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型装配式卡接附框安装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46621发布日期:2019-10-12 23:48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分体型装配式卡接附框安装构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门窗
技术领域
,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分体型装配式门窗安装附框及安装构造。
背景技术
:目前装配式建筑应用量日益增加,装配式门窗应用量增加迅猛。现有门窗安装,主要在工地现场进行。门窗运输到现场后,需协调现场,处理洞口,抹灰找平。门窗按标识放到相应安装位置,卸下玻璃或扇。然后框进洞口,安装时门窗下部需要垫好木楔,调整定位后用固定片或膨胀螺栓进行安装,之后需要在门窗与洞口之间打发泡胶。等发泡胶干后,处理洞口,门窗四周打好密封胶,安装配件,安装好玻璃或扇,整窗安装完毕。传统的门窗框型材在安装方面不适应装配式门窗的要求,存在安装工艺复杂,与装配式建筑匹配性差,影响门窗安装效率和安装质量,在门窗维护时不宜拆卸等问题,不能更好的满足装配式建筑的要求。一般装配式窗安装,主要在工厂进行安装。安装前专用附框已预制到预制构件预定位置。把已制作好的框安装到附框洞口,调整位置后固定。窗框与附框用螺钉进行连接,窗框与附框间隙填充发泡胶。等发泡胶干后,处理好洞口,门窗四周打密封胶,安装配件,安装好玻璃或扇,整窗安装完毕。普通装配式门窗在安装时需要施打发泡和密封胶等湿作业,一定程度影响产品质量和施工效率。技术实现要素:根据上述提出传统的门窗框型材在安装方面不适应装配式门窗的要求,普通装配式门窗在安装时需要施打发泡和密封胶等湿作业,一定程度影响产品质量和施工效率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分体型装配式卡接附框安装构造。本实用新型主要利用所述卡接附框底部同预制构件预制在一起,或采用连接件同预制构件内预埋的预埋连接块连接固定,并且采用卡接条底部固定于卡接条装配槽内,上部具有限位条,使窗框推入所述卡接附框内后,室外一端顶靠在所述框安装搭接边上,室内一端的卡接条上侧限位条回弹,卡接于窗框外侧锁死窗体,从而起到分体型装配式卡接附框安装构造的快速装配完成。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分体型装配式卡接附框安装构造,包括卡接附框,所述卡接附框底部同预制构件预制在一起,或采用连接件同预制构件内预埋的预埋连接块连接固定;所述卡接附框上部的中间位置加工有软性密封带装配槽,室外一侧设置有框安装搭接边,室内一侧边沿加工有卡接条装配槽;所述卡接附框内通过卡接件装配有窗框;所述卡接件包括卡接条和软性密封带I;所述卡接条装配于所述卡接条装配槽内,所述软性密封带I底部装配于所述软性密封带装配槽内;所述软性密封带I上部同所述窗框底部直接挤压接触,或所述软性密封带I上部具有软性密封带II,所述软性密封带II装配于所述窗框底部卡接槽内;所述卡接条底部固定于卡接条装配槽内,上部具有限位条,使窗框推入所述卡接附框内后,室外一端顶靠在所述框安装搭接边上,室内一端的卡接条上侧限位条回弹,卡接于窗框外侧锁死窗体。进一步地,当所述卡接附框底部采用连接件同预制构件内预埋的预埋连接块连接固定;所述卡接附框底部加工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固定有软性底座,所述软性底座底部放置于所述预制构件的顶部水平面,所述连接件穿过卡接附框的底部型材伸入所述预埋连接块内连接固定。进一步地,所述框安装搭接边的内侧上部设有密封胶条和/或直接共挤密封胶条;当所述框安装搭接边上设有密封胶条,所述密封胶条装配于所述框安装搭接边上的密封胶条安装槽内;当所述框安装搭接边上设有直接共挤密封胶条;所述直接共挤密封胶条直接挤压固定于所述窗框和所述框安装搭接边的平面型材之间;当所述框安装搭接边上设有密封胶条和直接共挤密封胶条;所述密封胶条位于所述直接共挤密封胶条上方。进一步地,所述卡接附框和窗框室内一侧预制构件顶部设置有窗台板,所述窗台板底部同所述预制构件间设置有窗台板垫层,所述窗框和所述窗台板的连接点采用建筑密封胶密封连接;所述卡接附框和窗框室外一侧的预制构件,顶部及侧部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上部设置有外窗防水层,所述外窗防水层上部及保温层侧部设置有抹面砂浆层。进一步地,所述框安装搭接边的高度为5mm-40mm;所述卡接条装配槽的宽度为3mm-45mm。进一步地,所述框安装搭接边的内侧下部设有软性密封带III。较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便捷的安装性;卡接附框底部同预制构件预制在一起,或采用连接件同预制构件内预埋的预埋连接块连接固定;采用该种装配式门窗框型材,可使框型材在不拆卸玻璃,不用螺钉固定,不需要施打发泡胶和密封胶等湿作业,具备很好的与墙体连接功能,安装工艺便捷,可以更好的满足使用需要。2、安装质量有效保证;卡接条底部固定于卡接条装配槽内,上部具有限位条,使窗框推入卡接附框内后,室外一端顶靠在框安装搭接边上,室内一端的卡接条上侧限位条回弹,卡接于窗框外侧锁死窗体。采用该种分体型装配式卡接附框安装,工艺稳定,可靠性强,安装质量有效得到保障。3、外形美观;该种分体型装配式卡接附框安装后外形美观,装饰性强。4、可靠的连接强度;坚固的卡接结构,有效提高连接强度。5、简化安装工艺,提高工作效率;卡接条底部固定于卡接条装配槽内,上部具有限位条,使窗框推入卡接附框内后,室外一端顶靠在框安装搭接边上,室内一端的卡接条上侧限位条回弹,卡接于窗框外侧锁死窗体。设计合理,结构非常简捷,装配工艺简单,实现快速装配,可大批量生产。6、良好的密封性;带有可靠的密封胶条及软性密封带密封,具有良好的密封性。7、应用范围广泛;结构科学合理,即可应用于塑料门窗,又可应用于铝合金门窗、木质门窗等,提供了更加广泛的使用范围。8、综合性价比高;采用该种分体型装配式卡接附框安装,综合性价比高,有利于其普及或大众化,开拓了门窗的市场空间。基于上述理由本实用新型可在装配式建筑门窗等领域广泛推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形式卡接附框及窗框结构示意图(卡接附框底部同预制构件预制在一起)。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形式卡接附框及窗框结构示意图(卡接附框底部采用连接件同预制构件内预埋的预埋连接块连接固定)。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形式整体结构示意图(卡接附框底部同预制构件预制在一起)。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形式整体结构示意图(卡接附框底部采用连接件同预制构件内预埋的预埋连接块连接固定)。其中:1、卡接附框,2、卡接件,3、窗框,4、外窗防水层,5、建筑密封胶,6、抹面砂浆层,7、保温层,8、窗台板,9、预制构件;11、框安装搭接边,12、卡接条装配槽,13、软性密封带装配槽,14、密封胶条,15、软性密封带III,16、窗台板垫层,17、预埋连接块,18、安装槽,19、软性底座,21、卡接条,22、软性密封带I,23、软性密封带II,31、底部卡接槽。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清楚,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己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位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体型装配式卡接附框安装构造,包括卡接附框1、窗框3、扇、梃等主型材及辅助型材,玻璃、五金附件等材料及配合结构。所述卡接附框1底部同预制构件9预制在一起,如图3所示,或采用连接件同预制构件9内预埋的预埋连接块17连接固定,该连接件为螺钉,如图4所示。所述卡接附框1上部作为附框基座,所述卡接附框1上部的中间位置加工有软性密封带装配槽13,室外一侧设置有框安装搭接边11,室内一侧边沿加工有卡接条装配槽12;优选的,所述框安装搭接边11的高度为5mm-40mm;所述卡接条装配槽12的宽度为3mm-45mm。所述卡接附框1内通过卡接件2装配有窗框3;所述卡接件2包括卡接条21和和软性密封带I22。所述卡接条21装配于所述卡接条装配槽12内,所述软性密封带I22底部装配于所述软性密封带装配槽13内,所述软性密封带I22上部同所述窗框3底部直接挤压接触,或所述软性密封带I22上部具有软性密封带II23,所述软性密封带II23装配于所述窗框底部卡接槽31内。所述卡接条21底部固定于卡接条装配槽12内,所述卡接条21设有专用卡接结构,上部具有限位条,使窗框3推入所述卡接附框1内后,室外一端顶靠在所述框安装搭接边11上,室内一端的卡接条21上侧限位条回弹,卡接于窗框3外侧锁死窗体。优选的,当所述卡接附框1底部采用连接件同预制构件9内预埋的预埋连接块17连接固定;所述卡接附框1底部加工有安装槽18,所述安装槽18内固定有软性底座19,所述软性底座19底部放置于所述预制构件9的顶部水平面,所述连接件穿过卡接附框1的底部型材伸入所述预埋连接块17内连接固定。所述框安装搭接边11的内侧上部设有密封胶条14和/或直接共挤密封胶条;当所述框安装搭接边11上设有密封胶条14,所述密封胶条14装配于所述框安装搭接边11上的密封胶条安装槽内;当所述框安装搭接边11上设有直接共挤密封胶条;所述直接共挤密封胶条直接挤压固定于所述窗框3和所述框安装搭接边11的平面型材之间;当所述框安装搭接边11上设有密封胶条14和直接共挤密封胶条;所述密封胶条14位于所述直接共挤密封胶条上方。优选的,所述框安装搭接边11的内侧下部设有软性密封带III15。所述卡接附框1和窗框3室内一侧预制构件9顶部设置有窗台板8,所述窗台板8底部同所述预制构件9间设置有窗台板垫层16,所述窗框3和所述窗台板8的连接点采用建筑密封胶5密封连接。所述卡接附框1和窗框3室外一侧的预制构件9,顶部及侧部设置有保温层7,所述保温层7上部设置有外窗防水层4,所述外窗防水层4上部及保温层7侧部设置有抹面砂浆层6。如图所示,一种上述分体型装配式卡接附框安装构造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安装前准备;准备上述分体型装配式卡接附框安装构造中的窗框3、预制构件9、卡接附框1、卡接条21和软性密封带I22。其中准备的预制构件9及卡接附框1;将所述卡接附框1的底部直接预埋至所述预制构件9内,或采用连接件将所述卡接附框1固定于所述预制构件9内预埋的预埋连接块17上。当采用连接件将所述卡接附框1固定于所述预制构件9内预埋的预埋连接块17上,在所述卡接附框1底部的安装槽18内装配软性底座19,将所述卡接附框1放置于预制构件9指定位置,软性底座19同所述预制构件9上部水平面接触固定,采用螺钉穿过所述卡接附框1的底部型材,将所述卡接附框1同所述述预制构件9内预埋的预埋连接块17连接固定,预紧螺钉,使所述软性底座19同所述预制构件9紧密接触。S2、附框安装;将卡接条21装配至所述卡接附框1的卡接条装配槽12内,将软性密封带I22装配至所述卡接附框1的软性密封带装配槽内13。根据安装需要,在所述软性密封带I22上部设置软性密封带II23,用于将所述软性密封带II23装配于所述窗框3底部卡接槽31内;在框安装搭接边11的内侧,从上至下,根据安装需要,分别安装密封胶条14、直接共挤密封胶条和软性密封带III15;所述密封胶条14装配于所述框安装搭接边11上的密封胶条安装槽内;所述直接共挤密封胶条和软性密封带III16黏贴于所述框安装搭接边11侧壁。此处,对于所述框安装搭接边11部分的安装密封,所述密封胶条14是必须进行安装的,而直接共挤密封胶条和软性密封带III15为选择性安装,安装后会增加其密封性能及安装强度。S3、窗框安装;将窗框3从室内一侧向卡接附框1内推入,窗框3室外一端型材倚靠在框安装搭接边11,窗框3底部坐落于所述卡接附框1内装配的软性密封带I22上部,当窗框3室内一端完全推入卡接附框1内部,所述卡接附框1端部的卡接条21,其上部限位条回弹,卡接所述窗框3室内一端型材固定。步骤S3窗框安装完成后,进行最后调试检查,分别检查窗闭合状态和打开状态的整体结构性能,若达到施工标准要求,即完成安装施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体型装配式卡接附框安装构造及安装方法,将现有技术常规附框同型材的安装,需要发泡剂和黏胶(工序需要等待干燥,满足工序强度要求),现在替换成卡接条和密封胶条,能直接进行下一步工序;采用新的附框结构,采用卡接条一侧具有弯曲自由度,非刚性型材,在窗扇单侧插入附框后,卡接条上侧回弹,锁死窗扇,实现快速装配。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体型装配式卡接附框安装构造及安装方法,主要适用于装配式建筑,主要在工厂进行安装。门窗与卡接附框之间不用打发泡胶,通过卡接件、密封胶条和卡接封边条安装在一起,整窗安装完毕,减少干燥场地的占用。安装构造为装配式门窗框先定位在分体型装配式卡接附框基座设定位置后,通过卡接条与附框基座卡接后,将窗框固定在附框上。因此能够明显看出,其同
背景技术
部分描述的现有门窗安装以及一般装配式窗安装的主要区别。其次,本实用新型所述分体型装配式卡接附框安装构造及安装方法,同现有门窗安装以及一般装配式窗安装后质量性能对比如下:以上按照宽1470mm,高1470mm,单开启,开启扇宽度为650mm窗型测算。材料配置为65系列装配式系统窗,玻璃配置为5+12A+5+12A+5三层中空玻璃。最后,本实用新型所述分体型装配式卡接附框安装构造及安装方法,同现有门窗安装以及一般装配式窗安装工作效率对比如下:1、单樘窗安装效率对比;单樘安装用时间对比表(单位:分钟)安装用人工对比:单樘安装用人工对比表(单位:人数)安装工序时间传统门窗安装一般装配式窗安装本实用新型单樘窗安装用人工442安装单樘窗时,本实用新型所述分体型装配式卡接附框安装构造的安装时间为24分钟,而传统门窗安装时间为178分钟,一般装配式窗安装时间为156分钟,因此能够看出,安装单樘窗时,本实用新型所述分体型装配式卡接附框安装构造的安装方法,节省了很多工序,特别是在打发泡胶,等待固化的工序中,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本实用新型所述分体型装配式卡接附框安装构造的安装时间是传统门窗安装时间的13.4%,是一般装配式窗安装时间的15.3%,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分体型装配式卡接附框安装构造能够极大的节省安装时间。并且安装单樘窗时,本实用新型所述分体型装配式卡接附框安装构造需要2个人工,而传统门窗安装和一般装配式窗安装都需要4个人,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体型装配式卡接附框安装构造节省了一半的人工资源,极大的减少了人工成本。2、50樘窗安装用时间对比;50樘窗安装用时间对比表(单位:分钟)安装工序时间传统门窗安装一般装配式窗安装本实用新型50樘窗安装时间20501560480安装用人工对比:50樘安装用人工对比表(单位:人数)安装工序时间传统门窗安装一般装配式窗安装本实用新型50樘窗安装用人工874安装50樘窗时,本实用新型所述分体型装配式卡接附框安装构造的安装时间为480分钟,而传统门窗安装时间为2050分钟,一般装配式窗安装时间为1560分钟,因此能够看出,安装50樘窗时,本实用新型所述分体型装配式卡接附框安装构造的安装时间是传统门窗安装时间的23.4%,是一般装配式窗安装时间的30.8%,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分体型装配式卡接附框安装构造能够极大的节省安装时间。50樘窗时,虽然其安装时间的占比有适当的增加,但是需要考虑到,其主要因为批量生产中,在打发泡胶,等待固化的工序中,将等待固化的时间,用来进行其他樘窗产品的生产,导致其需要占用很大的场地,用于发泡胶的晾干,以使其强度满足后续工序需要,同本实用新型所述分体型装配式卡接附框安装构造的安装方法相比,会额外占用很多场地资源,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方法增加了场地资源的利用率。并且安装50樘窗时,本实用新型所述分体型装配式卡接附框安装构造需要4个人工,而传统门窗安装和一般装配式窗安装分别需要8个人和7个人,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体型装配式卡接附框安装构,使用同样的人工成本,能够产出1.75倍至2倍的产值。3、1000樘窗安装用时间对比;1000樘窗安装用时间对比表(单位:分钟)安装工序时间传统门窗安装一般装配式窗安装本实用新型1000樘窗安装时间36920280808640安装用人工对比:单樘安装用人工对比表(单位人数)安装工序时间传统门窗安装一般装配式窗安装本实用新型1000樘窗安装用人工864安装1000樘窗时,本实用新型所述分体型装配式卡接附框安装构造的安装时间为8640分钟,而传统门窗安装时间为36920分钟,一般装配式窗安装时间为28080分钟,因此能够看出,安装1000樘窗时,本实用新型所述分体型装配式卡接附框安装构造的安装时间是传统门窗安装时间的23.4%,是一般装配式窗安装时间的30.8%,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分体型装配式卡接附框安装构造能够极大的节省安装时间。1000樘窗安装时,其安装时间的占比同50樘窗安装,基本完全相同,因此,50樘窗和1000樘窗安装效率的明显提升,即可代表本实用新型所述分体型装配式卡接附框安装构造,在工厂中流水线生产的安装效率,因此能够看出,本实用新型所述分体型装配式卡接附框安装构造,要比传统门窗安装和一般装配式窗安装高3.25倍至7.41倍。并且安装1000樘窗时,本实用新型所述分体型装配式卡接附框安装构造需要4个人工,而传统门窗安装和一般装配式窗安装分别需要8个人和6个人,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体型装配式卡接附框安装构,使用同样的人工成本,能够产出1.5倍至2倍的产值。实施例1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体型装配式卡接附框安装构造,包括卡接附框1、窗框3、扇、梃等主型材及辅助型材,玻璃、五金附件等材料及配合结构。所述卡接附框1底部同预制构件9预制在一起,如图3所示,所述卡接附框1上部作为附框基座,所述卡接附框1上部的中间位置加工有软性密封带装配槽13,室外一侧设置有框安装搭接边11,室内一侧边沿加工有卡接条装配槽12。所述框安装搭接边11的高度为15mm;所述卡接条装配槽12的宽度为10mm。所述卡接附框1内通过卡接件2装配有窗框3;所述卡接件2包括卡接条21和软性密封带I22;所述卡接条21装配于所述卡接条装配槽12内,所述软性密封带I22底部装配于所述软性密封带装配槽13内,所述软性密封带I22上部同所述窗框3底部直接挤压接触,或所述软性密封带I22上部具有软性密封带II23,所述软性密封带II23装配于所述窗框底部卡接槽31内。所述卡接条21底部固定于卡接条装配槽12内,所述卡接条21设有专用卡接结构,上部具有限位条,使窗框3推入所述卡接附框1内后,室外一端顶靠在所述框安装搭接边11上,室内一端的卡接条21上侧限位条回弹,卡接于窗框3外侧锁死窗体。所述框安装搭接边11上部设有密封胶条14,所述密封胶条14装配于所述框安装搭接边11上的密封胶条安装槽内。优选的,所述框安装搭接边11的内侧下部设有软性密封带III15。所述卡接附框1和窗框3室内一侧预制构件9顶部设置有窗台板8,所述窗台板8底部同所述预制构件9间设置有窗台板垫层16,所述窗框3和所述窗台板8的连接点采用建筑密封胶5密封连接;所述卡接附框1和窗框3室外一侧的预制构件9,顶部及侧部设置有保温层7,所述保温层7上部设置有外窗防水层4,所述外窗防水层4上部及保温层7侧部设置有抹面砂浆层6。实施例2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上述实施例1所述分体型装配式卡接附框安装构造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安装前准备;准备上述分体型装配式卡接附框安装构造中的窗框3、预制构件9、卡接附框1、卡接条21和软性密封带I22。其中准备的预制构件9及卡接附框1;将所述卡接附框1的底部直接预埋至所述预制构件9内。S2、附框安装;将卡接条21装配至所述卡接附框1的卡接条装配槽12内,将软性密封带I22装配至所述卡接附框1的软性密封带装配槽内13。根据安装需要,在所述软性密封带I22上部设置软性密封带II23,用于将所述软性密封带II23装配于所述窗框3底部卡接槽31内;在框安装搭接边11的内侧,从上至下,根据安装需要,分别安装密封胶条14和软性密封带III15;所述密封胶条14装配于所述框安装搭接边11上的密封胶条安装槽内;所述软性密封带III16黏贴于所述框安装搭接边11侧壁。此处,对于所述框安装搭接边11部分的安装密封,所述密封胶条14是必须进行安装的,而软性密封带III15为选择性安装,安装后会增加其密封性能及安装强度。S3、窗框安装;将窗框3从室内一侧向卡接附框1内推入,窗框3室外一端型材倚靠在框安装搭接边11,窗框3底部坐落于所述卡接附框1内装配的软性密封带I22上部,当窗框3室内一端完全推入卡接附框1内部,所述卡接附框1端部的卡接条21,其上部限位条回弹,卡接所述窗框3室内一端型材固定。步骤S3窗框安装完成后,进行最后调试检查,分别检查窗闭合状态和打开状态的整体结构性能,若达到施工标准要求,即完成安装施工。实施例3如图2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体型装配式卡接附框安装构造,包括卡接附框1、窗框3、扇、梃等主型材及辅助型材,玻璃、五金附件等材料及配合结构。所述卡接附框1底部采用连接件同预制构件9内预埋的预埋连接块17连接固定;所述卡接附框1底部加工有安装槽18,所述安装槽18内固定有软性底座19,所述软性底座19底部放置于所述预制构件9的顶部水平面,所述连接件穿过卡接附框1的底部型材伸入所述预埋连接块17内连接固定,如图4所示。所述卡接附框1上部作为附框基座,所述卡接附框1上部的中间位置加工有软性密封带装配槽13,室外一侧设置有框安装搭接边11,室内一侧边沿加工有卡接条装配槽12。所述框安装搭接边11的高度为40mm;所述卡接条装配槽12的宽度为45mm。所述卡接附框1内通过卡接件2装配有窗框3;所述卡接件2包括卡接条21和软性密封带I22;所述卡接条21装配于所述卡接条装配槽12内,所述软性密封带I22底部装配于所述软性密封带装配槽13内,所述软性密封带I22上部同所述窗框3底部直接挤压接触,或所述软性密封带I22上部具有软性密封带II23,所述软性密封带II23装配于所述窗框3底部卡接槽31内。所述卡接条21底部固定于卡接条装配槽12内,所述卡接条21设有专用卡接结构,上部具有限位条,使窗框3推入所述卡接附框1内后,室外一端顶靠在所述框安装搭接边11上,室内一端的卡接条21上侧限位条回弹,卡接于窗框3外侧锁死窗体。所述框安装搭接边11的内侧上部设有密封胶条14和直接共挤密封胶条;所述密封胶条14装配于所述框安装搭接边11上的密封胶条安装槽内;所述直接共挤密封胶条直接挤压固定于所述窗框3和所述框安装搭接边11的平面型材之间;所述密封胶条位于所述直接共挤密封胶条上方。优选的,所述框安装搭接边11的内侧下部设有软性密封带III15。所述卡接附框1和窗框3室内一侧预制构件9顶部设置有窗台板8,所述窗台板8底部同所述预制构件9间设置有窗台板垫层16,所述窗框3和所述窗台板8的连接点采用建筑密封胶5密封连接;所述卡接附框1和窗框3室外一侧的预制构件9,顶部及侧部设置有保温层7,所述保温层7上部设置有外窗防水层4,所述外窗防水层4上部及保温层7侧部设置有抹面砂浆层6。实施例4如图2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上述实施例3所述分体型装配式卡接附框安装构造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安装前准备;准备上述分体型装配式卡接附框安装构造中的窗框3、预制构件9、卡接附框1、卡接条21和软性密封带I22。其中准备的预制构件9及卡接附框1,采用连接件将所述卡接附框1固定于所述预制构件9内预埋的预埋连接块17上,在所述卡接附框1底部的安装槽18内装配软性底座19,将所述卡接附框1放置于预制构件9指定位置,软性底座19同所述预制构件9上部水平面接触固定,采用螺钉穿过所述卡接附框1的底部型材,将所述卡接附框1同所述述预制构件9内预埋的预埋连接块17连接固定,预紧螺钉,使所述软性底座19同所述预制构件9紧密接触。S2、附框安装;将卡接条21装配至所述卡接附框1的卡接条装配槽12内,将软性密封带I22装配至所述卡接附框1的软性密封带装配槽内13。根据安装需要,在所述软性密封带I22上部设置软性密封带II23,用于将所述软性密封带II23装配于所述窗框3底部卡接槽31内;在框安装搭接边11的内侧,从上至下,根据安装需要,分别安装密封胶条14、直接共挤密封胶条和软性密封带III15;所述密封胶条14装配于所述框安装搭接边11上的密封胶条安装槽内;所述直接共挤密封胶条和软性密封带III16黏贴于所述框安装搭接边11侧壁。此处,对于所述框安装搭接边11部分的安装密封,所述密封胶条14是必须进行安装的,而直接共挤密封胶条和软性密封带III15为选择性安装,安装后会增加其密封性能及安装强度。S3、窗框安装;将窗框3从室内一侧向卡接附框1内推入,窗框3室外一端型材倚靠在框安装搭接边11,窗框3底部坐落于所述卡接附框1内装配的软性密封带I22上部,当窗框3室内一端完全推入卡接附框1内部,所述卡接附框1端部的卡接条21,其上部限位条回弹,卡接所述窗框3室内一端型材固定。步骤S3窗框安装完成后,进行最后调试检查,分别检查窗闭合状态和打开状态的整体结构性能,若达到施工标准要求,即完成安装施工。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