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71647发布日期:2019-12-21 02:22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烹饪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烹饪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烹饪机。



背景技术:

随着自动智能化的不断发展,智能炒菜烹饪机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而目前的炒菜机器人结构较复杂,而功能有限,难实现进菜、炒菜、炖煮、加入调料、勾芡、倒菜和出菜等步骤,同时炒菜机器人的智能控制系统难以根据客户的偏好需求进行自助点餐,菜式相对单一,难以满足客户不同菜式不同口味的全面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烹饪的烹饪机。

为了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烹饪机,包括自动加料装置、自动炒菜装置和调料添加装置,自动炒菜装置包括烹饪锅组件和倒菜组件,自动加料装置用于向烹饪锅组件输出菜料,烹饪锅组件向倒菜组件输出成品菜,调料添加装置向烹饪锅组件输出调料。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自动加料装置对烹饪锅组件添加各式各类的菜,并配备调料添加装置向烹饪锅组件输出调料,继而使得烹饪锅组件能够烹饪出各式各类的菜式,并利用倒菜组件的倒菜和出菜,继而实现全自动化的烹饪。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自动加料装置包括料架、料盘、夹取组件、转动组件、伸缩组件、升降组件和横移组件,料盘可分离地设置在料架上,夹取组件包括夹取驱动装置和夹取件,夹取驱动装置与夹取件连接,夹取驱动装置驱动夹取件连接或分离料盘,夹取件可移动至烹饪锅组件处,转动组件与夹取组件连接,转动组件驱动夹取组件在竖直面转动,伸缩组件与转动组件连接,伸缩组件驱动转动组件沿第一水平方向移动,升降组件与伸缩组件连接,升降组件驱动伸缩组件沿竖直方向移动,横移组件包括横移驱动装置、横移支架、偏转驱动装置,偏转驱动装置设置在横移支架上并与升降组件连接,偏转驱动装置驱动升降组件在水平面转动,横移驱动装置与横移支架连接并驱动横移支架沿第二水平方向移动。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横移组件还包括转轴、连杆和气缸,转轴沿竖直方向可转动地设置在横移支架上,转轴的第一端与升降组件连接,连杆铰接在转轴的第二端和气缸的驱动端之间。

由上可见,配合伸缩组件、升降组件和横移组件的配合使得夹取组件能够在料架的多个位置移动,通过夹取组件夹取料盘,并利用转动组件驱动料盘倾倒,可实现菜料往锅里倾倒加料,而再利用偏转驱动装置的偏转,使得料盘还可以在水平面偏转,从而料盘能够更好地配合锅的位置,从而实现准确稳定加料,且能够夹取不同的料盘继而能够添加不同菜料,实现菜料的多样化。而利用气缸对升降组件的转动,其转动角度更为稳定可靠,提高加料的稳定性,防止菜料外漏。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自动炒菜装置包括烹饪锅组件和倒菜组件,包括烹饪支架、锅体、加热装置和转动驱动装置,锅体和加热装置设置在烹饪支架上,加热装置对锅体加热,转动驱动装置与烹饪支架连接并驱动烹饪支架在竖直面转动,倒菜组件包括菜盘架、竖直移动组件和水平移动组件,竖直移动组件与菜盘架连接并驱动菜盘架沿竖直方向移动,水平移动组件与菜盘架连接并驱动菜盘架沿水平方向移动,锅体的锅口可朝向菜盘架转动,锅体的转动平面与菜盘架的水平移动方向平行。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烹饪支架上设置限位支架,限位支架设置有限位槽,限位支架设置在锅体的锅口的周向外侧;菜盘架上设置有限位片,限位片朝向锅体延伸,限位片与限位槽邻接配合。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水平移动组件包括水平导轨、水平滑块、自由轮、自由配重块和连接件,所述水平导轨沿水平方向布置并与所述菜盘架固定连接,所述水平滑块与所述竖直移动组件连接,所述水平滑块与所述水平导轨滑动配合,所述自由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水平滑块上,所述连接件经过所述自由轮与所述自由配重块连接;所述竖直移动组件包括竖直导轨和竖直滑块,所述竖直导轨沿竖直方向布置并所述水平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竖直滑块与所述竖直导轨滑动配合,所述竖直导轨上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竖直滑块限位邻接。

由上可见,通过锅体和加热装置对菜料的炒菜,并可通过转动驱动装置翻转转动倾倒,并通过跟随移动的菜盘架,与锅体的锅口的位置变化配合,从而使锅体内的菜稳定地倾倒在菜盘架上的菜盘上,并且利用限位支架和限位片的定位联动配合,以及自由配重块对菜盘架施加的抵接力,使得锅体的位置能够稳定地与菜盘架配合,再利用推出组件将整体推出,继而实现出菜。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调料添加装置包括转盘组件、多个调料存储器、多个出料杆和出料驱动装置,转盘组件包括转盘和转盘驱动组件,转盘驱动组件与转盘连接,转盘上沿外周设置有多个调料工位,一个调料存储器设置在一个调料工位处,调料存储器设置有存储腔,存储腔在下方连通地设置有出料口,一个出料杆可转动地设置在一个调料存储器中,出料杆包括杆体、驱动部和螺纹出料部,螺纹出料部设置在杆体的外周壁,螺纹出料部从存储腔延伸至出料口,驱动部设置在杆体的上端,出料驱动装置位于出料杆的上方,出料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与驱动部可分离连接。

由上可见,通过转盘上设置多个调料存储器,不同的调料存储器可存储不同的调料,包括如盐、生粉、糖等固定调料,再利用出料驱动装置对出料杆的转动,除了实现精确定量朝外输送调料外,还能够利用螺纹出料部对调料相对固定,防止调料的外漏,并利用转盘的转动实现多个调料的切换输出。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调料添加装置还包括定位组件,定位组件包括定位轮、第一夹轮、第二夹轮和第一弹性件,定位轮、第一夹轮和第二夹轮之间围成定位部,第一夹轮可沿径向移动,第一弹性件与第一夹轮连接,第一弹性件向第一夹轮施加朝向定位部的弹性力,杆体穿过定位部,杆体的外周壁分别与定位轮的外周面、第一夹轮的外周面、第二夹轮的外周面邻接。

由上可见,通过定位轮、第一夹轮和第二夹轮之间围成定位部,而出料杆被定位部限位,且杆体的外周壁分别与定位轮的外周面、第一夹轮的外周面、第二夹轮的外周面邻接,使得出料杆能够顺畅地转动继而能够顺畅且精确定量的输出调料,而第一夹轮能够弹性的径向移动,故出料杆方便地进行拆装定位,继而出料杆能够方便地进行清洗。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定位组件还包括定位板和第一夹件,定位轮可转动地设置在定位板上;第一夹件上设置有第一抵接部、第一夹持部和第一铰接部,第一抵接部和第一夹持部分别位于第一夹件的两端,第一铰接部位于第一抵接部和第一夹持部之间,第一夹件通过第一铰接部与定位板铰接,第一弹性件的第一端部与第一抵接部抵接,第一夹轮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夹持部上。

由上可见,通过弹性移动的夹件,并将夹轮设置在夹件上,使得夹轮和定位轮能够适配各种直径的出料杆,以适应各种调料,且夹持定位适应性广,拆卸定位方便。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调料添加装置还包括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连接驱动装置,连接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与出料驱动装置连接,连接驱动装置驱动出料驱动装置与驱动部连接或分离。

由上可见,利用转盘的转动实现不同调料工位的切换,以及配合连接驱动装置与驱动部连接或分离,实现多种调料的输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烹饪机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烹饪机实施例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烹饪机实施例中料盘和夹取组件的配合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烹饪机实施例中料盘和夹取组件的结构分解图。

图5是本发明烹饪机实施例中自动加料装置的结构图。

图6是图5位于上端位置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5位于下端位置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本发明烹饪机实施例中自动加料装置在加料状态下的结构图。

图9是本发明烹饪机实施例中自动炒菜装置的结构图。

图10是本发明烹饪机实施例中自动炒菜装置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图。

图11是本发明烹饪机实施例中倒菜组件的结构图。

图12是本发明烹饪机实施例中倒菜组件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图。

图13是本发明烹饪机实施例中自动炒菜装置在倒菜状态下的结构图。

图14是本发明烹饪机实施例中调料添加装置和烹饪锅组件的配合结构图。

图15是本发明烹饪机实施例中调料添加装置的结构图。

图16是本发明烹饪机实施例中调料添加装置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图。

图17是本发明烹饪机实施例中调料添加装置的局部分解图。

图18是本发明烹饪机实施例中的调料存储器、出料杆、定位组件的配合结构图。

图19是本发明烹饪机实施例中调料添加装置在密闭状态的剖视图。

图20是本发明烹饪机实施例中调料添加装置在输料状态的剖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2,烹饪机1包括框架11、自动加料装置2、自动炒菜装置3和调料添加装置4,自动加料装置2、自动炒菜装置3和调料添加装置4设置在框架11上,自动加料装置2位于动炒菜装置3和调料添加装置4的水平一侧,而自动炒菜装置3位于调料添加装置4的侧旁下方。

参照图3至图8,自动加料装置2包括料架21、多个料盘22、夹取组件24、转动组件25、伸缩组件26、升降组件27和横移组件28,料架21包括多个支撑架23,支撑架23,两个支撑架23之间形成容纳位231,容纳位231呈多排多列地排布在框架11上,一个料盘22位于一个容纳位231中,料盘22承载在两个支撑架23之间。

料盘22包括盘体221和夹板222,盘体221设置有容纳腔223,容纳腔223用于存放菜料,如番茄、蔬菜、肉类、蛋浆等,夹板222与盘体221连接,夹板222包括夹持部224和限位部225,限位部225位于夹持部224的上方,限位部225大于夹持部224,限位部225和夹持部224均呈片状一体成型设置,限位部225具有自限位部225朝外的斜面,夹取件241用于与夹板222配合连接,继而使得料盘22可分离地设置在料架21上。

夹取组件24包括夹取驱动装置242和四个夹取件241,夹取件241分别布置在两侧,夹取件241设置有夹槽,夹槽用于与夹持部224夹持配合,夹取驱动装置242采用气动伸缩驱动装置,夹取驱动装置242与夹取件241连接,夹取驱动装置242驱动夹取件241靠近或远离,继而使得夹取件241实现连接或分离料盘22。

转动组件25采用转动气缸或转动电机,转动组件25与夹取组件24连接,转动组件25驱动夹取组件24在竖直面转动,即驱动夹取组件24绕水平轴转动。

伸缩组件26包括轨道261、驱动气缸263和滑块262,转动组件25设置在滑块262上,驱动气缸263与滑块262连接,滑块262设置在轨道261上,并驱动滑块262沿第一水平方向移动,继而实现驱动夹取件朝向料架21伸缩移动。

升降组件27包括驱动装置272、滑块271和导杆286,导杆286沿竖直方向设置在偏转支架285中,滑块271与导杆286滑动配合,驱动装置272采用电机和螺杆的组合,螺杆与滑块271螺纹配合,电机驱动螺杆转动继而实现滑块271沿竖直方向的移动,伸缩组件26设置在滑块271上,继而实现驱动伸缩组件26沿竖直方向升降移动。

横移组件28包括横移驱动装置283、横移支架281、偏转驱动装置289、转轴287、连杆288、偏转支架285和横移支架291,横移支架281和横移支架291分别位于偏转支架285在竖直方向的两端,偏转支架285沿竖直方向延伸,升降组件27和伸缩组件26均设置在偏转支架285上,偏转支架285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转轴与横移支架铰接。横移支架281设置有滑槽282,通过固定设置在框架11的导杆,利用滑槽282与导杆的配合,使得横移支架281可沿第二水平方向移动,第一水平方向垂直于第二水平方向,横移驱动装置283采用电机,并配合连接有驱动轮和驱动带284,驱动带284与横移支架281连接,横移驱动装置283的驱动作用下驱动横移支架281沿第二水平方向移动。

偏转驱动装置289采用气缸驱动,偏转驱动装置289、转轴287和连杆288均设置在横移支架281上,连接件290铰接在横移支架281上,连接件290与偏转驱动装置289固定连接,继而使得偏转驱动装置289可在水平面上转动,转轴287沿竖直方向可转动地设置在横移支架281上,转轴287的第一端与偏转支架285连接并驱动偏转支架285在水平面转动,连杆288铰接在转轴287的第二端和偏转驱动装置289的驱动端之间。

参照图8,在偏转驱动装置289的驱动下,可实现驱动偏转支架285、升降组件27、夹取组件24在水平面转动,以及在横移驱动装置283的驱动下,继而使夹取组件24靠近锅体311移动,并在转动组件25的转动驱动,最终实现向锅体311里加料。

参照图9和图10,自动炒菜装置3包括烹饪锅组件31和倒菜组件33。烹饪锅组件31包括烹饪支架312、锅体311、加热装置、转动驱动装置313、滚动驱动装置314和位置检测组件315,锅体311和加热装置设置在烹饪支架312上,滚动驱动装置314驱动锅体311沿锅体311的轴线滚动,继而实现滚动炒菜,加热装置对锅体311加热,转动驱动装置313与烹饪支架312连接并驱动烹饪支架312在竖直面转动,位置检测组件315包括光传感器和挡板,挡板烹饪支架312连接,当烹饪支架312转动时,光传感器检测挡板的位置,继而实现位置的检测。

烹饪锅组件31还包括锅盖组件,锅盖组件包括锅盖316、连接支架318和盖合驱动装置319,连接支架318连接在锅盖316和盖合驱动装置319之间,在盖合驱动装置319驱动锅盖316朝向或远离锅体311移动,继而可实现对锅体311的盖合和打开,锅盖316上设置有多个加注管317,加注管317与锅体311连通,在框架11上设置有多个液体调料存储器12,液体调料存储器12位于锅盖316的上方,液体调料存储器12和加注管317之间通过泵和连通管连接,继而实现将液体调料存储器12的液体调料加注到锅体311处,液体调料如酱油、醋、油等。

参照图11至图13,倒菜组件33包括菜盘架331、竖直移动组件和水平移动组件,竖直移动组件与菜盘架331连接并驱动菜盘架331沿竖直方向移动,水平移动组件与菜盘架331连接并驱动菜盘架331沿水平方向移动。

水平移动组件包括水平导轨337、水平滑块338、自由轮343、两个固定轮344、自由配重块344、固定配重块346和连接件(未示出),水平导轨337沿水平方向布置并与菜盘架331固定连接,水平导轨337位于菜盘架331的底壁,水平滑块338与水平导轨337滑动配合,水平滑块338与竖直导轨340连接,自由轮343可转动地设置在水平滑块338上,两个固定轮344可转动地设置在固定板345上,连接件采用链条,自由轮和固定轮采用齿轮,连接件连接在自由配重块344和固定配重块346,且经过自由轮343和两个固定轮344的定位。

竖直移动组件包括竖直导轨340和竖直滑块341,竖直导轨340沿竖直方向布置并水平滑块338固定连接,竖直滑块341与竖直导轨340滑动配合,竖直导轨340上设置有限位块342,限位块342位于竖直滑块341的下方,限位块342与竖直滑块341上下限位邻接。

倒菜组件33包括推出组件,推出组件包括推出驱动装置347,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与竖直滑块341连接并驱动竖直滑块341沿水平方向移动,继而实现将菜盘架331沿水平方向推出,继而方便出菜取放菜盘。

烹饪支架312上设置限位支架32,限位支架32设置在锅体311的锅口的周向外侧,限位支架32设置有限位槽,第一限位部225位于限位槽中,菜盘架331上设置有限位片333,限位片333朝向锅体311延伸,第二限位部225位于限位片333上,第一限位部225与第二限位部225邻接配合,即限位片333与限位槽邻接配合。菜盘架331设置有排水槽334,排水槽334设置有滤网335,排水口339位于底部与排水槽334连通,继而用于排除洗锅水等,且菜盘架331上抬高垫336,抬高垫336用于放置菜盘30,抬高垫336与菜盘架331的底面存在高度差。

当锅体311内菜烹饪完毕后,锅体311的锅口朝向菜盘架331转动,且锅体311的转动平面与菜盘架331的水平移动方向平行,继而在限位片333与限位槽邻接配合的作用下,菜盘架331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别进行移动,以配合锅体311的锅口位置变化,使得锅体311的锅口对准菜盘架331的菜盘30,继而实现稳定倒菜,避免菜品外漏。

参照图14至图16,调料添加装置4设置在锅体311的上方,主要用于向锅体311添加固体调料,调料添加装置4包括转盘组件、多个调料存储器421、多个出料杆43、出料驱动装置471、定位组件和限位组件,转盘组件包括承载支架414、连接支架476、转轴287、转盘41和转盘驱动组件413,转轴287沿竖直方向地设置在承载支架414,转轴287穿过转盘41,转盘41绕转轴287转动,转盘驱动组件413采用电机驱动旋转,并配合驱动轮和驱动带的连接,一个驱动轮与转盘驱动组件413连接,另一个驱动轮与转盘41连接,继而实现转盘驱动组件413带动转盘41转动。

转盘41上沿外周设置有多个调料工位411,多个调料工位411沿周向均匀布置,在每个调料工位411处贯穿设置有连接孔,一个调料存储器421设置在一个连接孔处。连接支架476的第一端与转轴287连接,连接支架476的第一端可与转轴287发生相对转动,继而可对周向位置进行调节,连接驱动装置475设置在连接支架476的第二端上,连接驱动装置475采用气缸驱动。

转盘41沿周向还设置有多个定位孔483,一个定位孔483与一个调料工位对应设置,定位组件包括限位柱482和限位驱动装置481,限位驱动装置481与限位柱482连接并驱动限位柱482朝向定位孔483移动,限位柱482与定位孔483限位配合,继而对转盘41实现转动方向的定位。

参照图17至图20,调料存储器421呈漏斗型布置且设置有存储腔422,调料存储器421在下端部设置有出料嘴423,出料嘴423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嘴423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在连接孔的下方设置有连接件424,连接件424与转盘41的底面固定连接,连接件424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连通孔,连通孔设置有内螺纹,出料嘴423穿过连接孔并定位配合,出料嘴423与连通孔螺纹方式的可拆卸连接,继而使得连通孔、出料口、存储腔422连通,继而实现一个调料存储器421设置在一个调料工位411处,并且利用螺纹的方便拆装方式方便于清洗。当然出料嘴423还可以采用其他如卡扣或过盈配合的可拆卸连接方式。

出料杆43包括杆体431、定位凸块433和螺纹出料部432,螺纹出料部432设置在杆体431的外周壁且从中部延伸至下部,定位凸块433位于出料杆43的上端,出料杆43可转动地设置在调料存储器421中,继而使得,螺纹出料部432从存储腔422延伸至出料口,定位凸块433上设置有驱动部,驱动部可采用驱动柱或驱动槽方式接受驱动力。杆体431的下端设置有挡板434,挡板434位于螺纹出料部432的末端,挡板位于出料嘴423内,挡板434的尺寸与出料嘴423的尺寸相匹配,以用于密闭出料嘴423

定位组件包括定位轮451、第一夹轮452、第二夹轮453、第一弹性件450、定位板441、第一夹件442、第二夹件446、定位台463、第二弹性件461,定位轮451可转动地设置在定位板441上。

第一夹件442呈条形延伸布置,第一夹件442上设置有第一抵接部445、第一夹持部443和第一铰接部444,第一抵接部445和第一夹持部443分别位于第一夹件442的两端,第一铰接部444位于第一抵接部445和第一夹持部443之间,第一夹件442通过第一铰接部444与定位板441铰接,第一夹轮452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夹持部443上。

第二夹件446上设置有第二抵接部449、第二夹持部447和第二铰接部448,第二抵接部449和第二夹持部447分别位于第二夹件446的两端,第二铰接部448位于第二抵接部449和第二夹持部447之间,第二夹件446通过第二铰接部448与定位板441铰接,第二夹轮453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夹持部447上。

第一弹性件450采用扭簧,第一弹性件450的中部通过螺钉固定在定位板441上,第一弹性件45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抵接部445、第二抵接部449抵接。当然第一弹性件450还可采用弹簧或弹性的形式对抵接部弹性抵接,或者直接采用弹性件对夹持部进行抵接施力。

第一夹轮452和第二夹轮453分别位于定位轮451的两侧,定位轮451、第一夹轮452和第二夹轮453之间围成定位部454,利用弹性件的弹性作用力和夹件的铰接连接,使得,第一夹轮452和第二夹轮453均可沿径向弹性移动,使得弹性件向夹轮施加朝向定位部的弹性力,杆体431穿过定位部454,杆体431的外周壁分别与定位轮451的外周面、第一夹轮452的外周面、第二夹轮453的外周面邻接。

定位台463设置在调料存储器421的径向一侧上,定位台463设置有定位槽464,定位槽464呈开槽设置,且定位槽464沿竖直方向延伸,定位板441与定位槽464定位配合,定位板441可沿定位槽464移动。定位板441还通过导杆466和限位块462与定位台463连接,具体是,导杆466的上端与定位板441固定连接,定位台463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导孔465,限位块462套在导杆466外,导杆466和限位块462均设置在导孔465中,第二弹性件461采用弹簧,第二弹性件461套在导杆466外,继而使得定位板441可沿竖直方向弹性移动,第二弹性件461抵接在定位台463和定位板441之间

调料添加装置4还包括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出料驱动装置471、导轨474和连接块473,出料驱动装置471采用旋转电机,出料驱动装置471的下端设置有驱动端472,驱动端472设置有驱动槽,驱动槽用于与驱动柱配合连接,出料驱动装置471设置在连接块473上,导轨474沿竖直方向设置在连接支架476上,连接块473与导轨474滑动配合,出料驱动装置471位于出料杆43的上方。定位凸块433位于定位部454的上方,定位凸块433分别与定位轮451、第一夹轮452、第二夹轮453纵向限位邻接。

连接驱动装置475的驱动端与连接块473连接,在连接驱动装置475沿竖直方向的伸缩驱动下,使得出料驱动装置471的驱动端472沿竖直方向移动。参照图19,在出料驱动装置471的驱动端472朝下移动时先与定位凸块433连接,此时挡板434还在出料嘴423中。参照图20,出料驱动装置471的驱动端472继续朝下移动,出料杆43沿竖直方向朝下移动,继而挡板434移动至出料嘴423外,继而开启出料口,并通过驱动出料杆43转动,在螺纹出料部432的转动作用下,继而实现固体调料定量输出。当需要切换不同固体调料时,出料驱动装置471的驱动端472沿竖直方向朝上移动,继而分离定位凸块433,而出料杆43在定位板441的朝上复位作用下朝上移动,继而挡板434移动至出料嘴423中,再次实现对出料嘴423的密闭。利用出料驱动装置471的驱动端472与出料杆43的驱动部可分离地连接,实现出料驱动装置471和不同工位的出料杆连接,以及不同调料的出料。

本案的烹饪机进行智能烹饪时,可通过自动加料装置2朝向锅体添加不同的菜料,且通过自动炒菜装置3进行加热炒菜翻滚炒菜,而且还能够利用调料添加装置4对锅体添加调料,烹饪完毕后利用倒菜组件出菜,从而完成多样化菜式的智能烹饪。

由上可见,配合伸缩组件、升降组件和横移组件的配合使得夹取组件能够在料架的多个位置移动,通过夹取组件夹取料盘,并利用转动组件驱动料盘倾倒,可实现菜料往锅里倾倒加料,而再利用偏转驱动装置的偏转,使得料盘还可以在水平面偏转,从而料盘能够更好地配合锅的位置,从而实现准确稳定加料,且能够夹取不同的料盘继而能够添加不同菜料,实现菜料的多样化。

另外,通过锅体和加热装置对菜料的炒菜,并可通过转动驱动装置翻转转动倾倒,并通过跟随移动的菜盘架,与锅体的锅口的位置变化配合,从而使锅体内的菜稳定地倾倒在菜盘架上的菜盘上,并且利用限位支架和限位片的定位联动配合,以及自由配重块对菜盘架施加的抵接力,使得锅体的位置能够稳定地与菜盘架配合,再利用推出组件将整体推出,继而实现出菜,以及利用排水口使菜盘架可作为清洗锅水的倾倒处,以及抬高垫对菜盘抬高处理,与菜盘架的底面分离,从而更进一步优化烹饪机。

再者,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转盘上设置多个调料存储器,不同的调料存储器可存储不同的调料,包括如盐、生粉、糖等固定调料,再利用出料驱动装置对出料杆的转动,除了实现精确定量朝外输送调料外,还能够利用螺纹出料部对调料相对固定,防止调料的外漏,并利用转盘的转动实现多个调料的切换输出。利用限位柱与定位孔限位配合,使得在调料存储器和出料杆出料时,转盘的位置是固定,避免调料外漏。通过连接孔的定位为调料存储器提供良好的位置稳定,且可拆卸连接的设计方便调料存储器的清洗。通过定位部对出料杆的定位,以及对定位凸块的纵向限位,使得出料杆能够在稳定的位置转动,继而实现稳定定量出料。通过连接驱动装置驱动出料驱动装置与驱动部连接或分离,继而可实现对不同调料工位处切换和连接,并且竖直驱动出料杆,使出料杆能够实现密闭或开启出料口。通过将连接支架与转轴连接,继而连接驱动装置能够准确地对应地不同的多个调料存储器。

以及,通过定位轮、第一夹轮和第二夹轮之间围成定位部,而出料杆被定位部限位,且杆体的外周壁分别与定位轮的外周面、第一夹轮的外周面、第二夹轮的外周面邻接,使得出料杆能够顺畅地转动继而能够顺畅且精确定量的输出调料,而第一夹轮能够弹性的径向移动,故出料杆方便地进行拆装定位,继而出料杆能够方便地进行清洗。通过弹性移动的夹件,并将夹轮设置在夹件上,使得夹轮和定位轮能够适配各种直径的出料杆,以适应各种调料,且夹持定位适应性广,拆卸定位方便。利用可沿竖直方向移动的出料杆,继而调节出料杆的输出量大小,且能够为连接驱动装置的连接提供一定的缓冲,另外还能够利用挡板来实现对出料嘴的密封和开启,避免调料外漏。利用定位凸块与定位轮、第一夹轮、第二夹轮邻接,来实现出料杆的纵向限位,继而使出料杆与出料驱动装置稳定连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