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双靠背椅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99800发布日期:2019-11-12 21:51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双靠背椅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双靠背椅子。



背景技术:

椅子是生活和工作中经常使用的家具,其结构对坐姿的影响很大,普通的椅子在结构设计上考虑稳定性、美观性的因素为主,极少考虑坐姿对健康的影响。对于伏案工作的人来说,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坐在椅子上,不合理的椅子结构,会让人感觉不舒适,长期使用,会形成不良的坐姿,会给健康造成巨大损害,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普通的椅子靠背,为平面或曲面结构,为了增加舒适性,在靠背上垫覆一层软质材料。人体背部骨骼,由脊柱、肋骨构成,背部并非平面结构,也并非简单的曲面,而是由两侧肋骨形成两个稍有弯曲的曲面以及局部突出的脊柱体,当人体坐在椅子上,背部靠向椅子靠背时,由于背部各部分受力不均匀,会造成局部对背部皮下组织的压力过大,而感到不适,让人容易感觉疲劳。

中国专利号:200920224423.6公开了一种双靠背椅子,包括支撑底座、坐面、靠背,所述靠背包括对称设置的左右两块,所述靠背为曲面结构,其曲度与人体背部肋骨曲度相当;所述靠背曲面上设有软质材料。该椅子采用双靠背曲面设计,两个靠背之间留有空隙,坐姿依靠时,脊柱两侧肋骨分别依靠在左右靠背上,曲面设计使肋骨受力均匀,避免了局部受力过大造成的不适,脊柱落在两靠背的间隙中,不受力,可以得到充分的休息。

上述椅子的坐面高度不可调,并且市面上销售的绝大多数椅子的都是在支撑底座上设置高度调节对坐面以及靠背一同升降,使得靠背与坐面的纵向距离保持不变,在实际实用过程中,因使用工作的身高不同,其在使用时,背部的承托位置也会存在差异,不合适的高度尺寸会降低舒适性,使得椅子的适用人群少。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双靠背椅子,它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双靠背椅子的适用人群少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双靠背椅子,包括底座、支撑杆、坐垫、坐垫支架、两个靠背和靠背支架,所述支撑杆沿纵向设置,所述支撑杆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内管穿设在外管中,内管与外管可相对滑动,内管的下端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内管内设置有滚珠丝杆,所述滚珠丝杆的下端固定在底座上,其上端与外管连接,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滚珠丝杆运动的回力球调节装置,所述坐垫支架设置在外管的下部,且可沿支撑杆的轴向方向滑动,所述坐垫支架与支撑杆之间设置有限制坐垫支架滑动的第一限位装置,所述坐垫设置在坐垫支架上,所述靠背支架设置在支撑杆的上部,且可沿支撑杆的轴向方向滑动,所述靠背支架与支撑杆之间设置有限制靠背支架滑动的第二限位装置,两所述靠背对称设置在靠背支架的左右两侧,两所述靠背间隔设置,所述靠背为曲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回力球调节装置包括左壳体、右壳体、弹簧定位片、T形限位块、绳子变速器、回力弹片、绳子定位件和拉手,所述左壳体和右壳体可拆卸地扣合连接,所述左壳体和右壳体扣合状态下其侧面设置有一供绳子穿出的开口,所述拉手设置在左壳体和右壳体上位于开口处,所述弹簧定位片、绳子变速器从左到右依次设置在左壳体与右壳体扣合所形成的容腔内,所述弹簧定位片的中部设置有供转轴穿过的环形壳体,其环形壳体的分别向两端延伸穿出左壳体和右壳体,所述右壳体上设置有弹片定位块,其延伸到绳子变速器内,所述回力弹片设置在绳子变速器内,其一端固定在弹力定位块上,另一端固定在绳子变速器上,环绕所述绳子变速器的圆周外表面设置有用于缠绕绳子的凹槽,所述绳子定位件设置与凹槽与开口之间,且固定在右壳体上,所述绳子变速器上靠近弹簧定位片的一侧面上向内凹设有定位槽,该定位槽周沿与绳子变速器形成若干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定位凸块,所述T形定位块设置在定位槽内用于与定位凸块卡接形成定向转动,所述T形定位块与弹簧定位片卡接。

进一步的,所述坐垫支架与坐垫之间设置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坐垫支架上的导块以及设置在坐垫下部的导轨,所述导块与导轨配合滑动,所述导轨上设置有拨杆架,所述拨杆架上可滑动地设置有定位销,所述拨杆架上设置有拨杆,且拨杆的一端与定位销铰接,所述坐垫支架上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上沿导轨的滑动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与定位销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与底座之间的夹角为90°~135°。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新型双靠背椅子,通过设置第一定位装置和第二定位装置分别调节坐垫支架和靠背支架的位置,使得坐垫与靠背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或者通过回力球调节装置调节滚珠丝杆的长度,使得支撑杆上的外管和内管相对滑动,设置与外管上的坐垫支架和靠背支架一同调节,从而适应不同身高人群的用户,使其能调整到合适且舒适的位置;进一步的,回力球调节装置的工作原理:通过环形壳体内穿设转轴,并将转轴与第一传动装置连接,通过拉动绳子,使得绳子变速器跟随转动,因绳子变速器内的回力弹片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弹力定位块上,使得回力弹片进行转动压缩,绳子变速器上的定位槽内设置T形限位块,其一端抵靠在定位凸块的倾斜面上,其另一端卡入定位凸块的弧形面上,使得绳子变速器转动时,弹簧定位片也跟着转动,从而带动环形壳体上的转轴转动,也就是在拉动绳子的同时带动滚珠丝杆的运动,调节的精度高,当去除绳子上的拉力,绳子变速器在回力弹片的作用下反向运动,又因定位凸块与T形限位块的设定,使T形限位块卡接在弹簧定位片上,而绳子变速器反向转动将绳子收回,提高工作效率,操作方便;进一步的,通过拨动拨杆,使得定位销与第一定位孔分离,进而推动坐垫上的导轨沿坐垫支架上的导块运动,使得坐垫与支撑杆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从而调节坐垫的位置,进一步细化调节位置,有效提升使用人群,提高使用舒适性;进一步的,支撑杆与底座之间的夹角为90°~135°,使得坐垫与靠背之间形成钝角状态,提高椅子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去除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去除底座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撑杆、滚珠丝杆和回力球调节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回力球调节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为:

参考图1与图4,一种新型双靠背椅子,包括底,1、支撑杆2、坐垫3、坐垫支架4、两个靠背5和靠背支架6,所述支撑杆2沿纵向设置,所述支撑杆2包括外管21和内管22,所述内管22穿设在外管21中,内管22与外管21可相对滑动,内管22的下端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内管22内设置有滚珠丝杆8,所述滚珠丝杆8的下端固定在底座1上,其上端与外管21连接,所述支撑杆2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滚珠丝杆8运动的回力球调节装置7,所述坐垫支架4设置在外管21的下部,且可沿支撑杆2的轴向方向滑动,所述坐垫支架4与支撑杆2之间设置有限制坐垫支架4滑动的第一限位装置9,所述坐垫3设置在坐垫支架4上,所述靠背支架6设置在支撑杆2的上部,且可沿支撑杆2的轴向方向滑动,所述靠背支架6与支撑杆2之间设置有限制靠背支架6滑动的第二限位装置10,两所述靠背5对称设置在靠背支架6的左右两侧,两所述靠背5间隔设置,所述靠背5为曲面结构,所述支撑杆2与底座1之间的夹角为105°。

本实施例中,参考图5,所述回力球调节装置7包括左壳体71、右壳体72、弹簧定位片73、T形限位块74、绳子变速器75、回力弹片、绳子定位件77和拉手78,所述左壳体71和右壳体72可拆卸地扣合连接,所述左壳体71和右壳体72扣合状态下其侧面设置有一供绳子穿出的开口11,所述拉手78设置在左壳体71和右壳体72上位于开口11处,所述弹簧定位片73、绳子变速器75从左到右依次设置在左壳体71与右壳体72扣合所形成的容腔内,所述弹簧定位片73的中部设置有供转轴穿过的环形壳体12,其环形壳体12的分别向两端延伸穿出左壳体71和右壳体72,所述右壳体72上设置有弹片定位块13,其延伸到绳子变速器75内,所述回力弹片设置在绳子变速器75内,其一端固定在弹力定位块13上,另一端固定在绳子变速器75上,环绕所述绳子变速器75的圆周外表面设置有用于缠绕绳子的凹槽14,所述绳子定位件77设置与凹槽14与开口11之间,且固定在右壳体72上,所述绳子变速器75上靠近弹簧定位片73的一侧面上向内凹设有定位槽15,该定位槽15周沿与绳子变速器75形成八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定位凸块16,所述T形定位块74设置在定位槽15内用于与定位凸块16卡接形成定向转动,所述T形定位块74与弹簧定位片73卡接;回力球调节装置7的工作原理:通过环形壳体12内穿设转轴,并将转轴与第一传动装置8连接,通过拉动绳子,使得绳子变速器75跟随转动,因绳子变速器75内的回力弹片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弹力定位块13上,使得回力弹片进行转动压缩,绳子变速器75上的定位槽15内设置T形限位块74,其一端抵靠在定位凸块16的倾斜面上,其另一端卡入定位凸块16的弧形面上,使得绳子变速器75转动时,弹簧定位片73也跟着转动,从而带动环形壳体12上的转轴转动,也就是在拉动绳子的同时带动滚珠丝杆8的运动,调节的精度高,当去除绳子上的拉力,绳子变速器75在回力弹片的作用下反向运动,又因定位凸块16与T形限位块74的设定,使T形限位块74卡接在弹簧定位片73上,而绳子变速器75反向转动将绳子收回,提高工作效率,操作方便。

本实施例中,参考图3与图4,所述坐垫支架4与坐垫3之间设置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坐垫支架4上的导块17以及设置在坐垫3下部的导轨18,所述导块17与导轨18配合滑动,所述导轨18上设置有拨杆架19,所述拨杆架19上可滑动地设置有定位销20,所述拨杆架19上设置有拨杆23,且拨杆23的一端与定位销20铰接,所述坐垫支架4上设置有定位块24,所述定位块24上沿导轨18的滑动方向设置有第一定位孔25,所述第一定位孔25与定位销20配合。通过拨动拨杆23,使得定位销20与第一定位孔25分离,进而推动坐垫3上的导轨18沿坐垫支架4上的导块17运动,使得坐垫3与支撑杆2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从而调节坐垫3的位置,进一步细化调节位置,有效提升使用人群,提高使用舒适性。

上述所述的第一限位装置9和第二限位装置10均是通过螺栓将坐垫支架4或者靠背支架6锁紧在外管21上,可以是螺栓向内锁紧其内端抵靠在外管21上,或者是螺栓向内锁紧,通过在外管21上设置螺纹孔,螺栓与螺纹孔配合从而固定坐垫支架4或者靠背支架6,防止其滑动,属于公知技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式是:本新型双靠背椅子,通过设置第一定位装置9和第二定位装置10分别调节坐垫支架4和靠背支架6的位置,使得坐垫3与靠背5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或者通过回力球调节装置7调节滚珠丝杆8的长度,使得支撑杆2上的外管21和内管22相对滑动,设置与外管21上的坐垫支架4和靠背支架6一同调节,从而适应不同身高人群的用户,使其能调整到合适且舒适的位置;支撑杆2与底座1之间的夹角为105°,使得坐垫3与靠背5之间形成钝角状态,提高椅子的舒适性。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