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牛奶饮料加热搅拌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83167发布日期:2019-08-20 23:55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牛奶饮料加热搅拌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食品加工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牛奶饮料加热搅拌机。



背景技术:

牛奶饮料加热搅拌机在家用和商用领域均得到了广泛应用,一般是指对牛奶进行加热、搅拌、发泡加工的器具,较为常用的是奶泡机或奶茶机。

目前,市面上的奶泡机主要具备三个功能:制作常温牛奶泡、制作热牛奶泡、和牛奶加热,将牛奶加工好后,在咖啡中加入不同比例的牛奶和牛奶泡,制作出卡布奇诺(cappuccino)、拿铁(latte)等多种花式咖啡,也有在牛奶加热时加入巧克力,制作牛奶巧克力热饮,以满足用户多种口味需求。

牛奶饮料加热搅拌机在加热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温控装置对牛奶饮料加热搅拌机的杯体中的牛奶进行测温,以将牛奶温度控制在较佳的发泡温度的预设值(一般60—70度),以保持足够的牛奶发泡量和好的口感。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在发热盘上设置一个通孔,温控装置穿设于该通孔中以与杯体的底部接触进行测温。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1485541B的发明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液体食品加热、搅拌、发泡杯,其杯与加热座体内的发热盘可分离。如上述发明专利文件第6页的图2所示,发热盘具有三个穿过其厚度方向的通孔,分别是用于安装挡圈的位于发热盘中心的中孔,用于安装温控器的通孔,和用于启动微动开关的推杆的通孔;通过杯的底部接触温控器测温和启动微动开关推杆。

这种测温方式存在以下缺陷,温控器组件穿设于发热盘中,受发热盘温度的影响较大,影响测温精度,而且发热盘上设置通孔,加热效率相对降低;尤其是在连续多次牛奶加热或者打热奶泡时,发热盘始终处于较高温度状态,发热盘初始温度过高,温控器测温准确度更差,其越往后面次数的热牛奶或者热牛奶泡的温度越低,搅拌时间越短、搅拌越不足,牛奶发泡不充分,奶泡效果差,起泡量少,原因是热牛奶或热牛奶泡实际温度偏低、没有达到较佳的牛奶发泡的预设温度值,影响口感,需等待发热盘温度降低至接近常温时才恢复正常,影响用户体验,同时发热盘上通孔较多,存在安全隐患。

现有技术提出了利用红外感应装置对牛奶进行测温的技术方案,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3483288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打奶泡器,包括底座和打奶杯,打奶杯设于底座;底座内设有一可旋转的主动磁头;打奶杯杯体内设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内含磁体的搅拌头;主动磁头与搅拌头竖直对齐;底座还设有红外感应装置;底座具有可供打奶杯放置的凹位;红外感应装置可设于凹位的侧壁,也可设于凹位的底面;红外感应装置既用于感应杯体的存在,以控制机器的运行或断电,又用于感应和控制牛奶温度。

使用红外感应装置感应杯体在发热盘上的存在,起到类似于微动开关的作用,以控制机器的运行或断电;而且红外感应装置也用于感应控制牛奶的温度;这种测温方式成本相对较高,而且也容易受到发热盘的余热干扰影响,尤其是当同一台打奶泡器连续多次加热多个循环时,红外感应装置测温精度和灵敏度下降,测温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温精度更高的牛奶饮料加热搅拌机。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牛奶饮料加热搅拌机,包括:

用于容纳牛奶饮料的杯体;

基座,其上端具有用于容置所述杯体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腔壁上开设有第一径向开口和第二径向开口;

发热盘,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的底部以对所述杯体的底部加热;

测温组件;以及

第一杠杆组件,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纳腔的外侧,且其第一端上的凸起部由所述第一径向开口伸入所述容纳腔中,所述第一杠杆组件被配置为当所述杯体容置于所述容纳腔中时,所述杯体的侧壁按压所述凸起部,并通过所述第一杠杆组件的第二端推动所述测温组件由所述第二径向开口伸入所述容纳腔的边缘与所述杯体的侧壁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一种牛奶饮料加热搅拌机还包括复位组件,所述复位组件用于给所述第一杠杆组件提供使所述第二端和所述测温组件离开所述容纳腔的边缘的力。

进一步地,

所述复位组件包括:

磁力驱动件,其设置于所述第一径向开口处;以及

磁力受驱件,其设置于所述第一端,所述磁力驱动件与所述磁力受驱件之间能够通过磁力吸合。

进一步地,所述测温组件与所述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端通过第一弹性件推动所述测温组件与所述杯体的侧壁接触测温。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端与所述测温组件通过第一导向柱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导向柱穿设于所述第二端上的第一导向通孔中且所述第一导向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测温组件和第一限位件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二端与所述测温组件之间;或者,

所述牛奶饮料加热搅拌机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测温组件与所述第二端之间的连接板,所述容纳腔的腔壁与所述连接板通过第二导向柱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导向柱穿设于所述连接板上的第二导向通孔中,所述第二导向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腔壁和第二限位件连接;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测温组件之间通过第三导向柱活动连接,所述第三导向柱穿设于所述连接板上的第三导向通孔中,所述第三导向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测温组件和第三限位件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测温组件之间;所述第二端与所述连接板通过连接柱活动连接,所述第二端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柱滑动配合的长条孔。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内设置有微动开关,所述第二端设置有启动板,所述杯体容置于所述容纳腔中时,所述启动板按压并开启所述微动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内还设置有微动开关、启动件和第一弹性复位件,所述容纳腔的腔壁上设置有供所述启动件的一端穿过的第三径向开口,所述杯体容置于所述容纳腔中时,所述杯体挤压所述启动件的一端以使得所述启动件的另一端按压并开启所述微动开关,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用于给所述启动件提供离开所述微动开关的力。

进一步地,所述启动件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基座内的第二杠杆组件,所述第二杠杆组件的两端分别为用于与所述杯体接触的启动端和用于按压所述微动开关的按压端;或者,所述启动件包括可上下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基座内的按压杆,所述按压杆的两端分别为用于与所述杯体的底部接触的启动端和用于与所述微动开关接触的按压端。

进一步地,所述杯体内转动设置有磁力搅拌器,所述基座内设置有驱动装置和与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连接的磁性驱动盘,所述驱动装置能通过所述磁性驱动盘驱动所述磁力搅拌器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杯体的底面上还活动设置有隔离罩,所述隔离罩罩设于所述磁力搅拌器的外围,并与所述磁力搅拌器间隔开,所述隔离罩上设置有若干通槽和/或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牛奶饮料加热搅拌机,通过杯体侧壁推动第一杠杆组件转动,第一杠杆组件进而推动测温组件与杯体的侧壁接触测温,且当杯体离开容纳腔底部的发热盘时,复位组件能使测温组件离开容纳腔的边缘、并退回到第二径向开口内,避免了测温组件受发热盘余热的炙烤,一方面,测温组件既不与发热盘接触,又不会直接受到发热盘余热的炙烤,可以显著降低发热盘热量对测温组件测温精度的影响,提高测温精度、尤其是提高连续多次加热时的测温精度,使牛奶温度处于较佳的发泡温度预设值,同时搅拌更充分,进而提高奶泡细腻度,提升口感和用户体验;另一方面,发热盘上无需开设供测温组件和微动开关启动杆通过的通孔,也无需在发热盘中心开设通孔,发热盘的完整性好,提高加热效率,同时避免了通孔可能漏水的安全隐患;再一方面,通过杠杆组件推动测温组件,结构简单、方便制造、装配容易、生产成本低,且能够保持测温组件与杯体侧壁的良好接触,确保测温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牛奶饮料加热搅拌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牛奶饮料加热搅拌机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基座内的部分结构件的分解示意图之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基座内的部分结构件的分解示意图之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一杠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沿图5中A-A面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沿图5中B-B面的剖面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牛奶饮料加热搅拌机在杯体离开容纳腔时的俯视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牛奶饮料加热搅拌机在杯体放置于容纳腔时的俯视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一杠杆组件与测温组件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沿图10中C-C面的立体剖视示意图;

图12是图10中的F向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安装座和温控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基座内的部分结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牛奶饮料加热搅拌机的微动开关的另一种启动方式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基座内的部分结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牛奶饮料加热搅拌机的微动开关的另一种启动方式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杯体;200、基座;

110、搅拌器;120、把手;130、搅拌轴;140、杯盖;150、导热板;160、隔离罩;111、从动磁铁;161、提拿杆;

210、发热盘;220、测温组件;230、电子控制板;240、微动开关;250、容纳腔;260、支撑圈;270、第一杠杆组件;2101、中心盲孔;2102、同心细纹;2301、按键电子板;2302、按键开关;

221、安装座;222、温控器;2221、感温套;2222、NTC热敏电阻;2211、安装孔;2212、外圆柱;2223、感温面;2224、定位扁方;

251、隔热圈;253、第一径向开口;254、第二径向开口;255、磁力驱动件;256、第一凸块;257、第一凹槽;258、第三径向开口;2511、腔壁;2512、法兰边;2513、上端孔;2514、下端孔;

261、支撑壁;262、支撑底板;263、支撑块;264、驱动装置;265、磁性驱动盘;2651、主动磁铁;

271、第一端;272、第二端;273、凸起部;274、杠杆转轴;275、磁力受驱件;276、第二凹槽;277、启动板;278、杠杆通孔;279、连接部;2721、第一导向通孔;2722、长条孔;2723、连接孔;2731、按压面;

281、第一弹性件;282、第一导向柱;283、第一限位件;284、连接板;285、第二导向柱;286、第二限位件;287、第三导向柱;288、第三限位件;289、连接柱;2810、连接件;2841、第二导向通孔;2842、第三导向通孔;291、第一弹性复位件;292、第二杠杆组件;293、按压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首先需要说明地是,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牛奶饮料加热搅拌机,包括杯体100、搅拌器110、隔离罩160和基座200,在基座200内设有发热盘210、隔热圈251、支撑圈260、驱动装置264、固定连接于驱动装置264输出轴上的磁性驱动盘265、测温组件220、第一杠杆组件270、电子控制板230、按键电子板2301和微动开关240;其中,杯体100用于容纳牛奶饮料,杯体100与基座200之间为可分离设置,基座200上端具有用于容置杯体100的容纳腔250,发热盘210设置于容纳腔250的底部以对杯体100的底部加热,测温组件220用于与杯体100的侧壁接触测温,搅拌器110用于对杯体100内的牛奶进行搅拌,驱动装置264优选为电机,磁性驱动盘265内设置有主动磁铁2651,搅拌器110内设置有与主动磁铁2651磁吸匹配的从动磁铁111,主动磁铁2651和从动磁铁111优选为钕铁硼磁铁,磁性驱动盘265随驱动装置264转动时,磁性驱动盘265通过磁力带动搅拌器110对杯体100内的牛奶饮料旋转搅拌,以制作牛奶泡;发热盘210、驱动装置264、测温组件220、微动开关240和按键电子板2301均与电子控制板230电连接。

如图1和图2所示,杯体100上可以但不局限为设置有手柄120,杯体100上端开口处设置有杯盖140,杯体100的内底面中心设置有搅拌轴130,搅拌器110套设在搅拌轴130上且可绕搅拌轴130转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搅拌轴130通过焊接或铆接固定于杯体100的内底面,搅拌器110可拆卸地套设在搅拌轴130上。其他实施方式中,搅拌轴130也可以先与一底板垂直铆接固定为一支架,底板的外侧可设有提拿件,该支架的底板可分离地设置于杯体100的内底面中心的凹陷内,搅拌器110转动套设在搅拌轴130上。其中,搅拌器110的内孔的顶面与搅拌轴130的顶端之间为点接触支撑,以减少搅拌器110旋转时的摩擦力。本实施例中的杯体100可以但不局限为由不锈钢板材拉伸制成,杯体100的外底面上通过钎焊或者其他方式固定有导热板150,导热板150可以为铝板或其它导热材料制成的板。需要说明地是,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当杯体100为铝板或者其他导热材料拉伸而成时,其底面无需再额外设置导热板;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当杯体100为玻璃杯时,其底部连接设置有导热板。

如图1至图3所示,发热盘210下端面的中心处设有中心盲孔2101,中心盲孔2101用于缩短磁性驱动盘265与搅拌器110之间的磁力驱动距离,通过加大主动磁铁2651和从动磁铁111之间的磁性吸力、以及搅拌器110的内孔与搅拌轴130的顶端之间采用减少摩擦力的点接触支撑和搅拌器110的轻量化设计,来确保磁性驱动盘265能可靠地磁力驱动搅拌器110旋转搅拌,从而避免现有技术中在发热盘中心开设通孔的缺陷;发热盘210的加热面上设有若干同心细纹2102,用于提高发热盘210对杯体100底部的加热效率。

隔离罩160活动设置于杯体100的内底面上,隔离罩160可以但不局限为大致呈半球形或者锥形,也可以是其它形状,隔离罩160罩设于搅拌器110的外围,并与搅拌器110间隔开,隔离罩160上设置有若干通槽和/或通孔,隔离罩160的最大外圆直径小于杯体100下端的内径,隔离罩160用于当向杯体100内添加巧克力块或其它块状调味料时、阻挡巧克力块或其它块状调味料与磁力搅拌器110接触、以避免块状调味料阻扰搅拌器110旋转搅拌。隔离罩160上设置有提拿杆161,以便于隔离罩160的取放,提拿杆161与隔离罩160之间可以通过螺纹连接或弹性扣位连接等方式可拆卸连接,也可以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或者为一体结构;可以理解地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放置隔离罩160,例如,当只是牛奶加热或打牛奶泡时,无需放置隔离罩160,其中,隔离罩160可以但不局限为采用不锈钢板材拉伸而成。

如图1至图3所示,支撑圈260包括支撑壁261、支撑块263和支撑底板262,支撑块263位于支撑臂261内侧。驱动装置264固定在支撑圈260的中心处、并与搅拌器110竖直同中心轴线设置,微动开关240连接在支撑圈260上。隔热圈251和支撑圈260可以但不局限为由耐温隔热材料PPS(聚苯硫醚)制成,也可采用其它耐温隔热材料。

如图1至图4所示,隔热圈251包括环形的腔壁2511和腔壁2511的下部外周沿径向向外延伸形成的法兰边2512,其中腔壁2511内侧与发热盘210的同心细纹2102加热面形成容纳腔250,隔热圈251具有上端孔2513和下端孔2514,且上端孔2513的直径小于下端孔2514的直径,发热盘210的外径大于上端孔2513的直径,略小于或者等于下端孔2514的直径,发热盘210的厚度等于或者略小于下端孔2514的高度,发热盘210套设于下端孔2514中并由支撑圈260支撑,隔热圈251与支撑圈260紧固连接以固定发热盘210、并且一同连接固定于基座200的内壁上。如图3和图4所示,在腔壁2511上开设有第一径向开口253和第二径向开口254,在第一径向开口253和第二径向开口254之间、并位于法兰边2512上固定设有杠杆转轴274,在第一径向开口253的两侧设有第一凸块256,第一凸块256上开设有第一凹槽257,在第一凹槽257内优选采用耐温胶固定复位组件的磁力驱动件255,磁力驱动件255优选为磁铁或者磁性金属片,也可以是其它磁性件。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径向开口253和第二径向开口254的形状不限,只要能够供相应部件在第一径向开口253或第二径向开口254处穿过并到达容纳腔250中即可,例如可以为贯穿腔壁2511的通孔,也可以为贯穿腔壁2511上端面的开口通槽,或其它形状。

如图3至图9所示,第一杠杆组件270包括第一端271、第二端272和连接部279,连接部279上设有杠杆通孔278,杠杆通孔278转动连接于杠杆转轴274,在第一端271处设有凸起部273和第二凹槽276,在第二凹槽276内优选采用耐温胶固定复位组件的磁力受驱件275,在第二端272上设有第一导向通孔2721和连接孔2723,第二端272向下延伸形成有用于启动微动开关240的启动板277;其中,凸起部273的前端的按压面2731由第一径向开口253伸入容纳腔250边缘2-5mm左右,按压面2731设置为导入斜面,导入斜面的上端相对于下端向外侧倾斜,以便于被杯体100推动;磁力受驱件275为磁铁,磁力受驱件275与磁力驱动件255之间能够通过磁力吸合从而使第一杠杆组件270复位;第一杠杆组件270采用耐温隔热材料PPS(聚苯硫醚)制作,也可以选用其它耐温隔热材料。

如图3、图4以及图10至图13所示,测温组件220包括安装座221和温控器222,温控器222设有定位扁方2224,温控器222套设在安装座221的安装孔2211中、并由定位扁方2224定位定向,温控器222与安装孔2211优选采用耐温胶固定;温控器222包括感温套2221和套设于感温套2221中的NTC(Nega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热敏电阻2222,NTC优选采用耐温胶固定在感温套2221中;感温套2221可以但不局限为铝套,感温套2221前端的感温面2223具有与杯体100下端外侧面弧度匹配的弧形面、以便更好地贴合感温。安装座221采用耐温隔热材料PPS制作,也可选择其它耐温材料。

请结合参阅图3至图5以及图10至图13,测温组件220与第二端272连接方式如下:安装座221上的第一导向柱282与第二端272上的第一导向通孔2721导向连接,安装座221上的外圆柱2212穿设在第二端272上的连接孔2723中,第一弹性件281套设于外圆柱2212上、其两端分别抵顶于安装座221与第二端272之间,第一限位件283连接于第一导向柱282的端面内孔、以将测温组件220连接在第二端272上,测温组件220相对于第二端272可以直线往复移动;其中,第一弹性件281优选但不局限为压缩弹簧,例如,也可采用硅胶件,第一弹性件281起到适当压紧的作用,以便温控器222的感温面2223与杯体100侧壁更好地贴合测温;第一限位件283为螺丝。

如图9和图11所示,第一导向通孔2721和第一导向柱282之间留有适当间隙,第二端272的连接孔2723与安装座221的外圆柱2212之间留有适当间隙,当测温组件220贴紧杯体100下端且第一弹性件281被压缩时,测温组件220能自动调整,使其感温面2223与杯体100下端的圆弧面更好地匹配贴合。

具体地,结合图1和图9,测温组件220的测温以及微动开关240的启动过程如下,当杯体100容置于容纳腔250中时,杯体100的侧壁按压第一端271的凸起部273使第一杠杆组件270绕杠杆转轴274转动,通过第二端272推动测温组件220由第二径向开口254伸入容纳腔250的边缘与杯体100的侧壁接触测温,与此同时,启动板277按压微动开关240的弹片,接通电路。从图9中可以看出,杯体100放置在容纳腔250中后,第一端271的凸起部273和测温组件220分别与杯体100的侧壁贴合。

具体地,结合图2和图8,测温组件220的复位以及微动开关240的断开过程如下,当杯体100离开容纳腔250时,位于第一径向开口253处的磁力驱动件255对第一杠杆组件270的第一端271处的磁力受驱件275产生磁吸力作用,使第一杠杆组件270绕杠杆转轴274转动而复位,此时,凸起部273伸入至容纳腔250中,测温组件220从容纳腔250的边缘退出、并位于第二径向开口254内,与此同时,启动板277离开微动开关240的弹片,微动开关断开电路;其中,通过调节复位组件的磁力驱动件255与磁力受驱件之间的磁吸力大小,可以既保持复位组件的可靠磁吸复位,又能使杯体100置入容纳腔250时不至于阻力过大。

需要说明地是,复位组件的结构并不局限于上述情况,例如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设置第二弹性复位件,第二弹性复位件给第一杠杆组件270提供使第二端272和测温组件220离开容纳腔250的边缘的力,第二弹性复位件使测温组件220离开发热盘210的外边缘。

本实施例提供的牛奶饮料加热搅拌机,通过杯体侧壁推动第一杠杆组件转动,第一杠杆组件进而推动测温组件与杯体侧壁接触测温,且当杯体离开容纳腔时,复位组件能使测温组件离开容纳腔的边缘、退回到第二径向开口内,避免测温组件受发热盘余热的炙烤,一方面,测温组件既不与发热盘接触,又不会直接受到发热盘余热的炙烤,可降低发热盘热量对测温组件测温的影响,能提高测温精度、尤其是提高连续多次加热时的测温精度,使牛奶温度处于较佳的发泡温度预设值,同时搅拌更充分,进而提高奶泡细腻度,提升口感和用户体验;另一方面,发热盘上无需开设供测温组件和微动开关启动杆通过的通孔,也无需在发热盘中心开设通孔,发热盘的完整性好,提高了加热效率,同时避免了通孔可能漏水的安全隐患;再一方面,通过杠杆组件推动测温组件测温,结构简单、方便制造、容易装配、生产成本低,且能够保持测温组件与杯体侧壁的良好接触,确保测温可靠。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一的原理相同,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杠杆组件270的第二端272与测温组件220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同。

具体地,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中,在测温组件220与第二端272之间设置有连接板284,第二径向开口254两侧的腔壁2511上设置有第二导向柱285,连接板284通过第二导向通孔2841与第二导向柱285活动导向连接,第二导向柱285的两端分别与腔壁2511和第二限位件286连接,第二限位件286用于防止连接板284与腔壁2511脱离;连接板284与测温组件220之间通过第三导向柱287活动导向连接,第三导向柱287穿设于连接板284上的第三导向通孔2842中,第三导向柱287的两端分别与测温组件220和第三限位件288连接,第三限位件288用于防止连接板284与测温组件220脱离,第一弹性件281设置于连接板284与测温组件220之间;第二端272与连接板284通过连接柱289活动连接,第二端272上设置有与连接柱289滑动配合的长条孔2722,连接柱289穿设于长条孔2722中,且连接柱289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板284和连接件2810连接,可理解地,为了保证第二端272能够相对于连接柱289转动,长条孔2722应当沿水平方向设置;为了安装方便、第二限位件286、第三限位件288和连接件2810均优选但不局限为螺钉,第二导向柱285、第三导向柱287和连接柱289上分别设置有与第二限位件286、第三限位件288和连接件2810连接的内孔。第二导向柱285、第三导向柱287和连接柱289的数量和分布没有具体限制,但为了保证运动的稳定性,第二导向柱285、第三导向柱287和连接柱289的数量均优选为至少两个。第二端272与测温组件220的这种连接方式中,测温组件220能够相对于容纳腔250作直线运动,进而保证测温组件220能够与杯体100的侧壁接触测温;本实施例的测温组件220测温过程和第一杠杆组件270以及测温组件的复位过程与上述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需要说明地是,测温组件220的安装方式并不局限于上述情况,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测温组件220活动连接于腔壁2511上或者基座200上,例如通过第二弹性件将测温组件220活动连接于腔壁2511上,第二端272推动测温组件220克服第二弹性件的弹力与杯体100的侧壁接触测温。

本实施例的微动开关240的启动或断开方式与上述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一和二的原理相同,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容纳腔250的腔壁2511上开设有第三径向开口258,通过转动设置于第三径向开口258处的启动件以及第一弹性复位件291来启动或断开微动开关240。

如图15和图16所示,启动件包括转动连接于腔壁2511外侧的第二杠杆组件292,第二杠杆组件292的两端分别为用于与杯体100接触的启动端和用于按压微动开关240的按压端。容纳腔250的腔壁2511上设置有供启动件的一端穿过的第三径向开口258,杯体100容置于容纳腔250中时,杯体100的侧壁挤压启动件的启动端以使得启动件的按压端按压并开启微动开关240,第一弹性复位件291用于给启动件的按压端提供离开微动开关240的力;优选地,启动端包括第二导向斜面,第二导向斜面的上端相对于下端向外侧倾斜。

本实施例的测温和复位过程与上述实施例二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三的原理相同,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启动件包括可上下滑动的按压杆293。

如图17所示,启动件的结构和开断形式可以如下:启动件包括可上下滑动地设置于基座200内的按压杆293,按压杆293的两端分别为用于与杯体100的底部接触的启动端和用于与微动开关240接触的按压端,可选地,按压杆293大致呈L形,优选地,其启动端用于与杯体100接触的面为第三导向斜面,第三导向斜面的上端相对于下端向外侧倾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和技术方案,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