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加热的保温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11582发布日期:2019-07-19 22:20阅读:1110来源:国知局
可加热的保温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具,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容装需要保持热度的食物的可加热的保温锅。



背景技术:

为了避免食物在短时间内冷却,一般会将食物容装在一个具有保温效果的保温锅中,以减缓经加热后的余热快速流失,而达到减缓降温的目的,可保持食物温度,在食用时能具有较佳的料理美味。

目前市面上已见各式各样的保温锅,然而现有的保温锅仅具有保温功能,无法在保温锅上直接加热,所以锅内温度仍会缓慢的下降,因此现有的保温锅设计仍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至少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的可加热的保温锅。

本实用新型的可加热的保温锅,包含锅体单元,所述锅体单元包括中空的外锅体,及设置在所述外锅体内且界定出适用于容装食物的容装空间的内锅体,所述锅体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锅体底部且抵接于所述内锅体的导热板,所述导热板间隔位于加热源上方,且适用于将所述加热源的热能传导至所述内锅体,所述保温锅还包含托架单元,所述托架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锅体单元上且将所述锅体单元架高的脚架。

本实用新型的可加热的保温锅,所述外锅体具有形成于底部的安装槽,所述导热板封合所述安装槽。

本实用新型的可加热的保温锅,所述内锅体由导热金属材料制成,并具有底壁,及由所述底壁的周缘往上延伸的周壁,所述导热板由导热金属材料制成,并具有呈环形且外周缘连接所述外锅体的底部的连接壁部,及由所述连接壁部的内周缘向上拱凸且抵靠于所述内锅体的所述底壁的聚热壁部,所述聚热壁部间隔位于所述加热源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可加热的保温锅,所述导热板的所述连接壁部呈阶梯状环形。

本实用新型的可加热的保温锅,所述托架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脚架上且间隔位于所述导热板下方的承座,所述承座适用于承载所述加热源。

本实用新型的可加热的保温锅,所述承座具有形成于顶面且适用于供所述加热源可拆离地容装的凹槽,所述凹槽间隔位于所述锅体单元的底部中央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可加热的保温锅,所述承座是可拆离地架设在所述脚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可加热的保温锅,所述脚架具有两个分别固接于所述外锅体的左右两侧的固接部、四个分别由所述固接部的前后两侧向下延伸且适用于撑立在固定面上的撑立部、四个分别由所述撑立部的底端往上延伸且托架于所述外锅体底部的顶托部,及两个由所述顶托部的底缘相向且朝所述导热板的下方延伸的承载部,所述承载部用于供所述承座可拆离地摆放其上。

本实用新型的可加热的保温锅,所述保温锅还包含用于能掀开地盖合在所述锅体单元上的锅盖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锅体单元的设计适用于供所述加热源加热,使所述保温锅兼具有加热及保温的效果。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图式的实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现,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加热的保温锅的一实施例的一立体图;

图2是所述实施例的一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及

图3是所述实施例的一局部剖视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2、3,本实用新型可加热的保温锅的一实施例,适用于供一个加热源1持续加热,所述加热源1可以是小蜡烛或酒精炉…等。所述保温锅包含一个锅体单元2、一个用于能掀开地盖合在所述锅体单元2上的锅盖单元3,及一个安装在所述锅体单元2底部且适用于承载所述加热源1的托架单元4。以下仅就所述锅体单元2与所述托架单元4间的结构关系来说明。

所述锅体单元2包括一个中空且具有一个形成于底部的安装槽211的外锅体21、一个固定于所述外锅体21底部且封合所述安装槽211的导热板22,及一个容装在所述外锅体21内且靠置在所述导热板22上方的内锅体23。本实施例的所述外锅体21由塑料材料制成,当然在其他实施态样中,也可以其他材料制成。所述导热板22由导热金属材料制成,适用于将所述加热源1的热能传导至所述内锅体23,并具有一个呈环形且外周缘连接所述外锅体21的底部的连接壁部221,及一个由所述连接壁部221的内周缘向上拱凸的聚热壁部222。所述连接壁部221呈阶梯状环形,可增加受热面积,所述聚热壁部222间隔位于所述加热源1上方,且纵向剖面呈开口向下的U形,所以可聚集热气,提升加热效果。

所述内锅体23由导热金属材料制成,并具有一个抵靠在所述导热板22的所述聚热壁部222上方且用于传导来自所述聚热壁部222的热能的底壁231,及一个由所述底壁231的周缘往上延伸的周壁232,所述底壁231与所述周壁232相配合界定出一个开口向上且适用于容装食物的容装空间24。另需说明的是,所述内锅体23与所述外锅体21间为中空夹层式结构,其夹层空间内可以充满空气或是抽成真空状态,当然也可以填充有隔热材料,能减缓热能的散失,增进隔热保温效果。所述内锅体23与所述导热板22间为环状夹层式设计,其夹层空间内可以充满空气,或是设置一个导热性佳的板片,可具有支撑补强所述底壁231及均匀导热的效果,在此不再冗述。

所述托架单元4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锅体单元2上且将所述锅体单元2架高的脚架41,及一个可拆离地设置在所述脚架41上且间隔位于所述导热板22下方的承座42。所述脚架41具有两个分别固接于所述外锅体21的左右两侧的固接部411、四个分别由所述固接部411的前后两侧向下延伸且适用于撑立在一个如地面、桌面等的固定面5上的撑立部412、四个分别由所述撑立部412的底端往上延伸且托架于所述外锅体21底部的顶托部413,及两个由所述顶托部413的底缘相向且朝所述导热板22的下方延伸的承载部414,当然在其他实施态样中,所述承载部414也可以相互连接且一体制成,所述脚架41也可以为其他构造或造型,所以实施上不以本实施例为限。所述承座42可拆离地摆放在所述承载部414上,适用于承载所述加热源1,所述承座42具有一个形成于顶面且间隔位于所述锅体单元2的底部中央的下方的凹槽421,所述凹槽421适用于供所述加热源1可拆离地容装。

组装时,当所述保温锅需要加热时,将所述加热源1摆放在所述承座42的所述凹槽421内,并将所述承座42放置在所述脚架41的所述承载部414上,使得所述加热源1间隔位于所述导热板22下方,接着将所述加热源1点燃,使得所述加热源1的热能向上汇聚在所述聚热壁部222内,并传导至所述内锅体23,对所述容装空间24内的食物进行加热,可加热并保持食物的温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加热的保温锅设计,不仅所述锅体单元2具有可减缓所述食物热能散失的保温效果,且在所述锅体单元2底部更设置有所述导热板22,可于需要时通过所述加热源1加热,以达到加热及延长保温所述食物的作用,具有优良的使用功效,具有实用性,所以确实能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