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和包括该泵的餐具清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37803发布日期:2019-07-24 08:48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泵和包括该泵的餐具清洗机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5年8月18日、申请号为201580037074.5、发明名称为“泵和包括该泵的餐具清洗机”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泵和包括该泵的餐具清洗机。



背景技术:

餐具清洗机是一种将清洗水喷射到待清洗物体上以从这些物体上去除异物的家用电器。

常规的餐具清洗机通常包括:桶,所述桶限定清洗空间;搁架,所述搁架设置在桶中以接收待清洗物体;喷射臂,所述喷射臂被构造成向所述搁架喷射清洗水;集水器,所述集水器被构造成存储清洗水;和泵,所述泵被构造成将存储在集水器中的清洗水供应至所述喷射臂。

同时,常规餐具清洗机的一些实例被构造成使用加热的清洗水(热水)来清洗待清洗物体或者向待清洗物体供应蒸汽来清洗物体或对物体消毒。

通常,使用热水的餐具清洗机被构造成使用设置在集水器中的加热器来加热集水器中存储的清洗水以产生热水。

在此情形中,加热器在集水器中暴露,结果,加热器接触清洗水。因此,在常规的餐具清洗机中,有必要控制集水器中的水位,使得加热器不暴露以防止加热器过热。

另外,在常规的餐具清洗机中,仅当加热器接触清洗水时,才从加热器向清洗水传递热量。因此,异物附着于加热器的表面,从而降低了热交换效率。此外,加热器的表面倾向于发生腐蚀,这也降低了加热器的耐久性。

另一方面,使用蒸汽的餐具清洗机被分类为使用设置在集水器中的加热器来产生蒸汽的餐具清洗机或者使用额外的蒸汽发生器来产生蒸汽的餐具清洗机。

使用设置在集水器中的加热器来产生蒸汽的餐具清洗机与使用设置在集水器中的加热器来产生热水的餐具清洗机具有相同的问题。

同时,在蒸汽发生器包括被构造成存储水的存储单元和设置在存储单元中以加热存储单元中存储的水的加热器的情形中,使用蒸汽发生器来产生蒸汽的餐具清洗机也与使用设置在集水器中的加热器来产生热水的餐具清洗机具有相同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本发明涉及基本消除了由于现有技术的限制和缺点而导致的一个或多个问题的泵和包括该泵的餐具清洗机。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同时执行加热清洗水的功能和使清洗水循环的功能的泵和包括该泵的餐具清洗机。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被构造成具有其中易于实现加热器和清洗水之间的热交换的结构的泵和包括该泵的餐具清洗机。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即使在不控制清洗水的水位时仍能够防止加热器过热的泵和包括该泵的餐具清洗机。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最小化将被供应以产生热水或蒸汽的清洗水的量的泵和包括该泵的餐具清洗机。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加热清洗水的加热器的效率降低并防止加热器的耐久性降低的泵和包括该泵的餐具清洗机。

本发明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可拆卸的加热器的泵和包括该泵的餐具清洗机。

本发明额外的优点、目的和特征将部分地在随后的说明中阐述,并且将部分地由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下文的内容时理解或可以通过本公开的实践来领会。通过在书面说明和其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特别指出的结构可以实现并获得本发明的目的和其它优点。

问题解决方案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提供了一种泵,包括:

本体;

分隔壁,所述分隔壁被构造成将所述本体的内部划分成两个空间;

第一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位于所述分隔壁下方,所述第一腔室具有引入部分,水通过所述引入部分被引入;

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位于所述分隔壁上方,所述第二腔室具有排放部分,水通过所述排放部分被排出;

连通孔,所述连通孔穿过所述分隔壁而形成,以允许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通过所述连通孔而彼此连通;

叶轮,所述叶轮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中,以使水移动到所述排放部分;

外壳,所述外壳被构造成限定所述第一腔室的底表面,所述外壳由导体制成;

收容凹槽,所述收容凹槽形成在所述外壳中并且朝向所述第一腔室的内部突出;

加热器,所述加热器被构造成加热所述外壳并且被安装在所述收容凹槽的内侧,使得所述加热器位于所述第一腔室的外侧;以及

蒸汽排放端口,所述蒸汽排放端口穿过所述第一腔室而形成,以允许通过所述蒸汽排放端口排放蒸汽。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餐具清洗机,包括:

桶,所述桶被构造成收容待清洗物体;

喷射臂,所述喷射臂被构造成将清洗水喷射到所述待清洗物体;

蒸汽供应单元,所述蒸汽供应单元被构造成向所述桶供应蒸汽;

集水器,所述集水器被构造成存储清洗水;以及

泵,所述泵被构造成将存储在所述集水器中的清洗水供应至所述喷射臂,其中,所述泵包括:

本体;

分隔壁,所述分隔壁被构造成将所述本体的内部划分成两个空间;

第一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位于所述分隔壁下方,所述第一腔室具有与所述集水器连通的引入部分;

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位于所述分隔壁上方,所述第二腔室具有与所述喷射臂连通的排放部分;

连通孔,所述连通孔穿过所述分隔壁而形成,以允许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通过所述连通孔而彼此连通;

叶轮,所述叶轮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中,以使清洗水移动到所述排放部分;

外壳,所述外壳被构造成限定所述第一腔室的底表面,所述外壳由导体制成;

收容凹槽,所述收容凹槽形成在所述外壳中并且朝向所述第一腔室的内部突出;

加热器,所述加热器被构造成加热所述外壳并且被安装在所述收容凹槽的内侧,使得所述加热器位于所述第一腔室的外侧;和

蒸汽排放端口,所述蒸汽排放端口被构造成允许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蒸汽供应单元通过所述蒸汽排放端口而彼此连通。

为了实现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并且根据本发明的意图,如在这里所体现并一般性地描述的,一种泵包括:本体;分隔壁,所述分隔壁被构造成将本体的内部划分成两个空间;第一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位于分隔壁下方,第一腔室具有通过其引入水的引入部分;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位于分隔壁上方,第二腔室具有通过其排放水的排放部分;连通孔,所述连通孔穿过分隔壁形成,以允许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通过该连通孔相互连通;叶轮,所述叶轮设置在第二腔室中,以将水移动到排放部分;外壳,所述外壳被构造成限定第一腔室的底表面,该外壳由导体制成;加热器,所述加热器被构造成加热上述外壳;和蒸汽排放端口,所述蒸汽排放端口穿过第一腔室形成,以允许通过第一腔室排放蒸汽。

上述泵可以还包括引导件,所述引导件被构造成基于第一腔室中的水位将第一腔室的内部空间划分成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其中,蒸汽排放端口位于第一区域中,蒸汽排放端口不位于第二区域中。

第一区域可以具有比第二区域的更大的容积。

加热器可以构造成使得:由该加热器的被构造成加热第一区域中的液体的部分产生的热量大于由加热器的被构造成加热第二区域中的液体的部分产生的热量。

加热器可以构造成使得:加热器的被构造成加热第一区域中的液体的部分的长度大于加热器的被构造成加热第二区域中的液体的部分的长度。

所述引导件可以从分隔壁朝向外壳突出,使得引导件的自由端并不接触外壳。

所述引导件可以包括:基部,所述基部位于第一区域中,以包围所述连通孔的外周表面的一部分;第一板,所述第一板连接在所述基部的一端和第一腔室的内周表面之间,以将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彼此分开;和第二板,所述第二版连接在所述基部的另一端和第一腔室的内周表面之间,以将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彼此分开。

所述引入部分可以位于第一区域中。

所述引导件可以包括:第一基部,所述第一基部位于第二区域中,以包围所述连通孔的外周表面的一部分;第一板,所述第一板连接在所述第一基部的一端和第一腔室的内周表面之间,以将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彼此分开;和第二板,所述第二板连接在所述第一基部的另一端和第一腔室的内周表面之间,以将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彼此分开。

所述引入部分可以位于第二区域中。

所述外壳可以被可拆卸地安装到本体。

所述泵可以包括还设置在蒸汽排放端口中以允许将第一腔室中的流体排出到外部并防止流体被引入第一腔室中的阀。

所述加热器、外壳、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可以沿着本体的高度方向依次堆叠,使得所述加热器、外壳、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沿竖直方向排列。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一种餐具清洗机包括:桶,所述桶被构造成收容待清洗物体;喷射臂,所述喷射臂被构造成将清洗水喷射到待清洗物体上;蒸汽供应单元,所述蒸汽供应单元被构造成向桶供应蒸汽;集水器,所述集水器被构造成存储清洗水;和泵,所述泵被构造成将存储在集水器中的清洗水供应至喷射臂,其中,所述泵包括:本体;分隔壁,所述分隔壁被构造成将所述本体的内部划分成两个空间;第一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位于分隔壁下方,第一腔室具有与集水器连通的引入部分;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位于分隔壁上方,第二腔室具有与喷射臂连通的排放部分;连通孔,所述连通孔穿过分隔壁形成,以允许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通过该连通孔相互连通;叶轮,所述叶轮设置在第二腔室中,以将清洗水移动到排放部分;外壳,所述外壳被构造成限定第一腔室的底表面,所述外壳由导体制成;加热器,所述加热器被构造成加热外壳;和蒸汽排放端口,所述蒸汽排放端口被构造成允许第一腔室和蒸汽供应单元通过该蒸汽排放端口相互连通。

该餐具清洗机可以还包括引导件,该引导件被构造成基于第一腔室中的水位将第一腔室的内部空间划分成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其中,蒸汽排放端口位于第一区域中,蒸汽排放端口不位于第二区域中。

该第一区域可以具有比第二区域的更大的容积。

该加热器可以构造成使得:由加热器的被构造成加热第一区域中的液体的部分产生的热量大于由加热器的被构造成加热第二区域中的液体的部分产生的热量。

所述引入部分可以位于第一区域中,并且所述引导件可以包括:基部,所述基部位于第一区域中,以包围所述连通孔的外周表面的一部分;第一板,所述第一板连接在所述基部的一端和第一腔室的内周表面之间,以将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彼此分开;和第二板,所述第二板连接在所述基部的另一端和第一腔室的内周表面之间,以将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彼此分开。

所述引入部分可以位于第二区域中,并且所述引导件可以包括:第一基部,所述第一基部位于第二区域中,以包围所述连通孔的外周表面的一部分;第一板,所述第一板连接在所述第一基部的一端和第一腔室的内周表面之间,以将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彼此分开;和第二板,所述第二板连接在所述第一基部的另一端和第一腔室的内周表面之间,以将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彼此分开。

该餐具清洗机可以还包括第二基部,该第二基部位于第一区域中,以包围连通孔的外周表面并将第一基部的一端连接到第一基部的另一端,其中,从分隔壁到第二基部的自由端的距离可以小于从分隔壁到第一基部的自由端的距离。

所述外壳可以被可拆卸地安装到本体。

该餐具清洗机可以还包括设置在蒸汽排放端口和蒸汽供应单元中的至少一个中的阀,以允许将第一腔室中的流体排出到外部并防止流体被引入第一腔室中。

所述加热器、外壳、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可以沿着泵的高度方向依次堆叠,使得所述加热器、外壳、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沿竖直方向排列。

应该理解,本发明的上述一般性说明和下文的详细说明均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旨在对于要求保护的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的解释。

本发明的有利效果

本发明具有如下效果:提供了一种能够同时执行加热清洗水的功能和使清洗水循环的功能的泵和包括该泵的餐具清洗机。

另外,本发明具有如下效果:提供了一种被构造成具有其中易于实现加热器和清洗水之间的热交换的结构的泵和包括该泵的餐具清洗机。

另外,本发明具有如下效果:提供了即使在不控制清洗水的水位时仍能够防止加热器过热的泵和包括该泵的餐具清洗机。

另外,本发明具有如下效果:提供了一种能够最小化将被供应以产生热水或蒸汽的清洗水量的泵和包括该泵的餐具清洗机。

另外,本发明具有如下效果:提供了一种能够防止加热清洗水的加热器的效率降低并防止加热器的耐久性降低的泵和包括该泵的餐具清洗机。

另外,本发明具有如下效果:提供了一种包括可拆卸的加热器的泵和包括该泵的餐具清洗机。

附图说明

被包括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被结合在本申请中并构成其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个或多个)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餐具清洗机的实例的视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泵的实例的视图;

图3是示出其中本体和加热器组件相互联接的结构的实例的视图;

图4到图6是示出设置在泵处的分隔壁的实例的视图;

图7和图8是示出该分隔壁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视图;并且

图9到图1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泵和餐具清洗机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地参考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其实例在附图中示出。

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的术语均对应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的术语,除非这些术语被专门地定义。如果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术语与通常的术语相矛盾,则可以基于它们的如本说明书中使用的含义来理解这些术语。

在这里应该指出,下文中将描述的装置的构造和控制方法仅是为了示意性的意图而给出的,而且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在所有附图中,尽可能地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同时执行移动清洗水的功能和加热清洗水的功能的泵8和包括该泵的装置。图1是以实例方式示出包括在餐具清洗机中的根据本发明的泵8的情形的视图。

除了餐具清洗机之外,根据本发明的泵8可以包括在各种装置中。然而,在下文中,为了描述方便起见,将描述泵8包括在餐具清洗机100中的情形。

如图1中所示,餐具清洗机100可以包括:机壳1;桶11,所述桶11设置在机壳1中,以限定清洗空间;喷射臂3和5,所述喷射臂3和5被构造成向待清洗物体喷射清洗水;和泵8,所述泵8被构造成将清洗水供应至喷射臂3和5。

桶11中可以设置有在其中接收待清洗物体的搁架。该搁架可以包括设置在桶11的上部区域中的上搁架191和设置在上搁架191下方的下搁架193。

桶11由设置在机壳1的一个表面处的门16打开和关闭,以便使用者打开门16并从桶11取出搁架191和193。

在该搁架包括上搁架191和下搁架193的情形中,喷射臂3和5可以包括被构造成向上搁架191喷射清洗水的上臂3和被构造成向下搁架193喷射清洗水的下臂5。

由喷射臂3和5喷射到待清洗物体的清洗水(桶11中保留的清洗水)可以收集在集水器13中。

集水器13设置在桶11下方以存储清洗水。集水器盖15可以将集水器13与桶11分隔开。在此情形中,集水器盖15可以设置有收集孔151,桶11的内部通过该收集孔151而与集水器13的内部连通。

同时,集水器13通过供水通道135连接到水源(未示出)。供水通道135可以由供水阀136打开和关闭,供水阀136由控制器(未示出)控制。

存储在集水器13中的清洗水通过排放通道137和排放泵139被从餐具清洗机排放出去。

存储在集水器13中的清洗水通过泵8和供应通道7供应到喷射臂3和5。供应通道7可以包括:连接通道77,所述连接通道77连接到泵8;第一供应通道71,所述第一供应通道71连接在连接通道77和上臂3之间;和第二供应通道73,所述第二供应通道73连接在通道77和下臂5之间。

上臂3能够可旋转地联接到第一供应通道71,并且下臂5能够可旋转地联接到第二供应通道73。

第一供应通道71和第二供应通道73从连接通道77分支。在此情形中,被构造成打开和关闭第一供应通道71和第二供应通道73的切换阀75可以设置在连接通道77的如下部位处:第一供应通道71和第二供应通道73从该部位分支。

泵8可以包括:本体82,所述本体82固定在机壳1中;分隔壁84,所述分隔壁84被构造成将本体82的内部空间分隔成第一腔室C1和第二腔室C2;连通孔86,连通孔86穿过分隔壁84而形成,以允许第一腔室C1和第二腔室C2通过该连接孔86相互连通;引入部分841,所述引入部分841连接在集水器13和第一腔室C1之间;排放部分849,所述排放部分849连接在第二腔室C2和连接通道77之间;叶轮85,所述叶轮85设置在第二腔室C2中;和加热器组件H,所述加热器组件H设置在第一腔室C1的底表面处。

如图2中所示,本体82可以形成为在其上表面和下表面处敞口的柱体形状。盖823被设置在敞口表面(第二腔室C2的上表面)821处,该敞口表面(第二腔室C2的上表面)821处设在本体82的上部处,并且加热器组件H被分开地联接到设置在本体82的下部处的敞口表面(第一腔室C1的底表面)825处。

因为加热器组件H形成第一腔室C1的底表面,所以泵8可以同时执行加热清洗水的功能和使清洗水循环的功能。另外,因为加热器组件H从泵8外侧分开地联接到本体82,所以加热器组件H可以容易地组装到泵8的本体82或者从泵8的本体82拆下。

叶轮85通过连通孔86将从第一腔室C1引入第二腔室C2中的清洗水移动到排放部分949。叶轮85可以由设置在本体82外侧的驱动单元86旋转。

驱动单元87可以包括固定到盖823的电机871。电机871的旋转轴873可以通过盖823固定到叶轮85。

如图3中所示,加热器组件H可以包括限定第一腔室C1的底表面的外壳81和设置在第一腔室C1外部以加热外壳81的加热器83。因此,加热器83、外壳81、第一腔室C1和第二腔室C2沿着本体82的高度方向依次堆叠,使得加热器83、外壳81、第一腔室C1和第二腔室C2沿竖直方向排列。

外壳81可以由诸如金属的导体制成,使得由加热器83产生的热能能够有效地供应到第一腔室C1中的清洗水。

外壳81可以包括:收容凹槽811,加热器83被收容在所述收容凹槽811中,使得加热器83位于第一腔室C1外侧;和紧固部分812,外壳81通过所述紧固部分812固定到本体82。

收容凹槽811可以形成为能够最大化外壳81的与清洗水交换热的表面积的形状。图3通过实例示出来收容凹槽811朝向第一腔室C1的内部突出的情形。

泵8可以还包括固定到外壳81的加热器盖815,以防止收容在收容凹槽811中的加热器83暴露于收容凹槽811外部。

加热器盖815防止清洗水或异物被供应到加热器83,并且还防止围绕泵8布置的餐具清洗机的构件直接接触加热器83。

紧固部分812可以包括第一延伸部分8121,所述第一延伸部分8121沿着第一延伸部分8121变得更远离收容凹槽811的方向从收容凹槽811的边缘延伸;和第二延伸部分8123,所述第二延伸部分8123被构造成将第一延伸部分8121联接到下敞口表面825。

可以通过弯曲第一延伸部分8121来形成第二延伸部分8123。在此情形中,第一延伸部分8121支撑本体82的设有下敞口表面的一端,并且第二延伸部分8123可以接收本体82的周向表面。

可以在本体82的周向表面处设置有从本体82突出的支撑部分827。在此情形中,紧固部分812还可以包括第三延伸部分8125,所述第三延伸部分8125被构造成将第二延伸部分8123联接到支撑部分827。

第三延伸部分8125可以设置在第二延伸部分8123的自由端处,使得第三延伸部分8125以预定距离8127相互隔开。

因为如上所述地限定本体82的底表面(第一腔室C1的底表面)的外壳81,所以,第一腔室C1中的清洗水可能通过紧固部分812泄漏。因此,有必要防止从第一腔室C1排放的清洗水移动到加热器83。为此,可以进一步在外壳81处设置有凸缘817。

凸缘817可以设置在外壳81上的任何位置处,只要凸缘817能够执行上述功能即可。图3通过实例示出了凸缘817设置在第一延伸部分8121处的情形。

图3所示的凸缘817的特征在于:凸缘817从第一延伸部分8121的边缘朝向机壳1的底表面突出,以包围收容凹槽811的外周。因此,残留在第二延伸部分8123的表面上的清洗水沿着清洗水变得更远离加热器83的方向通过凸缘817移动。因此,即使当第一腔室C1中的清洗水通过紧固部分812泄漏时,仍然防止了清洗水移动到加热器83。

加热器83可以包括:加热器本体831,所述加热器本体831被构造成当电流供应到加热器本体831时产生热能;和第一端子833和第二端子835,所述第一端子833和第二端子835被构造成向加热器本体831供应电流。第一端子833和第二端子835可以暴露于收容凹槽811外部,并可以通过加热器盖815防止加热器本体831暴露于收容凹槽811外部。

因为加热器83位于第一腔室C1外部,所以,加热器83并不接触清洗水。因此,能够防止清洗水和加热器之间的热交换效率由于异物附着到加热器83的表面而降低或能够防止加热器83的表面受到腐蚀,因此,防止了加热器83的耐久性降低。

可以进一步在泵8处设置有定位部分89,以便容易地将加热器组件H联接到本体82。该定位部分89可以包括设置在本体82的支撑部分827处的突起891和设置在第二延伸部分8123中以收容突起891的突起收容凹部893。

突起891可以沿着本体82的高度方向延伸,并且突起收容凹部893可以具有等于第三延伸部分8125中的一个与第三延伸部分8125中的另一个之间的距离8127的宽度。

然而,在有必要均匀地维持加热器组件H的组装方向的情形中(例如,在有必要使设置在加热器83处的两个端子833和835不指向集水器13的情形中),突起收容凹部893可以具有不同于第三延伸部分8125之间的距离8127的宽度。图3通过实例示出了突起收容凹部893的宽度大于第三延伸部分8125之间的距离8127的情形的视图。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加热器组件H中,因为外壳81形成第一腔室C1的底表面,所以在加热器83操作时(电流被供应到加热器83),当叶轮85旋转时,热水(被加热的清洗水)可以供应到喷射臂3和5。

在此情形中,因为加热器83加热了限定第一腔室C1的底表面的外壳82,所以,即使在不控制第一腔室C1中的水位的情况下也能防止加热器83过热并能够最小化将被供应以产生蒸汽或热水的清洗水的量。

在加热器组件H的外壳81形成平行于机壳1的底表面的平面的情形中,这些效果可以最大化。即,在外壳81固定到本体82使得外壳81形成水平平面的情形中,上述效果可以最大化。

因为加热器组件H设置在第一腔室C1的底表面处,所以,在加热器83仅在预定量的清洗水已经供应到第一腔室C1之后运行的情形中,泵8可以用作蒸汽发生器。

然而,为了使泵8具有产生蒸汽的功能,有必要进一步设置有被构造成将第一腔室C1中产生的蒸汽从第一腔室C1排放出去的蒸汽排放端口843。

如图1中所示,蒸汽排放端口843可以通过蒸汽供应单元6与桶11连通。蒸汽供应单元6可以包括固定到桶11的喷嘴61和连接在喷嘴61和蒸汽排放端口843之间的供应管道63。蒸汽排放端口843可以处在低于分隔壁84但高于引入部分841的位置处。

同时,在蒸汽排放端口843设置在第一腔室C1处的情形中,可进一步在蒸汽排放端口843和供应管道63中的至少一个中设置有被构造成防止外部空气被引入第一腔室C1中的阀844。

当外部空气通过蒸汽排放端口843被引入第一腔室C1中时,从喷射臂3和5喷射的清洗水的压力可能降低,或者清洗水可能未供应到喷射臂3和5。其原因在于,如果不在蒸汽排放端口843中设置有阀844,则当叶轮85旋转时,空气可能被引入第一腔室C1中。

阀844可以被构造成将第一腔室C1中的流体从第一腔室C1排放出去并防止外部流体被引入第一腔室C1中。即,阀844可以是仅当第一腔室C1中的压力等于或高于预定基准压力时才打开蒸汽排放端口843(或者蒸汽供应单元6)的止回阀。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泵8中,虽然可以通过供应管道63将第一腔室C1中的蒸汽供应到桶11,但也可以通过与第一腔室C1连通的喷射臂3、5和收集孔151将第一腔室C1中的蒸汽供应到所述桶。

通过经由蒸汽供应单元6和供应通道7连接到泵8的喷射臂3、5并通过经由集水器13连接到泵8的收集孔151将第一腔室C1中的蒸汽供应到桶的特征可以是有利的,其原因在于:蒸汽被从多个点喷射并因此被均匀地供应到桶11中。然而,如果蒸汽流动通道太长,则蒸汽可能在沿着蒸汽流动通道流动时冷凝。因此,可能没有向桶11供应所需的蒸汽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将泵8设计成使得能够通过供应管道63将第一腔室C1中的蒸汽的大部分供应到桶11。根据本发明,泵8可以还包括设置在分隔壁84处的引导件88,使得能够通过供应管道63将第一腔室C1中的蒸汽的大部分供应到桶11。

图4到图6是示出引导件88的一个实例的视图。

如图4中所示,引导件88从分隔壁84朝向外壳81突出,使得引导件88的自由端不接触外壳81。

引导件88基于第一腔室C1中的水位将第一腔室C1的内部空间划分成第一区域C11和第二区域C13,其中,蒸汽排放端口843位于第一区域C11中,蒸汽排放端口843不位该第二区域C13中。

即,当第一腔室C1中的水位高于引导件88的自由端时,如图5中所示,第一腔室C1的内部空间被引导件88划分成第一区域C11和第二区域C13。

如图6中所示,第一区域C11的容积可以大于第二区域C13的容积,使得通过蒸汽排放端口843从第一腔室C1排放出去的蒸汽量大于通过除了蒸汽排放端口843之外的通道从第一腔室C1排放出去的蒸汽量。

在此情形中,可以将加热器83固定到外壳81,使得加热器83的位于第一区域C11中的部分的长度大于加热器83的位于第二区域C13中的部分的长度。即,加热器83可以固定在收容凹槽811中,使得第一端子833和第二端子835位于第二区域C13的凸出到外壳81中的部分中。

同时,在第一区域C11的容积和第二区域C13的容积被设定为彼此相等的情形中,加热器83可以构造成使得由加热器83的被构造成加热第一区域C11中的清洗水的部分产生的热量大于由加热器83的被构造成加热第二区域C13中的清洗水的部分产生的热量。

基于其位置产生不同热量的加热器8可以被不同地构造。例如,设置成加热第一区域C11中的清洗水的加热器83的长度可以大于设置成加热第二区域C13中的清洗水的加热器83的长度。

在基于其位置产生不同数量的热的加热器83的另一个实例中,位于第一区域C11下方的加热器83的截面面积可以大于位于第二区域C13下方的加热器83的截面面积。

如图6中所示,引导件88可以包括:基部884,所述基部884位于第一区域C11中以包围连通孔86的外周表面的一部分;第一板881,所述第一板881连接在基部884的一端和第一腔室C1的内周表面之间,以将第一区域C11和第二区域C13彼此分开;和第二板883,所述第二板883连接在基部884的另一端和第一腔室C1的内周表面之间,以将第一区域C11和第二区域C13彼此分开。

在此情形中,基部884的自由端、第一板881的自由端和第二板883的自由端可以从分隔壁84突出,使得基部884的自由端、第一板881的自由端和第二板883的自由端不接触外壳81。因此,仅当第一腔室C1中的水位高于引导件88的自由端时,引导件88才可以将第一腔室C1的内部空间划分成第一区域C11和第二区域C13。第一板881和第二板883可以划分第一腔室的内部空间,使得第一区域C11的容积大于第二区域C13的容积。

当清洗水被供应到第一腔室C1中时,引导件88将第一腔室C1的内部空间划分成第一区域C11和第二区域C13。当加热器83在这种状态中运行时,在第一区域C11和第二区域C13两者中产生蒸汽。然而,因为第一区域C11的容积大于第二区域C13的容积,所以,第一腔室C1中的蒸汽的大部分通过蒸汽排放端口843供应到桶11。

同时,即使第一区域C11的容积和第二区域C13的容积彼此相等,在加热器产生的以加热第一区域C11的热量大于加热器产生的以加热第二区域C13的热量的情形中,仍然可以获得上述效果。

在通过蒸汽排放端口843将第一腔室C1中的蒸汽的大部分供应到桶11方面,引导件88是有利的。然而,由于引导件88的基部884,第一区域C11中的通道阻力可能大于第二区域C13的通道阻力。

即,由于通道阻力的失衡,仅通过第二区域C13移动到连通孔86的清洗水的量可能大于通过第一区域C11移动到连通孔86的清洗水的量。

在仅通过第二区域C13移动到连通孔86的清洗水的量大于通过第一区域C11移动到连通孔86的清洗水的量的情形中,清洗水不能被快速加热。因此,引入部分841可以位于第一区域C11中而非第二区域C13中。

同时,在引入部分841不能位于第一区域C11中的情形中,可以如图7中所示地设计引导件88。

图7的引导件88的特征在于:第一区域C11中的通道阻力小于第二区域C13中的通道阻力,从而,被引入第一腔室C1中的清洗水的大部分通过第一区域C11移动到连通孔86。

即,根据本实施例的引导件88可以包括:第一基部885,所述第一基部885位于第二区域C13中,以包围连通孔86的外周表面的一部分;第一板881,所述第一板881连接在第一基部885的一端和第一腔室C1的内周表面之间;第二板883,所述第二板883连接在第一基部885的另一端和第一腔室C1的内周表面之间。

参考图8,因为引导件88被构造成具有第一基部885位于第二区域C13中的结构,所以第二区域C13中的通道阻力大于第一区域C11中的通道阻力。因此,即使引入部分841被设置在第二区域C13中,引入到第一腔室C1中的清洗水的大部分仍然通过第一区域C11移动到连通孔86。因此,根据本发明,能够构造泵使得容易通过引导件88实现加热器和清洗水之间的热交换。

另外,第一板881可以设置有第一连通部分881a,并且第二板883可以设置有第二连通部分883a,使得引入到第二区域C13中的清洗水能够容易地移动到第一区域C11。

可以通过以凹形方式朝向分隔壁84弯曲第一板881的自由端来形成第一连通部分881a,并且可以通过以凹形方式朝向分隔壁84弯曲第二板883的自由端来形成第二连通部分883a。因此,从分隔壁84到第一连通部分881a的自由端的长度可以小于从分隔壁84到第一板881的自由端的长度,并且,从分隔壁84到第二连通部分883a的自由端的长度可以小于从分隔壁84到第二板883的自由端的长度。

然而,不像上文描述的那样,第一连通部分881a和第二连通部分883a可以分别包括穿过第一板881形成的孔和穿过第二板883形成的孔。

同时,根据本实施例的引导件88可以还包括第二基部887,第二基部887位于第一区域C11中,以将第一基部885的一端连接到第一基部885的另一端。

在此情形中,第二基部887可以设置成包围连通孔86的外周表面,并且,从分隔壁84到第二基部887的自由端的距离L2可以小于从分隔壁84到第一基部885的自由端的距离L1。

图9和10是示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视图。根据本实施例的餐具清洗机包括:机壳1,所述机壳1形成餐具清洗机的外观;搁架191和193,所述搁架191和193布置在机壳1中以接收餐具;喷射臂3、31和5,所述喷射臂3、31和5布置在机壳1中,以向餐具喷射清洗水;集水器13,所述集水器13布置在机壳1中,以向喷射臂3、31和5供应清洗水;供水通道135,所述供水通道135被构造成向集水器13或喷射臂3、31和5供应清洗水;排放通道137,所述排放通道137被构造成将集水器13中的清洗水从餐具清洗机排放出去;过滤器153,所述过滤器153安设在集水器13中,以过滤清洗水;和加热器组件H,所述加热器组件H被安设在集水器13中,以加热所述清洗水。

机壳1中设置有限定清洗空间的桶11。桶11由门16打开和关闭。

搁架191和193安设在桶11中。搁架191和193可以包括上搁架191和下搁架193。

喷射臂3、31和5向餐具喷射清洗水。通过供应通道将清洗水供应到喷射臂3、31和5。

在本实施例中,喷射臂3、31和5包括:下臂5,所述下臂5被构造成向下搁架193喷射清洗水;上臂3,所述上臂3位于上搁架191下方以向上搁架191喷射清洗水;和第二上臂31,所述第二上臂31位于上搁架191上方,以向上搁架191喷射清洗水。

所述供应通道可以包括:第一供应通道71,所述第一供应通道71被构造成向下臂5供应清洗水;第二供应通道73,所述第二供应通道73被构造成向上臂3供应清洗水;和第三供应通道78,所述第三供应通道78被构造成向第二上臂31供应清洗水。供应通道71、73和78可以由切换阀75打开和关闭。

图9示出了清洗水被从集水器13供应到喷射臂3、31和5的情形。与该图不同的是,也可以通过供水通道135将清洗水直接供应到喷射臂3、31和5。

供水通道135被设置成向集水器13供应清洗水。在本实施例中,经由过滤器153将清洗水供应到集水器13。

排放通道137被设置成将存储在集水器13中的清洗水从餐具清洗机中排放出去。在排放通道137中设置有排放泵139。

过滤器153从清洗水中过滤异物。过滤器153布置在清洗水流动通道中,通过该清洗水流动通道从桶11向集水器13引入清洗水。

为此,可以在集水器13处形成在此处安设过滤器153的过滤器安设部分131。在此情形中,过滤器安设部分131可以经由过滤器通道132连接到集水器13。

集水器13包括被构造成存储清洗水的第一腔室C1和被构造成将第一腔室C1中存储的清洗水移动到切换阀75以便将清洗水供应到喷射臂3、31和5的泵8。

泵8包括电机871和被构造成由电机871旋转的叶轮85。在叶轮86旋转期间,存储在第一腔室C1中的清洗水被引入到其中设有叶轮86的第二腔室C2中,然后经由连接通道77供应到喷射臂3、31和5。

同时,第一腔室C1通过供应管道63和喷嘴61而与桶11连通。因此,由加热器组件H产生的蒸汽通过供应管道63和喷嘴61供应到桶11。

替代该喷嘴61,可以通过过滤器通道132和过滤器安设部分131将第一腔室C1中产生的蒸汽供应到桶11。即,集水器13通过供应管道63和过滤器通道132连接到桶11。

如图11和图12中所示,所述加热器组件H包括:外壳81,所述外壳81安设在集水器13外部,以加热第一腔室C1中存储的清洗水;加热器83,所述加热器83位于集水器13外部,以加热外壳81,和温度控制模块,所述温度控制模块被构造成基于加热器83的温度来控制施加到加热器83的电力。

外壳81安设在集水器13的底表面处,使得外壳81紧密接触集水器13的底表面。外壳81向布置在外壳81上方的第一腔室C1传递热量。外壳81可以基于集水器13的形状而不同地形成。例如,外壳81可以具有大的面积,以便均匀地向整个第一腔室C1传递热量。

外壳81可以由具有高导热率的材料制成,例如铝或铜。外壳81可以设置有收容凹槽811,加热器83被收容在该收容凹槽811中。

加热器83可以形成为环形的,并且收容凹槽811可以形成为与加热器83的形状对应的形状。

所述温度控制模块包括:温度熔断器94,所述温度熔断器94被构造成基于从加热器83接收的热量来调节电力;和导线95,所述导线95连接在温度熔断器94和加热器83之间。

所述温度控制模块可以还包括热桥96和加热器盖815,以便容易地安设温度熔断器94。热桥96布置在加热器83和温度熔断器94之间,以从加热器83向温度熔断器94传递热量。

加热器盖815被组装到外壳81,以最小化在收容凹槽811中收容的加热器83向外部的暴露。

在本实施例中,热量通过热桥96传递到温度熔断器94。替代地,温度熔断器94可直接接触加热器83,使得来自加热器83的热量直接传递给温度熔断器94。在本实施例中,因为加热器组件H暴露于集水器13外部,所以当加热器组件H发生故障时,能够容易地更换加热器组件H。

根据以上说明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具有如下效果:提供了一种能够同时执行加热清洗水的功能和使清洗水循环的功能的泵和包括该泵的餐具清洗机。

另外,本发明具有如下效果:提供了一种被构造成具有容易实现加热器和清洗水之间的热交换的结构的泵和包括该泵的餐具清洗机。

另外,本发明具有如下效果:提供了一种即使在不控制清洗水的水位时仍能够防止加热器过热的泵和包括该泵的餐具清洗机。

另外,本发明具有如下效果:提供了一种能够最小化将被供应以产生热水或蒸汽的清洗水的量的泵和包括该泵的餐具清洗机。

另外,本发明具有如下效果:提供了一种能够防止加热清洗水的加热器的效率降低并防止加热器的耐久性降低的泵和包括该泵的餐具清洗机。

另外,本发明具有如下效果:提供了一种包括可拆卸的加热器的泵和包括该泵的餐具清洗机。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清楚,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范围的情况下,能够对本发明中作出各种修改和改变。因此,本发明旨在涵盖对本发明的各种修改和改变,只要它们落入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价形式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