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线单元、绕线组件及烹饪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71656发布日期:2019-12-21 02:22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绕线单元、绕线组件及烹饪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烹饪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绕线单元、绕线组件及烹饪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采用电磁感应原理进行加热的电饭煲中,需要在电饭煲中设置绕线盘,用于绕制导线,以形成线圈,通过在线圈中通入电流对内锅进行加热。但在传统的绕线盘中,都是在绕线盘上开设安装槽,通过安装槽来绕制线圈,这种方式会使得导线的出线端直接搭跨在绕线盘的线圈上,容易导致电磁兼容性不合格的情况出现,可靠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靠性高的绕线单元、绕线组件及烹饪装置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绕线单元,包括:绕线主体,用于绕接导线,所述绕线主体包括绕线件及多个支撑件,多个所述支撑件沿所述绕线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绕线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绕线件间隔设置并设有卡线部;及出线限位体,所述出线限位体设置于所述绕线主体上,所述出线限位体用于与所述导线的出线端限位配合,以使所述导线的出线端与绕接在所述绕线主体上的所述导线相分离。

上述的绕线单元中,导线用于绕接在绕线主体上,且导线在绕接时与绕线件及卡线部抵接以形成线圈,当导线绕接完成后,未绕接在绕线主体上且需要从绕线单元上出线的导线能够在出线限位体的限位作用下与绕接在绕线主体上的导线相分离,从而避免导线的出线端直接搭跨在绕接在绕线主体的导线上,防止出现电磁兼容性不合格的情况发生,可靠性高。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线限位体的一端与所述绕线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绕线件间隔设置并设有出线限位部,所述出线限位部用于与所述导线限位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线限位部为设置于所述出线限位体上的卡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线限位体为两个,两个所述出线限位体分别设置于所述绕线主体的两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还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绕线件远离所述卡线部的一侧,且相邻两个所述支撑件中的限位部配合形成与所述导线限位配合的限位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绕线主体还包括与多个所述支撑件连接的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绕线件并列间隔设置,所述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绕线件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绕线主体还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绕线件之间并与多个所述支撑件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线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远离所述绕线件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线部为开设于所述支撑件上的卡槽;或所述卡线部为设置于所述支撑件上的螺纹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绕线主体为柔性件,所述绕线主体具有第一形态,当所述绕线主体处于第一形态时,所述绕线主体形成带状结构或圆弧状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绕线主体还具有第二形态,当所述绕线主体处于第二形态时,所述绕线主体形成环状结构;

和/或所述绕线主体还具有第三形态,当所述绕线主体处于第三形态时,所述绕线主体形成圆柱状结构或圆台状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绕线主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固定部,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固定部。

本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绕线组件,包括:支架;及至少一个如上所述的绕线单元,所述绕线单元设置于所述支架上。

上述的绕线组件具备上述的绕线单元,在绕线单元中,导线用于绕接在绕线主体上,且导线在绕接时与绕线件及卡线部抵接以形成线圈,当导线绕接完成后,未绕接在绕线主体上且需要从绕线单元上出线的导线能够在出线限位体的限位作用下与绕接在绕线主体上的导线相分离,从而避免导线的出线端直接搭跨在绕接在绕线主体的导线上,防止出现电磁兼容性不合格的情况发生,可靠性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至少一个所述绕线单元中,包括第一绕线单元,所述第一绕线单元的所述绕线主体形成环状结构,所述支架具有第一限位壁、及与所述第一限位壁间隔相对设置的第二限位壁,所述第一绕线单元卡设于所述第一限位壁与所述第二限位壁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上还具有第三限位壁,所述第三限位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壁及所述第二限位部连接,所述第一绕线单元的所述绕线主体的内圈侧与所述第三限位壁限位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第一限位壁间隔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限位壁为所述限位板靠近所述第一限位壁的侧壁,所述限位板上开设有用于对所述导线进行散热的散热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上还设置有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绕线单元的所述绕线主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部及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及所述第二固定部均与所述第一固定件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绕线单元的所述绕线主体包括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间隔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固定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所述第一固定部及所述第二固定部均为固定环,第一固定部及所述第二固定部均套设于所述第一固定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至少一个所述绕线单元中,包括第二绕线单元,所述第二绕线单元的所述绕线主体形成圆柱状或圆台状结构,所述支架包括侧壁,所述第二绕线单元套设于所述侧壁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上还设置有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绕线单元的所述绕线主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部及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及所述第二固定部均与所述第二固定件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绕线单元的所述绕线主体包括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间隔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固定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所述第一固定部及所述第二固定部均为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部及所述第二固定部均套设于所述第二固定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绕线组件还包括导向架,所述导向架与所述侧壁连接并与所述侧壁配合形成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用于与所述第二绕线单元导向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还具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用于安装磁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具有槽口,所述槽口用于供所述磁条插入所述安装槽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的槽壁设置有过盈配合部,所述过盈配合部用于在所述磁条插入所述安装槽后与所述磁条过盈配合,以使所述磁条固定于所述安装槽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绕线组件还包括防辐射板,所述防辐射板设置于所述支架上并覆盖所述绕线单元。

本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所述的绕线组件。

上述的烹饪装置具备上述的绕线单元,在绕线单元中,导线用于绕接在绕线主体上,且导线在绕接时与绕线件及卡线部抵接以形成线圈,当导线绕接完成后,未绕接在绕线主体上且需要从绕线单元上出线的导线能够在出线限位体的限位作用下与绕接在绕线主体上的导线相分离,从而避免导线的出线端直接搭跨在绕接在绕线主体的导线上,防止出现电磁兼容性不合格的情况发生,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绕线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绕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绕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绕线单元的处于第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绕线单元处于第二状态时绕接有导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绕线单元的处于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绕线单元处于第一状态时绕接有导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说明:

10、绕线组件,20、导线,21、导线的出线端,100、第一绕线单元,101、第二绕线单元,110、绕线主体,111、绕线件,112、支撑件,1121、卡线部,1122、限位部,1123、限位槽,120、出线限位体,121、出线限位部,130、第一连接件,140、第二连接件,150、第一固定部,160、第二固定部,200、支架,210、第一限位壁,220、限位板,221、第二限位壁,222、散热孔,230、第三限位壁,240、第一固定件,250、支架的侧壁,260、固定柱,270、导向架,271、导向槽,280、安装槽,281、过盈配合部,300、磁条,400、防辐射板,500、第二绕线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如图1-2所示,一实施例涉及的一种绕线组件10,绕线组件10包括第一绕线单元100、支架200及防辐射板400。第一绕线单元100用于绕接线圈,第一绕线单元100设置于支架200上,防辐射板400设置于支架200上并覆盖第一绕线单元100,支架200还用于安装磁条300。

如图4、图5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绕线单元100包括绕线主体110及出线限位体120。绕线主体110用于绕接导线20;出线限位体120设置于绕线主体110上,用于与导线20的出线端21限位配合,以使导线20的出线端21与绕接在绕线主体110上的导线20相分离。

如图4所示,具体地,绕线主体110包括绕线件111及多个支撑件112,多个支撑件112沿绕线件11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支撑件112的一端与绕线件111连接,另一端与绕线件111相间隔并设有卡线部1121。

上述的第一绕线单元100中,导线20用于绕接在第一绕线单元100的绕线主体110上,且导线20在绕接时与绕线件111及卡线部1121抵接以形成线圈,当导线20绕接完成后,未绕接在绕线主体110上且需要从第一绕线单元100上出线的导线20能够在出线限位体120的限位作用下与绕接在绕线主体110上的导线20相分离,从而避免导线20的出线端21直接搭跨在绕接在绕线主体110的导线20上,防止出现电磁兼容性不合格的情况发生,可靠性高。

如图4、图6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绕线单元100的绕线主体110为柔性件,绕线主体110具有第一形态及第二形态,当绕线主体110处于第一形态时,绕线主体110形成带状结构或圆弧状结构,当绕线主体110处于第二形态时,绕线主体110形成环状结构。在绕线主体110处于第一状态时,可以方便在绕线主体110上绕接导线20,绕线主体110处于第二状态时,用于安装在支架200上,以便对受热部件提供均匀的加热效果。

其中,绕线主体采用柔性材料制成,例如柔性橡胶或柔性塑料等,所述环状结构可以是指闭合的环状结构也可以是指非闭合的环状结构。

如图4-5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绕线单元100的出线限位体120的一端与绕线件111连接,另一端与绕线件111间隔设置并设有出线限位部121。如此,当导线20接近出线端21的部分从绕线件111绕过之后,出线端21就会与出线限位部121限位配合,由于出线限位部121与绕线件111间隔设置,会使得导线20的出线端21与绕在绕线件111上的导线20相隔,有利于导线20的出线端21与绕在绕线主体110上的导线20分离。

具体地,出线限位部121为开设于出线限位体120上的卡扣。卡扣用于实现导线20的出线端21的固定,使得导线20的出线端21的位置处于固定状态,从而无需将导线20的出线端21搭在绕接在绕线主体110的导线20上。

更具体地,卡扣围设形成卡环,导线20的出线端21用于穿过卡环并朝远离绕线主体110的方向延伸,从而无需将导线20的出线端21搭在绕接在绕线主体110的导线20上。

如图5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出线限位体120为两个,两个出线限位体120分别设置于绕线主体110的两端。导线20在绕接在绕线主体110上后,导线20的其中一端需要从绕线主体110的其中一端出线,另一端需要从绕线主体110的另一端出线,通过在绕线主体110的两端均设置出线限位体120,可以是使得导线20的两个出线端21均被限位,避免导线20的两个出线端21搭在绕接在绕线主体110上的导线20上。

如图4-5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绕线单元100的支撑件112还设有限位部1122,限位部1122位于绕线件111远离卡线部1121的一侧,且相邻两个支撑件112中的限位部1122配合形成与导线20限位配合的限位槽1123。在绕接在绕线主体110上的导线20中,与绕线件111接触的部分设置在限位槽1123中,相邻两个支撑件112中的限位部1122能够对导线20进行限位,避免导线20随意移动而降低导线20从绕线主体110脱离的风险。

具体地,支撑件112与绕线件111连接的一端朝远离卡线部1121的一侧凸出于绕线件111,如此,在多个支撑件112中,相邻的两个支撑件112的限位部1122就会形成限位槽1123,导线20用于绕在该限位槽1123中。

如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绕线单元100绕线主体110还包括第一连接件130,第一连接件130与绕线件111并列间隔设置,支撑件112的一端与第一连接件130连接,另一端与绕线件111连接。如此,可以保证支撑件112安装的稳定性。

具体地,当第一绕线单元100的绕线主体110处于第二状态时,绕线主体110形成环状结构时,绕线件111形成环状结构的内圆,第一连接件130形成环状结构的外圆

进一步地,卡线部1121位于第一连接件130远离绕线件111的一侧。导线20通过限位槽1123及卡线部1121上实现定位,能够保证导线20绕接的稳定性,防止导线20从绕线主体110上脱落。

具体地,卡线部1121为开设于支撑件112上的卡槽;或卡线部1121为设置于支撑件112上的螺纹结构。

如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绕线主体110还包括第二连接件140,第二连接件140设置于第一连接件130与绕线件111之间并与多个支撑件112连接。如此,可以进一步保证支撑件112安装的稳定性。

其中,绕线件111、第一连接件130及第二连接件140均为条形,绕线件111、第一连接件130及第二连接件140等距并列间隔设置。

如图2、图8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支架200具有第一限位壁210、及与第一限位壁210间隔相对设置的第二限位壁221,第一绕线单元100卡设于第一限位壁210与第二限位壁221之间。

具体地,第一绕线单元100安装到支架200上后形成环状结构,第一限位壁210及第二限位壁221用于对第一绕线单元100的轴向进行定位,防止第一绕线单元100相对于支架200沿第一绕线单元100的轴向移动。

进一步地,支架200上还具有第三限位壁230,第三限位壁23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限位壁210及第二限位部1122连接,第一绕线单元100的绕线主体110的内圈侧与第三限位壁230限位配合。第三限位壁230用于对第一绕线单元100的径向进行定位,防止第一绕线单元100相对于支架200沿第一绕线单元100的径向移动。

具体地,支架200呈盘状,支架200的其中一端设有第一限位壁210,第三限位壁230为环状,第三限位壁230的其中一端与第一限位壁210连接,第三限位壁230的另一端与第二限位壁221连接,以使第二限位壁221与第一限位壁210间隔相对设置。在安装过程中,可以在第一绕线单元100的绕线主体110处于第一状态时将第一绕线单元100从第一限位壁210及第二限位壁221之间插入,然后再将绕线主体110切换到第二状态,使得第一绕线单元100的绕线主体110的内圆侧与第三限位壁230抵接,完成安装。

如图2、图8所示,进一步地,支架200包括限位板220,限位板220与第一限位壁210相对间隔设置,第二限位壁221为限位板220靠近第一限位壁210的侧壁,限位板220上开设有用于对导线20进行散热的散热孔222,散热孔222有利于导线20散热。

如图2、图8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支架200上还设置有第一固定件240,第一绕线单元100的绕线主体11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部150及第二固定部160,第一固定部150及第二固定部160均与第一固定件240固定连接。

上述的绕线组件10中,第一绕线单元100的轴向通过第一限位壁210及第二限位壁221进行限位,第一绕线单元100的径向通过第三限位壁230进行限位,第一绕线单元100的绕线主体110的两端通过第一固定件240进行固定,可以实现整个第一绕线主体110的固定。

如图2所示,具体地,第一绕线单元100的绕线主体110包括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一端与第二端间隔相对设置,第一固定件240设置于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第一固定部150及第二固定部160均为固定环,第一固定部150及第二固定部160均套设于第一固定件240上(图中未具体示意出该结构)。

更具体地,第一固定部150及第二固定部160均为柔性件,第一固定件240为“t”行筋,第一固定部150及第二固定部160均套接在第一固定件240上。

如图3、图8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绕线组件10还包括第二绕线单元101,支架200包括侧壁,第二绕线单元101套设于支架200的侧壁250外。

具体地,支座为盘状,通过将第二绕线单元101套设于支架200的侧壁250外,可以提高整个绕线组件10的线圈面积,从而提高加热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绕线单元101与第二绕线单元101的结构一致,第一绕线单元100及第二绕线单元101的区别在于,当第二绕线单元101装配到支架200上后,绕线主体110需要变成第三状态,当绕线主体110处于第三形态时,绕线主体110形成圆柱状结构或圆台状结构,绕线件111及第一连接件130分别形成圆柱状结构或圆台状结构的两端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支架200上还设置有第二固定件(图中未示出),第二绕线单元101的绕线主体110的第一固定部150及第二固定部160均与第二固定件固定连接(可参照图4进行理解)。

由于第二绕线单元101环设在支架200的侧壁250上,通过第二固定件固定第二单元的绕线主体110的两端,可以实现第二绕线单元101的绕线主体110两端的定位,实现整个第二绕线主体110的固定。

如图3所示,并参照图4,具体地,第二绕线单元101的绕线主体110的第一端与第二端间隔相对设置,第二固定件设置于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第一固定部150及第二固定部160均为固定环,第一固定部150及第二固定部160均套设于第二固定件上。

更具体地,第二固定件为“t”行筋,第二绕线单元101的第一固定部150及第二固定部160均为柔性构件,第一固定部150及第二固定部160均套接在第二固定件上。

如图9所示,并参照图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绕线组件10还包括导向架270,导向架270设置于支架200的侧壁250上并与支架200的侧壁250配合形成导向槽271,导向槽271用于与第二绕线单元101导向配合。在装配第二绕线单元101的时候,将第二绕线单元101限制在导向槽271中,使得第二绕线单元101沿着导向槽271移动到装配位,然后再固定第二绕线单元101,可以有效提高装配效率。

具体地,导线20架为环状,导向架270与支架200的侧壁250连接并与支架200的侧壁250间隔设置,使得支架200的侧壁250与导向件配合形成导向槽271。

如图2、图8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支架200还具有安装槽280,安装槽280用于安装磁条300。通过在支架200上设置安装槽280,无需单独设计磁条300支架200,简化结构,降低成本。

具体地,限位板220上设置有安装槽280,安装槽280具有槽口,槽口用于供磁条300插入安装槽280中。磁条300通过插入安装槽280中完成装配,操作简单。

请继续参阅图8,进一步地,安装槽280的槽壁设置有过盈配合部281,过盈配合部用于在磁条300插入安装槽280后与磁条300过盈配合。磁条300插入到安装槽280后与过盈配合部抵接,使得磁条300被固定在安装槽280中。

具体地,过盈配合部281为设置在安装槽280槽壁上的筋条,当磁条300插入安装槽280后,磁条300的一侧与过盈筋条抵接,另一侧与安装槽280的槽壁抵接,实现固定。

如图3、图8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支架200上设置有安装柱260,防辐射板400通过安装柱260固定在支架上200。具体地,防辐射板400上设有装配孔,安装柱260穿设于装配孔中并通过熔压的方式实现防辐射板400的固定。

一实施例还涉及一种烹饪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绕线组件10。

其中,所述的烹饪装置可以是电饭煲、电磁炉、电火锅或电压力锅等。

上述的烹饪装置中中,导线20用于绕接在第一绕线单元100的绕线主体110上,且导线20在绕接时与绕线件111及卡线部1121抵接以形成线圈,当导线20绕接完成后,未绕接在绕线主体110上且需要从第一绕线单元100上出线的导线20能够在出线限位体120的限位作用下与绕接在绕线主体110上的导线20相分离,从而避免导线20的出线端21直接搭跨在绕接在绕线主体110的导线20上,防止出现电磁兼容性不合格的情况发生,可靠性高。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