对应的设于所述移动套管的两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动防护密闭门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动防护密闭门在锁止状态下且省略了部分门框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动防护密闭门在解锁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动防护密闭门的门扇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动防护密闭门应用于人防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防护密闭门,能够实现自动锁止、自动解锁、自动开门以及自动关门,且只需设置一驱动结构即可实现,具有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的优点。且本实用新型的电动防护密闭门可作为人防门单独使用,还可以设于人防门的门扇上,作为通风口处的密闭门。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电动防护密闭门的结构进行说明。

参阅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电动防护密闭门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参阅图2,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电动防护密闭门在锁止状态下且省略了部分门框的侧视图。下面结合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电动防护密闭门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防护密闭门20包括门框21、门扇22、锁止机构23、传动机构24以及驱动机构25,其中的门框21安装于门洞口处,该门洞口可以为人防工程结构上的洞口,还可以是人防门的门扇上预留的洞口;在门框21上设有插销孔;门扇22以一侧可转动地安装于门框21上,使得该门扇22可绕着该可转动的一侧进行转动以实现开门或关门,较佳地,该门扇22的一侧通过合页221可转动地安装于门框21上;锁止机构23安装于门扇22上,该锁止机构23用于将门扇22锁合在门框上或者解除与门框的锁合;传动机构24与锁止机构23连接;驱动机构25与传动机构24连接,通过驱动机构25驱动传动机构24转动进而带动锁止机构23插入到门框21上的插销孔内或从插销孔内移出以实现门扇22与门框21的锁止状态或解锁状态,该传动机构24还可以于解锁状态下通过转动带动门扇22绕着可转动的一侧进行转动以实现防护密闭门20的开启或关闭,也即实现了开门或关门。

在图1所示的较佳实施例中,并排设置了两个电动防护密闭门20,且该两个电动防护密闭门20共用了一个驱动机构25,实现了利用一个驱动机构25可同时驱动两个电动防护密闭门20实现自动锁止、自动解锁、自动开门以及自动关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传动机构24包括与驱动机构25连接的转轴241、一端与转轴241固定连接的转臂242、一端与转臂242的另一端铰接连接的连杆243、与连杆243的另一端铰接的移动套管244以及固定于门扇22上的导向杆245,移动套管244可移动地套设在导向杆245上,且该移动套管244与锁止机构23连接,通过移动套管244的移动来驱动锁止机构23;具体地,驱动机构25驱动转轴241转动,该转轴241的转动会带动转臂242和连杆243转动,进而使得移动套管244沿着导向杆245移动,并带动锁止机构插入插销孔内或从插销孔内移出。

结合图2至图4所示,转臂242套设固定于转轴241上,从而使得转臂242可随着转轴241一起转动,该转轴241可由驱动机构25驱动的正向旋转或反向旋转,从而实现转臂242向着远离门框21的方向转动或者向着靠近门框21的方向转动;转臂242的端部和连杆243的端部铰接,使得两者可相对转动,在转臂242正向转动时,可通过该铰接端拉动连杆243,使得连杆243与转臂242间呈一定的角度,而连杆243的另一端与移动套管244铰接,连杆243上与转臂242铰接的端部向着远离门框21的方向移动,使得连杆243上与移动套管244铰接的端部向下移动,进而带着移动套管244沿着导向杆245向下移动,从而拉动这锁止机构从插销孔内移出,实现了门扇与门框的解锁。转轴241继续正向转动,使得移动套管244移动到位,连杆243的两铰接端均处于极限状态,此时转臂242的转动可通过连杆243拉动门扇22进行旋转打开,实现自动打开防护密闭门20。当防护密闭门20处于打开状态时,驱动转轴241反向转动,由于连杆243的两铰接端均处于极限状态,此时转臂242向着靠近门框21的方向转动,该转臂242通过连杆243推动门扇22进行旋转关闭,实现自动关闭防护密闭门20,在门扇22贴合在门框21上时,继续驱动转轴241反向转动,转臂242驱动连杆243向着靠近门框21的方向移动,该连杆243上与转臂242铰接的端部向着靠近门框21的方向移动,连杆243上与移动套管244铰接的端部向上移动,使得移动套管244沿着导向杆245向上移动,从而推动锁止机构插入插销孔内,实现了门锁与门框的锁止。

进一步地,为防止移动套管244从导向杆245上脱出,在导向杆245的端部设置有止挡结构2451,通过止挡结构2451限位移动套管244的移动,防止移动套管244从导向杆245上脱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如图2和图3所示,锁止机构23包括固设于门扇22上的限位件231和可移动地置于限位件231内的锁销232,通过限位件231将锁销232限位于门扇22上,限位件231上设置有供锁销232穿过的凹槽,且限位件231设有与门扇22连接的安装板。锁销232与传动机构24连接,通过传动机构24带动锁销232向门扇22的外侧伸出以插入到对应的插销孔内或向门扇22的内侧收回以从插销孔内移出。

进一步地,锁销232为多个,且位于门扇22两侧相对应的锁销232通过一第一旋转件233连接,该第一旋转件233的中部可转动地安装在门扇22上,该第一旋转件233的端部与对应的锁销232的端部铰接,该第一旋转件233的一端部与传动机构24连接,较佳地,将传动机构24连接在第一旋转件233上位于上部的端部处。

结合图3所示,锁销232设置有四个,且两两相对应的设于移动套管244的两侧。其中的两个锁销232设于门扇22的上部,另两个锁销232设于门扇22的下部。

传动机构24带动第一旋转件233转动,该第一旋转件233在正向转动时,会带着两端连接的锁销232回缩,实现了锁销232从插销孔内移出并解锁,在第一旋转件233反向转动时,会带着两端连接的锁销232伸出,实现了锁销232插入插销孔内并锁止。较佳地,将传动机构24的移动套管244与第一旋转件233的端部连接。

更进一步地,第一旋转件233通过一拉杆234与移动套管244连接,该拉杆234的两端与对应的第一旋转件233和移动套管244的连接处相铰接,将拉杆234的端部与第一旋转件233的端部铰接连接,拉杆234的另一端部与移动套管244相铰接,移动套管244的移动通过拉杆234来拉动第一旋转件233进行转动。

较佳地,在锁销232的端部和第一旋转件233的端部之间铰接连接有以传动杆,通过该传动杆来带动锁销232进行移动,该传动杆的两端均为铰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较佳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电动防护密闭门20还包括设于门扇22上的可伸缩调节的弹簧销机构26,靠近该弹簧销机构26的第一旋转件233上设有与弹簧销机构26相适配的凹槽2331,在传动机构24带动第一旋转件233转动并使得锁销232从对应的插销孔内移出时,该弹簧销机构26卡入第一旋转件233的凹槽2331内以限位该第一旋转件233的转动。

具体地,在移动套管244沿着导向杆245向下移动时,通过拉杆234驱动第一旋转件233旋转,位于导向杆245两侧第一旋转件233的旋转方向不同,一个第一旋转件233为顺时针旋转,另一个第一旋转件233为逆时针旋转,转动的第一旋转件233将锁销232从对应的插销孔内拉出,实现了解锁,当该逆时针旋转的第一旋转件233的凹槽2331卡入到弹簧销机构26内时,结合图3所示,限位了第一旋转件233的旋转,使得锁销232不会从限位件231内脱出,由于两个第一旋转件233连接成了一体结构,限位了其中一个第一旋转件233的转动,另一第一旋转件233也就不会转动了。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3所示,弹簧销机构26包括可移动地安装于门扇22的弹簧销261、与弹簧销261的一端相铰接的第二旋转件262以及与第二旋转件262的另一端相铰接的球头撞杆263;

弹簧销261的端部与凹槽2331相适配,该弹簧销261通过以安装件264安装在门扇22上,该弹簧销261可伸缩移动;

第二旋转件262可转动地安装于门扇22上,较佳地,将第二旋转件262的中部可转动地安装在门扇22上,通过第二旋转件262的转动来拉动弹簧销261的伸缩移动;

球头撞杆263可移动地安装在门扇22上,且球头撞杆263的端部凸伸出门扇22的一侧,当球头撞杆263的端部触碰门框21时,球头撞杆263向门扇22的内部移动并带动第二旋转件262旋转,进而使得弹簧销251缩回并解除对第一旋转件233的限位。

在解锁和开门的过程中,第一旋转件233旋转,触碰到弹簧销261时会将弹簧销261推回而使得弹簧销261在于凹槽2311相遇时,该弹簧销261能够自动卡入该凹槽2331内,实现了锁定第一旋转件233,令锁止机构23一直处于解锁状态;而在关门和锁止的过程中,关门时门扇22贴合在门框21上,从而门框21触碰球头撞杆263而使得弹簧销261缩回,解除了对第一旋转件233的锁定,使得锁止机构23可进行锁止。

如图5所示,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电动防护密闭门20的一较佳应用方式,在该应用中,电动防护密闭门20安装于人防门10上,较佳地该人防门10为用于清洁式进排风防护密闭门,该人防门10主要放置在风经,是通道的第一扇防护门。在该人防门上开设安装电动防护密闭门20的洞口,且在洞口处设置用于清洁通风用的胶管活门和滤尘器,该电动防护密闭门主要起到了人防门10的防护密闭作用,该电动防护密闭门20在人防门10关闭时可开启进行清洁通风,还可关闭实现防护密闭效果。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