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59759发布日期:2019-11-29 16:45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温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温容器,特别是一种保温瓶。



背景技术:

保温瓶又称作暖水瓶,以内抽真空的双层壁瓶为内胆,罩以外壳而成的保温容器。目前,保温瓶已经被广泛的使用。人们对保温瓶的质量、设计以及功能的要求不断在提高。

为了方便保温瓶能够被拎着或挂放,一些保温瓶上均设计有提手。但是,现有保温瓶提手的结构简单,功能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保温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保温瓶,包括瓶体,在瓶体外设有硅胶提手,所述硅胶提手包含筒状结构的第一部分,以及带状结构且从第一部分上向外延伸的第二部分,瓶体内衬至第一部分且相互固定,所述第二部分上设有挂孔和第一凸起,所述第一部分上设有对应上述第一凸起的第一通孔,当第二部分贴合第一部分的外轮廓,两者可通过第一凸起按压进入第一通孔相互锁紧。

上述一种保温瓶,其结构中硅胶提手的第二部分在未收拢状态下,该第二部分方便用户拎拿保温瓶,且因为第二部分上设有挂孔,保温瓶也能够方便的挂接至钩状物体上,方便携带。同时,当上述硅胶提手的第二部分贴合第一部分的外轮廓收拢,且第二部分上的第一凸起按压进入第一部分的第一通孔内时,此时硅胶提手相当于一个套接至瓶体上的硅胶护套,且会根据硅胶护套位置的不同实现不同的作用及功能,例如避免瓶体受外物碰撞,提升保温杯手握触感。

为了确保上述硅胶提手的第二部分的延伸端部能够尽可能的与第一部分的外轮廓相贴合,使得硅胶提手的第二部分贴合至第一部分的外轮廓收拢时,该硅胶提手尽可能的像一个套接至瓶体上的硅胶护套,上述挂孔以及第一凸起均位于第二部分的延伸端部;优选的,上述第一凸起位于挂孔的外侧。

优选的,上述瓶体由瓶身部分与瓶盖部分组成,上述硅胶提手固定至瓶盖部分上。

上述优选方案中硅胶提手固定至瓶盖部分上,当硅胶提手的第二部分贴合第一部分的外轮廓收拢,且第二部分上的第一凸起按压进入第一部分的第一通孔内时,考虑到目前保温瓶的瓶体基本上采用不锈钢材质,用户旋拧瓶盖部分,硅胶提手能够增加旋拧时的摩擦力,方便用户开启或旋紧瓶盖部分。

再进一步的,上述硅胶提手的第一部分上设有第二通孔,上述瓶盖部分的外壁上设有第一凹槽,该瓶盖部分内衬至第一部分,且第一部分位于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第二凸起,该第二凸起从第一凹槽的槽面向外延伸,且在其延伸端部上设有第一挡沿,该第二凸起穿过第二通孔,并通过第一挡沿限位。

上述再进一步技术方案中硅胶提手与瓶盖部分两者的可拆卸式固定结构简单,装配方便,但是一旦组装后两者的位置稳定性好。

为了方便上述第二凸起上的第一挡沿能够顺利的通过第一部分的第二通孔,上述第一挡沿的外侧表面上设有引导该第一挡沿贯穿第二通孔的导向斜面。

优选的,上述瓶盖部分包含瓶盖外盖和瓶盖内塞,所述瓶盖外盖呈筒状结构,其上下开口,所述瓶盖外盖的内壁上设有卡槽、第三凸起和第四凸起,该第三凸起位于瓶盖外盖的轴线方向的接近居中或居中位置,且沿内壁周缘呈环状分布,该第四凸起从瓶盖外盖的一侧开口端部垂直延伸向瓶口,直至与第三凸起垂直相交,所述瓶盖外盖的内壁上还设有内螺纹,该内螺纹自第三凸起的一侧延伸至瓶盖外盖的另一侧开口端部,所述瓶盖内塞的外壁呈台阶面结构,其下台阶部分上设有卡脚、第二挡沿和第三凹槽,该第二挡沿位于瓶盖内塞的一侧端部,且沿外壁周缘呈环状分布,该第三凹槽从第二挡沿垂直延伸向瓶口,并与台阶面部分相贯通,在所述瓶盖内塞的上台阶部分上套接有密封件,上述瓶盖内塞位于瓶盖外盖内,且瓶盖内塞的第二挡沿位于瓶盖外盖的第三凸起的一侧,且被第三凸起限位,瓶盖外盖的第四凸起插入瓶盖内塞的第三凹槽内,瓶盖内塞的卡脚卡入瓶盖外盖的卡槽内,上述瓶身部分的瓶口处设有外螺纹,该瓶口延伸进入至瓶盖外盖,两者螺纹连接,且瓶盖内塞上的密封件与瓶口的内壁相贴合,上述第一凹槽位于瓶盖外盖的外壁上。

优选的,上述瓶盖部分还包括瓶盖外罩,上述瓶盖外盖的非瓶口连接端部内衬至瓶盖外罩,且两者胶合固定,且瓶盖外盖上的第一凹槽位于瓶盖外罩外。本优选方案中的瓶盖外罩建议选择硬度相对较高的材质,例如不锈钢,从而通过瓶盖外罩保护瓶盖外盖上硅胶提手未覆盖的区域。

本实用新型得到的一种保温瓶,其具备以下的优点:

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保温瓶,其方便被用户拎着,或者挂接至钩状物体上,因此携带非常方便;

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保温瓶,其瓶盖方便开启及旋紧,使用方便,用户省时省力;

3、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保温瓶,结构简单,组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保温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图1中瓶身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瓶盖部分与硅胶提手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瓶盖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瓶盖外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瓶盖内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中硅胶提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一种保温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9是一种保温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一;

图10是图9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1是一种保温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二;

图12是图11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3是第二种保温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第二种保温瓶在去掉硅胶提手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第三种保温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瓶身部分1、瓶盖部分2、瓶盖外盖2-1、瓶盖内塞2-2、卡槽2-3、第三凸起2-4、第四凸起2-5、内螺纹2-6、下台阶部分2-7、卡脚2-8、第二挡沿2-9、第三凹槽2-10、台阶面部分2-11、上台阶部分2-12、密封件2-13、瓶盖外罩2-14、瓶口3、外螺纹3-1、硅胶提手4、第一部分5、第二部分6、第二通孔7、第一凹槽8、第二凸起9、第一挡沿10、导向斜面11、挂孔12、第一凸起13、第一通孔14、第二凹槽15、瓶塞部分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保温瓶,包括瓶体,所述瓶体由瓶身部分1与瓶盖部分2组成,从瓶身部分1到瓶盖部分2,其圆截面逐渐缩小。

上述瓶盖部分2包含瓶盖外盖2-1和瓶盖内塞2-2,所述瓶盖外盖2-1呈筒状结构,其上下开口,所述瓶盖外盖2-1的内壁上设有卡槽2-3、第三凸起2-4和第四凸起2-5,该第三凸起2-4位于瓶盖外盖2-1的轴线方向的居中位置,且沿内壁周缘呈环状分布,该第四凸起2-5从瓶盖外盖2-1的一侧开口端部垂直延伸向瓶口3,直至与第三凸起2-4垂直相交,所述瓶盖外盖2-1的内壁上还设有内螺纹2-6,该内螺纹2-6自第三凸起2-4的一侧延伸至瓶盖外盖2-1的另一侧开口端部,所述瓶盖内塞2-2的外壁呈台阶面结构,其下台阶部分2-7上设有卡脚2-8、第二挡沿2-9和第三凹槽2-10,该第二挡沿2-9位于瓶盖内塞2-2的一侧端部,且沿外壁周缘呈环状分布,该第三凹槽2-10从第二挡沿2-9垂直延伸向瓶口3,并与台阶面部分2-11相贯通,在所述瓶盖内塞2-2的上台阶部分2-12上套接有密封件2-13,上述瓶盖内塞2-2位于瓶盖外盖2-1内,且瓶盖内塞2-2的第二挡沿2-9位于瓶盖外盖2-1的第三凸起2-4的一侧,且被第三凸起2-4轴向限位,瓶盖外盖2-1的第四凸起2-5插入瓶盖内塞2-2的第三凹槽2-10内,此时瓶盖外盖2-1相对于瓶盖内塞2-2实现径向限位,瓶盖内塞2-2的卡脚2-8卡入瓶盖外盖2-1的卡槽2-3内,此时两者相固定,上述瓶身部分1的瓶口3处设有外螺纹3-1,该瓶口3延伸进入至瓶盖外盖2-1,两者螺纹连接,且瓶盖内塞2-2上的密封件2-13与瓶口3的内壁相贴合。

在瓶体外设有硅胶提手4,所述硅胶提手4包含筒状结构的第一部分5,以及带状结构且从第一部分5的外壁上向外延伸的第二部分6,所述第一部分5上设有第二通孔7,上述瓶盖外盖2-1的外壁上设有第一凹槽8,该瓶盖外盖2-1内衬至第一部分5,且第一部分5位于第一凹槽8内,所述第一凹槽8内设有第二凸起9,该第二凸起9从第一凹槽8的槽面向外延伸,且在其延伸端部上设有第一挡沿10,该第二凸起9穿过第二通孔7,并通过第一挡沿10限位以防止第二凸起9在无外力作用时轻易的从第二通孔7内脱离。至此,上述硅胶提手4便可拆卸式的安装在了瓶盖部分2上。

为了方便上述第二凸起9上的第一挡沿10能够顺利的通过第一部分5的第二通孔7,上述第一挡沿10的外侧表面上设有引导该第一挡沿10贯穿第二通孔7的导向斜面11。

上述瓶盖部分2还包括瓶盖外罩2-14,上述瓶盖外盖2-1的非瓶口连接端部内衬至瓶盖外罩2-14,且两者胶合固定,且瓶盖外盖2-1上的第一凹槽8位于瓶盖外罩2-14外,上述胶合固定用的胶水建议采用3m胶。本优选方案中的瓶盖外罩2-14建议选择硬度相对较高的材质,建议采用不锈钢,从而通过瓶盖外罩2-14保护瓶盖外盖2-1上硅胶提手4未覆盖的区域。

上述第二部分6上设有挂孔12和第一凸起13,所述第一部分5上设有对应上述第一凸起13的第一通孔14,当第二部分6贴合第一部分5的外轮廓收拢,两者可通过第一凸起13按压进入第一通孔14相互锁紧。

当上述硅胶提手4收拢时,为了确保硅胶提手4的第二部分6的延伸端部能够尽可能的与第一部分5的外轮廓相贴合,使得硅胶提手4尽可能的像一个套接至瓶盖部分2上的硅胶护套,上述挂孔12以及第一凸起13均位于第二部分6的延伸端部,且第一凸起13分布在挂孔12的左右两侧。

上述一种保温瓶,如图1所示,其结构中硅胶提手4的第二部分6在未收拢状态下,该第二部分6方便用户拎拿保温瓶,且因为第二部分6上设有挂孔12,保温瓶也能够方便的挂接至钩状物体上,方便携带。同时,如图8所示,当上述硅胶提手4的第二部分6贴合第一部分5的外轮廓收拢,且第二部分6上的第一凸起13按压进入第一部分5的第一通孔14内时,此时硅胶提手4相当于一个套接至瓶盖部分2上的硅胶护套,考虑到目前保温瓶的瓶体基本上采用不锈钢材质,用户旋拧瓶盖部分2,收拢状态的硅胶提手4能够增加旋拧时的摩擦力,方便用户开启或旋紧瓶盖部分2。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上述硅胶提手4还可以固定至瓶身部分1上,如图13和14所示,在上述瓶身部分1的外壁上设有第二凹槽15,该瓶身部分1内衬至第一部分5,该第一部分5位于第二凹槽15内,且与第二凹槽15的槽面胶合固定,建议采用3m胶固定。上述瓶身部分1上的第二凹槽15建议开设在用户倒水或喝水时手握保温瓶的习惯区域,这样收拢状态的硅胶提手4能够进一步提升用户手握瓶身部分1时的触觉质感。

上述一种保温瓶,当上述硅胶提手4的第二部分6贴合第一部分5的外轮廓收拢,且第二部分6上的第一凸起13按压进入第一部分5的第一通孔14内时,此时硅胶提手4相当于一个套接至瓶身部分1上的硅胶护套,其能够避免硬物与瓶身部分1直接紧贴而划伤瓶身部分1。

上述硅胶提手4被固定至保温瓶的瓶身部分1的前提下,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保温瓶,其瓶体由瓶身部分1和瓶塞部分16组成,瓶塞部分16紧紧塞住瓶身部分1的瓶口3,通过拔塞操作,上述瓶身部分1的瓶口3可反复的打开。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