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机及饮水机的感应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08986发布日期:2019-06-14 22:36阅读:419来源:国知局
饮水机及饮水机的感应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感应加热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饮水机的感应加热装置,以及具有感应加热装置的饮水机。



背景技术:

感应加热技术是利用高频电流通过感应线圈产生电磁场,位于电磁场内的发热体(比如,发热体大多采用金属管)感应产生涡流发热,从而让与金属管接触的冷水被加热。

现有饮水机采用电热丝或电热膜进行加热,加热速度较慢,且电热丝或电热膜与水相接触存在漏电的风险,从而安全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简单且可快速加热的饮水机及饮水机的感应加热装置,通过采用感应加热装置实现加热过程中水电分离以提高饮水机的使用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饮水机的感应加热装置,其包括金属发热管1、设于金属发热管1外侧面的绝缘管2以及缠绕设置在绝缘管2外表面的电磁线圈4,金属发热管1与绝缘管2之间具有间隙形成的加热腔3,该加热腔3的第一末端与金属发热管1的内腔相连通,该加热腔3的第二末端设有进水接口5,而金属发热管1的第二末端设置为出水接口12。

其中,金属发热管1的第一末端设有通孔11,加热腔3的第一末端通过通孔11与金属发热管1的内腔相连通。

其中,金属发热管1与绝缘管2同轴设置。

在,绝缘管2为石英管、玻璃管或微晶管,金属发热管1为铁管、不锈钢管或镍管。

其中,在金属发热管1的第一末端与绝缘管2的第一末端之间设有第一端盖61,在金属发热管1的第二末端与绝缘管2的第二末端之间设有第二端盖62。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饮水机,其包括所述饮水机的感应加热装置。

其中,进水接口5通过过滤器7与外部水源相连通,该过滤器7为PP棉滤芯71、活性炭滤芯72或/和RO膜滤芯73。

其中,在进水接口5至出水接口12的水路中还设有用于调节进入加热腔3中的冷水水量的水泵8。

其中,水泵8设置在进水接口5让进水接口5通过水泵8与外部水源相连通,或者,水泵8设置在出水接口12。

其中,从第一端盖61上引出分别与加热腔3连通的第一管路以及与金属发热管1的内腔连通的第二管路,水泵8的进水端、出水端分别与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感应加热装置的结构紧凑且结构简单。利用电磁线圈产生的磁场对水进行加热,水与电磁线圈之间被绝缘管实现水电隔离,安全性较高且加热速度快;另外,水从加热腔至金属发热管内腔运动过程中均处于电磁线圈产生的磁场内,磁场对水进行磁化处理,实现在加热杀菌过程中同时对水进行磁化处理,并可通过过滤器滤除水中杂质进一步提高水的洁净度,从而让饮水机可以快速提供干净的饮用热水以满足用户的使用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感应加热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在A-A轴向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饮水机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中箭头表示水的流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申请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结合图1和图2所示饮水机的感应加热装置,包括金属发热管1、设于金属发热管1外侧面的绝缘管2以及缠绕设置在绝缘管2外表面的电磁线圈4,金属发热管1与绝缘管2同轴设置且金属发热管1与绝缘管2之间具有间隙形成的加热腔3,且金属发热管1的第一末端设有通孔11,加热腔3的第一末端通过通孔11与金属发热管1的内腔相连通,该加热腔3的第二末端设有进水接口5,而金属发热管1的第二末端设置为出水接口12。

在一个实施例中,绝缘管2为导热性能优良的材料制成,比如,绝缘管2为石英管、玻璃管或微晶管,便于加热腔3内的未被加热至预设温度的水通过绝缘管2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吸收电磁线圈4的热量起到散热的作用。而金属发热管1采用在交互磁场中能够产生涡流发热的金属材料制成,优选使用铁管、不锈钢管或镍管。

并且,为了便于在金属发热管1与绝缘管2之间形成加热腔3,在金属发热管1的第一末端与绝缘管2的第一末端之间设有第一端盖61,在金属发热管1的第二末端与绝缘管2的第二末端之间设有第二端盖62,从而便于金属发热管1的外侧面与绝缘管2的内侧面之间在第一端盖61、第二端盖62的密封作用下形成加热腔3。

进水接口5与外部水源相连,外部水源不限于自来水管网或桶装水。外部水源的冷水从进水接口5进入加热腔3,此时给电磁线圈4提供交变电流从而产生交变磁场让金属发热管1产生涡流,因金属发热管1自身具有电阻特性从而在涡流流过时产生焦耳热,故冷水与金属发热管1进行热交换从而冷水沿着金属发热管1外侧面和内侧面运动过程中被加热,然后热水从金属发热管1第二末端的出水接口12流出。当然,为了便于用户使用,可在出水接口12外接出水龙头。

图3所示是饮水机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饮水机至少包括:上述的感应加热装置,其中,外部水源经过过滤器7与进水接口5相连通,该过滤器7为PP棉滤芯71、活性炭滤芯72或/和RO膜滤芯73;与电磁线圈4电性相连的电源及控制电路板。其中,电源及控制电路板乃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主要采用晶体管作为功率开关来给电磁线圈4提供交变电流以产生交变磁场,在此不再详叙。

并且,由于饮水机需要能从出水接口12提供开水或温水,因此,在感应加热装置具有固定功能的前提下,需要调整进入感应加热装置的冷水流量方可确保感应加热装置能将进入到加热腔3中的冷水加热到预设温度从而让出水接口12提供开水或温水,故在进水接口5至出水接口12的水路中还设有用于调节进入加热腔3中的冷水水量的水泵8。水泵8既可以设置在过滤器7与进水接口5之间;水泵8也可以设置在出水接口12以通过调节出水接口12的出水量达到调节进入加热腔3中的冷水水量;甚至还可以从第一端盖61上引出分别与加热腔3连通的第一管路以及与金属发热管1的内腔连通的第二管路,水泵8的进水端、出水端分别与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相连。

另外,第一端盖61与金属发热管1的第一末端、绝缘管2的第一末端螺合相连,从而便于将第一端盖61安装与拆卸。当将第一端盖61取下后,从进水接口5进入的冷水可以冲洗加热腔3从而让可能残留在加热腔3内的杂质等从加热腔3的第一末端排走,确保感应加热装置能够提供干净卫生的热水。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