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靠背可调节的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72246发布日期:2019-06-21 23:32阅读:667来源:国知局
一种靠背可调节的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居,尤其是一种靠背可调节的床。



背景技术:

现有可调节床一般是指利用可调节装置将床的前部调节一定的角度从而形成靠背,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103784277一种带有可调节靠背的病床,所述的病床包括一床架和一靠背,所述的靠背与所述的床架组成可调节的连接,所述的病床还包括一柔性床板,所述的柔性床板与所述的床架及所述的靠背相连接。该种可调节床一般仅用于护理床,对于普通的睡床来说,该种结构并不适用。人们希望床体的靠背是固定存在的,靠背的设置不影响睡觉,并且可以通过调节靠背与床体的角度来获得较好的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靠背可调节的床,可以单独调节靠背的角度,而且不影响床的其他功能,使床的功能更强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靠背可调节的床,包括床体、设于床头头部的靠背框架和通过角度调节装置安装在靠背框架的靠背;所述靠背框架包括横眉和设在横眉两端的竖梁,所述竖梁与床体连接;所述靠背的上部通过合页与横眉铰接,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固定在竖梁的一侧,角度调节装置包括导向部、沿导向部滑动的卡子部和设在卡子部上的转轴;所述导向部包括底板和面板,所述底板与面板之间形成容置腔体,所述面板的两侧设有将容置腔体两侧封闭的封板,所述面板上设有供转轴行走的第一行程槽,所述底板上设有若干卡槽和连通所述卡槽的第二行程槽;所述卡子部包括两对称设置的卡板、设置在两卡板之间的卡子和弹簧,所述卡板上设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在两卡板之间的连接柱上,弹簧的另一端与卡子的一端连接,卡子另一端的正面和背面均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分别设在对应的卡板的第一限位槽内,卡子中部的正面和背面均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分别设在对应的卡板的第二限位槽内,卡子背面的第一凸起向底板方向延伸形成与所述卡槽配合的卡柱;所述转轴设在位于正面的卡板上;靠背与竖梁之间设有连接件,转轴与连接件的一端连接,连接件的另一端通过销轴与靠背侧面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卡子部在导向部中的位置,从而调节靠背的倾斜角度,以符合人体舒适度要求;角度调节装置设在靠背框架中,不影响靠背的外观;靠背独立存在,不影响床的基本功能。

作为改进,所述床体包括外前板、外后板、外侧板和床板,两外侧板之间设有若干用于支撑床板的横梁,所述横梁上设有支撑腿。

作为改进,所述床体上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台面板和设在台面板两侧的支撑板。

作为改进,两支撑板分别位于两侧外侧板的外侧,所述外侧板上设有沿床体方向设置的导槽,所述支撑板上设有与导槽配合的导块。

作为改进,所述底板与面板之间设有第一连接柱,两卡板之间设有第二连接柱。

作为改进,所述底板上设有安装孔。

作为改进,所述竖梁的侧面设有容置槽,所述角度调节装置设在所述容置槽内。

作为改进,所述外侧板上设有感应小夜灯。

作为改进,所述外后板上设有抽屉。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卡子部在导向部中的位置,从而调节靠背的倾斜角度,以符合人体舒适度要求;角度调节装置设在靠背框架中,不影响靠背的外观;靠背独立存在,不影响床的基本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床的立体图。

图2为床的底部视角立体图。

图3为靠背与靠背框架配合的示意图。

图4为角度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卡板结构示意图。

图6为卡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靠背可调节的床,包括床体、设于床头头部的靠背框架1和通过角度调节装置9安装在靠背框架1的靠背2。

如图3所示,所述靠背框架1包括横眉11和设在横眉11两端的竖梁12,所述竖梁12与床体连接。所述靠背2的上部通过合页13与横眉11铰接,所述角度调节装置9固定在竖梁12的一侧,所述竖梁12的侧面设有容置槽,所述角度调节装置9设在所述容置槽内,不影响靠背2的旋转。

如图4至6所示,角度调节装置9包括导向部、沿导向部滑动的卡子部92和设在卡子部92上的转轴94。所述导向部包括底板91和面板92,所述底板91与面板92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柱形成容置腔体;所述底板91上设有安装孔,底板91通过螺丝固定在竖梁12上;所述面板92的两侧设有将容置腔体两侧封闭的封板,从而约束卡子部不能脱离容置腔体。所述面板92上设有供转轴94行走的第一行程槽,当卡子部93改变位置时,转轴94可以在第一形成槽内移动而不会发生干涉。所述底板91上设有若干沿底板91长度方向设置的卡槽911和连通所述卡槽911的第二行程槽912。所述卡子部93包括两对称设置的卡板931、设置在两卡板931之间的卡子932和弹簧95;两卡板931之间设有第二连接柱,使卡板931之间具有一定空间安装卡子932和弹簧95。所述卡板931上设有第一限位槽932和第二限位槽933,所述弹簧95的一端固定在两卡板931之间的连接柱上,弹簧的另一端与卡子932的一端连接;卡子932另一端的正面和背面均设有第一凸起934,所述第一凸起934分别设在对应的卡板931的第一限位槽932内;卡子932中部的正面和背面均设有第二凸起933,所述第二凸起933分别设在对应的卡板931的第二限位槽933内;卡子932背面的第一凸起934向底板91方向延伸形成与所述卡槽911配合的卡柱。所述转轴94设在位于正面的卡板931上,通过卡子部93的位置改变转轴94的位置,配合合页13的约束进而改变靠背2的角度。靠背与竖梁12之间设有连接件8,转轴94与连接件8的一端连接,连接件8的另一端通过销轴与靠背侧面连接。

如图1、2所示,所述床体包括外前板、外后板、外侧板4和床板3,两外侧板4之间设有若干用于支撑床板3的横梁6,所述横梁6上设有支撑腿7。所述床体上设有支撑架5,所述支撑架5包括台面板51和设在台面板51两侧的支撑板52。两支撑板52分别位于两侧外侧板4的外侧,所述外侧板4上设有沿床体方向设置的导槽41,所述支撑板52上设有与导槽41配合的导块53,支撑架5可以沿导槽移动,进而改变支撑架5在床体上的位置;支撑架5的台面板51上可以放置食物、电脑等物品,方便人们在床上进行其他活动。所述外侧板的下端设有长条形槽,在所述长条形槽内设有感应小夜灯42,方便夜间起床活动。所述外后板上设有抽屉10,更多的收纳空间储存衣物。

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卡子部在导向部中的位置,从而调节靠背的倾斜角度,以符合人体舒适度要求;角度调节装置设在靠背框架中,不影响靠背的外观;靠背独立存在,不影响床的基本功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