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外开窗的纱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69241发布日期:2020-02-08 05:40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铝合金外开窗的纱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门窗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合金外开窗的纱窗。



背景技术:

窗户是房屋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分为平开窗和推拉窗,外开窗是平开窗的一种,而外开窗以不占用室内空间,开启面积大,密封和防盗性能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随着铝合金工业的进步和发展,采用铝合金作为平开窗的材料制成的平开窗更是得到认可。铝合金平开窗具有重量轻,型材标准,使用安装方便,外观美观,耐腐蚀等优点,同时具有能够制作出复杂结构,便于实现复杂功能等特点。现有的铝合金外开窗大多采用由包括窗框、固定扇、开启扇、纱窗、中梃、操作元件组成,窗框及中梃通过铝合金型材剪切后通过角码相互连接组成,目前,市场上的外开窗铝合金型材多种多样,规格尺寸种类繁多,不同规格尺寸的铝合金型材在组装时需要不同的角码,而且窗框与中梃大多采用不同形状及尺寸的铝合金型材组成,这也增加了市场上的铝合金型材的种类,这就导致铝合金外开窗型材在生产时需要制作多种模具,生产成本高,模具种类繁多,不利于生产现场的管理,经销商在备货时需要准备多种不同尺寸不同规格的铝合金型材,经销商库房产品种类繁多,库房混乱,不利于销售库房的管理,现场组装时也需要准备多种不同规格尺寸的型材,安装现场混乱。

另外,现有的铝合金外开窗的纱窗大多结构复杂,安装困难,且安装时大多是通过纱窗框与纱窗压线的挤压力压装窗纱,且,纱窗框上与窗纱接触的接触面光滑,窗纱与安装面之间摩擦力小,窗纱使用时会受风吹等因素而受力,长时间使用容易出现窗纱破损脱落。



技术实现要素:

综上所述,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问题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铝合金外开窗的纱窗,该纱窗是通过纱窗压线将窗纱压装在纱窗框内,纱窗框及纱窗压线压持窗纱,纱窗框上设置用于安装纱窗用的窗纱压槽,在螺钉将窗纱压装在窗纱压槽内后,窗纱在压装部位出现变形,卡入窗纱压槽内,增大窗纱与安装面的摩擦力,提高窗纱安装的牢固程度,结构简单、使用安装方便快捷,能够有效的提高安装效率,降低安装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铝合金外开窗的纱窗,其中:所述的铝合金外开窗包括窗框、中梃、开启扇、固定扇及纱窗,所述的窗框的中部设置有中梃,中梃将窗框分割成多个空腔,所述的空腔内设置固定扇或开启扇,所述的固定扇包括玻璃组件及固定扇压线,所述的固定扇压线分别与中梃及窗框卡装连接,固定扇压线夹持玻璃组件,所述的开启扇包括开启框及玻璃组件,所述的开启框的一侧与窗框通过铰接合页连接,其另一侧与中梃通过锁具连接,所述的开启框内设置有玻璃组件,所述的纱窗设置在与开启扇对应的空腔的内侧,包括纱窗框、窗纱及纱窗压线,纱窗框的一侧与窗框通过铰接合页连接,其另一侧与中梃通过锁具连接,所述的纱窗框内通过纱窗压线连接有窗纱;所述的纱窗框由纱窗框型材通过纱窗角码连接成的方形框体结构,所述的纱窗框型材包括中空结构的方形型材框体,方形型材框体包括一体结构的纱框上端部、纱框左侧部、纱框右侧部及纱框下端部,所述的纱框上端部左侧设置有向左延伸的纱框延伸部,所述的纱框右侧部外侧设置有安装窗纱用的窗纱支撑框,所述的窗纱支撑框包括顶支撑部、弧形支撑部、底支撑部、拐角支撑部及下延伸部,所述的顶支撑部为方形型材框体的纱框上端部的向右延伸,顶支撑部的右端通过弧形支撑部连接底支撑部的右端,底支撑部的左端连接拐角支撑部,所述的拐角支撑部的左端与纱框右侧部连接,拐角支撑部的下端设置下延伸部,拐角支撑部与纱框右侧部形成卡装纱窗压线用的纱窗压线卡槽,所述的底支撑部的底面设置有窗纱压槽,窗纱通过螺钉压装在窗纱压槽内。

所述的纱框延伸部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纱窗密封卡槽,所述的纱窗密封卡槽的开口与边框的内侧面或中梃的内侧面对应,纱窗密封卡槽内设置有纱窗密封胶条,所述的纱窗关闭后,纱窗密封胶条实现纱窗内侧面的密封。

所述的纱框左侧部外侧设置有五金安装槽,纱框左侧部内侧设置有纱窗角码安装槽。

所述的纱窗压线包括一体结构的卡接部及下水平部,所述的卡接部与下水平部组成拐角结构的纱窗压线,卡接部卡装在窗纱支撑框的纱窗压线卡槽内,所述的下水平部上设置有压线密封卡槽,压线密封卡槽内设置有压线密封胶条,所述的压线密封胶条实现纱窗压线与窗纱支撑框之间的密封。

所述的卡接部与下水平部的夹角小于90°。

所述的压线密封卡槽的开口对应窗纱支撑框的底支撑部。

所述的窗纱压槽内设置有螺钉定位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是通过纱窗压线将窗纱压装在纱窗框内,纱窗框及纱窗压线压持窗纱,纱窗框上设置用于定位螺钉用的螺钉定位槽,能够有效的避免螺钉拧固时的打滑,结构简单、使用安装方便快捷,能够有效的提高安装效率,降低安装成本。

2、本发明的纱窗框型材的底支撑部的底面设置有窗纱压槽,窗纱通过螺钉压装在窗纱压槽内,则,在螺钉将窗纱压装在窗纱压槽内后,窗纱在压装部位出现变形,卡入窗纱压槽内,增大窗纱与安装面的摩擦力,提高窗纱安装的牢固程度,相对现有的平面压装牢固性能好,窗纱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此种结构设置对于金刚砂纱窗效果更加明显。

3、本发明的纱窗密封卡槽的开口与边框的内侧面或中梃的内侧面对应,纱窗关闭后,纱窗密封胶条实现纱窗内侧面的扣压密封,压密封结构,能够有效的提高密封效果,且,扣压密封结构纱窗密封胶条受纱窗密封卡槽的保护,暴露面积小,能够有效的避免灰尘及雨水渗入,密封效果好,同时也能够有效的保证密封胶条使用寿命。

4、本发明的纱窗关闭后,纱窗的内表面与窗框及中梃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小,近乎重合;因此,本发明的外开窗外表美观大气,安装后能够提高建筑的美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铝合金外开窗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边框及中梃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边框型材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中部密封型材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固定扇压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开启框型材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开启框型材的外侧型材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开启框型材的内侧型材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纱窗框型材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纱窗压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铝合金外开窗,包括窗框1、中梃2、开启扇3、固定扇4及纱窗5,所述的窗框1的中部设置有中梃2,中梃2将窗框1分割成多个空腔,所述的空腔内设置固定扇4或开启扇3,所述的固定扇4包括玻璃组件6及固定扇压线41,所述的固定扇压线41分别与中梃2及窗框1卡装连接,固定扇压线41夹持玻璃组件6,所述的开启扇3包括开启框31及玻璃组件6,所述的开启框31的一侧与窗框1通过铰接合页连接,其另一侧与中梃2通过锁具连接,所述的开启框31内设置有玻璃组件6,所述的纱窗5设置在与开启扇3对应的空腔的内侧,包括纱窗框51、窗纱52及纱窗压线53,纱窗框51的一侧与窗框1通过铰接合页连接,其另一侧与中梃2通过锁具连接,所述的纱窗框51内通过纱窗压线53连接有窗纱52;所述的窗框1由边框11通过边框角码相互连接组成方形框,所述的边框11的截面形状及尺寸与中梃2的截面形状及尺寸相同,均包括边框型材12及边框隔热桥13,两个边框型材12中部通过边框隔热桥13连接;所述的边框型材12为截面形状为方形的中空结构,包括一体结构的顶板121、底板122、左侧板123及右侧板124,所述的左侧板123的外侧及右侧板124的外侧均设置有连接卡槽125,所述的底板122下端设置有连接边框隔热桥13用的边框隔热卡槽126,所述的左侧板123的内侧及右侧板124的内侧分别设置连接螺栓座及边框角码安装槽127。

本实施例中边框型材12的中空内腔采用宽度为27.3mm的正方形内腔结构,边框角码安装槽127的厚度尺寸为b,b=18mm,边框角码安装槽127的宽度尺寸d与边框型材12的中空内腔的宽度尺寸相同,均为27.3mm,边框隔热桥13采用宽度为14.8mm的截面形状为i型的隔热断桥。

如图4所示,所述的开启扇3所在的空腔内的窗框1上设置有中部密封装置7,所述的中梃2的位于开启扇3所在的空腔的一侧设置有中部密封装置7,所述的中部密封装置7包括中部密封型材71及中部密封胶条72,所述的中部密封型材71与边框11或中梃2连接,所述的中部密封型材71包括截面形状为方形且左侧开口的密封卡接框710、位于密封卡接框710右侧并与密封卡接框710连接的密封延伸部711,所述的密封卡接框710的左侧与两个边框型材12卡装连接,所述的密封延伸部711上设置有中部密封卡槽712,所述的中部密封卡槽712的开口与开启扇3的内侧面对应,中部密封胶条72卡装在中部密封卡槽712内,开启扇3关闭后中部密封胶条72实现开启扇3内侧面的密封。

本实施例中窗框1及中梃2均采用边框型材12,实现窗框1与中梃2结构形状相同,尺寸规格统一,两个边框型材12通过隔热断桥13组装连接组成铝合金外开窗的窗框1及中梃2,改变隔热断桥13尺寸可满足不同规格的外开窗尺寸要求。本实施例中边框型材12的左侧板123的内侧及右侧板124的内侧分别设置连接螺栓座及边框角码安装槽127,则组成铝合金外开窗的窗框1及中梃2所使用的角码结构相同,实现铝合金外开窗角码统一,组成窗框1及中梃2的型材规格尺寸统一,安装角码统一,能够有效的减少铝合金外开窗组装所需零部件的规格及种类,方便管理。同时,隔热断桥13尺寸改变,则两个边框型材12之间的距离改变,此时需要改变中部密封装置7的中部密封型材71的尺寸结构,因此,本实施例只需改变隔热断桥13尺寸及中部密封型材71的尺寸结构即可组装出不同规格的铝合金外开窗。

如图5所示,所述的固定扇压线41包括一体结构的水平部410、竖直部411、水平卡接部412、夹持部413、弧形连接部414及弧形卡接部415,所述的水平部410的一端与水平卡接部412连接,水平部410的另一端通过弧形连接部414与竖直部411的上端连接,所述的水平部410与竖直部411之间的夹角为90°,所述的竖直部411的下端连接夹持部413,所述的竖直部411的中部设置有弧形卡接部415,弧形卡接部415的一端与竖直部411连接,另一端悬空设置,所述的水平部410、夹持部413及弧形卡接部415位于竖直部411的同一侧,所述的水平卡接部412及弧形卡接部415卡装连接在窗框1或中梃2的连接卡槽125内,所述的夹持部413夹持固定扇4的玻璃组件6,所述的夹持部413与玻璃组件6之间填充防水密封胶。

如图6、图7、图8所示,所述的开启框31为开启框型材310通过开启角码相互连接成的方向框结构,所述的开启框型材310包括外侧型材311、内侧型材312及扇框隔热桥313,扇框隔热桥313设置在外侧型材311与内侧型材312之间,所述的内侧型材312包括一体结构的平板部314及内夹持部315,所述的平板部314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安装扇框隔热桥313用的扇框隔热卡槽316,所述的内夹持部315对应开启扇3的玻璃组件6的内侧面,所述的外侧型材311包括一体结构的方形型材框317、延伸部318及外夹持部319,所述的方形型材框317的底板122上设置有扇框隔热卡槽316,方形型材框317上的扇框隔热卡槽316与内侧型材312上的扇框隔热卡槽316对应,所述方形型材框317的左侧设置有向左延伸的延伸部318,延伸部318上设置有开启密封卡槽320,所述的开启密封卡槽320的开口对应边框11外侧面或中梃2外侧面,所述的开启密封卡槽320内设置开启密封胶条321,开启扇3关闭后,开启密封胶条321实现开启扇3外侧面的密封,所述的方形型材框317的右侧设置有向右延伸的外夹持部319,外夹持部319对应开启扇3的玻璃组件6的外侧面,所述的内侧型材312上的内夹持部315及外侧型材311上的外夹持部319夹持开启扇3的玻璃组件6,内夹持部315与玻璃组件6之间、外夹持部319与玻璃组件6之间均填充防水密封胶,所述的方形型材框317内设置有开启角码插装槽322。所述的外夹持部319包括依次连接水平连接部323、弧形夹持连接部324及竖直夹持连接部325,所述的水平连接部323的左端与方形型材框317连接,水平连接部323的右端通过弧形夹持连接部324与竖直夹持连接部325的上端连接,竖直夹持连接部325的下端与内侧型材312上的内夹持部315夹持开启扇3的玻璃组件6,所述的外夹持部319的弧形夹持连接部324与竖直夹持连接部325的连接处设置有剪切槽326。

本实施例的开启角码插装槽322的宽度尺寸为e,e=27.3mm,开启角码插装槽322的厚度尺寸为20.1mm。

如图9所示,所述的纱窗框51由纱窗框型材510通过纱窗角码连接成的方形框体结构,所述的纱窗框型材510为中空结构的方形型材框体,包括一体结构的纱框上端部512、纱框左侧部513、纱框右侧部514及纱框下端部515,所述的纱框上端部512左侧设置有向左延伸的纱框延伸部516,所述的纱框延伸部516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纱窗密封卡槽517,所述的纱窗密封卡槽517的开口与边框11的内侧面或中梃2的内侧面对应,纱窗密封卡槽517内设置有纱窗密封胶条518,所述的纱窗5关闭后,纱窗密封胶条518实现纱窗5内侧面的密封,纱框左侧部513外侧设置有五金安装槽,纱框左侧部513内侧设置有纱窗角码安装槽519,所述的纱框右侧部514外侧设置有安装窗纱52用的窗纱支撑框520,所述的窗纱支撑框520包括顶支撑部521、弧形支撑部522、底支撑部523、拐角支撑部524及下延伸部525,所述的顶支撑部521为方形型材框体的纱框上端部512的向右延伸,顶支撑部521的右端通过弧形支撑部522连接底支撑部523的右端,底支撑部523的左端连接拐角支撑部524,所述的拐角支撑部524的左端与纱框右侧部514连接,拐角支撑部524的下端设置下延伸部525,拐角支撑部524与纱框右侧部514形成卡装纱窗压线53用的纱窗压线卡槽526,所述的底支撑部523的底面设置有窗纱压槽527,窗纱52通过螺钉压装在窗纱压槽527内。所述的窗纱压槽527内设置有螺钉定位槽。

本实施例中纱窗角码安装槽519的厚度尺寸为a,a=18mm,纱窗角码安装槽519的宽度尺寸为c,c=27.3mm。

如图10所示,所述的纱窗压线53包括一体结构的卡接部531及下水平部532,所述的卡接部531与下水平部532组成拐角结构的纱窗压线53,所述的卡接部531与下水平部532的夹角小于90°。卡接部531卡装在窗纱支撑框520的纱窗压线卡槽526内,所述的下水平部532上设置有压线密封卡槽533,所述的压线密封卡槽533的开口对应窗纱支撑框520的底支撑部523,压线密封卡槽533内设置有压线密封胶条534,所述的压线密封胶条534实现纱窗压线53与窗纱支撑框520之间的密封。

本实施例中部密封卡槽712的开口与开启扇3的内侧面对应,开启密封卡槽320的开口对应边框11外侧面或中梃2外侧面,压线密封卡槽533的开口对应窗纱支撑框520的底支撑部,纱窗密封卡槽517的开口与边框11的内侧面或中梃2的内侧面对应,则各个密封胶条与相应的密封卡槽安装后,密封胶条被压紧在相应密封位置,密封胶条压装后,只有一个侧面暴露在外,密封胶条被相应的密封卡槽保护,暴露面积小,能够有效的保证密封胶条使用寿命,保证密封效果,减少风水日晒对密封胶条的影响,同时,扣压密封结构,能够有效的提高密封效果,防止雨水渗入。

本实施例中纱窗角码安装槽519的厚度尺寸为a,边框角码安装槽127的厚度尺寸为b,a=b,纱窗角码安装槽519的宽度尺寸为c,边框角码安装槽127的宽度尺寸为d,开启角码插装槽322的宽度尺寸为e,c=d=e。则本发明的外开窗仅仅使用两种角码,一种为结构相同的纱窗角码及边框角码,另一种为开启扇使用的开启角码,施工人员只需准备两种角码即可,而且这两种角码的宽度尺寸相同,因此,本发明的外开窗在使用时只需要准备一种宽度的角码,然后根据需要剪切成两种厚度即可,能够有效的减少备料,方便操作与管理。

本实施例在生产时,只需准备边框型材12模具、中部密封型材71模具、固定扇压线41模具、开启框31的外侧型材311模具、开启框的内侧型材312模具、纱窗框型材510模具、纱窗压线53模具共一套七个模具即可实现生产,能够有效的节约生产成本,同时也方便型材的存储管理及施工现场的管理。

本实施例的外开窗的纱窗5及开启扇3关闭后,开启扇3的外表面与窗框1及中梃2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小,近乎重合;纱窗5的内表面与窗框1及中梃2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小,近乎重合;因此,本实施例的外开窗外表美观大气,安装后能够提高建筑的美观性。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截面宽度为75mm的铝合金外开窗,该铝合金外开窗的边框11的截面形状与中梃2的截面形状尺寸相同,则在安装时,只需要准备边框型材12及边框隔热桥13即可,能够有效的减少安装所需要备料数量及种类。将两个边框型材12通过边框隔热桥13连接后组成边框11,然后再将边框11按照尺寸截取后通过边框角码组成方形窗框1,将两个边框型材12通过边框隔热桥13连接组成中梃2,将中梃2连接在窗框1的中部即可。通过固定扇压线41夹持玻璃组件6组成固定扇4,然后将固定扇4一侧与窗框1卡接,另一侧与中梃2卡接即可实现外开窗的固定扇4的安装。将开启扇3的外侧型材311与内侧型材312通过扇框隔热桥313连接组成开启框型材310,根据需要截取长度开启框型材310,然后通过开启角码连接成一侧开口的框型结构,安装开启扇3的玻璃组件6,最后再通过开启框型材310将框型的开口封闭,最后通过铰接合页及滑撑组件将开启扇3与窗框1连接,然后安装锁具,至此完成开启扇3的安装。根据需要截取纱窗框型材510长度,通过纱窗角码将纱窗框型材510组合成方形框体结构,通过螺钉将窗纱52紧固连接在纱窗框型材510组合成方形框体内,最后安装纱窗压线53,填充压线密封胶条534即可,至此完成纱窗5的安装,最后将纱窗5通过铰接合页、滑撑及锁具与窗框1及中梃2连接即可。至此完成铝合金外开窗的组装,最后将组装的铝合金外开窗安装在建筑上即可。

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说明而非限制,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等同替换或者根据现有技术而做的其它修改,只要没超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思路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的权利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