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萼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37142发布日期:2019-03-30 08:24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头萼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枕头领域,具体是一种头萼。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睡眠时,头部普遍使用枕头作为寝具。各种各样的枕头舒适度不同,目的是在睡眠时使颈椎处于一个舒适的状态。但是,枕头偏低时,适合了仰卧时的颈椎角度,而侧卧时的颈椎处于下垂状态。同样,枕头偏高时,侧卧时颈椎水平,但仰卧时颈椎弯曲度过大。这是源于人体侧卧及仰卧时,头部需要不同的铺垫高度。现在有许多U型枕头,只能近似保持颈椎的形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枕头与人体睡姿不符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头萼。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头萼,包括枕体,所述枕体包括头颈支撑部、铰接于头颈支撑部左端的左翼部、铰接于头颈支撑部右端的右翼部,

左翼部和右翼部上方分别开有允许人体头部眼、鼻、口外露的缺口,靠近头顶和下巴的左翼部和右翼部均向内延伸对接并通过可拆卸连接件连接在一起,头颈支撑部、左翼部以及右翼部共同围成与人体头部及后颈相契合的空间,左翼部和右翼部分别开有容纳人体耳部的凹槽;

所述头颈支撑部、左翼部以及右翼部底面共同形成便于人体头部摆动的弧形结构,头颈支撑部的内曲面各点的厚度与人体仰卧颈椎角度相适配,左翼部和右翼部的内曲面各点的厚度能够保证人体侧卧颈椎水平。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头颈支撑部、左翼部以及右翼部均是由硬质材料制成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头颈支撑部、左翼部以及右翼部均为空心壳体结构,且头颈支撑部、左翼部以及右翼部内部均一体成型有若干支撑柱。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头颈支撑部、左翼部以及右翼部均开有若干直径小于1mm的透气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头颈支撑部、左翼部以及右翼部内曲面均附着有医用无纺布或者具有拉丝技术的起绒。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可拆卸连接件为子母扣或粘扣。

寝者睡眠时,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头萼附着寝者头部。无论寝者侧卧或仰卧,其颈椎始终保持舒适和健康的角度,可以提高寝者的睡眠质量,而且维护颈椎健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A向半剖图。

图中:1-左翼部,2-右翼部,3-合页,4-头颈支撑部,5-凹槽,6-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头萼,包括枕体,所述枕体包括头颈支撑部4、铰接于头颈支撑部4左端的左翼部1、铰接于头颈支撑部4右端的右翼部2,

左翼部1和右翼部2上方分别开有允许人体头部眼、鼻、口外露的缺口,靠近头顶和下巴的左翼部1和右翼部2均向内延伸对接并通过可拆卸连接件连接在一起,头颈支撑部4、左翼部1以及右翼部2共同围成与人体头部及后颈相契合的空间,左翼部1和右翼部2分别开有容纳人体耳部的凹槽5;

所述头颈支撑部4、左翼部1以及右翼部2底面共同形成便于人体头部摆动的弧形结构,头颈支撑部4的内曲面各点的厚度与人体仰卧颈椎角度相适配,左翼部1和右翼部2的内曲面各点的厚度能够保证人体侧卧颈椎水平。

具体使用时,将左翼部1和右翼部2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件拆开,左翼部1和右翼部2分别由头颈支撑部4打开,将头萼套于人体头部上,可拆卸连接件将左翼部1、右翼部2和头颈支撑部4与人体头部契合。由于头颈支撑部4的内曲面各点的厚度与人体仰卧颈椎角度相适配,左翼部1和右翼部2的内曲面各点的厚度能够保证人体侧卧颈椎水平,使得无论仰卧还是侧卧,人体的颈椎均能保持科学的曲度。而且允许人体头部眼、鼻、口外露的缺口,能够保证人体正常的呼吸和视觉。

优选的,所述头颈支撑部4、左翼部1以及右翼部2均是由硬质材料制成的。当采用硬质材料时,可以以每个寝者的头部为原型,通过3D打印的形式实现头萼的制作。具体实施时,所述头颈支撑部4、左翼部1以及右翼部2均为空心壳体结构,且头颈支撑部4、左翼部1以及右翼部2内部均一体成型有若干支撑柱6。具体应用时,所述可拆卸连接件为子母扣或粘扣。

具体3D打印的步骤为:

㈠测量:

1.1顾客戴好橡胶头套,进行三维扫描。

1.2.顾客侧卧,将头部垫平,测量高度。

1.3.顾客仰卧,头部垫到舒适高度(保持正常的颈椎生理曲度),测量高度。

㈡建模

利用三维扫描的头部数据映像,以及测量所得的宽度、高度建立三维模型,整体分为左、中、右三部分,中间空腔部分设计适当的支撑。

㈢成型

使用3D打印机打印成型(耗材选用无害的PLA环保材料),进行必要的修理装饰。

具体结构细化:

①本实用新型所述头萼属于专人定制的枕具。

②本实用新型目的是精确定位头部睡眠位置,属于弹性较小的硬质枕具,所以选用的材质弹性较小。优选的使用PLA材料制作。聚乳酸(PLA)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基及可再生生物降解材料,使用可再生的植物资源(如谷类秕壳、稻草、麦秆)所提出的淀粉原料制成,材质密度较小(1.25~1.3g/cm3)。PLA材料是常用的3D打印耗材。

③测量时要佩戴橡胶头套,使头发紧密附着于头部,进行3D扫描,建立头部数字模型,这样采集的数据是佩戴头萼时头发及肌肉受力时的实际状态参数。

④测量侧卧及仰卧时的头部高度,利用头部数据映像及测量的高度值,设计出头萼数字模型。

⑤头萼的枕体设计为左中右三部分,也就是头颈支撑部4、左翼部1以及右翼部2。

⑥人体仰卧时,主要以枕骨为受力点,同时由于颈部的大部分也处于头萼内部(头颈支撑部4),所以颈部也会分散一部分重力;侧卧时,主要以颞骨及颧骨和下颌骨的部分为受力点。经过扫描而制作出的头萼可以在其支撑重力时受力均匀。

⑦建模时将耳廓空出(凹槽5),使睡眠时耳廓不受压迫,同时并不影响其支撑作用。

⑧使用3D打印机分别打印出三部分——头颈支撑部4、左翼部1以及右翼部2,进行组装。具体实施时可通过合页3将左翼部1和右翼部2连接于头颈支撑部4两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采用空腔设计,所以整体重量不大,完全可以跟随头部自由运动。

⑨头萼内侧可烫附一层医用无纺布,或采用拉丝技术起绒,亦可在打印时设计直径小于1mm的透气孔,增加透气性。

⑩附件:具体实施时,利用头萼的空腔可以安装蓝牙耳机,自由选择催眠音乐。也可以在它上面安装手机支架。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制作治疗颈椎曲度变形的病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