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87612发布日期:2020-01-03 09:46阅读:1025来源:国知局
金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炉,尤其是一种可以减少飞灰排放的金炉。



背景技术:

传统庙宇中通常会设置金炉,以供信众焚烧纸钱,然而,纸钱在焚烧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飞灰,当飞灰从金炉的烟囱排放出去后,将对庙宇附近的环境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为了解决纸钱在传统金炉中燃烧时所产生的飞灰会造成空气污染的问题,目前已有一种环保金炉用以解决上述问题,现有的环保金炉在飞灰排放到烟囱口的路径中设置滤网来过滤飞灰,并在飞灰排放的路径上设置洒水系统,通过水雾捕捉飞灰使其凝结成泥浆,再将飞灰凝结成的泥浆排放到外部。

然而,现有的环保金炉虽可减少体积较大的飞灰的排放,但体积较小的飞灰仍会穿过滤网的孔隙从金炉排放到外部造成空气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金炉,所述金炉包含:底座;炉体,包括顶壁、底壁及环侧壁,所述炉体的环侧壁的顶端及底端分别与所述顶壁及所述底壁结合,所述炉体的底壁结合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炉体的环侧壁中段处具有炉口,所述炉体的环侧壁下段处具有清灰口;第一集灰室,设置于所述炉体内部空间的顶部,所述第一集灰室包括顶壁、底壁、环侧壁及滤网,所述第一集灰室的环侧壁的顶端及底端分别与所述顶壁及所述底壁结合,所述第一集灰室的底壁上具有通道,所述滤网设置于所述第一集灰室的底壁上;第二集灰室,其呈直立的筒状,所述第二集灰室设置于所述炉体的内部或独立设置于所述炉体的外部,所述第二集灰室的环侧壁与所述第一集灰室的环侧壁连通,所述第二集灰室的底部设置有排灰口;及烟囱,与所述第二集灰室非纵向地连通。

如上所述的金炉,还包含供气管,所述供气管设置于所述第一集灰室内,所述供气管的侧壁上具有多个喷气孔,所述供气管的底端处具有喷嘴。

如上所述的金炉,还包含底部供气装置,其设置于所述炉体内部空间的底部。

如上所述的金炉,还包含洒水系统,其设置于所述烟囱内部。

如上所述的金炉,所述第一集灰室还包括环形隔板,所述环形隔板平行于所述第一集灰室的底壁而水平设置于所述第一集灰室的内部空间中,所述第一集灰室的内部空间通过所述环形隔板界定为上集灰空间及下集灰空间。

如上所述的金炉,所述上集灰空间与所述第二集灰室连通。

如上所述的金炉,还包含隔热外壳,其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隔热外壳包覆所述炉体及所述第二集灰室。

如上所述的金炉,所述隔热外壳与所述炉体的外表面及所述第二集灰室的外表面之间具有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供水注入其中。

通过如上所述的金炉,可以解决现有的环保金炉仍会排放出体积较小的飞灰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金炉的透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金炉中的飞灰排放流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金炉的透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金炉的透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

1金炉

11底座

12炉体

121顶壁

122底壁

123环侧壁

124炉口

125清灰口

13第一集灰室

130通道

131顶壁

132底壁

133环侧壁

134滤网

14第二集灰室

141环侧壁

142排灰口

143连通通道

151第一连通管

152第二连通管

16烟囱

2金炉

22炉体

24第二集灰室

27隔热外壳

3金炉

32炉体

33第一集灰室

332底壁

333环侧壁

335环形隔板

336上集灰空间

337下集灰空间

34第二集灰室

342排灰口

343排灰管

36烟囱

381供气管

382底部供气装置

383喷气孔

384喷嘴

39洒水系统

a容置空间

s1~s5时间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为充分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经由下述具体的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说明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提供如图1所示的金炉1,所述金炉1包含底座11、炉体12、第一集灰室13、第二集灰室14、第一连通管151、第二连通管152及烟囱16。

所述炉体12包括顶壁121、底壁122及环侧壁123,所述环侧壁123的顶端及底端分别与所述顶壁121及所述底壁122结合,所述底壁122结合于所述底座11上,所述环侧壁123中段处具有炉口124,所述环侧壁123下段处具有清灰口125。

所述第一集灰室13设置于所述炉体12内部空间的顶部,所述第一集灰室13包括顶壁131、底壁132、环侧壁133及滤网134,所述环侧壁133的顶端及底端分别与所述顶壁131及所述底壁132结合,所述第一集灰室13的底壁132上具有通道130供飞灰通过,所述滤网134设置于所述底壁132上。

所述第二集灰室14呈直立的筒状,所述第二集灰室14独立设置于所述炉体12的外部,所述第二集灰室14的环侧壁141与所述炉体12的环侧壁123结合,并且所述第二集灰室14的环侧壁141、所述炉体12的环侧壁123与所述第一集灰室13的环侧壁133之间设置连通通道143,使得飞灰可以从所述炉体12内通过所述第一集灰室13进到所述第二集灰室14内。所述第二集灰室14的底部设置有排灰口142,当所述金炉1在使用状态时,所述排灰口142为封闭状态,当所述金炉1在非使用状态时,所述排灰口142可以被打开以清除沉积在所述第二集灰室14内的飞灰。

所述第一连通管151直立设置于所述第二集灰室14的顶部并与所述第二集灰室14连通,所述烟囱16直立设置于所述炉体12的顶部并且不与所述炉体12连通,所述烟囱16与所述第一连通管151再通过横向设置的所述第二连通管152连通,也就是说,烟囱16通过组成为l型连通管的所述第一连通管151及所述第二连通管152与所述第二集灰室14非纵向地连通。

图2进一步示出所述金炉1内的纸钱燃烧为飞灰到飞灰排放到所述金炉1外部的流程。同时参照图1,在s1时间段,当使用者将纸钱(图中未示)投入到所述炉口124内燃烧后,燃烧的纸钱会落到所述炉体12内部空间的底部继续燃烧并形成底灰,底灰可以通过打开所述炉体的12清灰口125来清出;在s2时间段,纸钱燃烧后所形成的飞灰通过所述滤网134进到所述第一集灰室13,并在所述第一集灰室13滞留盘旋,少部分飞灰会贴附于所述第一集灰室13的内壁上,大部分飞灰会落回到所述炉体12内部空间的底部,当一些飞灰贴附于所述滤网134,最终造成所述滤网134堵塞时,可再将所述滤网134从所述炉体12中取出以清除所述滤网134上的飞灰;在s3时间段,飞灰经由穿过所述第一集灰室13的环侧壁133以及所述第二集灰室14的环侧壁141而进入到所述第二集灰室14中,也就是说,飞灰是沿着横向移动,由于飞灰并不是沿着热气流的上升方向进入所述第二集灰室14内,因此飞灰在横向进入所述第二集灰室14时,飞灰的移动速度变慢,进而使得飞灰产生了滞留于所述第二集灰室14的效果;在s4时间段,飞灰在进入所述第二集灰室14之后会在所述第二集灰室14内滞留盘旋,并且有更多的飞灰沉积于所述第二集灰室14中,其中包括体积较小的飞灰,由于飞灰要飘向所述烟囱16,必须沿着所述第一连通管151及所述第二连通管152移动,使得飞灰滞留于所述第二集灰室14中的时间又更长,让更多的飞灰沉积于所述第二集灰室14中,只剩下粒径更小的细尘沿着所述第一连通管151及所述第二连通管152继续飘向所述烟囱16;在s5时间段,细尘沿着所述第一连通管151及所述第二连通管152继续飘向所述烟囱16并排出所述金炉1外。

结合图1及图2可知,本实施例1的金炉1通过所述第二集灰室14的设置延长了飞灰的滞留时间并使得体积较小的飞灰可以沉积在所述第二集灰室14中,使得从所述烟囱16排出的污染物主要为污染程度较低粒径更小的细尘,这些细尘即使透过洒水系统捕捉也不会形成泥浆。如上所述,本实施例1的金炉1通过所述第二集灰室14解决现有的环保金炉仍会排放出体积较小的飞灰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1中,所述第二集灰室14设置为独立设置于所述炉体12的外部并与所述炉体12的环侧壁123结合,但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集灰室14也可以设置于所述炉体12的内部并与所述第一集灰室13的环侧壁133连通,并且所述第二集灰室14的设置数量也可以是两个、三个或是更多,皆不以本实施例1为限制。

在本实施例1中,所述第一连通管151及所述第二连通管152的设置是为了让所述烟囱16能与所述炉体12同轴设置并且还可与所述第二集灰室14非纵向地横向连通,因此,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集灰室14也可以透过其他装置与所述烟囱16间接非纵向地连通,或是使所述第二集灰室14的环侧壁141与所述烟囱16的环侧壁直接非纵向地连通,而不以本实施例1为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提供如图3所示的金炉2,所述金炉2与实施例1的金炉1在结构及功能上大致相同,主要差别在于,所述金炉2还包含隔热外壳27,其设置于底座21上,所述隔热外壳27包覆所述炉体22的外表面及所述第二集灰室24的外表面。由于在所述金炉2内燃烧的纸钱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极高的热量并传递到所述金炉2的外壳,使得信众在焚烧纸钱时可能会有意外触摸到所述金炉2表面而被烫烧的风险,透过所述隔热外壳27的设置,将可隔绝传递到所述金炉2表面的高温,避免信众被烫伤。在本实施例2中,所述隔热外壳27由不锈钢钢板制成并与所述炉体22的外表面及所述第二集灰室24的外表面之间具有容置空间a,所述容置空间a可供水注入其中,即透过水来包覆住所述炉体22与所述第二集灰室24,除了可以隔绝传递到所述金炉2表面的高温,同时达到使所述金炉2降温的效果。在本实施例2中,所述隔热外壳27是由不锈钢钢板制成,并可透过注水进一步降温,但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隔热外壳27也可由黑铁或其他金属材料制成,或是以耐火砖替代,而不以本实施例2为限。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提供如图4所示的金炉3,所述金炉3与实施例2的金炉2在结构及功能上大致相同,但为了使图4中所示的金炉3内的元件可以清楚呈现,因此所述金炉3的隔热外壳在图4中未示出,所述金炉3与实施例2的金炉2的主要差别在于下列设置。

所述金炉3包含供气管381及底部供气装置382。所述供气管381设置于所述第一集灰室33内并连通到外部,以使外部空气可以供应到所述炉体32内,所述供气管381的侧壁上具有多个喷气孔383,所述供气管381的底端具有喷嘴384,所述供气管381可以在所述炉体32内部进一步供应空气,让所述炉体32内的纸钱可以更充分地燃烧。所述底部供气装置382设置于所述炉体32内部空间的底部内并连通到外部,以使外部空气可以供应到所述炉体32内,所述底部供气装置382进一步在所述炉体内部空间的底部供应空气,让落到所述炉体32底部的纸钱可以更充分地燃烧。

所述金炉3还包含洒水系统39,所述洒水系统39设置于烟囱36内部,所述洒水系统39可通过喷洒水雾来捕捉飘到所述烟囱36内的细尘。

所述第一集灰室33还包括环形隔板335,所述环形隔板335平行于所述第一集灰室33的底壁332而水平设置于所述第一集灰室33的内部空间中,所述环形隔板335由于阻挡了所述第一集灰室33内大部分飞灰可以通过的空间,只留下所述环形隔板33中间的孔洞供飞灰通过,所述环形隔板33由此延长了飞灰的滞留时间,并将飞灰拦截于所述第一集灰室33中。所述第一集灰室33的内部空间通过所述环形隔板335界定为上集灰空间336及下集灰空间337,所述上集灰空间336与第二集灰室34连通,也就是说飞灰必须沿着通过所述下集灰空间337、所述上集灰空间336至所述第二集灰室34的通过路径才能进到所述第二集灰室34内,由此进一步延长飞灰的滞留时间。在本实施例3中,所述环形隔板335的外缘向外延伸穿出所述第一集灰室33的环侧壁333进一步将所述炉体32内高于所述环形隔板335的空间与低于所述环形隔板335的空间分隔封闭,但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环形隔板335可仅形成于所述第一集灰室33的内部而不穿出所述第一集灰室33的环侧壁333。

此外,所述第二集灰室34的排灰口342处可以再连接排灰管343,让所述第二集灰室34内的飞灰更容易排出。

如上所述的金炉,通过所述第二集灰室延长了飞灰的滞留时间并使得飞灰可以沉积在所述第二集灰室中,由此解决解决现有的环保金炉仍会排放出体积较小的飞灰的问题。再者,通过上述隔热外壳的设计,可以隔绝传递到所述金炉表面的高温,同时达到使所述金炉降温的效果。其次,通过所述供气管及所述底部供气装置的设置,可以在所述炉体内部进一步供应空气,让所述炉体内的纸钱更充分地燃烧。此外,透过所述环形隔板的设置,可以进一步延长飞灰的滞留时间。

本实用新型在上文中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然熟悉本项技术的人员应理解的是,所述实施例仅用于描绘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解读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注意的是,举是与所述实施例等效的变化与置换,均应设为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