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72681发布日期:2019-04-20 05:55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烹饪电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微蒸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烹饪电器。



背景技术:

在微蒸烤技术领域中,热风功能的均匀性是烘烤性能最关键的指标之一,目前改善热风功能的均匀性的主要技术手段是优化热风罩的结构形状、热风罩出风孔的数量以及布置位置。上述技术手段主要是期望通过调节热风罩出风孔的出风的风向和风量,从而调节烤盘或烤架上不同位置接受到热风传递的热量,达到改善腔体内均匀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在于提出一种烹饪电器,本发明通过在热风罩上增加长短不一的导叶结构,可实现增强气流进行导流的作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电器,所述烹饪电器包括:机体和风轮,所述机体内具有烹饪腔,所述烹饪腔的后侧壁上罩设有热风罩,所述热风罩上具有第一通风区和第二通风区,所述第一通风区和所述第二通风区均设有通风孔,且所述第一通风区的周围设有沿所述第一通风区的周向间隔排布的多个导叶;所述风轮与所述第一通风区前后相对,其中,所述导叶具有远离所述第一通风区的外端和靠近所述第一通风区的内端,所述多个导叶被分为第一导叶和第二导叶,所述第一导叶的外端到所述风轮的旋转轴的距离l11与所述第一导叶的内端到所述风轮的旋转轴的距离l12的差值大于所述第二导叶的外端到所述风轮的旋转轴的距离l21与所述第二导叶的内端到风轮的旋转轴的距离l22的差值。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电器,通过在热风罩上增加长短不一的导叶结构,可实现增强气流进行导流的作用。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烹饪电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距离l11与所述距离l21相等,且所述距离l22在所述距离l11和所述距离l12之间。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叶包括在环绕所述第一通风区的方向上间隔排布的多个,且至少两个相邻的第一导叶之间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导叶。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距离l21和所述距离l22之间的差值与所述距离l11和所述距离l12之间的差值的比值为1/2。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叶在远离所述第一通风区的方向上沿弧线延伸,多个所述导叶在远离所述第一通风区的方向上具有相同的延伸趋势和延伸方向。

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导叶布置于所述第一通风区的左右两侧。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风罩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压型条,所述第一通风区位于所述热风罩的顶部和底部的压型条之间,所述第一通风区的上下边沿均邻近对应的所述压型条,且在向下的投影中所述压型条的左右两端均延伸出所述第一通风区。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风区设于所述热风罩的沿左右方向的中间位置,且所述热风罩的左侧上部、左侧下部、右侧上部以及右侧下部中的至少一处设有所述第二通风区。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风区间隔排布有多个所述通风孔,多个所述通风孔布置成圆形矩阵形式。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风区布置成相对于所述热风罩的表面凹陷的沉台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烹饪电器的热风罩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烹饪电器的热风罩与风轮配合的示意图。

图3是扩压度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热风罩1,第一通风区101,第二通风区102,导叶12,第一导叶121,第二导叶122,扩压度θ,压型条13,第一导叶121的外端到风轮的旋转轴的距离l11,第二导叶122的外端到风轮的旋转轴的距离l21,第二导叶122的内端到风轮的旋转轴的距离l22,第一导叶121的内端到风轮的旋转轴的距离l12,风轮2。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属于微蒸烤电器技术领域,涉及所有带有热风功能的微蒸烤电器。热风功能的均匀性是烘烤性能最关键的指标之一,目前改善热风功能的均匀性的主要技术手段是优化热风罩的结构形状、热风罩出风孔的数量以及布置位置。上述技术手段主要是期望通过调节热风罩出风孔的出风的风向和风量,从而调节烤盘或烤架上不同位置接受到热风传递的热量,达到改善腔体内均匀性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设置导叶12来实现提高均匀性的目的。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电器,本发明的烹饪电器可以为微蒸烤电器、烤箱、微波炉等,本发明的烹饪电器包括机体和风轮,机体内设置了烹饪腔,且烹饪腔内设有热风罩和风轮,其中热风罩上设置了第一通风区和第二通风区,在风轮的驱动作用下,气流通过第一通风区和第二通风区在热风罩内和烹饪腔内进行循环流通。

具体而言,本发明的机体内设有烹饪腔(图中未示出),烹饪腔的后侧壁上罩设有热风罩,热风罩上具有第一通风区和第二通风区,第一通风区和第二通风区均设有通风孔,气流可以通过第一通风区和第二通风区的通风孔在热风罩内部空间、烹饪腔之间进行流通。

在本发明中,第一通风区的周围设置了多个导叶12,导叶12设于热风罩1上,且导叶12沿远离第一通风区101的方向上延伸,多个导叶12沿第一通风区101的周向间隔排布,相邻的导叶12之间可以形成叶道,气流可以在导叶12的引导下流通。可选地,多个导叶12布置成发散状。可选地,多个导叶12布置成以风轮的转轴为中心的发散状。

可选地,热风罩1设置成与风轮(或风扇、风机等)相对的形式,可以将风轮等结构与第一通风区101相对,气流在风轮的驱动作用下流通,在风轮等装置的驱动作用下,气流可以沿着导叶12流通,通过导叶12对气流进行引流。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电器,可以通过导叶12实现对风轮等的气流进行引流,通过导叶12起到引导气流流动方向的作用,有利于气流沿着导叶12叶道轨迹流动,降低导叶12组成的叶道中的流动损失。

其中,通风孔可以贯穿热风罩1,也就是说,第一通风区包括的通风孔贯穿热风罩1,第二通风区包括的通孔贯穿热风罩1,可选地,热风罩1为竖立罩设于烹饪腔的后侧壁上,热风罩1可以设置成包括基板和围板的形式,其中,围板连接基板的边沿,且围板与基板组合形成向后敞开的腔体结构,此时,第一通风区和第二通风区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设置于基板上,这样,通风孔可以沿垂直于基板的方向贯穿基板;第一通风区和第二通风区中的至少一个也可以设置与围板上,对应的通风孔可以沿垂直于围板的方向贯穿基板。当然,这些描述仅用于促进对本发明的理解,并非是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另外,举例而言,本发明中的热风罩内可以设置加热元件,在风轮的驱动作用下,第一通风区可以设置成供气流从热风罩内流向烹饪腔内,第二通风区可以设置成供气流从烹饪腔内流向热风罩内,其中,热风罩可以罩在烹饪腔的后壁面上,在热风罩与烹饪腔的后壁面之间形成空腔,用于放置加热元件,并使得气流可以进入到空腔内与加热件进行换热后流向烹饪腔内进行烹饪。

在本发明中,设置多个导叶12环绕第一通风区时,多个导叶12叶道的扩压度可能过大,尤其是导叶12之间形成的叶道的后半段(远离第一通风区的位置)扩压度增加幅度过大,易导致严重的分离损失,进而增加了气流的能量损耗。另一方面,扩压度过大会导致出口的滑移系数过大,使得气流不能按照导叶12引导的方向流出,从而削弱了导叶12引导气流流动的作用。

如图1,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导叶12具有远离第一通风区的外端和靠近第一通风区的内端,多个导叶12被分为第一导叶121和第二导叶122(当然,多个导叶12中还可以包含其他的形式,例如第三导叶等),第一导叶121的外端到风轮的旋转轴的距离l11与第一导叶121的内端到风轮的旋转轴的距离l12的差值为l11-l12,第二导叶122的外端到风轮的旋转轴的距离l21与第二导叶122的内端到风轮的旋转轴的距离l22的差值为l21-l22,其中,l11-l12大于l21-l22,也就是说,将多个导叶12设置成长短不一的形式。

由于导叶12沿着环绕第一通风区的方向进行设置,因此,导叶12的间隙在靠近第一通风区的位置较小,而远离第一通风区的位置导叶12的间隙较大,因此,可以通过设置长短不同的导叶12来实现缩小导叶12之间间隙的目的。

其中,第一导叶121的外端是第一导叶121上远离第一通风区的一端,第一导叶121的内端是第一导叶121上靠近第一通风区的一端;第二导叶122的外端是第二导叶122上远离第一通风区的一端,第二导叶122的内端是第二导叶122上靠近第一通风区的一端。

另外,设置长短不同的导叶12可以实现缩小扩压度,扩压度的降低有利于抑制叶道中流动分离的产生,有利于气流沿着导叶12叶道轨迹流动,从而可降低叶道中的流动损失、增强了叶道对气流的导流作用。

具体而言,相对于多个导叶12长度相同的结构,本发明中设置了长短不同的多个导叶12,因此,可以增加导叶12结构(或者说导叶12的数量),可降低风轮出口气流的突扩损失(突扩损失是流动损失的一种);可选地,在两个长叶片之间加入短叶片,可降低叶道后半段的扩压度,扩压度的降低有利于抑制叶道中流动分离的产生,有利于气流沿着导叶12叶道轨迹流动,从而可降低叶道中的流动损失、增强了叶道对气流的导流作用。

关于扩压度如图3所示,其中的角度θ角即为扩压度,另外,如图1所示,以所述风轮的旋转轴为中心绘制圆,在相邻的三个导叶12之间会形成两段圆弧,这两端圆弧的中点所对应的圆心角即为扩压度θ。

作为一个示例,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分别包含十个长叶片(即第一导叶121)和十个短叶片(即第二导叶122),当然,本发明所要求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同样地也可以设置其他相同或不同数量的长叶片和短叶片。

可选地,距离l11与距离l21相等,且距离l22在距离l11和距离l12之间。可以实现对气流的均匀引导,而且,由于发散形状的本质结构,导致了远离第一通风区的长导叶12之间的间距增大,因此,长导叶12之间远离第一通风区的位置设置短导叶12,可以有效地缩小扩压度,从而进一步有效地降低叶道的流动损失。

当然,在本发明中的距离l11与距离l21也可以设置成不相同的形式。

可选地,第一导叶121包括在环绕第一通风区101的方向上间隔排布的多个,且至少两个相邻的第一导叶121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导叶122。例如,在相邻的两个第一导叶121之间设置一个第二导叶122;或者在相邻的两个第一导叶121之间设置两个以上的第二导叶122。其中,可以在每相邻的两个第一导叶121之间均设置第二导叶122,也可以在多个第一导叶121之间形成的多个间隙中的至少一部分设置第二导叶122。

优选地,每相邻的两个第一导叶121之间均设有一个第二导叶122;或者每相邻的两个第二导叶122之间均设有一个第一导叶121。换言之,第一导叶121和第二导叶122交错排布。另外,在相邻的两个第一导叶121(或第二导叶122)之间,同样也可以设置多个第二导叶122(或第一导叶121)。

另外,同样也可以在至少两个相邻的第二导叶122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导叶121。

可选地,距离l21和距离l22之间的差值与距离l11和距离l12之间的差值的比值为1/2。也就是说结合前述实施例可知,l21与l11相同,因此

当然,上述比值也可以为不等于1/2的其它值,例如,设置为大于1/2或小于1/2的形式,可选地,设置为0.1、0.3、0.8等等。

本发明技术方案在两个长叶片之间加入短叶片,其具体结构尺寸标注如图1所示,短叶片的出口直径l21与长叶片的出口直径l11相等,短叶片的进口直径l22等于长叶片的进口直径l12与出口直径l11的和的1/2(即l22=(l12+l11)/2),

可选地,多个导叶12在远离第一通风区101的方向上具有相同的延伸趋势和延伸方向。也就是说,多个导叶12在远离第一通风区101的方向延伸过程中的倾斜方向大致相同。又或者说,多个导叶12在远离第一通风区101的方向延伸的过程中均沿顺时针方向倾斜延伸、沿逆时针方向倾斜延伸、先沿顺时针方向倾斜延伸再沿逆时针方向倾斜延伸、先沿逆时针方向倾斜延伸在沿顺时针方向倾斜延伸等等。当然,这里对导叶12的具体延伸延伸方向旨在描述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同时作为对延伸趋势和延伸方向的解释,并不作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另外,由于第一导叶和第二导叶长短不一,因此,第一导叶和第二导叶的延伸趋势和方向可能不会完全相同,应当理解为,第一导叶和第二导叶在沿风轮旋转轴的圆周方向相对的部分具有相同的延伸趋势和方向。

另外,多个导叶具有相同的延伸趋势和延伸方向,还可以理解为:以风轮旋转轴为中心绘制圆周,该圆周与多个导叶相交,导叶上交点的切线相对于该交点与风轮旋转轴的连线朝预定方向倾斜预定角度,在多个导叶中,该预定角度大致相同(例如,差值在0°到30°的范围内)。

可选地,导叶12为圆弧形式。具体而言,导叶12在远离第一通风区101的方向延伸的过程中为圆弧形状(或者说沿圆弧线延伸)。长、短导叶12叶型均采用单圆弧形式,便于加工制造。导叶12结构可通过焊接或者钣金件铸造的方式添加。

当然,导叶12同样地可以为沿椭圆弧、直线、样条曲线、波浪线、折线等方向延伸。这些均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也就是说,导叶在远离第一通风区的方向上沿弧线、直线、折线等延伸。

另外,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将多个导叶12沿着第一通风区101的周向均匀排布,也就是说,在导叶12的四个侧面均设置导叶12,从而形成环绕第一通风区101设置的多个叶道。这种设置方式也存在着一些缺陷案在风轮的四周均布置了导叶12结构,在竖直方向上大幅度地增加了热风罩的尺寸,进而导致腔体乃至整机的竖直方向的尺寸增加较多,从而增加了产品的成本;另一方面,腔体尺寸增大会导致腔体容积增加,使得现有技术方案只适用于大容积腔体的产品,即现有技术方案在使用范围方面受限。

可选地,在本发明中,多个导叶12布置于第一通风区101的相对两侧(参照图1或图2中的左右两侧)。也就是说,在第一通风区101的相对两侧设置了前述的多个导叶12,而在第一通风区101的另外两侧没有设置前述的导叶12。这样可以缩小导叶12占用的空间,从而缩小热风罩1的尺寸。

可选地,导叶布置与第一通风区的左右两侧(换言之,第一通风区的上下两侧未设置导叶)。

以热风罩1沿竖向设置并沿左右方向延伸为例,此时,可以在第一通风区101的左右两侧设置前述的导叶12,而在第一通风区101的上下两侧不设置前述的导叶12,这样,第一通风区101的沿上下方向的尺寸将不再受导叶12的限制,而且,由于热风罩1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一通风区101的左右两侧也具有足够大的空间来放置前述的导叶12。因此,这种设置方式可以有效地增大第一通风区101的尺寸,而对于热风罩1的尺寸基本无影响。

具体到烤箱中,通过上述的设置方式,相对于第一通风区101的四面都设置导叶12的方案而言,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通风区101的面积可以设置的足够大,以提高对烤箱等设备的气流引导效果。

可选地,如图1,第一通风区101间隔排布有多个通风孔。也就是说,将第一通风区101设置成格栅,筛状等形式,气流可以从第一通风区101均匀流通,而且,气流在经过第一通风区101的多个通风孔时,气流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降低气体流通过程中的噪音,而且还可以使得气流可以更加稳定地与周边环境进行换热,有效地提高换热效率,在通过该通风孔向外输送气流时,可以有效地避免烹饪腔内热空气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具体而言,本发明中第一通风区的多个通风孔设置以矩阵形式排布,例如采用横纵排布的矩阵形式。可选地,如图1,本发明中第一通风区的多个通风孔布置成圆形矩阵形式。也就是说,第一通风区的多个通风孔布置成以第一通风区为中心多个同心圆环,而每个圆环上均布置多个通风孔。当然,同心圆环的中心处也可以设置通风孔。

可选地,第一通风区101布置成相对于热风罩1的表面凹陷的沉台结构。也就是说,在热风罩1上形成了凹槽结构,凹槽结构的底壁形成前述的第一通风区101,其中,第一通风区101可以设置在热风罩1的中心位置,也就是说,第一通风区101与热风罩1的各个边沿均间隔开。

这样可以方便热风罩1与风轮的对应安装,而且,沉台结构可以有效地提高热风罩1的结构强度。

本发明中可以在热风罩内增加导叶12结构,该导叶12结构位于风轮的出口处,可实现对风轮出口气流进行导流的作用。

在烤箱中,本发明中的导叶12结构位于风轮的出口位置,中间圆孔位置即是风轮位置(图1中未画出风轮,图2中示出了风轮),在风轮的出口外围布置多个直导叶12或者径向导叶12,使得风轮的出口气流沿上述导叶12径向流出,起到引导气流流动方向的作用。

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方案无法应用于小容量腔体产品的缺陷,可在任意容量腔体的产品内应用本发明。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方案导流效果差的问题。

本发明技术方案结构图1如图2所示。本发明技术方案在风轮的左右出口两侧布置有长短叶片形式的导叶12结构。本技术方案在风轮的顶部和底部未布置导叶12结构,可减小布置导叶12结构对热风罩竖直方向的尺寸要求,使得本技术方案的导叶12结构可应用于任意容量的烤箱产品中。

另外,在本发明中,热风罩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压型条13,压型条13可以形成为热风罩上的凹陷结构、凸起结构等,例如,可以将热风罩的一部分凹陷(例如通过冲压等方式),从而在热风罩的一侧面上形成凹陷,而在热风罩的另一侧面上形成凸起;还可以在热风罩上另外设置凸起结构,例如,另外通过焊接、粘接、卡扣、螺钉连接等方式在热风罩的表面连接压型条13。

第一通风区位于热风罩的顶部和底部的压型条13之间。由于第一通风区需要设置通风孔,在第一通风区可能存在大量的通风孔,通过设置压型条13,可以提高热风罩上对应位置的结构强度,有效地提高热风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第一通风区的上下边沿均邻近对应的压型条13,进一步地提高压型条13对增加结构强度的效果。而且压型条13意味着截止,意味着第一通风区的结束,从而有效地提高热风罩的加工成型和装配效率。

在向下的投影中压型条13的左右两端均延伸出第一通风区。也就是说,压型条13覆盖第一通风区,进一步有效地提高热风罩的结构强度。

可选地,第一通风区设于热风罩的沿左右方向的中间位置,且热风罩的左侧上部、左侧下部、右侧上部以及右侧下部中的至少一处设有第二通风区。

其中,第二通风区可以为环绕第一通风区设置的形式,可以有效地提高烹饪效率和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烹饪电器,包括:机体和风轮2。可以将热风罩罩设于机体内烹饪腔的背面上,使得热风罩与烹饪腔的背面之间形成热风枪腔,通过风轮实现空气循环,从而使得热风罩内的热气可以在气流的带动作用下进入烹饪腔内进行烹饪。

可选地,风轮2可以与第一通风区101在前后方向上正对。

由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导叶12结构布置在风轮(或者称为热风扇)出口的左右两侧,在顶侧和底侧并未布置导叶12结构,可降低热风罩竖直方向上的尺寸要求,从而有利于将本技术方案应用于小容量烤箱中。由于风轮出口气流的速度较高,如果没有导流叶片,或者导叶12叶道的扩压度较大,均会造成较大的突扩损失,从而造成气流能量损失,降低热风加热效率。同时叶道的扩压度较大也会造成气流流动分离,产生回流旋涡、干扰导叶12内气流的正常流动,使导叶12的导流效果变差。本技术方案在两个长导叶12之间加入短导叶12,不仅可降低导叶12流道的扩压度,减少导叶12流道中的流动分离和气流旋涡的产生,有利于增强导叶12的导流效果;而且将短叶片布置在长叶片的中后端,可避免由于叶片数增加而导致长导叶12前缘处气流冲击损失的增大,也可降低叶道的沿程摩擦损失(沿程摩擦损失是流动损失的一种),从而有利于降低导叶12流道中气流的能量损失。

本发明中只在热风轮出口的左右两侧布置导叶12结构,且导叶12为长短叶片结构形式,长短叶片的型线均为单圆弧,其中短叶片布置在两个长叶片的正中间。本发明涉及了长短叶片形式的导叶12结构和该导叶12结构的布置方法。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