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展示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49445发布日期:2019-10-13 00:34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展示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展览领域,特别是指一种便携展示架。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中有许多地方会使用到展示架,商家可以在展示架上陈列众多展览品,方便顾客观看、比较。

现有的展示架采用的更多是一体式结构,而一体式结构的展示架在需要移动甚至转移展览地点的时候,运输麻烦,需要占用较大的运输空间与成本;或者是有拆装式结构的展示架,但该结构的展示架构件之间的拼装需要借助螺丝螺栓等零件才能搭建成展示架,安装拆卸麻烦,并且还需要装卸工具的配合才能完成展示架的搭建与拆卸,存在着费时费力等缺陷。

有鉴于此,本设计人针对上述结构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展示架,具有拆卸收纳后占据空间小、方便携带、可自由组合的特点。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便携展示架,包括主体和下支杆,下支杆配合在主体的下表面,所述主体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并铰接的对折件,对折件的下表面形成有收纳槽;所述下支杆通过第一转接件活动固定于主体的下表面,相邻两根下支杆之间通过折叠组件连接;所述主体的上表面固定有两根组合长杆,两根组合长杆的上端部之间连接有上横杆;所述组合长杆包括两根短杆,两根短杆的端部通过连接套件连接,所述上横杆、短杆的长度均小于收纳槽的长度。

所述主体的下表面设有固定柱,第一转接件设有开口方向相反的上卡槽和下卡槽,第一转接件通过上卡槽套设在固定柱上,所述下支杆的上端部固定在下卡槽中。

所述下支杆的中部套设固定有第二转接件;所述折叠组件包括第一折叠杆和第二折叠杆,第一折叠杆的中部与第二折叠杆的中部铰接,第一折叠杆的端部分别铰接于相邻两根下支杆中其一下支杆配合的第一转接件和另一下支杆配合的第二转接件,第一折叠杆的端部分别铰接于所述两根下支杆中其一下支杆配合的第二转接件和另一下支杆配合的第一转接件。

所述固定柱设有穿透主体的通孔,所述组合长杆的下端部穿设过通孔并配合在上卡槽中。

所述组合长杆的上端部固定有第三转接件,第三转接件设有方向互相垂直设置的上杆套和下杆套,组合长杆的上端部穿设于下杆套,上横杆的两端分别穿设于两个第三转接件的上杆套中。

所述对折件的下表面在铰接处形成有卡扣,两个对折件的卡扣交错嵌套配合并套设在中轴上,两个对折件通过中轴彼此铰接。

所述下支杆的下端部固定有垫脚。

采用上述结构后,可将组合长杆、上横杆拆卸后收纳在收纳槽中,并将两个对折件对折形成箱体,再将折叠组件折叠缩小体积,使整体占据的空间变小、数量变少,可以方便收纳、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角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角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对折状态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转接件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组件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转接件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折叠杆立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折叠杆立体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组件配合状态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拉网收纳方式状态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转接件立体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收纳状态示意图;

符号说明:

1主体 11对折件 110通孔 111卡扣

112中轴 113收纳槽 114固定柱 2下支杆

21垫脚 3第一转接件 31上卡槽 32下卡槽

33第一转轴 34第一轴孔 4折叠组件 41第一折叠杆

411中部转轴 412端部转轴 42第二折叠杆 421中部轴孔

422端部轴孔 5第二转接件 51转接件通孔 52第二转轴

53第二轴孔 6组合长杆 61连接套件 62短杆

7第三转接件 71上杆套 72下杆套 8上横杆

9展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为叙述方便,下文中“上”“下”“左”“右”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但不对本实用新型结构起限定作用。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便携展示架,包括用以陈列物品的主体1和用以抬高并支撑主体1的下支杆2,下支杆2配合在主体1的下表面。

如图3所示,上述主体1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对折件11,对折件11的下表面在铰接处形成有卡扣111,两个对折件的卡扣111交错嵌套配合并套设在中轴112上,两个对折件11通过中轴112彼此铰接;上述对折件111的下表面向内凹陷形成有收纳槽113;如图4所示,可将两个对折件11的下表面相向对折,两个收纳槽113组合成封闭的收纳空间。上述主体1的上表面可用于陈列物品。

上述下支杆2通过如图5所示的第一转接件3固定于主体1的下表面;上述主体1的下表面设有固定柱114,第一转接件3设有开口方向相反的上卡槽31和下卡槽32,第一转接件3通过上卡槽31套设在固定柱114上实现紧配合;上述下支杆2的上端部固定在下卡槽32中并通过自攻螺丝或打钉等方式紧固;为实现结构稳定和外表美观,本实用新型的主体为长方形,其四角均设有固定柱114,对应设置有四个第一转接件和下支杆2。

为增加结构稳定性,使主体1拥有更强的承重能力,上述配合在主体1的短边两端的两根下支杆2之间通过如图6所示的折叠组件4连接;上述下支杆2的中部固定有如图7所示的第二转接件5,第二转接件5设有转接件通孔51,第二转接件5通过转接件通孔51套设在下支杆2上;如图8和图9所示,上述折叠组件4包括第一折叠杆41和第二折叠杆42,第一折叠杆41的中部设有中部转轴411,第一折叠杆41的两端部均设有端部转轴412,第二折叠杆42的中部设有套设于中部转轴411的中部轴孔421,第二折叠杆42的两端部均设有端部轴孔422,第一转接件3设有朝向互相垂直的第一转轴33和第一轴孔34,第二转接件5设有朝向互相垂直的第二转轴52和第二轴孔53,第一折叠杆41与第二折叠杆42的中部通过中部转轴411和中部轴孔421的配合实现铰接,从而可以调节第一折叠杆41与第二折叠杆42之间的角度,两者可以收折成一字型;上述端部转轴412可与第一轴孔34或第二轴孔53或端部轴孔422配合实现铰接,上述端部轴孔422可与第一转轴34或第二转轴52配合实现铰接。

上述轴孔与转轴的设置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以能实现铰接即可,方便安装的时候进行角度、位置的微调。

上述下支杆2的下端部套设有垫脚21,用以增加展示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使展示架可以站立得更稳固;上述垫脚21通过自攻螺丝或打钉等方式锁紧固定在下支杆2上。

上述四根下支杆2的外周可以用于挂设广告布或者固定各种展示板。

如图10所示,通过上述结构,上述第一折叠杆41的两端对角铰接于上述两根下支杆2的其中一根下支杆2所配合的第二转接件5和另一根下支杆2’所配合的第一转接件3’,上述第二折叠杆42的两端对角铰接于上述两根下支杆2的其中一根下支杆2所配合的第一转接件3和另一根下支杆2’所配合的第二转接件5’,实现两根相邻下支杆2之间的连接固定。对于主体1的长边两端的两根下支杆2,可以通过两组折叠组件4彼此配合后连接。

如图11所示,当需要收纳的时候,将第一转接件3与主体1分离,将折叠组件4折叠以缩小体积,便可使占据空间减小。在此基础上,安装的时候将上述折叠以后的组件展开并按组件配合关系安装即可,方便、省力。

上述主体1的上表面配合有两根组合长杆6,上述固定柱114设有穿透对折件11的通孔110,组合长杆6的下端部穿设过通孔110并配合在上卡槽31中,组合长杆6的上端部固定有如图12所示的第三转接件7,上述第三转接件7设有方向互相垂直设置的上杆套71和下杆套72,组合长杆6的上端部穿设于下杆套72,上述两个第三转接件7的上杆套71之间固定有上横杆8;上述组合长杆6包括两根短杆62,两根短杆62的端部通过连接套件61连接组成组合长杆6。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转接件7上可固定有展示板9,展示板9通过卡扣或者双面胶粘合等方式固定在第三转接件7上,展示板9上可以用来贴广告、标语等;也可在短杆62和上横杆8上悬挂横幅、广告等。

如图13所示,上述上横杆8、短杆62的长度小于收纳槽113的长度,则将上横杆8、第三转接件5、连接套件61、短杆62拆开以后,可收纳在安装槽113中。

本实用新型对于上述第一转接件3、第二转接件5、第三转接件7的形状不做限定,三者的结构能满足各部件的配合关系即可。

通过上述结构,可将短杆62、第三转接件7、上横杆8拆卸后收纳在收纳槽中,并将两个对折件11对折形成箱体,再将下支杆2、折叠组件4折叠缩小体积,使整体占据的空间变小、数量变少,可以方便收纳、移动。

此外,各部件之间均可手动装卸,不需要借助工具,需要紧固的部分通过手拧螺丝锁紧,拆卸和安装的过程都很方便。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