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料烧烤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41434发布日期:2019-08-03 16:16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一种燃料烧烤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料烧烤炉。



背景技术:

烧烤已经是一种常见的多人聚会休闲娱乐方式或者生意,是人类最原始的烹调方式,是以燃料加热和干燥空气,并把食物放置于热干空气中一个比较接近热源的位置来加热食物;烧烤需要烧烤炉这种必备工具,烧烤炉分为三种:碳烤炉、气烤炉和电烤炉,其中碳烤炉是目前野外聚餐烧烤的主要工具,其主要包括一个炭盆,用来放置加热的木炭,在炭盆上铺设一层烧烤网,待烤熟的食物放置在烧烤网上,也称为烧烤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休闲方式也越发贴合节能、环保理念。

目前,市场上普通烧烤炉具的缺点主要有:

一,烧烤炉结构设置不合理,烧烤面积有限;

二,采用燃料开放式烧烤,浓烟滚滚,对环境造成巨大污染,既费力,又不卫生,烤出的食物容易致癌,同时造成热量损失;

三,烧烤炉燃料放置在储料室中,不能实时观察燃料状态,进而造成燃料不足导致的烧烤中断。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故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节能环保、使用安全可靠,最大限度增加烧烤面积,可以实时观察烧烤状态而不损失热量的燃料烧烤炉。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燃料烧烤炉,包括支架,固设于支架上的烧烤炉本体;烧烤炉本体的左侧连接有送料箱;所述烧烤炉本体包括烧烤箱、送料机构、集油装置和烧烤器;所述烧烤箱包括烤箱本体和烤箱盖;所述送料机构、集油装置和烧烤器设于烧烤箱内;所述烤箱本体呈椭圆形状,烤箱盖上设置有上盖观察窗,上盖观察窗沿着烤箱盖长度方向布设,送料箱、送料机构和烧烤器依次连接,送料箱侧壁设置有送料观察窗,送料观察窗位于送料箱上部,所述集油装置位于烧烤器上部,与烧烤器位置相对应;所述集油装置上设置有烧烤架,烧烤架可拆式连接于烤箱本体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烧烤炉本体的右侧设置有搁置板,该搁置板折叠连接于烧烤炉本体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送料机构位于烧烤箱底部,与烧烤器连接;所述送料机构包括底座,固设于底座上的进料箱和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驱动轴;所述驱动电机位于进料箱左侧,驱动电机连接驱动轴并带动驱动轴转动;所述进料箱内固设有送料管,送料管沿着进料箱长度方向布设;进料箱与送料管之间形成送风通道,所述驱动轴位于送料管内,驱动轴上连接有呈螺旋状的导料板;所述导料板与送料管内壁形成进料通道,进料通道连通烧烤器;所述进料箱靠近驱动电机处设置有风扇,风扇与进料箱之间设置进风管,风扇固定于进风管上,进料箱侧壁设置有进风口,进风口连通进风管,与送风通道位置相对应;所述进料箱上形成有送料口,送料管上形成有与送料口位置相对应的燃料进口,送料口与燃料进口连接有呈锥形状的送料导向槽,送料口的开口尺寸大于燃料进口的开口尺寸;所述送料管内套接有尼龙套,所述尼龙套位于燃料进口一侧,靠近驱动电机位置处;驱动轴穿过尼龙套在进料通道内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烧烤器底部设置有燃料灰烬收集装置,该燃料灰烬收集装置包括燃烧池,燃烧池的内部为燃烧室,该燃烧室为燃料储存空间,所述燃烧池上端开口,下端设有底板,所述底板呈圆弧状,底板上形成有若干用于燃料灰烬掉落的过滤孔,燃烧池底部设置有导向通道,导向通道底部设有缓冲腔,缓冲腔底部设有用于收集燃料灰烬的储料室;所述缓冲腔倾斜布设于导向通道底部,缓冲腔包括壳体,布设于壳体内的上缓冲板和下缓冲板;上缓冲板和下缓冲板分别交错布设于壳体内的左右内壁;上缓冲板的端部与下缓冲板的端部留有间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储料室上连接有出料通道,出料通道与储料室垂直布设,且出料通道连接于储料室底部;出料通道的出料口出连接有收集腔,收集腔的外径为出料通道外径的2倍,出料通道连接于收集腔中部,并且出料通道与收集腔连接处为圆弧过渡;所述收集腔外侧连接有密封盖,密封盖通过链条定位于烧烤炉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架设置有四根,前面两根支架底部设置有滑轮,后面两根支架上设置有万向轮,该万向轮上设置有限位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集油装置包括集油板和滑动连接于集油板上的引火板;引火板上固设有定位装置,定位装置包括定位底板、定位支撑板和定位连接板;定位底板、定位支撑板和定位连接板固定连接,一体成型;定位底板和定位连接板分别与定位支撑板垂直连接,并且定位底板和定位连接板位置相反,定位连接板上形成有连接孔;与此相对应的,烧烤箱上设置有与连接孔相适配连接的调节机构,通过调节机构连接定位底板上的连接孔,进而使得引火板在集油板上滑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集油板上设有呈规律排列的若干集油槽,所述集油槽布设于集油板的中间位置,与烧烤炉底部的燃烧器位置相对应,该集油槽沿集油板宽度方向等距排布;与此相对应的,引火板上形成有与集油槽位置相对应的导向槽,导向槽沿引火板宽度方向等距排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集油板左右两侧形成有呈“V” 型的集油翻边,与此相对应的,引火板左右两侧设置有与该翻边相适配的 “V”型的引火翻边,该集油翻边用于定位引火翻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设于烧烤炉内壁上的支撑架,支撑架端部设置有定位螺钉,定位螺钉与支撑架之间设置有摆动杆,摆动杆的一端穿过烧烤炉,另一端转动连接定位杆,定位杆的端部活动连接于连接孔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烤箱本体呈椭圆形状,最大限度增加烧烤面积;

2,烤箱盖上设置有上盖观察窗,可以实时观察烧烤状态而不损失热量;同时,送料箱侧壁设置有送料观察窗,方便观察存料情况,防止因为燃料不足导致的烧烤中断;

3,通过设置调节机构,使得引火板在集油板上移动更加便捷,进一步保证了操作者的使用安全;

4,本实用新型燃料灰烬收集装置使用时,该炉底座固设于燃烧机的燃烧炉底部,当生质能燃料于燃烧池内进行燃烧时,底板呈圆弧状,能导引燃料于燃烧后所产生的灰烬经过滤孔排出至缓冲腔中,有效避免灰烬的高温对于燃烧池造成损坏,大幅提高燃烧池的使用寿命;

5,本实用新型所述烧烤炉的进料装置、送料机构、集油装置和烧烤器均为可拆卸结构,方便清洗的同时,还具有结构简单合理紧凑,安装方便,实施成本低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去掉烧烤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去掉烧烤架和集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引火板上调节机构局部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送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送料机构的俯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A-A的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送料机构的侧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B-B的剖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进料箱与驱动装置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进料管与驱动装置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灰烬收集装置的侧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燃烧池1,点火棒套管2,引火板3,通气孔4,上通气孔4-1,下通气孔4-2,进料孔5,底板6,过滤孔6-1,缓冲腔7,壳体7-1,上缓冲板7-2,下缓冲板7-3,储料室8,出料通道9,导向通道10,收集腔11,密封盖12,链条13,点火棒23,限位机构83,万向轮84,滑轮85,上盖观察窗86,烤箱盖87,烧烤箱88,烤箱本体89,送料机构500,底座501,进料箱502,驱动装置503,驱动电机503-1,驱动轴503-2,导料板503-3,送料管505,风扇506,炉体隔板507,进风管508,进风口509,送风通道510,送料口511,燃料进口512,导向槽513,隔热板514,调节机构30,定位底板31,定位支撑板32,定位连接板33,连接孔34,集油板300,集油槽301,导向槽302,支撑架303,摆动杆304,定位螺钉305,限位板306,集油翻边307,引火翻边308,定位杆310,连接部310-1,导向部310-2,摆动手柄311,右缺口312,左缺口313,支架100,烧烤炉本体200,送料箱400, 送料观察窗401,集油装置600,烧烤器700,烧烤架800,搁置板9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如图1-3所示,一种燃料烧烤炉,包括支架100,固设于支架100上的烧烤炉本体200;烧烤炉本体200的左侧连接有送料箱400;所述烧烤炉本体200包括烧烤箱88、送料机构500、集油装置600和烧烤器700;所述烧烤箱88包括烤箱本体89和烤箱盖87;所述送料机构500、集油装置600和烧烤器700设于烧烤箱88内;所述烤箱本体89呈椭圆形状,最大限度增加烧烤面积;烤箱盖87上设置有上盖观察窗86,上盖观察窗86沿着烤箱盖87长度方向布设,可以实时观察烧烤状态而不损失热量;送料箱400、送料机构500和烧烤器700依次连接,送料箱400侧壁设置有送料观察窗401,送料观察窗401位于送料箱400上部,送料箱侧壁设置有送料观察窗,方便观察存料情况,防止因为燃料不足导致的烧烤中断;所述集油装置600位于烧烤器700上部,与烧烤器700位置相对应;所述集油装置600上设置有烧烤架800,烧烤架800可拆式连接于烤箱本体89上。

烧烤炉本体200的右侧设置有搁置板900,设置搁置板900用于放置烧烤的原材料,同时,该搁置板900折叠连接于烧烤炉本体200上,方便烧烤炉的收纳,空间利用率高。

支架100设置有四根,前面两根支架底部设置有滑轮85,后面两根支架上设置有万向轮84,该万向轮84上设置有限位机构83;采用上述方案,可以更加方便的移动烧烤炉,提高了使用便捷性。

如图4-5所示,集油装置600包括集油板300和滑动连接于集油板300上的引火板3;引火板3上固设有定位装置,定位装置包括定位底板31、定位支撑板32和定位连接板33;定位底板31、定位支撑板32和定位连接板33固定连接,一体成型;使得整个定位装置的结构强度和整体的牢固性更强,保证了使用的安全性,定位装置位于引火板3一侧,靠近使用者操作位置;定位底板31和定位连接板33分别与定位支撑板32垂直连接,并且定位底板31和定位连接板33位置相反,定位连接板33上形成有连接孔34;与此相对应的,烧烤炉上设置有与连接孔34相适配连接的调节机构30,通过调节机构30连接定位底板31上的连接孔34,进而使得引火板3在集油板300上滑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设置调节机构,使得引火板在集油板上移动更加便捷,进一步保证了操作者的使用安全。

集油板300呈圆弧形,该集油板300沿着烧烤炉长度方向由高向底倾斜设置;与此相对应的,引火板3呈圆弧形,引火板3贴合于集油板300上;集油板300上设有呈规律排列的若干集油槽301,所述集油槽301布设于集油板300的中间位置,与烧烤炉底部的燃烧器位置相对应,该集油槽301沿集油板300宽度方向等距排布;与此相对应的,引火板3上形成有与集油槽301位置相对应的导向槽302,导向槽302沿引火板3宽度方向等距排布。

将集油板设计成圆弧形状,一是可以使得油滴的接收更为方便快捷,二是弧形集油板可增加加热的面积,充分利用热量,同时,集油板与弧形引火板相互配合,并可让热量在内部形成一个内循环,提高烧烤炉的燃烧效率;通过在引火板上形成有与集油槽位置相对应的导向槽,我们可以随时观察烧烤中火焰情况,进一步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集油板300上固设有相对称的限位板306,引火板3位于两限位板306之间,引火板3在两限位板306之间的移动距离与集油槽301的宽度相对应;采用上述方案,我们可以通过调节机构30直接切换引火板3上的导向槽302与集油板300上的集油槽301重合或者错开,导向槽302与集油槽301相互重合,烧烤中可以观察火焰情况,导向槽302与集油槽301相互错开,这样集油板300和引火板3之间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位于集油板300底部的烧烤器所产生的热量,并可让热量在内部形成一个内循环,提高烧烤炉的燃烧效率,同时,也实现烤炉的烟熏功能。

集油板300左右两侧形成有呈“V” 型的集油翻边307,与此相对应的,引火板3左右两侧设置有与该翻边307相适配的 “V”型的引火翻边308,该集油翻边307用于定位引火翻边30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引火板3滑动连接于集油板30上更加平稳,使用更加安全,集油翻边307的面积大于引火翻边308的面积。

调节机构30包括固设于烧烤炉内壁上的支撑架303,支撑架303端部设置有定位螺钉305,定位螺钉305与支撑架303之间设置有摆动杆304,摆动杆304的一端穿过烧烤炉,另一端转动连接定位杆310,定位杆310的端部活动连接于连接孔34内。

摆动杆304靠近定位杆310的端部形成有“L”型的右缺口312,与此相对应的,定位杆310端部形成有与“L”型的右缺口312相适配的“L”型的左缺口313,“L”型的右缺口312和“L”型的左缺口313相适配贴合,通过螺钉转动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摆动杆304与定位杆310的转动更加灵活和稳定,同时也使得摆动杆304在移动过程中,摆动杆304施加给定位杆310的力度更稳定,用较小的力量就可以实现引火板3在集油板300上的滑动,进一步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定位杆310的呈“L”形状,包括连接部310-1和导向部310-2;导向部310-2卡接于连接孔34内;导向部310-2的长度为支撑板32长度的1/2,只需要实现导向部310-2卡接于连接孔34内均可,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将定位杆310的导向部310-2放置于连接孔34内,通过摆动杆304的左右移动,实现引火板3在集油板300上的滑动,当需要清洗或者检修的时候,将放置于连接孔34内的定位杆310转动取出,使得定位杆310上的导向部310-2与连接孔34分离,

穿过烧烤炉的摆动杆304上套接有摆动手柄311,摆动手柄311呈T形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使用者操作,提高了引火板调节装置的使用便捷性。

如图6-12所示,所述送料机构500位于烧烤箱300底部,与烧烤器700连接;所述送料机构500包括底座501,固设于底座501上的进料箱502和驱动装置503;所述驱动装置503包括驱动电机503-1和驱动轴503-2;所述驱动电机503-1位于进料箱502左侧,驱动电机503-1连接驱动轴503-2并带动驱动轴503-2转动;所述进料箱502内固设有送料管505,送料管505沿着进料箱502长度方向布设;进料箱502与送料管505之间形成送风通道510,所述驱动轴503-2位于送料管505内,驱动轴503-2上连接有呈螺旋状的导料板503-3;所述导料板503-3与送料管505内壁形成进料通道515,进料通道515连通烧烤器700;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利用螺旋状分布的进料通道515实现燃料的连续有规律传送,控制燃料量的自主性很大,保证燃料的均匀传输和燃料的利用率最大化。

进料装置400与进料箱502之间连接有炉体隔板507,炉体隔板507与进料箱502之间设有隔热板514,隔热板514内填充有隔热棉,通过设置隔热板514,可以有效隔离进料装置400与进料箱502,保证燃料在燃烧过程中的温度传递至进料装置400时尽可能降低,有效地防止了炉腔内的火焰引燃燃料箱内的块状颗粒木,保证该送料机构500的使用安全性;所述进料箱502靠近驱动电机503-1处设置有风扇506,风扇506与进料箱502之间设置进风管508,风扇506固定于进风管508上,进料箱502侧壁设置有进风口509,进风口509连通进风管508,与送风通道510位置相对应;进风管508的作用主要是用于固定风扇506,保证风扇506使用安全,同时,进风管508也起着引导风由进风管508进入至进风口509的作用;所述进料箱502上形成有送料口511,送料管505上形成有与送料口511位置相对应的燃料进口512,送料口511与燃料进口512连接有呈锥形状的送料导向槽513,送料口511的开口尺寸大于燃料进口512的开口尺寸;送料口511的开口尺寸为燃料进口512开口尺寸的2倍,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风扇506吹出的风沿着进风管508进入至进料箱502的进风口509中,进风管508与进料箱502水平面的夹角为40°~60°,本实用新型的进风管508与进料箱502水平面的夹角为45°,采用沿着进料箱502自左向右的送风方式,送风更均匀,保证燃料的充分燃烧,节省能源,提高了其使用的安全性。

送料管505内套接有尼龙套516,所述尼龙套516位于燃料进口512一侧,靠近驱动电机503-1位置处;驱动轴503-2穿过尼龙套516在进料通道内转动,设置尼龙套516,用于定位驱动轴503-2在送料管505内的转动平稳性,同时,也保证了送料装置的使用安全性。

进风管508宽度与进风口509宽度相一致,进风管508的宽度为进料箱2宽度的1/3,使得进料箱502的整体牢固性很结构稳定性达到最大化。

燃料进口512的长度为送料管505长度的1/6。燃料进口512的长度大于驱动轴503-2上相邻导料板503-3之间的节距L;按照上述结构形式构成的螺旋状分布的进料通道工作时生物质燃料仓内的燃料从加料口进入螺旋输送通道,在螺旋导料板的强力推动下进入到进料口,当燃料进口512在上方对准进料装置400时,生物质燃料在呈螺旋状的导料板的推动下进入燃料进口512,当燃料进口512的开口部分在驱动轴503-2的驱动下旋转到出料口时,生物质燃料进入炉膛,而此时进料口处自动关闭,并在生物质燃料的挤压下处封闭状态,炉膛高温烟气被有效阻挡,再加呈螺旋状的导料板及高密度燃料的双重阻挡,使得炉膛高温烟气被有效阻隔在炉膛内,确保呈螺旋状的导料板输送通道及燃料仓的安全。

如图13所示,烧烤器700底部设置有燃料灰烬收集装置,该燃料灰烬收集装置包括燃烧池1,燃烧池1的内部为燃烧室,该燃烧室为燃料储存空间,所述燃烧池1上端开口,下端设有底板6,所述底板6呈圆弧状,底板6上形成有若干用于燃料灰烬掉落的过滤孔6-1,燃烧池1底部设置有导向通道10,导向通道10底部设有缓冲腔7,缓冲腔7底部设有用于收集燃料灰烬的储料室8;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增加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燃料灰烬收集装置使用时,该炉底座固设于燃烧机的燃烧炉底部,当生质能燃料于燃烧池内进行燃烧时,底板呈圆弧状,能导引燃料于燃烧后所产生的灰烬经过滤孔排出至缓冲腔中,有效避免灰烬的高温对于燃烧池造成损坏,大幅提高燃烧池的使用寿命。

缓冲腔7倾斜布设于导向通道10底部,采用呈倾斜状的缓冲腔7能引导燃料燃烧后所产生的灰烬,经缓冲腔7的而集中排出至储料室8中,能隔离生质能燃料的燃烧空间与排灰空间,有效避免灰烬的高温对于燃烧池1底部造成损坏,大幅提高燃烧池1及底板6的使用寿命。

缓冲腔7包括壳体7-1,布设于壳体7-1内的上缓冲板7-2和下缓冲板7-3;上缓冲板7-2和下缓冲板7-3分别交错布设于壳体7-1内的左右内壁;上缓冲板7-2的端部与下缓冲板7-3的端部留有间隙;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互交错布设并且倾斜布设的上缓冲板7-2和下缓冲板7-3,一是能使得燃料灰烬先掉落至上缓冲板7-2上,然后再掉落至下缓冲板7-3上,最后进入至储料室8中,有效降低了燃料灰烬在掉落过程中的温度,有效避免灰烬的高温对于储料室8底部造成损坏,二是,通过上缓冲板7-2和下缓冲板7-3能有效隔离生质能燃料的燃烧空间与排灰空间,提高提高燃烧效率,通过设置缓冲腔,缓冲腔内的上缓冲板和下缓冲板交错布设,当燃料在燃烧池内完全燃烧而通过过滤孔排除至缓冲腔时,由于上缓冲板和下缓冲板呈倾斜设置,可以有效避免风从收集腔的出料口吹入储料室中,使燃料能够完全燃烧,而且,有效隔离了燃料和燃料灰烬。

上缓冲板7-2和下缓冲板7-3的长度大于缓冲腔7长度的1/2,小于缓冲腔7的长度,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缓冲板7-2和下缓冲板7-3的长度越长,燃料的燃烧空间与排灰空间的隔离效果更好,燃料灰烬通过缓冲腔7的时间更长,在掉落过程中的温度降低就越大。

储料室8沿着燃料灰烬掉落的方向倾斜布设,储料室8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30°~60°,本实用新型优选为4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掉落在储料室8的燃料灰烬能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掉落至出料通道9,储料室8上连接有出料通道9,出料通道9与储料室8垂直布设,且出料通道9连接于储料室8底部,方便位于储料室8内的燃料灰烬能快速通过出料通道9排出。

出料通道9的出料口出连接有收集腔11,收集腔11的外径为出料通道9外径的2倍,出料通道9连接于收集腔11中部,并且出料通道9与收集腔11连接处为圆弧过渡,收集腔11外侧连接有密封盖12,密封盖12通过链条13定位于烧烤炉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密封盖12用于避免燃料灰烬在清除的过程中对于空气造成污染,避免燃烧的生质能燃料在清除过程中,对于人员造成安全上的危害,使用上相对环保且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燃烧池1的形状为圆形结构,所述的燃烧池1下端连接有点火棒套管2,点火棒套管2内套接有点火棒23;所述点火棒23的一端位于点火棒套管2外,另一端延伸至燃烧池1内;所述的燃烧池1侧壁上设有进料孔5,进料孔5位于点火棒套管2上端;所述的燃烧池1侧壁上具有若干通气孔4,该若干通气孔4均位于燃烧池1纵向截面的前端,若干通气孔4位于点火棒套管2上端,通气孔与风扇所吹出的风向一致,若干通气孔4包括上通气孔4-1和下通气孔4-2;上通气孔4-1和下通气孔4-2位于进料孔5的上下端,采用上述方案,使得上通气孔4-1和下通气孔4-2与风扇所吹出的风向一致,使其风向单一风力增强,避免燃烧池1内产生回火问题、充分燃烧,能更好的提升温度,缩短提升到设定温度的时间,也从侧面减少了燃料的消耗,节约燃料。能更快的享受到烧烤的乐趣。

由于生物质燃料在加入过程中是通过进料孔5进入至燃烧池1内,在保证燃料充分燃烧的同时,能更好的提升温度,因此下通气孔4-2设置有6个,等距布设于燃烧池1的左右两侧,上通气孔4-1设置有3个,一个上通气孔4-1位于进料孔5上端,与点火棒套管2位置相对应;其余两个上通气孔4-1等距布设于燃烧池1左右两侧上,与燃烧池1左右两侧中间的下通气孔4-2位置相对应;布设于燃烧池1左右两侧的上通气孔4-1中心与下通气孔4-2中心的距离等同于进料孔5的内径。

为了保证燃料充分燃烧的同时,也使得燃烧池1的结构强度,若干通气孔4的面积为燃烧池1面积的1/10,燃烧池1上端开口,下端设有底板6,所述底板6呈圆弧状,底板6与下通气孔4-2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收集生物质燃料燃烧后的灰烬,底板6与下通气孔4-2之间的高度为燃烧池1高度的1/5,采用上述方案,使得每次加入的燃料在充分燃烧的情况下,不会堵塞下通气孔4-2。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图中附图标记:燃烧池1,点火棒套管2,引火板3,通气孔4,上通气孔4-1,下通气孔4-2,进料孔5,底板6,过滤孔6-1,缓冲腔7,壳体7-1,上缓冲板7-2,下缓冲板7-3,储料室8,出料通道9,导向通道10,收集腔11,密封盖12,链条13,点火棒23,限位机构83,万向轮84,滑轮85,上盖观察窗86,烤箱盖87,烧烤箱88,烤箱本体89,送料机构500,底座501,进料箱502,驱动装置503,驱动电机503-1,驱动轴503-2,导料板503-3,送料管505,风扇506,炉体隔板507,进风管508,进风口509,送风通道510,送料口511,燃料进口512,导向槽513,隔热板514,调节机构30,定位底板31,定位支撑板32,定位连接板33,连接孔34,集油板300,集油槽301,导向槽302,支撑架303,摆动杆304,定位螺钉305,限位板306,集油翻边307,引火翻边308,定位杆310,连接部310-1,导向部310-2,摆动手柄311,右缺口312,左缺口313,支架100,烧烤炉本体200,送料箱400, 送料观察窗401,集油装置600,烧烤器700,烧烤架800,搁置板900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