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窗及其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46625发布日期:2019-10-12 23:48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一种门窗及其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建筑安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门窗及其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在将门窗安装到建筑主体上时,大多采用安装角码和固定式安装翼进行固定安装。

安装角码固定在门窗上,并与建筑主体的洞口进行固定,以此将门窗固定安装到建筑主体上。在将安装角码与门窗进行固定时,大多采用紧固件固定的方式进行固定,需在门窗上钻孔,势必会破坏门窗的密封性,且操作不便,门窗安装不稳固。

固定式安装翼是在型材开模时,直接在门窗的边框上增加突出于门窗边框的结构,安装门窗时不会破坏窗户本身的结构,且安装时直接将门窗放在建筑主体的洞口中,用紧固件将安装翼固定在洞口周围的建筑主体上即可。但是在包装时使得产品本身包装面积增大,运输时很容易造成安装翼的磕碰变形。

因此,现有技术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门窗及其安装结构,便于门窗的安装、包装及运输。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门窗的安装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安装翼;所述安装翼包括:用于可拆卸的安装在门框体或窗框体上的第一固定板,以及用于安装在建筑主体的洞口上的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且与第一固定板成预设角度。

所述的安装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板插接在所述门框体或窗框体的边框上;所述边框在其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卡槽;所述第一固定板的相对两侧边分别插接在两个卡槽中。

所述的安装结构,其中,插接到所述门框体或窗框体的边框上的第一固定板的长度和第二固定板的长度基本等于所述门框体或窗框体的边框的长度。

所述的安装结构,其中,所述卡槽向所述边框的外侧突出,且向外突出的卡槽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固定板背向所述边框的另一面在同一平面内。

所述的安装结构,其中,所述第二固定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后,将所述第一固定板分隔为宽边部分和窄边部分;在所述宽边部分朝向建筑主体时,用于厚建筑主体或设置有装饰板材的建筑主体的安装;在所述窄边部分朝向建筑主体时,用于薄建筑主体或所述门框体或窗框体需凸出建筑主体的安装。

所述的安装结构,其中,所述第二固定板安装到所述第一固定板上的一边基本平行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至少一边。

所述的安装结构,其中,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基本垂直。

所述的安装结构,其中,所述第二固定板的长度基本等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长度。

所述的安装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形成T型形状。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门窗,包括门框体或窗框体和所述的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翼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门框体或窗框体的边框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所提供的门窗及其安装结构,其中,门窗的安装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安装翼;所述安装翼包括:用于可拆卸的安装在门框体或窗框体上的第一固定板,以及用于安装在建筑主体的洞口上的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且与第一固定板成预设角度。将安装翼可拆卸的固定在门框体或窗框体上,安装方便,并且在对成品门窗进行包装时,将安装翼拆下单独包装,避免了体积过大的成品受到磕碰而影响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装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装结构的剖视图;

图3为安装翼安装到窗户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装翼与卡槽上之间关系的示意图;

图5为一种实施例中安装翼安装到窗框体上的示意图;

图6为另一种实施例中安装翼安装到窗框体上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门窗的安装结构,该安装结构具体适用于将门窗安装到建筑主体上。参见图1-图4所示,该安装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安装翼100,该安装翼100包括:第一固定板20和第二固定板10,第二固定板10设置在第一固定板20上,且第二固定板10与第一固定板20成预设角度。第一固定板20用于可拆卸的安装在门框体或窗框体上,第二固定板10用于安装在建筑主体的洞口上。第二固定板10与第一固定板20成预设角度,使得第一固定板20和第二固定板10形成T型形状(如图2所示),可以适用于不同建筑主体的安装,例如,建筑主体表面不平整等。优选的,第一固定板20和第二固定板10一体成型。

本实施例中,门框体或窗框体分别是门或窗上的结构,建筑主体泛指墙体,建筑主体的洞口是指用来安装门窗的洞口。第一固定板20与门框体或窗框体可拆卸的连接固定,实现了本安装翼100与门窗之间的可拆卸的连接固定,再将安装有安装翼100的门窗安装到建筑主体的洞口上,第二固定板10与建筑主体的洞口四周进行固定,以此将门窗安装到建筑主体上。

如图3所示,图中示出了窗户300的结构,该窗户300包括窗框体,安装翼100可拆卸的安装在窗框体的四周。

如图4中所示,门框体或窗框体的边框200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卡槽210,第一固定板20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插接在两个卡槽210内,将第二固定板10固定安装到建筑主体的洞口上,从而将该窗户安装到建筑主体的洞口上。本实施例中,如图2中所示,第一固定板20在其插接到卡槽210上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台阶23和第二台阶24,第一台阶23和第二台阶24插接在卡槽210中。具体的,卡槽210向边框200的外侧突出(即图4中向上的方向),且向外突出的卡槽210的上表面A与第一固定板20背向边框200的另一面B在同一平面内,以保证第一固定板20和卡槽210与建筑主体的洞口处之间平齐。

第二固定板10安装到第一固定板20上的一边基本平行于第一固定板的至少一边。具体的是第二固定板10的一长边沿第一固定板20的长度方向设置,且该第一固定板10的一长边基本平行于第一固定板10的相对两长边。

第二固定板10与第一固定板20基本垂直,第二固定板10与第一固定板20保持垂直关系,以保证将第二固定板10安装在建筑主体的洞口上时,保证整个门框体或窗框体之间的平整关系。

本实施例中,插接到门框体或窗框体的边框200上的第一固定板20长度和第二固定板10的长度可以与门框体或窗框体边框的长度一致或不一致,优选的,第一固定板20的长度与门框体或窗框体的边框的长度基本一致,并且设置第二固定板10的长度基本等于第一固定板20的长度,可以使得第二固定板10与建筑主体的洞口四周之间的结合处无缝隙,提高安装的密封性。另外,第一固定板20可拆卸使得安装翼100可以从门框体或窗框体上拆卸下来,在包装时包装面积小,且拆卸下的安装翼100可单独进行包装,运输时不会产生磕碰的影响,进一步的提高了产品质量。

本实施例中,第二固定板10的长边沿第一固定板20的长度方向设置,以将第一固定板20在第一固定板20宽度方向上分隔为宽边部分22和窄边部分21。该安装翼100在宽边部分22朝向建筑主体时,即宽边部分22朝向室外时,该宽边部分22用于厚建筑主体或设置有装饰板材的建筑主体的安装。该安装翼在窄边部分21朝向建筑主体时,即窄边部分21朝向室外时,该窄边部分21用于薄建筑主体或门框体或窗框体需凸出建筑主体的安装。

结合图5和图6中所示,图5中示出的是适于薄建筑主体或需窗户突出于建筑主体的安装方式,即安装翼100在宽边部分22朝向建筑主体,图中的左侧即为窗户所对应的室外,右侧为窗户所对应的室内,该安装方式下,安装翼100的宽边部分用于厚建筑主体或设置有装饰板材的建筑主体的安装。图6中示出的是适于厚建筑主体或设置有装饰材料的建筑主体的安装方式,即安装翼的窄边部分21朝向建筑主体,图中的左侧即为窗户所对应的室外,右侧即为窗户所对应的室内,在该安装方式下,安装翼100的窄边部分用于薄建筑主体或门框体或窗框体需凸出建筑主体的安装。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门窗300,包括门框体或窗框体和上述实施例中的门窗的安装结构。门框体或窗框体为门窗300上的结构。

传统的窗户或门为长方体结构,其具有四个边,因此,门框体或窗框体均具有四个边框200,安装翼100相应的设置有四个,四个安装翼100分别可拆卸的安装在门框体或窗框体的四个边框200上,例如通过插接、或将安装翼100的第一固定板10与边框200进行固定实现安装翼100与边框200可拆卸的连接关系。四个安装翼100分别与各自所对应的边框200的长度一致,进一步的提高了将门窗安装到建筑主体的洞口上后的密封性。

在一实施例中,插接到每个边框200上的安装翼100上的第一固定板20的长度和第二固定板10的长度均与各自所对应的边框200的长度一致。优选的,各边框200上的卡槽210的长度与所对应的边框200的长度也一致。各卡槽210均向各自边框200的外侧突出。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门窗及其安装结构中,安装翼可拆卸的安装在门框体或窗框体上,再将安装翼上的第二固定板与建筑主体的洞口四周进行固定,即可将门窗安装在建筑主体上,易于安装,且密封性好。同时,在对设置有本安装翼的门窗进行包装运输时,可将安装翼取下单独进行包装运输,避免了运输时对安装翼造成磕碰损伤,进一步的提高了产品质量。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申请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