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冲型门扇防夹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15425发布日期:2018-12-25 21:24阅读:473来源:国知局
缓冲型门扇防夹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扇防夹手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固定安装于门扇或门框上用以防止门扇夹手事故发生的机械装置。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发生手被门扇夹伤的情况。轻则流血破皮,重则伤及骨头,造成严重损害。

目前市面上用于防止门扇夹手的产品,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采用海绵等软性材料做成的挡门卡、阻挡门塞等产品,这类产品在市场上种类繁多、形状各异,能起到防止门扇夹手的作用。但是这类产品都是和门分开独立的产品,开门时要立刻装上,关门时必须将产品取下来另行放置,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而且无法保证每次开门后都记得装上挡门卡或者阻挡门塞从而失去防夹手的作用。同时在关门时必须将产品取下来另行放置也很容易造成挡门卡、阻挡门塞的丢失。另一类是防夹手门缝保护条,这类产品在市场上的种类也较多,基本原理都相似,都是固定安装于门轴侧,但只能防止门轴侧这边的门缝的夹手事故发生,对事故发生更加频繁的门锁侧的夹手事故就无能为力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防夹手产品在安装和使用上的不足,提供一种缓冲型门扇防夹手装置,减少手被门扇夹伤的事故发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由一个带锁止装置的压缩阻力随压缩速度自动调节的缓冲型气筒组件2-2和气筒固定座2-1,配合辅助固定座2-3或者配合斜面挡块2-5、辅助定位座2-4组成。

所述的缓冲型气筒组件2-2包括可以上下运动的主活塞顶杆38,主活塞顶杆38上部设置有轴承1和固定轴承的轴承轴2,轴承1略微突出于主活塞顶杆38的上缘;主气筒外壳12套装于主活塞顶杆38外部,主活塞顶杆38的下部活塞可以沿主气筒外壳12的内壁上下运动,主活塞顶杆38通过主气筒外壳上开口30伸出到主气筒外壳12外部;单向通气的单向活塞密封圈28套装于主活塞顶杆38的下部凹槽11内,与主活塞顶杆38的下部弹性气密固定,单向活塞密封圈28随主活塞顶杆38一起上下运动,构成一个单向活塞;单向活塞密封圈28的外壁与主气筒外壳12的内壁弹性接触,起到单向密闭空气的作用;复位弹簧27放置于主气筒外壳12内部,复位弹簧27的两端分别卡在主活塞顶杆38的底部与弹性通气膜片25之间;弹性通气膜片25卡在主气筒外壳12下部螺纹台阶20和通气固定座23之间;主气筒外壳12和通气固定座23通过主气筒密封圈22螺纹配合气密连接;弹性通气膜片25的中间有一个泄气孔13,泄气孔13周围均匀排布有大通气孔24,大通气孔24的直径约为3毫米;通气固定座23的中心位置设置有通气调节螺母17,通气调节螺母17通过通气调节密封圈16与通气固定座23螺纹配合气密连接;弹性通气膜片的下表面19的中央区域与通气调节螺母17的上端面14之间存在0.2毫米至1.5毫米的主通气间隙18,旋转通气调节螺母17可以调节该主通气间隙18的大小;通气调节螺母17中心位置开有六边形通气通孔15,可以通过内六角扳手旋转通气调节螺母17,从而调节主通气间隙18的大小;大通气孔24和主通气间隙18及通气通孔15形成大通气通道;支撑套筒7位于主活塞顶杆38的内部中间位置,通过沉头螺钉9与主活塞顶杆38固定连接;锁止摆动片36的锁止摆动片转动轴37通过支撑套筒7上的通孔固定于支撑套筒7的上部;摆动片叉杆5的上部固定有叉杆销钉4,叉杆销钉4又位于锁止摆动片36的摆动滑槽3内部 ,上下移动摆动片叉杆5可以使锁止摆动片36产生相应的摆动;锁止摆动片36的一部分位于摆动片叉杆5的上部叉杆叉槽35中,可以在叉杆叉槽35中滑动;摆动片叉杆5处于支撑套筒7的定位通孔6中,可以沿定位通孔6上下滑动;摆动片叉杆5的下部设置有内螺纹,与二级活塞10的二级活塞顶杆8的上部外螺纹配合连接,可以通过螺纹调节二级活塞顶杆8和摆动片叉杆5的总长度;二级活塞密封圈29套装在二级活塞10的凹槽上,与二级活塞10气密固定,与二级活塞10一起移动;二级活塞密封圈29与主活塞顶杆38的内壁弹性接触,起到密闭空气的作用;二级复位弹簧31位于主活塞顶杆38的内部,二级复位弹簧31的两端分别卡在支撑套筒7的底部与二级活塞10之间;在支撑套筒7上对应锁止摆动片36的摆动片锁舌33的位置开有套筒锁舌开口34,摆动片锁舌33可以通过套筒锁舌开口34伸出支撑套筒7外部;在主活塞顶杆38上对应锁止摆动片36的摆动片锁舌33的位置开有主活塞顶杆锁舌开口32,摆动片锁舌33可以通过主活塞顶杆锁舌开口32伸出主活塞顶杆外面。

所述的气筒固定座2-1套装于缓冲型气筒组件2-2的主气筒外壳12的底部,防止缓冲型气筒组件2-2向下移动,气筒固定座2-1的底部开有通孔,用于通气和方便使用工具旋转通气调节螺母17。缓冲型气筒组件2-2可以在气筒固定座2-1中沿缓冲型气筒组件2-2的轴向转动,以选择最合适的轴承1的滚动方向。

所述的辅助固定座2-3套装于缓冲型气筒组件2-2的主气筒外壳12的上部,与缓冲型气筒组件2-2的主气筒外壳12紧配合,起到固定和支撑缓冲型气筒组件2-2的作用。

所述的辅助定位座2-4套装于缓冲型气筒组件2-2的主活塞顶杆38的外部,与缓冲型气筒组件2-2的主活塞顶杆38松配合,起到定位主活塞顶杆38的作用,主活塞顶杆38可以在辅助定位座2-4的通孔中轴向自由上下滑动,辅助定位座2-4的通孔的一边开有让位槽2-6,可以让伸出摆动片锁舌33自由通过,辅助定位座2-4不会阻挡摆动片锁舌33。

所述的斜面挡块2-5安装于缓冲型气筒组件2-2的主活塞顶杆38轴向正上方。

本实用新型在实施时,可根据实际使用场合选择性地使用辅助固定座2-3、辅助定位座2-4、斜面挡块2-5中的一种或两种,并非全部都要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用各类开合式以及平移门上。其更大的有益效果是能够自动根据门扇的闭合速度针对性地调节缓冲型门扇防夹手装置的阻力大小,来防止门扇夹手事故的发生。如在门扇关闭的速度较小,即使夹到手也不会造成伤害时,缓冲型门扇防夹手装置的阻力也较小,可以轻松地关闭房门;在门扇关闭的速度较大,有可能造成夹手事故时,缓冲型门扇防夹手装置自动增大门扇关闭的阻力,从而降低关门时门扇的闭合速度;在门扇关闭的速度特别大时,缓冲型门扇防夹手装置则能直接阻挡门扇的闭合,有效防止出现门扇夹手的意外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未包含辅助定位座和斜面挡块,图中的缓冲型气筒组件处于复位状态。

图2为图1的结构示意俯视图。

图3为图1的结构示意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缓冲型气筒组件的通气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带弹性通气膜片。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缓冲型气筒组件的通气部分的结构示意图,不包含弹性通气膜片。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缓冲型气筒组件处于锁止状态的结构示意剖视图,图中的弹性通气膜片与通气调节螺母的上端面处于贴合密闭状态,二级活塞处于压缩状态,摆动片锁舌位于锁止位置,图中10. 二级活塞,17.通气调节螺母,25.弹性通气膜片,33.摆动片锁舌。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缓冲型气筒组件处于完全压缩状态的结构示意剖视图,图中的摆动片锁舌位于复位位置,图中33.摆动片锁舌。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缓冲型气筒组件的主活塞顶杆在低速(1-3厘米/秒)向下运动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中的摆动片锁舌处于复位位置。33.摆动片锁舌,38. 主活塞顶杆。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缓冲型气筒组件的主活塞顶杆在中等速度(3-5厘米/秒)向下运动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中的弹性通气膜片向下发生变形,主通气间隙变窄,但弹性通气膜片与通气调节螺母的上端面未发生贴合密闭,大通气通道通气能力减小但仍保持畅通。图中14. 通气调节螺母的上端面,17.通气调节螺母,18. 主通气间隙,19. 弹性通气膜片的下表面, 25.弹性通气膜片,1-2. 大通气通道。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缓冲型气筒组件的主活塞顶杆在高速(5-50厘米/秒)向下运动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中的弹性通气膜片与通气调节螺母的上端面处于贴合密闭状态,二级活塞处于压缩状态,大通气通道被关闭。图中10. 二级活塞,17.通气调节螺母,25.弹性通气膜片。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缓冲型气筒组件的主活塞顶杆的运动速度和主活塞顶杆受到的阻力对应关系表,在主活塞顶杆的运动速度大于启动速度门限时,主活塞顶杆受到的阻力迅速增加;在主活塞顶杆的运动速度减小,下空腔26的空气压力小于释放压力门限时,主活塞顶杆受到的阻力迅速减小。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件组合的结构示意图,图中2-1.气筒固定座,2-2.缓冲型气筒组件,2-3.辅助固定座,2-4.辅助定位座,2-5.斜面挡块,2-6.辅助定位座的让位槽。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部件组合的结构示意剖视图,图中2-1.气筒固定座,2-2.缓冲型气筒组件,2-3.辅助固定座,2-4.辅助定位座,2-5.斜面挡块,2-6.辅助定位座的让位槽。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4所示的实施例处于启动状态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4所示的实施例处于锁止状态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本实用新型的图17所示的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7所示的实施例处于锁止状态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本实用新型的图17所示的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由一个带锁止装置的压缩阻力随压缩速度自动调节的缓冲型气筒组件2-2和气筒固定座2-1配合辅助固定座2-3或者配合斜面挡块2-5、辅助定位座2-4组成。

如图1所示,缓冲型气筒组件2-2包括可以上下运动的主活塞顶杆38,主活塞顶杆38上部设置有轴承1和固定轴承的轴承轴2,轴承1略微突出于主活塞顶杆38的上缘;主气筒外壳12套装于主活塞顶杆38外部,主活塞顶杆38的下部活塞可以沿主气筒外壳12的内壁上下运动,主活塞顶杆38通过主气筒外壳上开口30伸出到主气筒外壳12外部;单向通气的单向活塞密封圈28套装于主活塞顶杆38的下部凹槽11内,与主活塞顶杆38的下部弹性气密固定,单向活塞密封圈28随主活塞顶杆38一起上下运动,构成一个单向活塞;单向活塞密封圈28的外壁与主气筒外壳12的内壁弹性接触,起到单向密闭空气的作用;复位弹簧27放置于主气筒外壳12内部,复位弹簧27的两端分别卡在主活塞顶杆38的底部与弹性通气膜片25之间;弹性通气膜片25卡在主气筒外壳12下部螺纹台阶20和通气固定座23之间;主气筒外壳12和通气固定座23通过主气筒密封圈22螺纹配合气密连接;弹性通气膜片25的中间有一个泄气孔13,泄气孔13周围均匀排布有大通气孔24,大通气孔24的直径约为3毫米;通气固定座23的中心位置设置有通气调节螺母17,通气调节螺母17通过通气调节密封圈16与通气固定座23螺纹配合气密连接;弹性通气膜片的下表面19的中央区域与通气调节螺母17的上端面14之间存在0.2毫米至1.5毫米的主通气间隙18,旋转通气调节螺母17可以调节该主通气间隙18的大小;通气调节螺母17中心位置开有六边形通气通孔15,可以通过内六角扳手旋转通气调节螺母17,从而调节主通气间隙18的大小;大通气孔24和主通气间隙18及通气通孔15形成大通气通道;支撑套筒7位于主活塞顶杆38的内部中间位置,通过沉头螺钉9与主活塞顶杆38固定连接;锁止摆动片36的锁止摆动片转动轴37通过支撑套筒7上的通孔固定于支撑套筒7的上部;摆动片叉杆5的上部固定有叉杆销钉4,叉杆销钉4又位于锁止摆动片36的摆动滑槽3内部,上下移动摆动片叉杆5可以使锁止摆动片36产生相应的摆动;锁止摆动片36的一部分位于摆动片叉杆5的上部叉杆叉槽35中,可以在叉杆叉槽35中滑动;摆动片叉杆5处于支撑套筒7的定位通孔6中,可以沿定位通孔6上下滑动;摆动片叉杆5的下部设置有内螺纹,与二级活塞10的二级活塞顶杆8的上部外螺纹配合连接,可以通过螺纹调节二级活塞顶杆8和摆动片叉杆5的总长度;二级活塞密封圈29套装在二级活塞10的凹槽上,与二级活塞10气密固定,与二级活塞10一起移动;二级活塞密封圈29与主活塞顶杆38的内壁弹性接触,起到密闭空气的作用;二级复位弹簧31位于主活塞顶杆38的内部,二级复位弹簧31的两端分别卡在支撑套筒7的底部与二级活塞10之间;在支撑套筒7上对应锁止摆动片36的摆动片锁舌33的位置开有套筒锁舌开口34,摆动片锁舌33可以通过套筒锁舌开口34伸出支撑套筒7外部;在主活塞顶杆38上对应锁止摆动片36的摆动片锁舌33的位置开有主活塞顶杆锁舌开口32,摆动片锁舌33可以通过主活塞顶杆锁舌开口32伸出主活塞顶杆外面。

气筒固定座2-1套装于缓冲型气筒组件2-2的主气筒外壳12的底部,防止缓冲型气筒组件2-2向下移动,气筒固定座2-1的底部开有通孔,用于通气和方便使用工具旋转通气调节螺母17。缓冲型气筒组件2-2可以在气筒固定座2-1中沿缓冲型气筒组件2-2的轴向转动,以选择最合适的轴承1的滚动方向。

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如果缓冲型气筒组件2-2处于压缩状态,则在复位弹簧27的作用下,主活塞顶杆38和支撑套筒7一起向上运动,此时单向活塞密封圈28处于单向通气状态,这时单向活塞密封圈28上部聚集在主气筒外壳12内部空腔的空气一部分通过主活塞顶杆38和主气筒外壳12的上开口30的间隙排出主气筒外壳12外,一部分通过开启的单向活塞密封圈28进入单向活塞密封圈28下部的下空腔26;主气筒外壳12外面的空气通过通气调节螺母17中间的六边形通气孔15,再经过弹性通气膜片25的大通气孔24和泄气孔13进入主气筒外壳12内部的下空腔26。这时空气流经通道畅通,空气压缩阻力可以忽略,主活塞顶杆38最终在复位弹簧27的作用下最大程度伸出主气筒外壳12外,完成复位;同时由于下空腔26内部无空气压力,二级复位弹簧31复位,摆动片锁舌33缩回主活塞顶杆内部。复位后的状态如图1所示。

完成复位后,在有外力作用在主活塞顶杆38的轴承1上的情况下,沿主活塞顶杆38轴向的向下外力分量,驱使主活塞顶杆38向下运动,单向活塞密封圈28进入密闭状态。根据运动速度的不同,分为三种情况描述:

1.如图8所示,主活塞顶杆38向下运动,但运动的速度较慢,例如1-3厘米/秒。主气筒外壳12内部的下空腔26的空气受到挤压,并如箭头1-3方向运动。被挤压的空气大部分通过箭头1-2所示的由大通气孔24和主通气间隙18形成的大通气通道排出气筒外部,极小部分被挤压的空气通过箭头1-1所示的由泄气孔13形成的泄气通道排出气筒外部。此时空气排出通道非常畅通,下空腔26内部空气压力很小,主活塞顶杆38向下运动时受到的空气阻力较小,只受到复位弹簧27的反弹力,所以可以轻松地向下运动;同时因为下空腔26内部空气压力很小,摆动片锁舌33保持在主活塞顶杆38内部。最终在外力作用下,主活塞顶杆38可以向下运动直到缓冲型气筒组件处于完全压缩状态,如图7所示。

2.如图9所示,主活塞顶杆38向下运动,但运动速度较快,如3-5厘米/秒。主气筒外壳12内部的下空腔26的空气受到较快挤压,并如箭头1-3方向运动。被较快挤压的空气推压弹性通气膜片25使其向下略微变形,使弹性通气膜片25的下表面19的中央区域与通气调节螺母17的上端面14之间的主通气间隙18变窄,使箭头1-2所示的由大通气孔24和主通气间隙18形成的大通气通道通气能力减小但仍维持畅通,下空腔26的空气压力开始变大,主活塞顶杆38向下运动的阻力也略微加大;同时因为下空腔26内部空气压力虽然增加但仍不足以推动二级活塞10产生足够的运动,摆动片锁舌33仍保持在主活塞顶杆38内部。最终在外力作用下,主活塞顶杆38可以向下运动直到缓冲型气筒组件处于完全压缩状态,如图7所示。

3.如图6及图10所示,主活塞顶杆38向下运动,但刚开始时的运动速度较快,如5-50厘米/秒。主气筒外壳12内部的下空腔26的空气被强力压缩,并如箭头1-3方向推压弹性通气膜片25,使其向下变形变大,使得弹性通气膜片25的下表面19的中央区域与通气调节螺母17的上端面14之间的主通气间隙18变得更窄,使由大通气孔24和主通气间隙18形成的大通气通道排气能力进一步减小,同时流过主通气间隙18的空气流动速度加快。如果主气筒外壳12内部的下空腔26的空气压缩速度持续大于空气排出的速度,则在下空腔26的压缩空气的下压力和流过主通气间隙18的快速流动气流形成负压的双重作用下,弹性通气膜片25的下表面19的中央区域与通气调节螺母17的上端面14发生贴合,大通气通道18被完全关闭。一旦大通气通道被关闭,排气量骤然减小,在下空腔26的空气的压缩速度维持不变的条件下,下空腔26的空气压力成倍增加,进一步使弹性通气膜片25的下表面19的中央区域与通气调节螺母17的上端面14完全贴合,使大通气通道的封闭更加巩固。如图10所示为主通气间隙18被完全封闭的状态。一旦主通气间隙18被完全封闭,被压缩的空气只能通过由泄气孔13形成的泄气通道1-1缓慢排出气筒外部,空气排出通道骤减,下空腔26的空气压力迅速加大,主活塞顶杆38向下运动的阻力也迅速变得很大,迫使主活塞顶杆38向下运动的速度持续减小。同时,由于下空腔26的空气压力迅速加大,空气压力推动二级活塞10如箭头1-4方向向上运动,从而推动摆动片叉杆5向上移动,摆动片叉杆5的上部的叉杆销钉4通过锁止摆动片36的摆动滑槽3使锁止摆动片36向主活塞顶杆锁舌开口32的方向摆动,最终锁止摆动片36的摆动片锁舌33伸出主活塞顶杆锁舌开口32外部。在摆动片锁舌33伸出主活塞顶杆锁舌开口32外部的情况下,如果主活塞顶杆38继续向下运动,则伸出摆动片锁舌33会与主气筒外壳12的上端面发生碰撞,从而阻止主活塞顶杆38继续向下运动,如图6状态所示。主活塞顶杆38停止运动后,下空腔26的空气压力不再增加,下空腔26的空气通过泄气孔13缓慢泄气,最终下空腔26的压缩空气被慢慢排出,下空腔26的空气压力逐渐减小,二级活塞10在二级复位弹簧31则作用下完成复位,二级活塞顶杆8带动摆动片叉杆5,摆动片叉杆5又带动锁止摆动片36,从而使摆动片锁舌33缩回主活塞顶杆锁舌开口32里面,此时主活塞顶杆38又能继续向下运动,直到缓冲型气筒组件处于完全压缩状态,如图7所示。

弹性通气膜片25可以由厚度为0.3-2毫米的硅胶材料或者橡胶材料制作。

泄气孔13的孔径大小与大通气通道被关闭后主活塞顶杆38向下运动的阻力负相关,泄气孔13的孔径越小则泄气越慢,主活塞顶杆38向下运动阻力越大。泄气孔13的孔径根据设计要求,一般在0.05毫米至0.5毫米之间。

如图11所示,主通气间隙18被完全封闭的过程是一个正反馈的过程。把主通气间隙18刚开始被完全封闭时,主活塞顶杆38向下运动的速度值称为缓冲型气筒组件2-2的启动速度门限;把封闭完成后,下空腔26的空气压力释放到刚小于弹性通气膜片25的变形弹力、主通气间隙18刚被打开时的压力值称为释放压力门限。当主活塞顶杆38向下运动的速度一旦超过启动速度门限,则主通气间隙18被迅速完全封闭。一旦封闭完成,下空腔26的空气压力迅速增加,空气压力为主通气间隙18被完全封闭前的好几倍,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对主通气间隙18的封闭,同时主活塞顶杆38向下运动的阻力也迅速增加。封闭完成后,则要在下空腔26的空气压力小于释放压力门限的情况下,才能重新开启大通气通道。大通气通道一旦被开启,下空腔26的空气压力迅速释放,大通气通道立刻被完全开启,主活塞顶杆38向下运动的阻力迅速减小。

旋转通气调节螺母17可以用来调节弹性通气膜25的下表面19的中央区域与通气调节螺母17的上端面14的主通气间隙18的大小,用以调整主通气间隙18刚开始被完全封闭时主活塞顶杆38向下运动的速度值,也就是缓冲型气筒组件2-2的启动速度门限。主通气间隙18大则启动速度门限也大,主活塞顶杆38向下运动的速度相应较大时主通气间隙18才能被完全封闭;主通气间隙18小则启动速度门限也小,主活塞顶杆38向下运动的速度相应较小时主通气间隙18就能被完全封闭。主活塞顶杆38向下运动的速度超过缓冲型气筒组件2-2的启动速度门限后主通气间隙18被完全封闭,缓冲型气筒组件2-2的主活塞顶杆38向下运动阻力突然加大,从而迫使主活塞顶杆38的运动速度减小。

复位弹簧27选用轻量级弹簧,其弹性系数较小,只需要在复位时克服单向活塞密封圈28的外壁与主气筒外壳12的内壁弹性接触的摩擦力,其弹力只要能完成复位就足够了。在压缩过程中,复位弹簧27的弹力与主通气间隙18被完全封闭后主活塞顶杆38受到的空气压力相比较,复位弹簧27的弹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二级复位弹簧31的弹性系数较大,在主通气间隙18被完全封闭前的空气压力不会使其压缩,只有在主通气间隙18被完全封闭后的空气压力才能使二级复位弹簧31被压缩,使二级活塞10产生移动。

综上所述,缓冲型门扇防夹手装置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主活塞顶杆38在复位弹簧作用下自动伸出,完成复位。关门时,当主活塞顶杆38受到外力作用向下运动时,如果运动的速度较小,则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也较小,主活塞顶杆38可以毫不费力地向下运动,可以较为轻松地关门。如果运动的速度较大,超过预先设定的启动速度门限值时,则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会突然增加,同时摆动片36的摆动片锁舌33伸出主活塞顶杆锁舌开口32外面。较大的阻力迫使主活塞顶杆38的运动速度减小到较低的水平。当主活塞顶杆38的运动速度降低,下空腔26的空气压力小于释放压力门限后,主通气间隙18开启,下空腔26的空气压力骤减,主活塞顶杆38的运动阻力变小,同时摆动片36的摆动片锁舌33缩回主活塞顶杆38内部,这样就可以顺利关闭门扇了;如果关门时门扇的速度非常大,主活塞顶杆38受到的阻力仍无法使门扇的关闭速度减小到一个安全速度(如2厘米/秒以下),则下空腔26的空气继续维持较高的压力,伸出主活塞顶杆锁舌开口32外面的锁舌33会阻止主活塞顶杆38的继续运动,如图6状态所示,从而直接阻挡门扇的关闭。门扇在受到主活塞顶杆锁舌33阻挡停止运动后,下空腔26的空气压力开始减小,直到锁舌33缩回主活塞顶杆锁舌开口32里面,门扇就又可以顺利关闭了。

如图12及图13所示,辅助固定座2-3套装于缓冲型气筒组件2-2的主气筒外壳12的上部,与缓冲型气筒组件2-2的主气筒外壳12紧配合,起到固定和支撑缓冲型气筒组件2-2的作用。辅助定位座2-4套装于缓冲型气筒组件2-2的主活塞顶杆38的外部,与缓冲型气筒组件2-2的主活塞顶杆38松配合,起到定位主活塞顶杆38的作用,主活塞顶杆38可以在辅助定位座2-4的通孔中轴向自由上下滑动,辅助定位座2-4的通孔的一边开有让位槽2-6,可以让伸出摆动片锁舌33自由通过,辅助定位座2-4不会阻挡摆动片锁舌33。斜面挡块2-5安装于缓冲型气筒组件2-2的主活塞顶杆38轴向正上方。本实用新型在实施时,可根据实际使用场合选择性地使用辅助固定座2-3,辅助定位座2-4,斜面挡块2-5中的一种或两种,并非全部都要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用于开合式门扇的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1:

如图14及图16所示,缓冲型门扇防夹手装置安装于上门框3-4的下侧面,通过气筒固定座2-1和辅助固定座2-3将缓冲型气筒组件2-2固定安装在上门框3-4上,安装时使轴承1的轴承轴2垂直于上门框3-4的下表面。当门扇3-3关闭到留有一定间隙3-5时,门扇3-3与缓冲型气筒组件2-2的主活塞顶杆38的轴承1接触并对缓冲型气筒组件2-2进行压缩运动。

如果门扇3-3关闭时的动能较小,速度较低,则主活塞顶杆38的运动速度也较慢,低于缓冲型气筒2-2的启动速度门限,缓冲型门扇防夹手装置保持较小的阻力,所以门扇可以轻松关闭。

如果门扇3-3关闭时的动能较大,速度很快,则主活塞顶杆38的运动速度也很快,一旦运动速度大于缓冲型气筒组件2-2的启动速度门限,缓冲型门扇防夹手装置的阻力突然变大,同时摆动片36的摆动片锁舌33伸出主活塞顶杆锁舌开口32外面。突然变大的阻力迫使主活塞顶杆38的运动速度减小,同时也使门扇3-3的关闭速度降低。如果主活塞顶杆38的运动速度减小到较低的水平(小于2厘米/秒)、下空腔26的空气压力低于释放压力门限,则主通气间隙18开启,下空腔26的空气压力骤减,主活塞顶杆38的运动阻力变小,同时摆动片36的摆动片锁舌33因为下空腔26的空气压力减小而缩回主活塞顶杆38内部,此时门扇的关闭速度已经降低到一个较为安全的速度,可以顺利关闭门扇了,即使夹到手也不会造成夹手事故。如果门扇3-3关闭时的动能很大、速度太快,缓冲型气筒组件2-2的阻力仍无法使主活塞顶杆38的运动速度减小到较低的水平(小于2厘米/秒)、门扇的关闭速度还是很大,则伸出主活塞顶杆锁舌开口32外面的锁舌33会阻止主活塞顶杆38的继续运动,从而阻止门扇的继续闭合,确保在门扇3-3和门框之间留下足够的安全空隙3-10,防止门扇夹手事故的发生。

当门扇开启后,没有了门扇的阻挡,缓冲型门扇防夹手装置的主活塞顶杆38在复位弹簧27的作用下自动复位伸出,为下一次启动做好准备。

可以通过调整缓冲型门扇防夹手装置在上门框3-4安装时的左右位置来调整缓冲型门扇防夹手装置启动时的启动间隙3-5的大小,如按箭头3-1方向移动安装位置,则缓冲型门扇防夹手装置的启动间隙3-5和安全间隙3-10相应变大,如按箭头3-2方向移动安装位置,则缓冲型门扇防夹手装置的启动间隙3-5和安全间隙3-10相应变小。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用于开合式门扇的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7及图19所示,缓冲型门扇防夹手装置安装于门扇3-3的上缘,通过气筒固定座2-1和辅助定位座2-4将缓冲型气筒组件2-2固定安装在门扇3-3上。安装时使轴承1的轴承轴2平行于门扇3-3的上缘;主活塞顶杆锁舌开口32朝向辅助定位座2-4的让位槽2-6方向,以防止在摆动片锁舌33伸出时辅助定位座2-4阻挡摆动片锁舌33。斜面挡块2-5安装于门框3-4上,与缓冲型气筒组件2-2的主活塞顶杆38的轴向位置相对应。当门扇3-3关闭到留有一定间隙3-5时,斜面挡块2-5与缓冲型门扇防夹手装置的主活塞顶杆38的轴承1接触。由于斜面挡块2-5的斜面作用,缓冲型气筒组件2-2进行压缩运动。

如果门扇3-3关闭时的动能较小,速度较低,则主活塞顶杆38的运动速度也较慢,低于缓冲型气筒2-2的启动速度门限,缓冲型门扇防夹手装置保持较小的阻力,所以门扇可以轻松关闭。

如果门扇3-3关闭时的动能较大,速度很快,则主活塞顶杆38的运动速度也很快,一旦运动速度大于缓冲型气筒组件2-2的启动速度门限,缓冲型门扇防夹手装置的阻力突然变大,同时摆动片36的摆动片锁舌33伸出主活塞顶杆锁舌开口32外面。突然变大的阻力迫使主活塞顶杆38的运动速度减小,同时也使门扇3-3的关闭速度降低。如果主活塞顶杆38的运动速度减小到较低的水平(小于2厘米/秒)、下空腔26的空气压力低于释放压力门限,则主通气间隙18开启,下空腔26的空气压力骤减,主活塞顶杆38的运动阻力变小,同时摆动片36的摆动片锁舌33因为下空腔26的空气压力减小而缩回主活塞顶杆38内部,此时门扇的关闭速度已经降低到一个较为安全的速度,可以顺利关闭门扇了,即使夹到手也不会造成夹手事故。如果门扇3-3关闭时的动能很大、速度太快,缓冲型气筒组件2-2的阻力仍无法使主活塞顶杆38的运动速度减小到较低的水平(小于2厘米/秒)、门扇的关闭速度还是很大,则伸出主活塞顶杆锁舌开口32外面的锁舌33会阻止主活塞顶杆38的继续运动,从而阻止门扇的继续闭合,确保在门扇3-3和门框之间留下足够的安全空隙3-10,防止门扇夹手事故的发生。

当门扇开启后,没有了斜面挡块2-5的阻挡,缓冲型门扇防夹手装置的主活塞顶杆38在复位弹簧27的作用下自动复位伸出,为下一次启动做好准备。

可以通过调整缓冲型门扇防夹手装置在门扇3-3安装时的左右位置来调整缓冲型门扇防夹手装置启动时的启动间隙3-5的大小,如按箭头3-1方向移动安装位置,则缓冲型门扇防夹手装置的启动间隙3-5和安全间隙3-10相应变大,如按箭头3-2方向移动安装位置,则缓冲型门扇防夹手装置的启动间隙3-5和安全间隙3-10相应变小。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用于平移式门扇的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0及图21所示,门扇3-6与门扇3-7安装于移门上门框3-9的滑轨3-8上。缓冲型门扇防夹手装置安装于门扇3-7的上缘一侧,通过气筒固定座2-1和辅助固定座2-3将缓冲型气筒平移组件2-2固定安装在门扇3-7上。当关闭移门时,门扇3-6与门扇3-7相距一定启动间隙3-13时,门扇3-6的侧面与缓冲型门扇防夹手装置的主活塞顶杆38的轴承1接触。使缓冲型气筒组件2-2进行压缩运动。

如果门扇3-6与门扇3-7合拢关闭时的动能较小,速度较低,则主活塞顶杆38的运动速度也较慢,低于缓冲型气筒2-2的启动速度门限,缓冲型门扇防夹手装置保持较小的阻力,所以门扇可以轻松关闭。

如果门扇3-6与门扇3-7合拢关闭时的动能较大,速度很快,则主活塞顶杆38的运动速度也很快,一旦运动速度大于缓冲型气筒组件2-2的启动速度门限,缓冲型门扇防夹手装置的阻力突然变大,同时摆动片36的摆动片锁舌33伸出主活塞顶杆锁舌开口32外面。突然变大的阻力迫使主活塞顶杆38的运动速度减小,同时也使门扇3-6与门扇3-7合拢的速度降低。如果主活塞顶杆38的运动速度减小到较低的水平(小于2厘米/秒)、下空腔26的空气压力低于释放压力门限,则主通气间隙18开启,下空腔26的空气压力骤减,主活塞顶杆38的运动阻力变小,同时摆动片36的摆动片锁舌33因为下空腔26的空气压力减小而缩回主活塞顶杆38内部,此时门扇的关闭速度已经降低到一个较为安全的速度,可以顺利关闭门扇了,即使夹到手也不会造成夹手事故。如果门扇3-6与门扇3-7合拢的动能很大、速度太快,缓冲型气筒组件2-2的阻力仍无法使主活塞顶杆38的运动速度减小到较低的水平(小于2厘米/秒)、门扇3-6与门扇3-7合拢速度还是很大,则伸出主活塞顶杆锁舌开口32外面的锁舌33会阻止主活塞顶杆38的继续运动,从而阻止门扇3-6与门扇3-7继续合拢,确保在门扇3-6与门扇3-7之间留下足够的空隙,防止门扇夹手事故的发生。

当门扇开启后,没有了门扇3-6的阻挡,缓冲型门扇防夹手装置的主活塞顶杆38在复位弹簧27的作用下自动复位伸出,为下一次启动做好准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