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收放的上人爬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92223发布日期:2019-11-09 00:02阅读:6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折叠收放的上人爬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折叠收放的上人爬梯。



背景技术:

在屋面的施工中,大跨度的单层建筑结构需要设置1-2个室外的检修和消防爬梯,建筑设计规范规定这种爬梯需要固定在2.0m及以上的高度,因此,需要另行配置一个2.3m及以上的活动爬梯,在使用时首先将活动爬梯移动到固定爬梯的下部,这种爬梯一般都是由钢结构焊接而成,其重量就会相对较重,使用时需要两个人才能将其搬至固定式爬梯处,使用时,使用人员首先需要将活动爬梯固定与固定式爬梯固定,再攀登至固定式爬梯,这种传统的做法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活动爬梯在使用后需将其取下,为防止儿童上去还要将其搬到库房或者其他地方储藏起来,再次使用时再将其搬出,使用及其不方便;第二、如果遇到一些特殊情况,如火灾等时不能紧急使用爬梯,因此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一种可折叠收放的上人爬梯,折叠爬梯平固定在固定爬梯的下边,在需要时只需要将折叠爬梯拉下,本申请的关键技术在于:折叠爬梯能够很方便的上下升降,整个过程一个人就可完成,因此具有极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是提供一种可折叠收放的上人爬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折叠收放的上人爬梯,包括墙体1、扶手2、上部固定爬梯3、支撑杆4、脚踏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墙体1的一侧通过预制连接杆与上部固定爬梯3连接,预制连接杆预先埋在墙体1内,上部固定爬梯3的另一侧设有扶手2,扶手2通过连杆与上部固定爬梯3焊接,扶手2对称设在上部固定爬梯3 的两侧;所述的上部固定爬梯3的底部设有支撑杆4,支撑杆4的上部与上部固定爬梯3焊接,其下部与地面通过预埋的螺栓连接,支撑杆4的外侧等间距设有脚踏板5,所有脚踏板5与支撑杆4接触的位置设有挡板12,支撑杆4的底部设有活动推板7,所有脚踏板5靠近墙体1的一侧设有连接销轴14,连接销轴14与活动连杆6转动连接,活动连杆6由两个能相互转动的连杆组成。

所述的上部固定爬梯3的底部设有自锁连接环10,自锁连接环10通过钢绳与固定爬梯3的下底面固定。

所述的挡板12为圆形挡板,挡板12与支撑杆4焊接,挡板12的外围直径从上往下依次增大。

所述的脚踏板5从上往下依次为第一脚踏板51、第二脚踏板52、第三脚踏板53、第四脚踏板54,各个脚踏板的上部均设有防滑胶垫,第二脚踏板52、第三脚踏板53、第四脚踏板54的右侧均延伸出一段,且第三脚踏板53的延伸段大于第二脚踏板52的延伸段,第四脚踏板54的延伸段大于第三脚踏板53的延伸段,即脚踏板5的宽度从上往下依次增大,第一脚踏板51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第一锥形卡套5101,第二脚踏板52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第二锥形卡套5201,第三脚踏板53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第三锥形卡套5301,第四脚踏板54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第四锥形卡套5401。

所述的活动推板7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稳定支架8,稳定支架8与活动推板 7固定连接,活动推板7的中间位置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预设卡块9,预设卡块9固定在地面,设有预设卡块9的上部设有圆形通孔,圆形通孔内设有插销11,预设卡块9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卡套13,卡套13与活动推板7焊接,当需将脚踏板5推到上部固定爬梯3的底部时,先将插销11从预设卡块9的通孔内抽出,再将活动推板7通过稳定支架8拉起,此时再将插销11插入卡套13内,插销11在卡套13内可实现对插销11的固定,活动推板7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第五锥形卡套71,第五锥形卡套71与挡板12配合。

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只需将折叠梯拉下即可,使用后只需将其推上去即可,使用及其方便;第二、折叠爬梯能够很方便的上下升降,整个过程一个人就可完成,因此具有极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N-N面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墙体1、扶手2、上部固定爬梯3、支撑杆4、脚踏板5、第一脚踏板 51、第二脚踏板52、第三脚踏板53、第四脚踏板54,第二脚踏板52、第一锥形卡套5101、第二锥形卡套520、第三锥形卡套5301、第四锥形卡套5401。活动连杆6、活动推板7、第五锥形卡套71、稳定支架8、预设卡块9、自锁连接环10、挡板12、卡套13、连接销轴1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有益效果进一步说明。

一种可折叠收放的上人爬梯,包括墙体1、扶手2、上部固定爬梯3、支撑杆4、脚踏板5,所述的墙体1的一侧通过预制连接杆与上部固定爬梯3连接,预制连接杆预先埋在墙体1内,上部固定爬梯3的另一侧设有扶手2,扶手2通过连杆与上部固定爬梯3焊接,扶手2对称设在上部固定爬梯3的两侧;所述的上部固定爬梯3的底部设有支撑杆4,支撑杆4的上部与上部固定爬梯3焊接,其下部与地面通过预埋的螺栓连接,支撑杆4的外侧等间距设有脚踏板5,所有脚踏板5与支撑杆4接触的位置设有挡板12,支撑杆4的底部设有活动推板7,所有脚踏板5靠近墙体1的一侧设有连接销轴14,连接销轴14与活动连杆6转动连接,活动连杆6由两个能相互转动的连杆组成。

所述的上部固定爬梯3的底部设有自锁连接环10,自锁连接环10通过钢绳与固定爬梯3的下底面固定,在不使用伸缩梯时将其推到上部固定爬梯3的底部将稳定支架8套在自锁连接环10内即可实现对脚踏板5的固定。

所述的挡板12为圆形挡板,挡板12与支撑杆4焊接,挡板12的外围直径从上往下依次增大,所述的脚踏板5从上往下依次为第一脚踏板51、第二脚踏板52、第三脚踏板53、第四脚踏板54,各个脚踏板的上部均设有防滑胶垫,第二脚踏板52、第三脚踏板53、第四脚踏板54的右侧均延伸出一段,且第三脚踏板53的延伸段大于第二脚踏板52的延伸段,第四脚踏板54的延伸段大于第三脚踏板53的延伸段,即脚踏板5的宽度从上往下依次增大,第一脚踏板51 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第一锥形卡套5101,第二脚踏板52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第二锥形卡套5201,第三脚踏板53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第三锥形卡套5301,第四脚踏板54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第四锥形卡套5401,第一锥形卡套5101、第二锥形卡套5201、第三锥形卡套5301、第四锥形卡套5401的顶部均设有通孔,第一锥形卡套5101顶部的通孔与最上部的挡板12配合,第二锥形卡套5201顶部设有的通孔能够通过与第一锥形卡套5101配合的挡板12,第三锥形卡套5301 顶部设有的通孔能够通过与第一锥形卡套5101、第二锥形卡套5201配合的挡板12,以此类推,第四锥形卡套5401顶部设有的通孔能够通过与第一锥形卡套 5101、第二锥形卡套5201以及第三锥形卡套5301配合的挡板12。

所述的活动推板7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稳定支架8,稳定支架8与活动推板 7固定连接,活动推板7的中间位置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预设卡块9,预设卡块9固定在地面,设有预设卡块9的上部设有圆形通孔,圆形通孔内设有插销 11,预设卡块9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卡套13,卡套13与活动推板7焊接,当需将脚踏板5推到上部固定爬梯3的底部时,先将插销11从预设卡块9的通孔内抽出,再将活动推板7通过稳定支架8拉起,此时再将插销11插入卡套13内,插销11在卡套13内可实现对插销11的固定,活动推板7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第五锥形卡套71,第五锥形卡套71与挡板12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指示的方位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