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颈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37104发布日期:2019-03-30 08:24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护颈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颈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电脑、手机的频繁使用,大部分人都具有不同程度的颈椎不适症状。虽然休息的时候可通过护颈枕帮助缓解颈椎压力,但是现有的护颈枕形状单一固定,大部分只在中部设置一凹陷的枕部,只有高低两个方向的凸起部以承托颈部,该类设计仅适用小部分人的头型和颈部大小,对于尺寸不匹配的使用者则不能起到很好的衬托缓解颈部压力的效果,反而会压迫颈部神经,或架空颈部部位使其受力得不到缓解。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护颈枕,可通过调整位置选择适合的枕靠尺寸,适用人群广泛,舒适实用,能有效缓解颈椎不适。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护颈枕,包括枕芯,所述枕芯呈圆柱状,环绕所述枕芯表侧凹陷形成有枕窝,所述枕窝具有与人颈或头部曲线相适应的生理曲面,枕窝边缘呈弧线弯延变化以令枕窝的开口具有若干口径。

于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枕窝左右两侧边缘对称变化,枕窝左右两侧边缘均包括首尾相衔接的第一弧段和第二弧段,所述第一弧段为两头朝向枕芯端面外扩中间向枕芯中心截面收窄的弧线,所述第二弧段为两头朝向枕芯中心截面中间向枕芯端面外扩的弧线。

于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枕窝与枕芯端面之间为承托部,枕芯左右两侧的承托部相对称。

于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枕芯由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连接而成,所述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分别具有所述承托部以及由所述承托部一侧朝中轴方向内凹延伸的曲面。

于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构件一端设有圆筒状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构件一端设有圆筒状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内径等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径,所述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嵌套在第一连接部内连接固定。

于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的连接处上套设有硅胶圈。

于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为空心设置,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的端部设有端盖。

于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枕窝凹陷的深度为22~25mm,所述枕窝的开口的口径变化范围为70~160mm。

于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枕窝上开设有若干透气孔。

于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若干固定座垫,所述固定座垫上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座垫优选发泡棉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枕窝的设置具有与人颈或头部曲线相适应的生理曲面,枕窝边缘呈弧线弯延变化以令枕窝的开口具有若干口径,使360°的生理曲面形状均不相同,通过旋转可调整选择适合的枕靠尺寸,适用人群范围更加广泛,可提供人体头部、颈部的自然舒展状态,不阻碍血液循环,避免引起颈部及肩部疼痛,健康舒适,对颈椎疾病有防治作用。

2、本实用新型的枕芯开设有若干透气孔,透气不闷汗,使头部保持干爽舒适,不易油头。

3、本实用新型的枕芯通过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连接而成,构件中空设置节约材料,且方便加工、组装。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硅胶圈,提供柔和的支撑,起到保护颈椎骨头的作用。

5、本实用新型的枕芯配合固定座垫进行固定,且可随意增减进行高度调节,操作灵活方便,优选软质材料具有缓冲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枕芯的第一弧段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枕芯的第二弧段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枕芯的第一弧段与第二弧段衔接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附图1-5,一种护颈枕,包括枕芯1和若干固定座垫2。所述枕芯1呈圆柱状,环绕所述枕芯1表侧凹陷形成有枕窝3,所述枕窝3具有与人颈或头部曲线相适应的生理曲面,枕窝3边缘呈弧线弯延变化以令枕窝的开口具有若干口径。所述枕窝3凹陷的深度为22~25mm,所述枕窝3的开口的口径变化范围为70~160mm。

具体的,所述枕窝3左右两侧边缘对称变化,枕窝3左右两侧边缘均包括首尾相衔接的第一弧段31和第二弧段32,所述第一弧段31为两头朝向枕芯1端面外扩中间向枕芯1中心截面收窄的弧线,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弧段13为两头朝向枕芯1中心截面中间向枕芯1端面外扩的弧线,如图4所示。

所述枕窝3与枕芯1端面之间为承托部4,枕芯左右两侧的承托部4相对称。所述枕芯1由第一构件5和第二构件6连接而成,所述第一构件5和第二构件6分别具有所述承托部4以及由所述承托部4一侧朝中轴方向内凹延伸的曲面。所述第一构件5一端设有圆筒状的第一连接部51,所述第二构件6一端设有圆筒状的第二连接部61,所述第一连接部51的内径等于所述第二连接部61的外径,所述第一构件5和第二构件6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61嵌套在第一连接部51内过盈配合连接固定。所述第一构件5和第二构件6的连接处上套设有硅胶圈7。

进一步的,所述枕窝3上开设有若干透气孔33。所述第一构件5和第二构件6为空心设置,方便开孔且节约材料、降低成本,第一构件5和第二构件6的端部设有端盖8,所述端盖8与第一构件5和第二构件6扣接,安装简单方便。

所述固定座垫2用于承放所述枕芯1,方便枕芯1旋转调节后固定,所述固定座垫2上设有固定槽21,与所述承托部4配合固定,所述固定座垫2优选发泡棉材质,具有缓冲作用,此外可随意增减固定座垫2的数量进行高度调节。

上述优选实施方式应视为本申请方案实施方式的举例说明,凡与本申请方案雷同、近似或以此为基础作出的技术推演、替换、改进等,均应视为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